传说颛顼分别任命句芒、蓐收、祝融、玄冥和句龙担任金木水火土五正。不过句芒和蓐收传说本来是少昊的大臣,玄冥的事迹不详,句龙则据说就是句芒的别称。五人之中,唯有祝融的事迹比较详细。
就是这个唯一的祝融,也有说是颛顼的孙子,在帝喾的时候是大臣。也有说祝融本是三皇之一,还有将祝融称为“赤帝”,俨然又是五帝之一了。跟女娲、共工一样,这个祝融的身份非常蹊跷,传说中对于他的生存年代跨度很大。
所以我猜想,祝融也应该有好几个,跟伏羲氏、神农氏和轩辕氏一样,有可能是一个大的部落。由于祝融在后世主要是以火神的形象出现,所以祝融氏应该是一个对用火非常擅长的部落。火在最初只是用来取暖和烤熟食物,所以应用不是很普遍,而祝融氏则扩大了火的用途。而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祝融氏发明了冶炼。一个“融”字,本身就是将金属熔化的意思。
而祝融氏不但在后世被尊为火神,同时还被尊为水神,我想是因为祝融氏发明冶炼之后,金属被火熔化,竟然变成了液体,让人感到很神奇。而五行相生相克中,就有“金生水”的说法,也许正是反映了上古人类冶炼金属的信息。
所以说如果将祝融氏列为“三皇”之一的话,我认为毫不过分。因为祝融氏跟发明用火的燧人氏、发明八卦的伏羲氏、发明建筑的有巢氏、发明农业和医学的神农氏、发明畜牧的力牧氏以及发明文字的史皇氏,都对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其中,农业、畜牧、冶炼和文字,又可以称为上古的四大发明。因为这四个发明开启了三个物质生产业和一个精神生产业,是后世文明的四个基础。
颛顼朝有关祝融氏的故事,主要是祝融与共工氏大战,最终造成了共工氏怒触不周山,最终引出了女娲补天和后羿射日等故事。也有传说认为,祝融之所以兼具火神和水神的身份,正是因为祝融氏打败共工氏之后,吞并了共工氏的水神神力。
而对于祝融氏和共工氏的大战,我的想法是这样的。祝融氏应该是跟着黄帝打天下的若干部落之一。战后也许有黄帝的子孙被分封到这个部落。传说祝融传下了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而这八姓中的“己”姓本身就是少昊氏的姓,芈又是后世楚国皇族的姓,而既然屈原说是颛顼的后裔,那么楚国皇族也应该是颛顼的后裔。因此,跟共工作战的祝融氏,多半便是颛顼的叔伯兄弟,或者正如传说所说,就是他的子孙。
而祝融氏不但是火神,还代替炎帝族成了南方的“赤帝”,我觉得这也不是偶然的。也许祝融氏正是颛顼派往蚩尤族,为他失败的九黎族政治擦屁股的。正是有了颛顼的前车之鉴,祝融氏对九黎族采取了怀柔的政策。所以他受到了九黎族的拥戴,重现了长江以南文明的繁荣。也正是因为他的特殊地位,在共工起来造反的时候,一来因为他跟颛顼本人的治国方略有着表面上的差异,二来南方距离北方的共工氏本来较远,所以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冲击。而共工氏是一个善于打仗的民族,又发明了以水攻为特征的战争科技,所以一开始颛顼的军队被迫节节败退,一直败退到祝融氏的领地。
而跟历史上大多数类似的战争一样,一开始依靠蛮力作战的共工氏打到长江边上就成了强弩之末,碰上长期在南方坐镇,对于水战比较熟悉的祝融氏,一直以水战作为优势的共工氏就失去了自己的长处,再加上北方人到南方水土不服,最终被祝融氏打败。
但最终虽然祝融氏帮助颛顼打败了共工氏,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因为无论是颛顼称帝的中原,还是祝融氏在南方的领地,都是平原泽国。而共工氏则跑到长江黄河的上游蓄水放水,一时之间,广袤的平原都成为泽国。也许这就是“天柱折,地维绝”的原因。颛顼朝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战争导致半数以上的老百姓丧生洪水,剩下的老百姓,还有大半流离失所。而这时候祝融氏带领南方少数民族又派上了用场,清除共工氏留下的水患之后,又将犯下战争罪行的共工氏逮捕归案。祝融氏的名声也在这时候如日中天。
只不过为了南方暂时不愿被颛顼教化的百姓,祝融氏必须依靠自己的影响力长期扎根南方,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达到颛顼软硬两手都没有达到的目的。甚至颛顼还有可能因为祝融的战功,正式将其封为“赤帝”。
甚至由于颛顼帝受到严重打击,无论军事还是政治上都处于士气低落的时期,这时候还打算让祝融氏来继承帝位,以维续黄帝朝的统治。不过祝融氏想出了更好的办法,颛顼不退位,继续推行自己的教化,而祝融氏则做上宰相,不仅帮助颛顼彻底平定内乱,而且一度时期,曾经兼领共工氏的部落首领。因为共工氏失败之后,共工氏的部落就成为一个问题,也只有祝融这样文治武功的中流砥柱才能收拾共工氏留下的烂摊子。
祝融氏不仅帮助颛顼平定内乱,稳定了九黎族和共工氏的乱局,同时还是一个航海家和开拓者。海南岛至今还建有祝融氏的庙宇,说明那时候正是在祝融氏的带领之下,黎族的先民登上了海南岛,并从此以此为家。
经过祝融氏的辅佐,颛顼朝重新恢复了繁荣。曾经的战争也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颛顼的“教化”也因此没有夭折。直到颛顼去世,被后来的君主继续推行。
颛顼在位78年而卒,时年98岁。继位者为玄嚣的孙子帝喾。百度“三皇五帝”词条和“帝喾”词条中,其在位的时间相差达800年,这里采用“三皇五帝”词条。这个词条说帝喾于公元前2436年登基,卒于公元前2367年,在位70年。不过这两个词条都没有帝喾的出生年。
《史记》说黄帝生玄嚣,玄嚣生蟜极,蟜极生帝喾。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少昊的孙子,颛顼的侄儿。由于帝喾跟颛顼同样不是父子相继,所以后世的人又编造了一则帝喾是颛顼养大的故事,用来说明帝喾登基的合法性。
帝喾号高辛氏。历史评价说帝喾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君主,比颛顼更为有名。而其中一个传说,更是让帝喾拥有了跟黄帝一样的崇敬。那就是帝喾生下来就会说话。上古传说中,拥有这个“神迹”的人,也就只有黄帝和帝喾两个人了。不仅如此,刚生下来的时候,帝喾还能告诉别人他自己的名字,这就比黄帝的传说更加神奇了。但在神奇之外,要被后世的知识分子所膺服,帝喾还得有自己的道德和作为。
而帝喾跟颛顼相比,更像一个政治家而不是哲学家。帝喾未必没有思想,但他没有黄帝和颛顼那样系统的思想,他的思想都体现在他的行为中。而这也不由让人想起后世的一个成语,“萧规曹随”。黄帝和颛顼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礼法”,帝喾只需要遵行就可以了。
而帝喾不仅是一个政治家,更是一个“好政治家”。帝喾的政治实践,可以作为后世政治文明的典范。因为他对政治拥有一种正确的态度。《史记》说他“其色郁郁,其德嶷嶷。”所谓“其色郁郁”,就是脸上总是严肃之色,而且常常有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总是想着如何能够做得更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帝喾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君主,虽然表面看上去缺乏阳光,但阳光存在于他的内心。他是一个阳光的创造者,而不是阳光的享受者。而所谓“其德嶷嶷”,则是说他拥有山一样坚毅的面庞,说明他做事情有始有终,从不半途而废。
《史记》创造了从外表来观察政治家的先河。当然,严格说来,这并不是《史记》的创造,而是帝喾的风度,折服了当世的知识分子,所以他的风度能够流传下来。历经多次典籍的损失,依旧在老百姓的心里难以磨灭。帝喾之所以有这种外表,正是因为他忧国忧民,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政治家作风已经从内而外占据了他全部的生活。也只有这样的政治家,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才是一个能够为老百姓办事的政治家。当然,政治家也是人,不能以相貌论人才。但在大多数时候,政治家如果没有这样战战兢兢为老百姓谋福利,生怕对不起老百姓的情怀,是不能做好政治家的。
也只有这样的政治家风度,不但能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懈怠,更加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走出小我,融入大我,气正则身正,诸邪不能入侵。
所以我以为,不仅是帝喾,其实黄帝、颛顼以及后来的尧舜禹,恐怕都是这样的人,只不过帝喾平常被人看见的时候,这样的时候更多,所以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而司马迁则在后世喧嚣的政治尘埃中第一时间发现了帝喾的这个亮点,并流传后世,这说明司马迁的内心,也有着帝喾等上古贤君一样的情怀。
我以为,帝喾的这种情况,恐怕正是来源于颛顼和祝融的影响。正是颛顼强大的哲学营养和祝融的绝世风采,才在帝喾身上刻下了深刻的烙印,让他成为继往开来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