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克刚,四两也可拨千斤
为人处世不能简单粗暴,而应学会从大处着眼,以柔克刚。这好比:一块巨石如果落在一堆棉花上,则会被棉花轻松地包在里面。以刚克刚,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马到成功。
有句俗语叫"四两拨千斤",讲的正是以柔克刚的道理。俗话说:
"百人百心,百人百性。"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则性格刚烈,各有特点,又各有利弊。然而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刚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为人处世更需善于以柔克刚。
汉光武帝刘秀带兵打仗时,有的将领在昆阳城上望见王莽的军队人马众多,则心惊胆战,忧虑后方的妻子儿女,想分别返回原来驻守的城池。
刘秀这时不但没有杀一兵一卒,反倒非常冷静地对将领们说:"现在士兵和军粮都很少,而外敌强大,合力抵抗他们,还有打胜的希望,要是分散,势必全都难以保全性命。而且现在主力不能前来救援,昆阳一旦被攻破,各部也将被消灭,现在怎能不同心同德,共建功名,反而只想看守自己的妻子儿女和财物呢?"将领们被刘秀说服了,就定下心来继续跟着刘秀作战。
大凡刚烈之人,其情绪颇好激动,情绪激动则很容易丧失理智,仅凭一股冲动去做或不做某些事情,这便是刚烈人的优点,恰恰也是其致命的弱点。
俗语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处。"应以己之长,克其之短,对待刚烈之人如果以硬碰硬,势必会使双方共同失去理智,头脑发热,做事不计后果,最终,各有损伤,事情也必然闹砸。反倒是过犹不及,悔之晚矣。
倘若以柔和之姿去面对刚烈火爆之人,则会是另一番局面,恰似细雨之于烈火,烈火熊熊,细雨,虽说不能当即将火扑灭,却有效地控制住了火势,并一点点地将火灭去。但若暴雨一阵,火灭去,又添洪水泛滥之灾,一浪刚平又起一浪,得不偿失。
孙子兵法有一招叫"以柔克刚",讲的是要想制服一个大发脾气的人,再没有比"低声下气"更好的了。对方愈是发怒,你愈应镇定温和;愈是紧张的场合,愈应保持冷静的头脑。如果做到这点,你一定能发觉对方因兴奋过度而显示出的种种弱点,从而能一一加以击破。
马辛利任美国总统时,一项人事调动遭到许多政客的反对,在接受代表询问时,一位国会议员脾气暴躁,粗声恶气,开口就给总统一顿难堪的讥骂。但马辛利却视若无睹,不吭一声,任凭他骂得声嘶力竭,然后才用极委婉的口气说:"你现在怒气应该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利这样责问我的,但现在我仍愿意详细解释给你听……"这几句话把那位议员说得羞愧万分,其实不等马辛利总统解释,那位议员已被他折服了。也许你以为马辛利总统是个"没有脾气的人",恰恰相反,他是个脾气极大的人,只是他有一股比脾气更大的自制力,能将脾气暂时压住。
"以柔克刚"还表现在特定人物和特定场合的迂回,而不是以硬碰硬,以刚克刚。好比走路,时常会遇到各种障碍,如果面前横了一块大石头,你究竟是搬开它,还是绕开它再往前走?搬开"石头"要用多大力气,自己是否对付得了?绕开它,路程又远了多少,有没有足够的时间?这一系列问题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权衡,才能得出结论。多设想一下在你行进的路上可能会出现多少"石头",而自己怎么做个"弯弯绕",胸有成竹地一一绕过它们快速前进。
敢于以"恶"碰恶
有些时候,有些人硬拿不是当理说,目的就是"宰人"。所以,面对对方的野蛮粗俗和无理的冲撞,必须以"恶"碰恶,据理力争,绝不能迁就软弱。你要是此时还一副老实相,那就会付出比一般人更大的代价。
小周出差去北京,刚下车便有人叫站,说他们的旅店在什么位置,什么级别,有什么设施,说得天花乱坠。小周信以为真便先付了押金,谁知他跟随叫站人到了那一看,全不是那么回事。什么星级,什么现代设施,只不过是间阴暗潮湿的地下室,不开灯连点光线都没有。小周很懊悔,也很气愤,他问叫站人:"怎么这么差的条件,这不是骗人吗?"老板不高兴了,看了看小周,"谁骗你了,不是你自己来的吗!"小周不服:"那是听了你们叫站的虚假之言。再说了,我自己来的,我照样还可以自己走呀,给我钱!""怎么地?"老板样子很凶,"给你钱,你以为你是谁呀?这里不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小周见这势头真有点害怕,想退缩以息事宁人,但心里不服,于是狠了狠心,决定拼出去了。他学着老板的腔调吼道:"你凶什么凶,你想怎地?这北京城,我不说来过十次,至少也有七八次了,我一点也不生。你别瞎叫;我想退房,要退房,坚决退房,不退我就给警察局打电话了!"听小周要给警察局打电话,老板拨弄了一下算盘说:"退房可以,但要交五十元钱的手续费。"小周一听可以退房自然高兴,但平白无故地要扣五十元所谓的手续费又不甘心,便说:"那不行,如不是你那接客员把我骗来,怎么会这样?要怪只能怪你的接客员骗错人了。还有,我受你们的骗这笔账还没算呢!"老板咬定了那五十元钱怎么也不肯松口,如此一来又僵住了。
时光在慢慢地流逝,小周有点焦躁不安,想就此罢休。正在这时,外面又来了几位不知情的受骗者,小周及时送给老板一根软糖嚼,说:
"老板,我看还是全返了吧,想你也是明白人,如果我一嚷,那几位还没登记的旅客必会自行告退,孰轻孰重,聪明的你不会不明白吧!"最后老板在无可奈何中把钱全部退还给了小周。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不宜惹是生非,应尽量保持沉稳一些为好。但有些时候、有些地方、有些人正是摸准了人们这一心理,才硬拿不是当理说,目的就是"宰人"。你要是此时还一副老实相,那就会付出比一般人更大的代价。
冯玉祥任职陕西督军时,得知有两个外国人私自到终南山打猎,打死了两头珍贵的野牛。冯玉祥把他们召到西安,责问道:"你们到终南山行猎,和谁打过招呼?领到许可证没有?"对方回答:"我们打的是无主野牛,用不着通报任何人。"冯将军听了,带着怒气说:"终南山是陕西的辖地,野牛是中国领土内的东西,怎么会是无主呢?你们不经批准私自行猎,就是违法。"两个外国人狡辩说:"这次到陕西,在贵国发给的护照上,不是准许带枪吗?可见我们打猎已经获得贵国政府的许可,怎么是私自打猎呢?"冯将军反驳说:"准许你们携带猎枪,就是准许你们打猎吗?若准许你们携带手枪,难道就表示你们可以在中国境内随意杀人吗?"其中一个外国人不服气,继续说:"我在中国15年,所到的地方没有不准打猎的。再说,中国的法律也没有规定外国人不准在境内打猎。"冯将军冷笑着说:"的确是没有规定外国人不准打猎的条文。但是,难道就有准许外国人打猎的条文吗?你15年没遇到官府的禁止,那是他们昏庸。现在我身为陕西的地方官,我没有昏庸,我负有国家人民交托的保家卫国之责,就非禁止不可。"听着冯玉祥将军理直气壮、咄咄逼人的话语,看着他的凛然正气,两个外国人只好承认了错误。
由此可见,出于处世须立于不败之地的需要,即便本来并不恶的人也得故意装出恶人的形象来保护自己。如果一脸老实相,看上去毫无保护自己的力量,恐怕就会惹人欺负,但是你一"恶"起来,效果也许就不一样了。俗话说:"鬼怕恶人磨",你仅凭一副"恶"相就会使那些欲行不轨者退避三分了。
遇强示弱,遇弱示强
人不太容易改变自己条件的强或弱,但却可以以示强或示弱的方式来为自己争取有利的位置。
有一个法则是值得人们参考的,那就是——遇强示弱,遇弱示强。
"遇强则示弱"的意思是:如果你碰到的是个有实力的强者,而且他的实力明显地高于你,那么你不必为了面子或意气而与他争强,因为一旦硬碰硬,固然也有可能摧折对方,但毁了自己的可能性却很高,因此不妨示弱,好化解对方的戒心。
在事业和竞争中为了取胜,当然不可以弱示人。但在特定情况下故意示弱,却是做人者必须修习的功夫。
有一位管理学院的系领导就很懂得"示弱"之法,他初任系主任的时候,有一位很有才能的同事经常找茬,出他的洋相。但他没有针锋相对,而是采取了虚心求教的办法。他亲自登门找这位同事交谈,承认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最后说:"我本人不管是在教学还是管理上,都缺乏经验,主持系里的工作,是赶鸭子上架,还望你尽力帮助。"他高抬别人,贬低自己,故意示弱,收到了将炉火熄灭的效果,那位教授后来不仅不再为难他,反而成了他的左右手。对妒恨自己的人,不但不能以牙还牙,相反要以德报怨,这是化解嫉妒的一步妙棋。
要使示弱产生积极效果,必须善于选择示弱的内容。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面前,不妨展示自己学历不高,经验有限,有过种种曲折难堪的经历等,表明自己实在是个平凡的人;成功者应多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失败的记录,现实的烦恼,给人以"成功者并非万事大吉"的感觉;对眼下经济不如自己的人,可以适当诉诉自己的苦衷:诸如健康欠佳,子女学业不好以及工作中诸多的困难,让对方感到"他也有一本难念的经";某些专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好宣布自己对其他领域一窍不通,袒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闹过笑话,受过窘等;至于那些完全因客观条件或偶然机遇侥幸获得名利的人,更应该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是"瞎猫碰到死老鼠"。
示弱可以是个别接触时推心置腹的交谈,幽默的自嘲,也可以是大庭广众下,有意以己之短,衬人之长。
如:不少谢顶者利用自己的"秃"来表示幽默。美国著名演说家罗伯特是个秃子,却喜欢光着头说话。有人劝他戴上帽子,罗伯特回答:"你们不知道光着头的好处。我是第一个知道下雨的人!"我国著名演员葛优也谢了顶,但他从不加以掩饰,因为他有自己的"格言":
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示弱是强者在感情上体贴暂时在某些方面处于劣势的弱者的一种有效手段,它能使你身边的弱者有所慰藉,心理上得到平衡,减少或抵消你前进路上可能产生的消极因素。事业上的强者都懂得示弱。
"遇弱则示强"的意思是:如果你碰到的是实力较你弱的对手,那么就要显露你比他"强"的一面,因为你若在弱者面前也示弱,正好引来对方的杀机,徒增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示强则可使弱者望而生畏,知难而退。所以,这里的示强是防卫性的,而不是侵略性的。
示弱有时是一种高明的生活智慧,但若遇到居心叵测的人,一味地示弱却可能会弄巧成拙。面对客观情况,示强也是理智的生存哲学。有时,只有向对方展示自己强大的能力,才能避免对方错误地估计自己。
中国宋代名将王德用被任命为定州总管,率兵抗击契丹人入侵。为打败契丹,他日夜训练士卒,希望他们成为可用之才。过了一段时间,军容整齐,兵强马壮。恰好有个契丹探子来偷偷侦察,有人请求立马把他杀了。王德用说:"不用,让他看一下我们强大的军队,回去据实报告吧。"接着继续训练士兵仪式,故意让那个探子看。第二天,王德用又故意举行盛大阅兵,战士们都生龙活虎,精神振奋。王德用假装公开下令:"准备好干粮,听我的旗鼓行动,去征伐契丹。"那名探子听后,赶回去报告,说汉兵将大举进攻,吓得契丹王赶忙派人前来议和。
人性丛林里没有绝对的强与弱,只有相对的强与弱,也没有永远的强与弱,只有一时的强与弱,因此强者与弱者,最好维持一种平衡、均势。"遇强示弱,遇弱示强"只是其中一个方法罢了。
以"迂回诱导"敲开对方心扉
一个人最关心的往往是与自己有关的一些利益。所以,当你想要劝说某人时,应当告诉他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则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后果,相信他定会为之所动。
习惯于顽固拒绝他人说服的人,经常都处于"不"的心理状态之中。对付这种人,如果一开始就提出问题,绝不能打破他"不"的心理。所以,你得努力寻找与对方一致的地方,先让对方赞同你远离主题的意见,从而使之对你的话感兴趣,而后再想法将你的主意引入话题,而最终求得对方的同意。
一天,一位青年来到格林威治储蓄银行,要开一个户头。银行的职员艾伯森照例给他一些表格让他填,有些问题他回答了,但有些他则拒绝回答。艾伯森并没有表示出不快,而是循循善诱,引导青年完成了表格的填写。
艾伯森之所以引起对方产生共鸣,并取得了信任,首先是因为他假设主顾去世后,一定会将存款依法转移给有权继承的亲友。这样的假设肯定是主顾希望的,所以主顾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对艾伯森的话表示完全认同。这使得主顾与艾伯森之间在感情上趋于一致。其次,艾伯森又因势利导,说若主顾去世了,银行必须将其存款转移到有详细情况的亲友那里,对此顾客同样做出了"是"的回答。
在艾伯森说明情况后,青年改变了原来的不合作态度,把有些原来拒绝回答的问题告诉了他,并且在银行开了一个信托户头,指定自己的母亲为受益人,还把有关他母亲的资料详细地告诉了艾伯森,因而使格林威治银行赢得了一名忠实的主顾。
那些善于操纵说服技巧的人不是与对方不停地周旋,而是抓住关键,一语中的。
在说服的过程中,不能只讲大道理,但并不是就可以不讲"理",如果将道理讲得具体生动,引人思索,让他们觉得是这么个理儿,就能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将道理说明白。
攻心说服最基本的要点之一,是巧妙地诱导对方的心理或感情,以使被说服者信服。
如果说服的一方特别强调自己的优点,企图使自己占上风,对方反而会加强防范心。所以,应该故意先点破自己的缺点或错误,暂时使对方产生优越感,而且注意不要以一本正经的态度表达,才不会让对方乘虚而入。
捆硬柴禾要用软绳
面对一件棘手的事,你就要考虑如何化解他的冥顽和僵硬。所谓捆硬柴禾用软绳,把自己降到一个低下乞怜的位置,打动他心中柔软的部分,事情可能就好办多了。
有时候,办同一件事,有的人能顺利地办下来,有的人却感觉难以办成。差别如此悬殊,原因不见得在他们的办事能力大小上,而可能是在方法策略或态度上。
所谓捆硬柴禾用软绳,就是找准他的突破口,打动他心中柔软的部分,事情可能就好办多了。
在经济大萧条时的美国某地,一个17岁的女孩在她寡母的支持下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还是暂时试用。新年快到了,店里的工作特别忙,姑娘干得很带劲,因为她听经理对别人说有正式录用她的意思。
这天她把柜台里的戒指拿出来整理。这时来了一位30岁左右的顾客,他一脸愁容,衣衫褴褛。他用一种贪婪的眼睛盯着那些高级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