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年,常州城里出了一位魏神医,不管什么疑难杂症,他都能药到病除。更难得的是,他对于上门求医的人,不论贫富,一视同仁,都能尽心治疗,因此,乡亲们都称他为“活菩萨”。因为他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曾经为了躲避战乱,在天宁寺做了一名行者。他在寺院参了几年禅,没有成佛,却从一个无名郎中一跃成了常州城最有名的医生,别的医馆经常门庭冷落,独有他的医馆挤满了来求医的人。
同行中有人忍不住好奇,向他请教诀窍。他说:“给人看病,要善于使用药引子。比如,乡下人来城里看病,一定要先给他食用一些点心;而贫穷的病人,不但要施舍医药,还要奉送他一些钱粮,因为……”
还不等他说完,同行便拂袖而去,心想:我是开医馆的,又不是慈善机构,又送点心又送钱粮,这跟治病有何关系?你不肯说秘诀就算了,何必戏弄人?
魏神医只能苦笑而已。因为这确实是他行医的诀窍。
乡下百姓进城来看病,要走很远的路,一定又累又饿,所以血脉十分紊乱。若是此时把脉,很难准确诊断出病症,给他一些茶点,既可充饥,又能让他稍稍休息一会儿,脉象稳定下来,就能把准病情,从而精确用药,药到病愈。
而贫穷的病人,体质虚弱,药物无法发挥作用,所以,在治病的同时,必须同时补充营养。
这些道理很好懂,只是其他郎中没有他那份慈悲心肠,不愿做罢了。
一次,魏神医到一位危重病人家诊脉,病人枕头下的十两银子不见了。那银子是病人的儿子刚刚借来的,预备给老人请医买药用。病人的儿子听信其他郎中的谗言,怀疑是魏神医拿了,便捧了一炷香,跪在他家门前。魏神医觉得很奇怪,问他干什么?病人的儿子吭哧了半天,将事情说了出来。没想到,魏神医痛快地承认了,说:“确有此事!我有急事要用银子,一时手头不便,就悄悄拿了你家的银子。我本想今天给你父亲诊脉时,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回去,既然你发现了,我现在就还给你。”
说完,魏神医拿出十两银子,交给了他。本来大家都认为魏神医是个道德君子,一听此事,纷纷议论说他原来是个伪君子。魏神医丝毫不把这些议论放在心上,每天神态自若,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半月以后,病人痊愈,在清扫病床时,从褥子底下找到了那十两银子,这才明白冤枉了魏神医。于是,羞愧难当的父子俩双双捧香,跪倒在魏先生大门前请罪。
魏神医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那对父子磕头如捣蒜,痛哭流涕地说:“我们家的银子没有丢失,却诬陷了先生,使您蒙受了不白之冤。今天我们来送还银子,可是怎么能弥补您受过的冤屈呢?请先生重重地责罚我们吧!”
魏神医将他们拉起来,真诚地说:“没关系,事情都过去了,不要再说了!”
病人的儿子不解地问:“您当初为什么不一口否定呢?以先生的德望,只要您说声不是,我绝不敢认为是您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