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和努力一样重要!
一个选择,决定一条道路;
一条道路,到达一方土地;
一方土地,开始一种生活;
一种生活,形成一个命运。
选择意味着一种放弃,也同时意味着一种收获。而做出正确决定的前提就是——你到底要什么?
光荣与荆棘梦想之路
【梁栋】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得主
这条光荣与荆棘之路,我还在走下去。我知道未来有鲜花在等待着我,某个路口也会有荆棘。不管怎样,我都会坚定地走下去。我的梦想之路,不会断!
Δ兴趣指引了我的方向
有人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的残酷。的确,每年有千千万万的考生,辛苦12载,熬过地狱般的高三,只为了走进理想的象牙塔。而我,是一名保送生,没有经历过高考的洗礼,却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进了清华。我选择了保送这条光荣与荆棘梦想之路。
2012年1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闭幕,我怀揣着沉甸甸的银牌回到了学校,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几天之后,清华大学的保送协议就放到了我的桌面上。我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小心翼翼地放回信封里。我知道,自己的梦想实现了。清华,我梦中的象牙塔,就在不远处等待着我的到来。桌面上,还摆放着我使用过的数学竞赛书。我抽出一本,一页一页认真翻着。看着上面熟悉的笔记,自己备战数学竞赛的场景又一一涌上心头。
我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奥数,而那时,也正是奥数风靡全国的时候。许多跟我同龄的孩子,在学校学习正常课程的同时,还在课外参加了许许多多的奥数培训班,因为很多初中招生的时候会看学生的奥数成绩。跟他们不一样的是,我没有参加过培训班。自己学习奥数的动力,纯粹是一种兴趣。我喜欢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拿出一本奥数书,然后自己细细地钻研。那上面变化各异的图形,令人眼花缭乱的式子,仿佛对我有着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正是由于自己兴趣的支持,我的数学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虽然没有参加过辅导班,在参加各种数学竞赛的时候,我却能名列前茅。
我的初中是华育中学,在这里我度过了自己美好的3年时光。在初三的时候,我就因为自己数学成绩的优异,提前被上海中学录取。上海中学是上海最有名的中学之一,各区优秀的学生都汇聚于此。所以,得知自己被上海中学录取,在兴奋的同时,我也感到了压力。每天回到家之后,我都会抽时间出来,预习高中的内容。在初三的那个暑假,我得以全身心投入到数学竞赛中。在那个暑假里,我把高中的数学基本自学了一遍。我深深地感觉到原来数学的世界是多么的广阔,还有那么多未知的东西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带着对数学的期待和对理想的追求,我走进了上海中学。
在开学不久刚适应高中生活时,数学联赛就拉开了帷幕。正式考试那天,我怀着一种战战兢兢的心情走进了考场。我知道跟我一起参加考试的师兄师姐都接受过正规的数学培训,都久经沙场。而我只不过是一个自学了两个月高中教材的新生,第一次参加这么正式的竞赛,心里不免紧张起来。但在接到试卷之后,心里的紧张感慢慢退去了。自己本来就是过来锻炼的,不用去刻意追求名次,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可以了。抱着这样的心态,我把考卷浏览了一遍,开始写自己会写的题目。
考完后,就在我淡忘了这件事情的时候,从老师那里却传来了一个好消息,我获得了数学竞赛一等奖,成绩也是高一新生里面最高的一位。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只不过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考,没想到却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这个奖,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之后老师找我谈过几次话,鼓励我继续学习竞赛课程,在往后的联赛中考出更好的成绩,为母校争光。上海中学每年的竞赛成绩十分突出,进入省队拿到金牌的学生更是屡见不鲜。老师也从我这次的表现中看到了我的潜质,希望我能在竞赛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在梦想的路上,我看到了光明。
Δ在逆风中学会了成长
从得奖的兴奋中恢复过来之后,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培训班,结束了自己一个人自学奥数的经历。在培优班中,我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在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数学水平也得到了飞速的提高。以前自己一个人自学遇到不懂的题目的时候,总是不知道该向谁求助。进入了培优班之后,我才有机会把自己的疑问跟大家探讨。通过跟他们的讨论,我知道了或许每个人对数学的理解不一样,但是我们对数学的热爱却是始终如一的。
经过了一年的训练之后,我感觉到了自己实力的突飞猛进。自己不再是当年那个诚惶诚恐的高一新生了,也不再是仰望着学长学姐的战绩而敬佩得五体投地的学弟了。今天,我要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只是,在保送这条道路上,不仅有鲜花和掌声,也有满地的荆棘,让我遍体鳞伤。就在我踌躇满志想要进入省队的时候,我却失败了。自己预想当中的进入省队之后在国赛当中拿奖牌的愿望就这样落空了,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自己在高一的这一年,每天都在为着数学竞赛做准备,自己也感到了自己能力的提升,可结果偏偏这样不尽如人意。在结果面前,我一度想到了放弃。
我自己平时的科目学得也不错,在高考中完全有实力考上清华。其实我完全不用再走竞赛这条路,因为付出了努力却收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每次我想到这个,自己的内心就动摇了。可是我自己舍得放弃这条路吗?从小就跟奥数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少个日日夜夜,自己都是在思索数学难题中度过,每当解决困扰自己多日的问题时,那种欣喜若狂的场景仿佛还历历在目。自己不是从初三开始,就要在数学联赛中有所作为吗?自己不是一直想在国赛中拿到奖牌吗?这条路,走了一半,现在就要停止吗?可是我的内心,真的舍不得啊。
回来之后,浑浑噩噩过了几天,培优班就开始上课了。我去到熟悉的辅导教室,看到教室里空了几个座位。他们都参加省队的集训去了,想到这个,我的心里不禁更失落了。我多想跟他们一样,代表上海去参加国赛,为母校争光。我自信我有这个实力,我不比他们差。可是现在……
不管怎样,课还是要上的。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到一道平面几何题,用一般的方法解决了之后,又用了一条我没有见过的公式去证明,结果很快就做了出来。我来了点兴趣,举手问老师:“老师,那条定理是怎么得来的?”老师停了一下说:“这条定理在数学竞赛里面是不作要求的,你们只要会用它解题就可以了。”我没有放弃,说:“不作要求的难道就不可以学吗?”我看到同学们的目光都投向了我。“那你放学了到我办公室问我吧。”
放学之后,我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他已经在那里等着我了。看到我来了,他停下笔,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来啦,来,老师给你讲一下那个定理的证明。”然后他耐心地给我讲了两种证明的方法。“听懂了吗?”“嗯。谢谢老师。”
“梁栋,最近那个联赛没考好,心里有点郁闷吧?”老师突然这么问我。
我愣了一下,默默点了点头。
“其实,你是我最看好的学生。不是说你竞赛成绩是最好的,而是你这种对待数学的态度跟其他人不一样。即使是竞赛不要求的内容,你也会有兴趣去钻研,我就欣赏你这样的学生。出现一点点小问题也是很正常的,关键是不要放弃你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你最特别的地方,其他的不要想太多,继续你的兴趣之路吧,老师对你很有信心。”
原来这就是我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自己学习数学,本身就是一种兴趣,本不应去考虑太多得失的事。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之后,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心。我要把没走完的路继续走下去。我照常去培优班上课,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人在追逐自己理想的时候,难免会磕磕碰碰,难免会有逆风。也许我选择继续学竞赛是有风险的,但是我遵从了内心的选择,我不后悔。
已经是第三次坐在联赛的考场上了。经过两年的训练,我的内心更加的平静。看着那一道道熟悉的题目,我深吸了一口气,投入到了战斗中。两个半小时很快过去了,随着结束铃声的响起,我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下来。交完卷子出来,心里想着,这是最后一次参加联赛了。
等待结果那几天我是在忐忑不安中度过的,我心里的声音也一直默默告诉自己:你能行!最终的结果也没有辜负我的努力,我的总成绩位列上海第三,顺利进入上海市代表队,将代表上海参加最终的国赛。
在冬令营那几天,我过得很平常,考试的时候也发挥正常,如愿拿到了银牌,为自己的母校争了光,也为自己三年的努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Δ选定方向,一路前行
曾经也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我的数学会这么好,自己坚持那么多年学习竞赛有没有什么秘诀。我有些愕然,没有什么秘诀,只是单纯的喜欢啊。人们经常说:数学是科学之母。里面蕴藏的奥秘,只有凭着自己的兴趣去钻研,才能够发现。自己也一直保持着这种心态去学习奥数,小学的时候那么多人跟风报名学习奥数,我都不为所动,还是坚持自己一个人学习,只有这种不浮躁的心态才能真正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书写此文时我已是大二学生了。大学是一个比高中更加广阔的舞台,它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让我们更容易获得自己喜欢的东西。进入大学后,我在学习上如鱼得水,在各次考试中均取得优秀的成绩。我很感谢我的母校,在我高中的3年里,教会了我很多知识,让我有了一个很扎实的基础。现在很多的高中生都想脱离所谓的“高中苦海”,早日进入象牙塔中,但是等过了高中3年,你会发现这3年会让我们有很多收获。现在很多人都在批判高中的应试教育,就我个人来看,高中艰苦的学习生活还是很能锻炼人的,特别是让我们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这个对于大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大学的很多课程都需要我们在高中的时候打下基础。如果我们在高中的时候没有学习到应有的知识,上到大学之后会觉得很吃力的,这个也是我对学弟学妹的一点小建议。
刚到上海中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走入了一片新的天地。而到了清华之后,展现在我面前的,则是一片知识的海洋。我深深地陶醉于其中。我最喜欢清华的图书馆,在没有课的时候,我经常跑到老图书馆去看书。冬日的阳光恰好照到窗边的书桌上,而我拿起一本数学的著作,在和煦的阳光中静静地看着。没有一丝功利的色彩,纯粹是喜欢。仿佛又回到了小学的时候,自己一个人拿着题目思索的场景。那种感觉,真好。
这条光荣与荆棘之路,我还在走下去。我知道未来有鲜花在等待着我,某个路口也会有荆棘。不管怎样,我都会坚定地走下去。我的梦想之路,不会断!
千锤百炼入燕园
【何李霸】
广东省自主招生前三甲之一
尽管考取北京大学的目标是如此清晰,但过程却是一波三折,我辗转了竞赛、保送考试、自主招生和高考等考场,才最终得偿所愿。我的内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和欣喜,不仅为了圆梦北大,更为了那个在困难中从未低头、积极理性地坚持奋斗的自己!
北望神州,百年燕园承载着无数求学者的青春梦想,只因“大师身旁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读书”。这座学术的殿堂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的文化沉淀与开拓创新,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舞台中心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使其成功跻身国际一流大学的行列,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选择燕园,不仅仅是一个决定,更是一份责任。常有人说求学路上重在拼搏,但在我看来,一个远大而清晰的目标比奋斗本身更有意义。古往今来,凡有成于业者无不纵通南北、横贯东西、胸怀天下。而在我人生的前18年里,温暖的南国便是我的整个世界,南方的气候、南方的习俗和南方的文化造就了我的全部,绵延千里的秦岭隔绝了我的视线,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我却只独窥一隅,这样的缺憾让我对北方的土地产生了无尽的好奇和向往。也许要经历严寒的折磨,要经历适应新文化的阵痛,要暂时向故土的一切告别,但在那里我也将打开全新的视野,与不可多得的学术精英共同学习进步,并从不同的大师身上汲取营养,磨砺成为更加符合新时代国家发展需求的青年筑梦者;更重要的是在北京大学,在一所勇于在民族发展进程中走在前列的高等学府,每一名北大人都将把自己的人生与所有中华儿女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全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挥洒青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时代给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尽管考取北京大学的目标是如此清晰,但过程却是一波三折,我辗转了竞赛、保送考试、自主招生和高考等考场,才最终得偿所愿,当中的不少经历与体会,我想都值得与年轻学子们分享。
Δ竞赛:万丈高楼平地起
我的母校深圳中学,是一所具有优良竞赛传统的学校,因此初入高中时,我便选择了一条与大部分学生不一样的路径,那便是参加竞赛。有人说竞赛充满风险,因为一旦失败将得不偿失;有人说竞赛是一条捷径,也有人说竞赛是现行教育制度下功利化的产物,其实都不无道理,但是个中的酸甜苦辣,恐怕唯有我们亲身经历者知道。
在参加化学竞赛的头几个月里,考验是十分艰巨的。我从未涉足化学专业领域的学习,而我的同学里却有一大部分已经参与过相关培训,他们当中甚至不乏已取得国家奖项的高手。我就像是个学步未久的婴儿,置身于奥林匹克级别的跑步健将群中,但我从未惧怕,因为我相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辛勤付出,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赶上他们的脚步,我想这也是每位求学者应有的品质: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
竞赛给了我一个很大体会:任何学习都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的深浅决定了你所能达到的高度,离开坚实基础的支撑,再耀眼的辉煌也将在残酷的考验中崩塌。当然,夯实基础的过程是枯燥而痛苦的,一天又一天不断地深挖,一遍接一遍细致地打磨,不仅考验着你的耐心和毅力,更是对心智的极大挑战。但我发自内心地深信这样一句话:成功者都有一段痛苦的沉默;昨日种因,今日得果,当你愿意承受那样的煎熬不断推着自己前进时,你早已书写了成功的结果。
Δ保送考试:意外失败,前功尽弃
在收获了敲门砖——竞赛一等奖之后,我得到了进入北大的第一次机会,那便是每年12月的保送生考试。
保送生考试于我而言是一段充满苦涩的经历,在考试的前两周,因为一次急病我住进了医院,一待便是12天。在医院的每一天都分外的煎熬,身体的不适暂且不说,想到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可能就此被浪费,我的心里便堆满了难以言说的憋屈,于是默默告诉自己:可以输,但不能未战先降。考前的两天,在拒绝了医生的百般劝留和征得父母同意之后,我办理了出院手续,随后前往北京。12月的北京,零下10度的气温让人窒息,也让久居南方的我备感不适,那一刻心里只剩下一个想法:坚持下去,再坚持一会就好。
一周之后,我收到了北大的通知,保送生考试未予通过。不得不说,它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我脸上,宣告我过去两年在竞赛上的努力都已付诸流水,想要进入北大就只能重新恶补课本的内容,追赶两年来落下的课程。之后的几天里收到了无数的来自家人、朋友和老师的安慰,就在大家都认为我将就此妥协接受其他大学的保送时,第二天我抱着一摞教科书照常回到了学校复习高考。不知道是哪来的勇气,又或者说固执,让我做出了那样的选择,但在今天看来,那是值得我庆幸一辈子的坚持。
Δ自主招生:置之死地而后生
上天关上了一道门,就会给你推开一扇窗:在保送生考试失利3个月后,我得到了自主招生的考试机会,在得知本次考试将会有保送名额时,我知道这个机会不能再错过了。因为复习高考的时间非常紧张,经过总结和反思之后,我从题集中抽出了历届的自招题目,分析了出题的思路和方向,针对性地强化有关内容,这让我的复习事半功倍。也正是这段时间的复习,让我养成了凡事提前做好规划、找到适合当前任务的方法的好习惯,这对于我日后对时间的管理有极大的帮助。
在紧张复习一个月之后,我怀着保送失败的遗憾更加坚定地走进了自主招生的考场,最终取得了全省前三的成绩,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提前录取。
屡次失败后最终如愿以偿,内心所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满足和欣喜,不仅为了圆梦北大,更为了那个在困难中从未低头、积极理性地坚持奋斗的自己,这便是北大给予我的第一笔财富吧。
Δ人生不是漫无止境的考试
诚然,我很感谢这几次考试给予我圆梦北大的机会,也因为它们我才有了分享这段经历的资本,但我并不想如同兜售成功学一般去告诉后来人如何应对每一场考试,因为从准备考试中习得的对待自我与周遭世界的态度和方式,往往比考试的结果本身更重要。总有一天我们会走出考场,到时不会再有人给你的人生打分,而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走入了现实的世界。在那之前,我想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携手努力的:
1.切莫“自闭”
有人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这个说法不无道理。大学是一个对社会开放的社区,更是一个成年人与社会的接触更加密切、广泛的空间。这个时期再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加强与外界的交流,走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去不断实践,才能使我们的知识技能真正发挥作用。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需要指导社会、服务社会,从事科学研究需要多交流探讨,学习社会科学更需要走入社会体验现实,方能达到引导、服务社会的最终目的。学会与社会交流不仅能增强我们学术研究的实际性,还可以帮助我们提前适应社会环境、在交流中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学会在群体之中扮演合适的角色,让我们自己真正被周围的人接纳,何乐而不为呢?
2.找准定位
我有一位北大的师兄,本科毕业后回到深圳,家人问他为何不去找一份工作,他很困惑地回答道:“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我想这也是很多大学生的真实写照:自我定位不清晰,不懂得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因此缺乏追求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的热情。这是不难理解的,当我们有清晰的目标时,我们就会步伐坚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尽力去解决;而当我们漫无目的地徘徊时,我们只会畏惧不前,贪图享乐。因此从走入大学之日起,我们就要学会独立思考,结合对自我的批判性认识,认真地为自己设计一条适合自己、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人生之路。最终的目的是为我们找准社会中的位置,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更好地为民族伟大复兴发光发热。
3.能力与人格兼备
席卷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当初被社会寄予厚望的常春藤高校的高材生,正是造成这次危机的主要元凶,他们进入资本市场后利用超高的智商和卓越的资本运作能力为自己创造财富,却让国家和百姓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一个人身负的技能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兼具能力和人格的人才能算是“完全之人”。在物质化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似乎过多地迷恋名利和权力,求学和求职均与“发财”、“富贵”这样的字眼挂钩,然而很少人关注逐渐降低的道德水准,但这正是我们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修身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尽管还没有经天纬地的本事,但是同样需要提高自身的品行素质,严格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
4.民族使命感
在我获知被北大录取的喜讯后,家里的很多长辈都对我说过这样一句朴实的话:要继续用功,将来为我们的国家多做贡献。这句话一直留在了我心里,尽管他们大半辈子都在为生计奔波劳碌,但心中却时刻怀揣着对我们国家复兴的期望,我想这些埋藏在心中的爱国情怀,正是每一位中华儿女最诚挚的情感。作为聚光灯下的90后一代,我们承载着很多的期望和压力,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在将来把我们的国家扛在肩上,无论身处何地都与全民族共命运,用祖国的繁荣富强去证明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新时代中光荣承担历史使命的新一代。
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深圳中学的校训:
深圳中学致力于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造力的杰出公民。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热忱服务社会,并在其中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
长江后浪推前浪,12年的苦读让我冲到了前头,能够与后来人分享我的经历与想法实属本人的荣幸,也印证了那些年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愿此文笔拙劣之作,能帮助求学者度过更多的艰难考验,激励所有仍在逐梦路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