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金银花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通过对罗田金银花生产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罗田金银花在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经济政策、产权保护等几个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如下:一是金银花市场需求变化大,花农承受的风险大。种植盲目性大,花农承受风险的能力低;二是金银花生产企业小,市场占有率低。中成药生产企业规模不大,对金银花种植拉动作用有限,生产加工粗放,系列开发深度加工不够,品牌效应较差;三是资金技术支撑和政策扶持不足。市场、信息、科技等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四是对罗田金银花保护和研究不够;五是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与产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六是金银花离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还有一定距离;七是劳动力不足。金银花生产需要大量劳力投入,由于大批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留在家的劳力主要是妇女和老人,导致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出现劳力明显不足的局面。
(四)产业发展对策
罗田金银花产业发展可以在品牌效应、政策扶持、产业化组织、龙头企业、招商引资、政策激励等方面做文章,只有做强做大罗田金银花产业,才能形成产业化发展格局。
1.扩大品牌效应
罗田县定期举办内容丰富的“罗田金银花节”,做到“政府搭台,企业互动,产业渗透,民间参与”,扩大罗田金银花品牌效应,提高品牌地位。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将罗田金银花规范化种植纳入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农业结构调整项目,作为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扶贫开发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支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争取金融信贷,通过项目资金倾斜和小额贴息贷款等方式,对金银花种植户进行扶持,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GAP 示范基地建设,推行“公司+科研+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中药材规模化、集约化和规范化种植水平。
3.创新产业化组织形式
成立罗田金银花产业化经济合作组织,构筑“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道路。
4.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建设
对金银花产业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促进其发展壮大,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加强规划的引导,避免分散和重复建设,使金银花产业产能向重点龙头企业集中;制定扶持政策措施,鼓励现有龙头企业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龙头加工企业的科技含量。
5.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建立以花农投资为主体,采取向上争取板块项目资金,整合涉农资金,引进外地客商投入资金,引导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自愿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6.建立政策激励机制
罗田县政府建立了中药材发展基金,每年拿出50万元重点用于金银花基地建设。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财政支持、税收扶持、金融扶持、用地倾斜等政策,对完成年度任务的乡镇,连片基地达到一定规模的重点村组和种植大户,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资金补助。
九资河茯苓
一、概况
九资河茯苓指原产于湖北省罗田县境内九资河镇的茯苓药材,九资河茯苓现扩展到罗田九资河镇的周边乡镇。
茯苓是一种名贵药材,别名为玉灵、茯灵、茯菟,性味甘平,具有渗湿、健脾、安神等功效,对肾炎、水肿的疗效极高,且有利尿功能,被中医药界视为“八珍”之一,是多种中成药和保健品的原料,素有“十方九苓”之称。鄂东大别山区与其他地区均有出产,但以罗田九资河茯苓为最佳。九资河茯苓是全国公认为的“地道药材”,其理化品质上乘。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湖北省化工研究院、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等单位检测显示,以及湖北省化工研究院和原同济医科大学研究分析,水溶性浸出物大于2%,总灰分小于2%,吸水率低达5.04%,茯苓多糖含量大于79%,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大于0.12%,这些理化指标均优于国内其他茯苓产地,此外,九资河茯苓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及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九资河茯苓外观品质以及加工产品独具特色,如平片“光、洁、白、匀”,个苓白块“色白质坚,平滑细腻,味淡而粘牙”,被誉为茯苓中的上品。
九资河镇是长江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位于豫、鄂、皖3省边境。九资河镇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一般海拔500~80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光同季,雨热同季,具有优越的山地气候和森林小气候特征,对于茯苓种植具备优越的森林气候优势,境内多为地带性黄棕壤,以微酸的土壤为主,境内土壤未受污染,酸碱度合适。据国土部门检测,土壤中含有微量元素锌、硼、镁、钼、钙、硫、铁等,由于土壤含水适中,通气性好,未受污染,吸热快、放热快、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故是生产茯苓的理想土地,独特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茯苓生长。
罗田茯苓生产有2000余年的历史,元朝开始改茯苓野生为人工种植。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茯苓即正式挂上“九资河”牌号向蒙古、日本及东南亚等地销售。据《湖北贸易志》记载:从1872年起,罗田县鸠鹚(九资河古称)茯苓经汉口、厦门、广州出口东南亚、日本及欧洲等地,海外客商将其誉为中药珍品,1914年,荣获旧金山万国博览会金奖,之后的数十年间被定为免检商品。
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7年第129号公告,正式批准对九资河茯苓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九资河茯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罗田县的九资河镇、河铺镇、胜利镇、白庙河乡、平湖乡、凤山镇、大河岸镇共7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罗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黄冈市质量技术临督局审核,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批准,罗田县九资河茯苓的法定检测机构由黄冈市质量技术临督局负责指定。
罗田县境内茯苓生产、加工企业主要是湖北惠涛九资河药业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茯苓片、茯苓块、李中美茯苓酒、灵兔茯神牌茯杞仁胶囊等,有“医圣万密斋”和“茯苓之乡”两大品牌。
三、产业发展战略
(一)产业发展现状
罗田县九资河茯苓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种植面积达到1.9万亩,潮苓产量1.9万吨。产业现状是四种主要生产方式:一是农民群众自发生产,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的小规模种植;二是规模化种植,2004年湖北惠涛九资河药业有限公司在罗田县九资河镇落户,公司采取了提供优质菌种、免费服务、保护价收购等服务方式,同苓农签订合同1.5万余份,实现了茯苓规模化种植。该公司由湖北惠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约2000万元,公司成立以来,一方面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新建中药材示范基地4000亩,引导九资河镇农民发展茯苓生产;另一方面通过外引内联,率先在国内实现茯苓GAP 规范化种植,并通过国家药监局组织的现场专家鉴定,还承担了湖北省茯苓优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任务。目前,公司年可收购中药材17000吨,加工饮片600余种,年制菌种30万瓶,实现销售收入4500万元,上交国家税收60万元,安排下岗职工和本地农民工就业200余人。在引导当地农民从事药材种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湖北宏源药业有限公司,2007年从事羧甲基茯苓多糖及其产品开发利用。在他们影响下,全县已形成了10多个茯苓种植规范化、规模化专业村,年加工量0.8万吨,加工能力在1.6万吨左右,产值超过1亿元;三是实施“GAP 认证的标准化种植示范项目”示范面积达2000亩,该项目开展“大别山茯苓优良品种选育”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该技术推广应用后使茯苓的发窖率由原来的45%提高到现在的95%以上,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四是组建了九资河茯苓专业合作社,并于2006年7月正式注册登记成立,注册资金100万元,合作社有入股社员600户,直接带动6500户农民生产种植茯苓,现已自建茯苓种植基地225亩,辐射带动社员连片种植茯苓1000亩,年生产茯苓100万窖,年产鲜茯苓2000吨,销售收入1500万元,利税100万元,每年向社员分红返利15万元。
(二)产业市场前景
茯苓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食药两用特性,尤以药用更为显著,常见中药配方中茯苓的配伍率大于70%,以茯苓为原料的中成药多达293种,如六味地黄丸、藿香正气片、十全大补膏等,茯苓被誉为中药中的“白银”。一直以来茯苓销售较好,每千克鲜货价格由市场低迷时期的1.4元,分别涨到2011年初的6元、年底的7元,2012年又涨到7.8元,且上升势头强劲。一般情况下,种茯苓每平方米(干松树原料25千克)可产鲜茯苓7.5~10千克,按每千克7.0元计算,产值可达60~70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发展茯苓产业前景看好。到2015年,茯苓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潮苓产量达到2.5万吨。
(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九资河茯苓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通过对罗田县九资河茯苓生产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罗田县九资河茯苓产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品牌推介不力,影响小。九资河茯苓品牌虽然历史悠久,但没有成长为知名品牌。二是规范化种植技术还有待普及提高。近年来,外省的一些苓农看好罗田茯苓市场,纷纷来罗田种植茯苓,他们采用带技术、带菌种,利用罗田县山林资源与苓农合作,这一部分茯苓种植缺乏规范化种植的要求,致使茯苓品质和产量下降,制约了罗田县茯苓产业的发展。三是商品外流。大量茯苓以原料的方式外流,影响了罗田茯苓产业化进程。四是加工水平较低。罗田县虽然引进了湖北惠涛医药有限公司和湖北宏源药业有限公司两大龙头企业,但茯苓产品只停留在初级加工水平,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五是科技与资金投入不足。茯苓产业技术人员缺乏,专业从事茯苓栽培、育种、加工和新药研发的高级人才奇缺,技术储备不足,科技成果的创新、转化、应用程度低,总体上无力支撑产业向高层次发展,茯苓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投入不足也制约了茯苓产业的长足发展。
(四)产业发展对策
九资河茯苓的品质具有不可替代性,发展前景不可估量。2008年6月,湖北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确立了“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建成中医药强省”的目标,明确提出要“重点支持武汉、黄冈、宜昌、恩施等地建成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现代中药研究、生产、商贸、信息交流为一体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培育若干个产值过10亿元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2010年省政府已制订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战略,罗田县九资河茯苓被列入湖北省重点支持发展的四大药材品种之一,上报到国家有关部门,争取作为重点产业的扶持对象,这些政策为罗田县发展中药材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1.坚持政府主导,引导茯苓种植业规模化发展
为了落实湖北省政府“将罗田县九资河茯苓列入湖北重点支持发展的四大药材品种之一”的产业发展战略,应成立九资河茯苓产业领导小组,负责九资河茯苓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定、组织管理、宏观指导和服务协调,尽早制订出九资河茯苓的科学发展规划,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2.加强基地建设,推进生产专业化、标准化
根据九资河茯苓种植特色、市场特点和产业特征,加快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强化茯苓生产与加工专业化、标准化,造就一批从事九资河茯苓种植的专业乡镇、专业村和专业大户。建设一批九资河茯苓生产、加工基地,发挥基地的示范效应。
3.强化科技支撑,推进“科技兴药”
为实施“科技兴药”战略,要加强九资河茯苓的科技研究与开发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九资河茯苓科技创新体系,突破菌种生产、种植、病虫害防治、产品深加工生产技术。要积极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生产和加工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加强技术推广,建立健全九资河茯苓的科技推广网络,加快高新技术、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茯苓种植水平。
4.坚持林药结合,促进茯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九资河茯苓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与林业的关联性强,茯苓种植要消耗林业资源。因此,必须坚持九资河茯苓生产与林业生态保护的有效结合,探索节约用材,提高茯苓的发窖率,实现茯苓生产与林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5.培育市场主体,打造茯苓产业集群
罗田县九资河茯苓产业发展要大力支持湖北惠涛医药有限公司和湖北宏源药业有限公司等茯苓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搭建茯苓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共同开展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植和壮大一批龙头茯苓生产企业,带动罗田县中药材种植业发展。鼓励企业研究开发茯苓衍生品,延伸茯苓产业生产线,逐步形成以茯苓产业为主体、其他产业相互结合和渗透、专业化特色明显的现代新型茯苓产业格局。围绕茯苓品质优势进行招商引资,吸引大型医药企业来罗田投资,力争发展一个能够强力拉动罗田经济发展的、年收入过10亿元的茯苓企业集团,在打造百亿罗田中药材产业集群中占据突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