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前,民勤林网建设无统一规划,1957年,县林业局在薛百乡长城村、三雷镇渠尾村、西渠镇扶拱村进行试点。林带宽10~20米,带间距400米。由于设计不合理,不到10年,营造的林网因妨碍农田基本建设被陆续砍伐。60年代中期,以羊路乡中沟村为试点,采取窄林带、小网格的形式营造。7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以“五好”(好条田、好渠道、好道路、好林带、好居民点)为标准的农田林网,涌现出新河乡三合村、薛百乡宋和村、大坝乡城西村、东湖镇冬固村等一批林网建设典型。据1985年统计,全县已形成林网和林带的有15个乡、130个村,形成网格2140个,林网化面积45.1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至2005年,累计完成农田林网建设29.5万亩,基本形成了农田林网化的发展目标。2005年,民勤县启动实施全县村镇绿化工程。共建成果园、庭院经济林面积360亩,宅旁植树500多亩,居民区林木覆盖率达35%以上。完成村委会驻地绿化35亩,林木覆盖率达30%以上。完成农田防护林营造8000亩,枣粮间作500亩,绿化渠道45千米,渠道绿化及农田林网覆盖率达80%以上。完成灌木固沙林营造9000多亩,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在沙区边缘耕地推广林草间作1000亩。完成高标准道路绿化204千米。
草湖、柴湾封育与保护
清末民初,为了封护柴湾,风沙沿线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柳会”、“柴会”、“风沙会”、“风墙会”等管护组织不成文的管理柴湾的乡规民约,并有固定看柴湾的人,叫做“柴夫”。民国时,柴湾除严格封禁管理外,或引洪浸灌,或引用农田余水浇灌,促进繁育,并加以人工营造,植以白茨、红柳,使其逐步扩大。民国中期,马步芳统治河西时,柴湾常被骑五军“官”驼放牧践踏,惨遭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勤县人民政府将柴湾划分为绝对封禁区、封禁区、半封禁区三类,进行分类管护,并采取飞播、人播育草、植树造林等措施,积极封育柴湾,使长达210千米,面积103万亩的柴湾发挥了防风固沙、卫护农田的天然屏障作用。1985年以后,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项目建设,进行了大规模的封沙育林(草)及飞播造林。为了有效保护全县林木植被,1999年,民勤县成立了森林派出所,并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农业乡镇实行常年禁牧的通告》、《民勤县封沙(山)禁牧实施细则》和“三禁”(禁牧、禁樵、禁采)规定等制度、政策,县乡村社四级护林网络体系逐步形成。截止2005年,封育天然沙生植被290万亩,已封育成林面积76万亩。
全民义务植树
1998年以来,民勤县始终坚持开展“义务植树周”活动,采取义务植树活动同“三北”工程、平原绿化工程、经济林基地建设工程、通道绿化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相结合的方法,认真落实造林绿化制度。1998年~2001年累积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40多万人次,义务植树1500万株。市、县级领导每年都兴办造林绿化点40多个,累积办点面积达15万亩。2002年~2003年在民武公路通道绿化工程建设中,组织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21万人(次),植树60万株,建成高标准绿色通道60千米。止2005年,累计完成义务植树面积125.8万亩。
道路绿化工程
1985年以前,道路绿化缓慢。1986年~2005年,以民仙、民昌、民西、民湖、裕东路等重点工程辐射乡村公路,采取通道绿化同义务植树、经济林基地建设、标准化农田林网工程相结合的原则,累计通道绿化1260千米。
中央电视台希望林
2001年中央电视台《绿色空间》栏目组来民勤制作了专题片《飘逝的柳林》,在央视十套播出后,引起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2002年4月8日,中央电视台团委暨《绿色空间》栏目组的10名领导和记者专程来到民勤,举行了隆重的《绿色空间》希望林基地建设启动仪式,并同省、市、县各级领导、当地干部群众联手植树100亩。
中国道教协会生态林
1996年,民勤县政府将距县城13千米处的苏武山(汉中郎将苏武牧羊而名)沙漠地1500亩划拨给县道教协会,用于栽植固沙植物。2002年,共种植各类沙生植物12.8万株,固沙100亩。并于2003年4月拉开了生态林基地建设的序幕。止2005年底,完成工程压沙605亩,栽植各类防风固沙苗木36万株,完成305亩的沙丘造林和200亩红柳、毛条、花棒、沙棘混交林的整地造林工程;栽植云杉、侧柏、刺槐、柳树等600多株,完成4.53千米常青树风景林荫道路的修建和绿化。
五、林业管理
森林执法
1986年~1998年3月间,民勤县林政执法管理工作主要由林业局承担。1998年3月,民勤县林政稽查队正式成立。1999年5月,成立民勤县公安局森林派出所,负责全县林木植被管护及林政执法工作。
病虫害防治
1984年,成立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1999年,为了提高森林病虫害的预防控制能力,在林木病虫害检测的基础上,建成国家级林木病虫害中心测报点一处,制定和规范了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制度。
(第九节)治沙
一、民勤绿洲生态演变
夏、商、周、春秋时期,民勤为古谷水(今石羊河)与金川河(云川、水磨川)流潴形成的湖泊,湖水范围在今半个山至独青山、长沙岭之间。西汉时,人们为解决燃料和饲料,在绿洲边缘或河道砂碛草原区无计划地樵采放牧,破坏了固沙植被,给流沙随风移动创造了条件。东晋十六国至元末的1050年中,武威、民勤绿洲经过了多次农牧交替的历史演进。以农为主时,垦荒辟地;以牧为主时,退耕弃田。撂荒裸露的土地,植被未及恢复便被风蚀而起沙。明朝推行“寓兵于农”政策,绿洲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新的灌溉农业生态在红崖山以南的石羊河两岸和其支流大西河、东大河之间的平原上建立起来,筑坝截流,开渠引水,移民屯荒。当时大西河已经不再是石羊河下游的主流河,而成为夏秋溢洪的季节河。
汉代大西河沿岸的老垦区已被风沙侵袭,几乎是一个植被稀疏的沙荒带,垦区被迫向东南发展,止于明边墙以内和红崖山以南的蔡旗一带。洪武十一年(1378年),军民合力屯垦近20万亩。汉唐以来的主要城镇及较大的居民点、兵营据点、武安郡、宣威、休屠、白亭军等早已荒废。永乐十六年(1418年),大旱,民不聊生,死者枕籍,逃亡者无计其数。至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风沙已危及县城,埋压田庄甚多。这一百多年中河流改道,垦区移位,已完成了绿洲生态向草原沙化生态农业的演变。清代向境内移民开垦规模超过了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东北边乱沙窝,苦豆墩昔原城外,今大半开垦,居民稠密,不减内地,移丘换段,迤逦直达柳林湖,耕凿率以为常,至于角禽逐兽,采沙米、桦豆等物,尚有至二三百里外者。”
乾隆十四年(1749年),“移丘开荒者沿河撮布”。至道光五年(1825年),境内人口曾达18.45万,耕地近38万亩。光绪末年(1908年)已是“审时扩张,由城中以推之郊外,由郊外以推之荒芜不毛之地”。进入民国,“边疆隙地,莫不广垦”。但是“户口较昔已增十倍,土田仅增二倍”。“将有人满地减之忧”。曾繁荣一时的头坝地区,原有的青松堡、南乐堡、沙山堡等20多个村庄,2300多户人家,2万多亩耕地,被流沙吞蚀,到解放时只剩下化音沟、薛百沟、小东沟3个村庄。民国18年(1929年),“西外渠、东渠等处几被沙压殆尽。流亡之众,遍布荒途”。民国26年(1937年)至民国31年(1942年),连续5年大旱,“田园萧条,与沙漠无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调查,仅沙井子一带被埋没的村庄就有65个,埋压而荒芜的农田有4万多亩,民勤生态系统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
二、沙漠综合治理
民勤地处沙漠前沿,东北西三面被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合围,风多沙狂,田舍遭风沙袭击,民受其患,苦不堪言。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风沙线上的民勤人民并没有被沙患征服,而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地同风沙进行斗争,创造着在两大沙漠夹击下顽强生存的奇迹。
1、绿洲沙漠化
从民勤绿洲的演变来看,沙漠化是因为干旱缺水,人为过垦而致使生态恶化,并逐步形成了东、西、中三大沙源。
西沙窝,即巴丹吉林大沙漠东缘,处于农田外围,风沙线长210千米,宽2~5千米,面积达90多万亩。它是侵害县境西部农田的沙源。巴丹吉林流沙在主风向西北风的作用下,经雅布赖山南端与独青山之间的谷口,穿过梭梭门子,直卷民勤西边风沙前沿,侵入绿洲腹地。草原过牧滥樵,长期的干旱,使繁茂的林草植被变为漠地,加之荒漠草原上严重的风蚀,就地起沙,合成西来的大沙流,遇到草木障碍减速沉降,经年累月,堆积成各种沙丘,风力回流作用又使沙丘越积越高,层层叠叠,波浪起伏,成为沙丘链、沙垄、复合沙山,严重威胁农田、红崖山水库、道路和村庄。
东沙窝,腾格里大沙漠西缘,处于农田外围,总面积827万多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6%,是绿洲东部的沙源。在主风向西北风的作用下,流沙向东南方向移动,侵害绿洲,特别是炎夏由沙漠中吹来的干热风,造成农田大气干燥,作物水分被排失,农作物青秕减产。每年六七月间发生的干热风,一般减产一成左右,严重时,减产可达二成以上。中沙窝,错纵布列于苏武、东坝、双茨科诸乡农田西缘,直插农田绿洲中间,总面积14万多亩,其中流沙、半固定沙、丘间低地达11万多亩。绿洲废弃河道是它纵向的储库,西北风是它横向迁移的动力。由于沙漠边沿农田设障种树而使其形成寸草难生的流动沙垄或沙丘,农田屏障稍一破坏,一场风就可使良田变为沙漠。
干旱,使耕地荒芜,植被萎缩甚至死亡。20世纪50年代,大量湿中生系列植物分布于丘间低地、湖畔及沟渠两旁,覆盖度在80%以上,半固定的白茨沙丘也在30%左右。由于地下水位降低,土壤干旱,湿中生的植物系列已残败或消失,白茨柴湾有54万亩退化,18万亩沙化,沙枣、毛柳成片死亡达4.4万亩。历来赖以保护农田的柴湾植被更加衰萎,耕地面积的19.3%盐化,10%沙化。民勤绿洲濒临荒漠化的险恶处境。
2、沙漠综合治理
1950年~1985年,累积造林面积158万亩,保存人工林面积69.16万亩;封沙育草,封育柴湾353万亩;设置人工沙障,栽植梭梭、花棒等沙生旱生植被18万亩;在风沙前沿形成长达250千米的防风固沙林带60多条,治理流沙口子200个;建成护田林带3087条,总长3051千米,零星植树1700多万株,培育果园4700多亩,年产各类果品100万公斤。全县50%以上的耕地基本上形成农田林网化。1985年森林面积97.99万亩(含天然林28.83万亩),森林面积万亩以上的乡7个,造林面积千亩以上的村64个,较完整地建起了草、灌、乔结合,带、网、片联防的防风固沙体系,使原受风沙侵袭的30多万亩农田或农渠减轻和免除了沙患,基本结束了“沙进人退”的历史。到1990年,全县已形成林网和林带约有15个乡、130个村,形成网格2140个,林网化面积45.1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在250千米的风沙线上(包括封育的天然植被),已形成一条制止风沙侵袭的绿色长城。止2005年,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180万亩,封育天然沙生植被290万亩,已封育成林面积76万亩,在408千米的风沙线上建成了长达342千米的防护林带,有效治理大的风沙口191个,累计完成义务压沙12.5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3.4%提高到了10.68%。一个外镶边、内建网、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体系已初步建成,发挥了调节气候、保护水土、防风固沙、绿化环境等综合效益。
3、防风治沙办法
(1)构筑风墙
筑土墙阻沙始于清代,即先民们在农田周围筑一矮墙,以挡风沙。柴草插风墙最早见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是年风沙拥墙,高于雉堞”。当时的插风墙,是将柴薪之类排插于沙丘之上。柴草和生物结合的风墙在沙垄之上,植以红柳、柳棵,然后将芨芨编成栅栏或黄蒿倒植插成风墙。主要有燕翅形、人字形、品字形、行列式、一字形等。
(2)设置沙障
在流动沙丘上造林,是沙生植物幼苗生长的保障措施。柴草沙障一为高立式沙障,材料用芦苇、芨芨草等秆高质韧的草类,均匀地插布在沟中,沟底草杆密接,稍端朝上,不留间隙漏孔,使沙障稳固。粘土沙障在沙面上用粘土堆设一道道小土埂,其特点是拦阻流沙作用不大,固沙性能却非常好,能保障栽植的固沙林木成活生长。可根据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和纵状沙垄等几类沙丘设置。燕翅形沙障鱼翅形沙障。
(3)沙丘造林
有组织地进行沿河造林始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时任县令齐正训率民数百人,沿河广植水柳。之后,作为固堤防沙措施被延续下来。沙丘造林治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创举。它不仅是治理流沙的有效措施,也是改造利用沙漠的一条途径。
(4)封育柴湾
三、生态自然保护区建设及治沙机构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称“民勤县连古城沙生植物自然保护区”,原面积1.4万公顷,是1982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将面积扩大到38.99万公顷,为荒漠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001年12月通过国务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家评审会,2002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8月正式成立机构并组建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