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伟十分了解陈敖的性格,他是那种有上进心,又很自负的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总觉得别人亏欠了他,所以,一有不顺心,就容易抱怨环境,抱怨周围的人,却从不知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毕业已经两年了,他虽然频频跳槽,却一直郁郁不得志,毕业前的雄心壮志也荡然无存。
刘小伟没有直接说什么,而是给陈敖讲了一个故事:
一只乌鸦打算飞到南方去,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一起停在树上休息。
鸽子问乌鸦:“你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
乌鸦叹了口气,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这里,可是这里的居民都不喜欢我,他们讨厌我的叫声,他们看到我就撵,有些人甚至用石子打我,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
鸽子好心地说:“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里都会不受欢迎的。”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公平,当你认为自己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时,先不要发牢骚抱怨,而要冷静下来,想想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问题的症结就在自己身上,如果不改变自身的缺点,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
也许有些人确实在公司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无休止抱怨的理由。面对困境,抱怨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改善自己的处境。许多成功的人就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形成了高尚的品格。
人在遭遇不公正待遇时,心里通常会产生种种怨恨情结,甚至会采取一些消极对抗的行为来逃避内心不公平的感觉。但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用一种豁达大度的心态来对待这种不公正,就会将这种不公正当成对成功者的一种考验。
不要抱怨老板对你不公平,要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就要靠自己的实力去实现。打铁还要自身硬。要想用实力证明自己,你就得练就真正的实力。与其毫无意义地抱怨和唠叨,不如去寻找那些值得欣赏的东西。
不要总是心存不满,抱怨是进步的最大敌人,没有能力的人才会抱怨,一味地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心理专家建议人们,把苦恼、不幸、痛苦等当做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如果只有你能对问题提出两个以上的解决方案,人们就会对你刮目相看。要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走向成功,只有放弃抱怨,积极努力,才能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
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也没有一种生活会让一个人完全满意。我们不能做到坚决不抱怨,但我们能做到让自己少一些抱怨,而多一些积极的心态去努力进取。如果一个人把抱怨当成了习惯,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抱怨上,怨天尤人是帮不了你的,只有用心去思考,踏实去工作,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摒除拖延性格,让自己立即行动
从0到1的距离,常常大于从1到1000的距离。许多人之所以不成功,往往由于他们在门外徘徊得太久。
凡事只有动手去做,才能得到自己想拥有的结果,在“想要”和“得到”中间只有两个字,就是“做到”。仅仅有想法而不行动,是达不到目的的。动手去做,永远比言语的说教更有影响力,更能使人信服。
一粒种子,如果总在手里掂来掂去,没有机会播到泥土里,让它生根、开花、结果,那么,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种子坏了,再也长不出来了。好的点子、好的创意,如果不付诸行动,永远只是虚幻的梦,要想梦想成真,就要把心动变成行动。犹豫不决,徘徊不前,只会让你的“金点子”慢慢腐烂掉,而永远无法变成“金子”。
很多人思想活跃,有远大的理想。但是,唯一不足的是行动力,他们总是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而疏于行动,结果机会就在拖延中擦肩而过。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说过一段相声《从今天晚上十点钟开始》,把只讲空话而不行动的人的性格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无论多么美好的梦想,无论多么完美的计划,如果没有行动,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永远不会实现。心想事成,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但是很多人只是停留在空想的世界里,而不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因此常常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许多成功的人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不仅敢想,更会努力去做。有位哲人说过:“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才是最好与最聪明。”
有这样一个传说:
在巴山蜀水之地,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一文不名,另一个则腰缠万贯。有一天,穷和尚踌躇满志地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您觉得怎么样?”富和尚用疑惑的眼光打量着他问:“你凭什么去呢?”穷和尚自信地说:“一双脚、一只水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和尚嗤之以鼻,说:“我多年以前就想着要租条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至今还没有做到,你什么都没有,怎么能去得了?”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了,向富和尚讲述他在南海的种种见闻,富和尚惭愧得无地自容。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言一尺不如行一寸。与其整天坐在那里,满怀雄心壮志,说得天花乱坠,不如立即行动。
任何计划最终必然要落实到行动上。只有行动才会产生效果,才能缩短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只有行动才有成功的可能,才能把理想变为现实。做好每件事,既要心动,更要行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知空想,不去流汗行动,成功就是一句空话。
有两名学生同时报考某教授的博士生,而教授只能招收其中的一个。教授给他们出了同样的题目,让他们回去做。两个都很优秀的学生同时做完了题目,而且,过程一样精彩,结果也一样正确,简直是难分高下。教授看了看没有说话。
接下来是在现场答辩,教授问了他们同一个问题:题目什么时候开始做的?
其中一个说:“周五下午四点。”
而另一个则回答是第二周周一上午开始的。
教授思考了一下,选择了前面的一个。
另一个觉得很委屈,教授说:“题目是我上周五下午布置的,他是上周五下午四点开始做的,你是周一开始做的。我之所以选择他,是因为我认为一个立刻开始行动的人会更具有竞争力。”
不同的态度产生不同的结果。无论何时,当“立即行动”这个词语从你的脑海里出现时,你就该立即行动了。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无论你有怎样的计划和梦想,请你现在就付出行动,不要再拖延,不要再犹豫,不要再裹足不前。即使行动失败,也是为自己排除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你的每一次行动,都是你在成功的路上迈出的一步,都会缩小你与成功之间的距离。
塞万提斯曾经讲过:“取道于‘等一等’之路,走进去的只能是‘永不’之室。”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目标,那么,就得把握当下,立即完成今天的事情。
立刻行动起来,不要有任何迟延。因为,世界上所有的计划都不能帮助你成功,要想实现理想,最重要的是行动。成功的道路有千条万条,但是行动却是每一个成功者都必须要走的一条。
成功者从来都是行动者,并且,他们不会等“明天”再去行动,而是今天、现在就着手去做。他们尽己所能,从第一天开始,不断地失败、努力,再失败、再努力,直至成功。
学会拒绝:培养敢于说“不”的性格
上班族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的工作已经够忙了,可是总有额外的工作干扰着自己。这些不必要的工作给自己造成了很多麻烦,分散了工作精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会拒绝。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有个阿拉伯人在自己暖和的帐篷里休息,一会儿,就听见门外有拱门的声音,他走出去看,只见他的骆驼正在外面朝帐篷里张望。
于是阿拉伯人问到:“你怎么了?”
骆驼说:“主人啊,外面实在太冷了。你能让我把头伸到帐篷里来吗?”
阿拉伯人爽快地说:“可以,进来吧。”
于是,骆驼把它的头伸到帐篷里来了。
过了一会儿,骆驼又恳求道:“能让我把脖子也伸进来吗?我的头暖和了,脖子感觉更冷了。”
阿拉伯人想想也是,于是也痛快地答应了。就这样,骆驼把脖子也伸进了帐篷。
又过了一会儿,骆驼在帐篷里不停地把头摇来摇去,它说:“我现在头和脖子在帐篷里面,身体却在外面,这样非常不舒服,你让我把前腿也放到帐篷里来吧,我只占用一小块儿地方。”
阿拉伯人想想,帐篷里倒是还有一点儿地方,挤一挤让它前腿进来也没有关系,就说:“那你就把前腿也放进来吧。”阿拉伯人挪动了一下自己的身体,给骆驼腾出来一块地方,这时,帐篷已经显得有些拥挤了。
谁知,前腿刚刚进来的骆驼马上又说话了:“其实我这样站着,帐篷的门都被打开了,这们我们俩都受冻,倒不如我把整个身体的都站到里面来吧。”
还没等主人说话,骆驼的整个身体都钻了进来。
可是帐篷实在是太小了,根本挤不下他们两个。于是骆驼说:“看来这个帐篷住不下我们两个,你身材小,就站到外面去吧。这样这个帐篷就可以住得下我了。”
骆驼说着就把主人挤到帐篷外面去了。
这则寓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得寸进尺的骆驼,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不知道如何拒绝的主人。很多人都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别人向你提出一些要求时,你总是不好意思拒绝。殊不知,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接受别人抛来的要求,总会让你筋疲力尽而无法完成本职工作。这种情况在职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初入职场的人,有时会因为心软,或是碍于面子,对于自己不太情愿的事也勉强答应,结果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工作,还累坏了身体,甚至自己被挤出职场的“帐篷”。
身在职场,并不是你一直保持低调、保持谦恭、保持唯唯诺诺就可以赢得别人的欢迎。与同事相处,就好像跳舞,需要有进有退,这样,舞蹈才能跳得好。
美国的肯尼?布兰查德、威廉?奥肯、豪尔?伯罗斯在他们的合著《一分钟经理碰上猴子》一书中提出了“猴子”这个概念,它已成为“接手他人的当然责任”的代名词。
书中通过一个典型事例来解说这个定义:
在走廊里,我遇见了一位下属,他说:“老板,我是否可以和您谈一下?因为我遇到了一个问题。”
我是老板,因此,我必须去了解属下的问题,于是我停下脚步听他给我讲他所遇到的问题的来龙去脉。我向来热心于替人解决问题,因此,我听得很认真。当他讲完后,我举起手来看了一下手表,结果发现原以为短短的五分钟时间,居然是半个小时。走廊里的讨论,耽误了我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我必须介入此事,但我所获得的资讯并不足以做成任何决策。
于是我说:“这个问题很重要!不过目前我没有足够的时间与你讨论,让我先考虑一下吧!回头再找你谈。”说完,我俩又做各自的事去了。
对于这个现象,书中解释道:
在我们两个人在走廊遇见之前,猴子是在我下属的背上的。就在我们谈话时,由于彼此的互相考虑,此时,猴子的两只脚已经分别搭在我和我的下属两个人的背上。而当我表示“先考虑后再找他”时,猴子的脚便从我下属的背上转移到我的背上了。而这时,我的下属则减轻了30磅的负担,他很轻松地走开了。
现在,让我们假设当时所考虑的问题是我下属工作的一部分,让我们再进一步假设,我的那个下属有能力为他自己提出的问题寻找一些解决方案。倘若事实果真如此,那么,当我允许我下属背上的那只猴子跳到我背上的时候,我就等于是自告奋勇地去做我的下属应该做的两件事:
1.我把问题的责任从我下属的手上移过来。
2.我答应我的下属要向他提出进度报告。而一旦我的解决方法不能令他满意,他便会强迫我去做这件原本该他做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猴子”,只要挑个你真正关心的即可。让别人照顾他们自己的“猴子”,如果他们自己根本不打算处理,你也不要企图帮助他们来解决问题,别人的“猴子”自有他们自己来照顾,偶尔伸出援手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允许别人的“猴子”在你的背上跳来跳去,那你自己就麻烦了。如果别人的“猴子”正骑在你的背上,你就干脆给他扔下去,猴子自有去处,不用你操心。
身处职场,同事也有可能私底下请你帮忙,偶尔为之并非不可,毕竟,谁都有可能遇到问题和难处,但是,你要让对方清楚,你是卖他一个人情,不能养大他的胃口,该拒绝时,还是要明白地说不。当对方知道你的分寸与底线时,自然就不会再三要求。
而对于上司交代的,不属于你分内的工作,你也要视情况而定。对于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尽最大努力做好,你做了分外的事,而且表现得很好,一般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而对于自己能力或精力无法达到的事情,也要跟上司说清楚,取得他的谅解。而不要不管自己能否做得了,就一味答应下来,到时一旦完不成,自己累得筋疲力尽,还会让上司疑心你的能力和工作态度。
在接受他人或上司的委派时,量力而行是极为重要的,给自己加太多额外的压力,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在他人面前做一个干活漂亮、办事高效、精力充沛的人,这才是成功的开始。
如果不是不可推脱的事情,就不要接手任何别人推给你的问题或责任,如果你接受所有找上门的问题,你自己分内的工作就很难顺利展开,而这原本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