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仓颉造字之后,“天雨粟,夜鬼哭”。后世将仓颉造字那一天叫做“谷雨”。由此可见仓颉造字这件事有着惊天动地的意义。其实象形文字的出现,应该不是仓颉一夕之间造出来的。在侯冈族中,应该经过了历代部落人民的积累,只是到史皇氏的时候,才经过系统的整理,也许还发明了很多新字,将当前所有需要文字诠释的事物都造出一个字来。
象形文字一出,在方便了人们的同时,也给原来的拼音文字带来了冲击。由于这种拼音文字已经在贵族中广泛使用,向来都是贵族身份的标志,所以不容新的象形文字对其进行破坏。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以炎帝为代表的贵族势力决定迫害史皇氏,甚至不惜动用了战争手段。
由于史皇氏的象形文字更加接近于老百姓,使老百姓更加容易学习,所以史皇氏也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传说史皇氏最终击败了炎帝,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而称帝。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这个胜利是不可能取得的。
战争结束,史皇氏正式称帝,双方划界而治。史皇氏的小国家使用象形文字,而炎帝跟其他贵族依旧使用以八卦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史皇氏出生于公元前4667年,到公元前4637年他三十岁时称帝,卒于公元前4596年,享年71岁,在位42年。都城在阳武。此后史皇氏又传了四代,到公元前4528年,第五世史皇氏被黄帝击败,归顺黄帝。总计史皇氏从建国到被灭,经历了140年的时间。
而第五世史皇氏,就是后世所说的“仓颉”。仓颉归顺黄帝后,黄帝如获至宝,立刻将他加以重用,邀请他担任黄帝朝的史官,编修典籍和史书。史皇氏正式从一个小国的帝王成为大国的大臣,需要用文字解释的事物也更多了。在这个意义上,仓颉将第一任史皇氏已经系统化的象形文字继续扩容,使文字更加适合一个大国需要,也就顺理成章了。此后,随着黄帝朝一统天下,仓颉创造的文字也越来越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仓颉在黄帝朝所做造字的贡献,也应该是事实。
只不过黄帝朝以及随后由黄帝子孙掌控的政权,一直持续了两千五百年,所以后世的史官有意无意地将所有造字的贡献都归结到仓颉头上,从而凸现出黄帝的英明伟大。而此后随着大洪水以及夏启、商汤、周公、犬戎和秦始皇一共五次改变文字,毁灭典籍和史书,真实的历史也完全被淹没了。只有在民间,一些真实的传说才流传下来。
不过,黄帝后世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也照样不会对黄帝的英明伟大有任何影响。毕竟在黄帝朝,仓颉造字是一定会发生的。虽然只是扩容,但这个扩容之后的文字体系才能更加适合大一统国家的文化发展。而且黄帝从一开始就采取跟炎帝截然相反的立场,不但欣然接受象形文字,而且对仓颉进行重用,让他对象形文字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这充分体现了黄帝的文化远见。整个从黄帝开始到大禹结束的黄帝朝,能够一直延续盛世,被后世所推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跟黄帝朝的文字改革不无关系。正是因为黄帝朝的文字改革,象形文字不仅为此后的典籍和史书记载立下了汗马功劳,还用来翻译从前用拼音文字传下的典籍和史书,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文化学习的高潮,文明有了一种爆炸般的发展。如果这些典籍和史书不被洪水毁灭的话,应该是无比珍贵的财富。
对于黄帝朝以及之前的典籍,我有一种想法,也许那时的典籍跟西亚地区一样,是记载在泥板上的。洪水来临的时候,这些典籍因为太重,逃难中来不及携带,经过洪水一泡,就再也无影无踪了。所以后世的发掘中,根本就没有黄帝朝及之前的典籍存留。唯一的痕迹,也许就存在于那些陶器上了。
正是因为这个教训,尧帝在洪水之后,可能就开始大规模使用陶器来保存文字,很可能当时的典籍都记载在陶板上。只不过陶板虽然在洪水的时候能够埋在土里保存,却比较容易打碎。尧帝之后,洪水再也没有发生,所以陶板也很少被埋到土里。等到夏启开始毁灭典籍的时候,直接就将一车车的陶板打碎,便完成了对历史的埋葬。
而在对于夏朝的发掘中,几乎没有发现文字的踪影,我觉得这可能跟夏启的统治有关。跟秦始皇一样,夏启也是继往开来的君主。所以他跟秦始皇有一个共同的发现,典籍是危及他们统治的最危险的敌人。所以夏启不仅打碎了所有的陶片,此后也恢复了泥板书,并且改变了文字。因为夏启不希望典籍能够得到保存,这样不仅从前的典籍不会危及他的统治,此后也不会有典籍危及到他子孙的统治。
直到商汤的时候,眼看夏朝从夏启到夏桀,一步步变得礼崩乐坏,商汤觉得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没有典籍。所以商汤重新恢复了典籍的地位,而他选择的承载典籍的载体,就是甲骨。泥板易坏,陶板易碎,而甲骨则非常坚硬,刀砍斧劈、火烧水浸都不怕。这也就是为什么考古发掘中只有商代才有文字的原因。因为只有商代才把典籍保护了下来。
不仅如此,商汤的后代有鉴于夏桀打碎陶片,对于典籍的命运还不是完全放心。因为甲骨虽然非常坚固,却也不是无坚可催,随便用锤子敲几下,就可以毁掉。所以他们研究了夏启毁书的事件,决定提前将自己的典籍藏在地下,这样这些典籍就可以得到保存了。
武王伐纣之后,商汤后代的担心不幸成为事实。周公毁掉了商代的典籍和文字,而代之以周朝的文字。这一点其实商汤也干过,新的朝代诞生,旧朝的典籍就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了。不过夏代使用泥板书,本身就没有典籍,就算民间流传几个典籍,也很容易就可以毁掉。商汤甚至只对文字进行了小小的修改,保留了很多仓颉鸟迹文的痕迹。
尽管周公毁掉了商代存世的典籍,但周朝跟商朝一样,也是一个重视典籍的时代,所以后来各国诸侯对于商代的典籍时有发掘,关系到治乱主题,被发掘的商代典籍并没有完全遭遇再次被毁的命运。毕竟时间已经久远,商代已经威胁不到周朝。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周代的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为有周之世,文化并没有完全断层。
而周公在毁掉甲骨典籍的同时,吸收了西南三星堆文化的经验,使用青铜鼎来保存典籍。这就是周初钟鼎文的产生。钟鼎文在保存上当然又优于甲骨,但秦始皇在焚书坑儒的时候又有了新的办法,那就是将天下所有的青铜器集中起来熔掉,钟鼎文也自然跟着熔掉。后世认为秦始皇的目的是销毁武器,这当然也是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毁掉周代的典籍。其他如民间使用的竹木简,毁灭起来当然更加容易了,一把火就可以搞定。
总计从仓颉以来到秦皇之世,中国的文字经历了“仓颉鸟迹文”、“夏文字”(已失传)、“殷商甲骨文”、“西周钟鼎文”、“东周大篆”、“秦朝小篆”等演变。这中间无一没有改朝换代的痕迹。直到汉魏隶书楷书的出现,才让中国的文字彻底稳定下来。
而黄帝朝的泥板书鸟迹文,正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正因为泥板书的存在,尽管后来这些典籍大多毁于洪水,却因为当时的知识分子耳濡目染,早已熟记了绝大部分内容。大洪水过后,这些典籍又重新恢复,虽然不是太完全,却也能够满足尧舜禹三朝的需要,延续了黄帝朝的盛世。
所以说,无论是仓颉对于史皇氏鸟迹文的丰富,还是黄帝重用仓颉,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直接带来了黄帝朝数百年的繁荣,同时也间接给后世留下了精神财富。
这里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既然夏启曾经大规模毁灭典籍,并改变文字,用回了不易保存的泥板书,那么黄帝朝的那些文明又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呢?其实这个答案非常简单,泥板书本身虽然不易保存,但民间还是保存了一些典籍。这也包括夏启毁掉的陶板书,中间肯定也有漏网的。再加上口耳相传的记忆,黄帝朝的典籍流传后世是有可能的。同时,夏朝并未完全掌控全国的局势,当时还有其他诸侯国跟夏朝共存。在其他诸侯国,夏启鞭长莫及,虽然害怕夏启而表面听话,其实暗中当然不是那回事。另外,夏启之后,夏朝还经历过动荡,夏朝的君主也不可能完全都按照夏启的祖制行事。最后,夏启作为家天下的确立者,跟古今大多数帝王一样,一定忘不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寻仙访道”。而大洪水之前的黄帝朝,正是这类故事广泛流传的时代。夏启毁掉大部分典籍,也一定会留下这部分典籍。
所以黄帝朝的故事,在后世流传得特别多。黄帝朝也成为后世圣人崇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