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徐悲鸿爱上了动物园,常常去那里写生,临摹各种飞禽走兽。童年时代因为从未曾见过老虎就画虎而被父亲斥责的徐悲鸿,终于可以在这里尽情地观察每一种动物。
这回,在德国的动物园里,他开始专攻狮子。他曾经在法国的马场练习画马,所绘速写不下千张,还专门研究过马的解剖,完全用西方绘画的眼光画出马的那种骨骼与肌肉一体的感觉。
而德国动物园中的狮子,威严、凶猛、冷酷,它们的立、蹲、走、跃等各种姿态被徐悲鸿一一分解。往往这么一画就是一整天。日子长了,徐悲鸿凭记忆就能将狮子的各种姿态信手拈来般的予以再现。
有人说,爱画动物的徐悲鸿其实是浪漫主义者。他画马的那种激昂的奔腾,用画笔勾勒出马的喜怒哀乐。狮子同样也极受美术史上浪漫派名家的青睐:苏斯尼画过《狮马之搏》,描绘一只狮子跳到马背上去的情景;德拉克洛瓦画过《猎狮》,画中一群阿拉伯人在海岸边与狮子搏杀。的确,浪漫主义画家最喜欢画狮子。
这其实是两河流域的艺术,传说中的美索不达米亚,意思就是两河之间的地方。它和中国艺术、印度艺术、巴比伦艺术以及希腊艺术都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古老的艺术。而两河流域艺术中,最有名的代表作画的就是国王驾着战车去猎杀狮子,被箭射中后的狮子那痛苦不堪垂死的形态令人震撼。
然而,德拉克洛瓦也好,苏斯尼也好,米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文化大多都是宣传暴力杀戮。而当徐悲鸿也拿起了画笔画狮子时,却跟西方传统有所不同,不再表现暴力。
油画《奴隶与狮》是徐悲鸿的名作,描绘了一个罗马故事题材。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奴隶不堪压迫剥削而出逃。当他跑到原野上的时候遇到了一只雄狮,奴隶赶快躲到旁边的一个漆黑的山洞里,惊恐万分,不知道等待着他的将会是什么,他把身子紧紧地靠在石壁上缩成一团。雄狮昂首来到洞口,前爪上被扎了根刺,疼痛难忍。原来它并不是来吃掉奴隶的,而是要请求他的帮助。于是,奴隶帮助它把这刺拔掉,狮子得以解脱。可是奴隶却被他的主人抓了回去,扔进斗兽场里,准备向观众展示他怎样在与狮子搏斗之后被狮子吃掉,以供观众取乐。可巧的是,斗兽场放出来的狮子,正是被奴隶在山洞救下的那头雄狮。正当人们眼巴巴等着好戏开场之时,狮子走到奴隶面前,并未发起意想中的攻击,而是趴在奴隶的脚跟前,像猫儿一样的温顺。所有人都惊呆了,认为这个奴隶有魔法,他的法术能够降伏狮子,绝不是一般的奴隶。于是,奴隶主赶紧赦免了奴隶的死罪。
徐悲鸿用了印象派表现光的手法,画出洞外辉煌灿烂的基调,从而衬托出洞内奴隶的恐怖绝望的情绪,整幅画面极具张力。
一个中国的艺术家到西方去学习艺术,以古罗马的故事为题材,却没有随西方的大流,更没有为迎合某种艺术市场的需求去描绘血腥的残杀。而是选择一个特别具有人性之光的故事,人和兽也有可能成为朋友,互相帮助互相报答。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境界。
在徐悲鸿创作高峰期,以狮子为主体的作品很多,其中,尤以创作于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的《高岗狮吼》最为著名。
那时中华民族饱受外敌入侵,到了最危难的时刻,以逼真的写实手法创作的这一作品仿佛发出了东方睡狮苏醒后的沉沉咆哮声,震撼和激励了无数同胞。也许,在德国的动物园追着狮子写生的徐悲鸿,在那时就已经面朝东方,期盼着祖国复兴,他在默默祈祷中酝酿这雄浑的狮吼已有多时了。
在德国的游学与临摹,让徐悲鸿的画作开始不断走向成熟。此时的徐悲鸿,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及写实主义兼而有之。他不仅继承了法国式的婉约,也学习了德国式的强悍;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仅仅向达仰和普鲁东等画家学习,还吸收了康普、门采尔、伦勃朗等大师的艺术精华。
金秋送爽的收获季节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