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生活让“小萝卜头早早地懂事,他知道谁是坏人,谁是好人。 他经常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 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他就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信息。 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就是由他从男牢传到女牢,从楼上传到楼下的。 有时候大人们在一起商量事情,“小萝卜头”就坐在门口放哨,他还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传递东西。
国民党反动派终于被打败了,他们溃不成军,不得不狼狈逃跑。 可是在国民党溃逃之前,特务们把黑手伸向了“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 残酷的敌人先是用刺刀杀死了他的父母,然后又逼向“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没有害怕,大声喊着:“我没有罪,我要出去。”特务们残忍地把他也杀害了,可怜他当时只有9岁。 新中国成立后,“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都被追认为为革命烈士,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故事寓意:
小萝卜头虽然只有几岁,但是他已经深刻认识到国民党反动派残忍和反动的本质,也从父母和难友身上体会到了共产党员的坚贞和勇敢。他相信真理,永不屈服,到最后也没有害怕求饶。在监狱中,他也没有忘记学习,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好好利用我们良好的学习条件。
十二、鸡毛信
那年海娃14岁,是龙门村抗日儿童团的队员。
一天傍晚,海娃腰里插着羊鞭,拿着一杆红缨枪,在山上的一棵小树底下放哨。 这时候,从远处的小路上爬上来一个人,他老远就叫:“海娃!
海娃!”海娃听出是爸爸的声音,连忙迎上去。 爸爸很着急地把一封信交给海娃,“马上到三王庄去,送给指挥部的张连长。”海娃一看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是一封十万火急的鸡毛信。 海娃揣好信,把羊群赶上西山的小路,忽然,他看见西山顶上的“消息树”倒了。 糟糕!准是山那边发现鬼子了。海娃赶紧又把羊赶上了大路。可是,大山口外面来了一队抢粮的鬼子,而且已经看见了海娃。
鬼子越来越近,这可把海娃急坏了,把鸡毛信藏在哪里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想到一个好主意,他抱着那只带头的老绵羊,把它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然后把鸡毛信折起来,绑在尾巴底下。 海娃不怕了,他赶着羊群,朝着鬼子赶过去。 “站住!”一个穿黑军装的歪嘴汉奸跑过来,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个长着小胡子的鬼子面前。 海娃故意歪着脑袋,张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 鬼子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连两只破鞋也没放过,结果什么也没搜着。 小胡子只想早点进山去抢粮,就冲着海娃喊:“滚开!滚开!”
海娃回头就跑,他拢住羊群,使劲甩着羊鞭,恨不得飞起来。 没想到鬼子看中了海娃的羊,海娃没法,只好跟着鬼子一起走。 太阳落山了,鬼子在打谷场上宰了几只羊,烧羊肉吃。 海娃顾不上心疼他的羊,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哦,幸好鸡毛信还在!”
鬼子吃饱了,一个个摸着肚皮,进屋里睡觉去了。 汉奸叫海娃把羊赶进牲口圈,然后抓着海娃的脖子,把他拉进屋里。 鬼子们为了防止海娃溜掉,把他挤在尽里头。 海娃睡不着,他想:“鬼子明天还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鸡毛信可就完了。”他正在埋怨自己的时候,外面的哨兵突然吼了一声:“干什么的?”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就不说话了。不一会儿,远处传来一阵鸡叫。 海娃再也不能等了,他坐起来一看,门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呢。 他就悄悄地站了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从屋里走出来,溜到了村边的路上。“干什么的?”哨兵吼起来。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喂牲口的!”那个哨兵没有注意他,海娃赶紧走进牲口圈,从老绵羊的尾巴底下解下鸡毛信,揣进口袋,然后撒开两腿就跑,一口气跑上了山梁。
天亮了,海娃看见山梁那头有个鬼子拿着面小白旗,朝着自己来回摇晃。 海娃脱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学着鬼子的样子也来回摇晃。 没想到,还真混过去了。 海娃转过山嘴,跑到对面山顶。 他高兴极了,因为翻过这座山就是三王庄了。可是海娃发现鸡毛信不见了!他赶紧回忆,一定是在山梁山脱衣服的时候把信弄丢了。 海娃马上往回跑,就在刚才摇晃褂子的地方,他找到了鸡毛信。 海娃高兴极了,可是鬼子又抓住了他,并叫他回去带路。
海娃领着鬼子赶路,他看到山上的“消息树”放倒了,知道队伍已经发现了鬼子。突然山坡上“轰轰”响了几声,原来鬼子踩上地雷了。小胡子指着小路对海娃说:“你在前面带路,不许耍花样。
海娃把鬼子领上一条羊肠小道,山路越来越陡,越来越不好走,鬼子走一截,停一截,远远落在后面。 小胡子吼道:“慢慢的!”海娃装作没听见,放开步子开始跑起来。 鬼子在后面开了枪,可是海娃不管,仍是继续跑着,边跑边喊:“鬼子上来啦!打呀!赶快打呀!”突然海娃感到一阵疼痛,他“哎哟”一声,就晕倒在乱草堆里。
等到海娃睁开眼睛的时候,看见张连长就蹲在自己身边,他连忙说:
“信……鸡毛信……”他的伤口疼得厉害,没说完就又昏迷过去。 海娃再醒过来的时候,伤口已经不疼了,张连长笑眯眯地问海娃:“好些了吗?”
海娃问:“这是哪里呀?”张连长哈哈大笑起来,他摸着海娃的脑袋,说:
“多亏你昨天送来的鸡毛信,我们根据你爸爸的情报,端了鬼子的炮楼。
你真是个小英雄!”
故事寓意:
海娃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早就开始干革命工作,他一边放羊,一边放哨。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勇气,巧妙地掩护了鸡毛信,并成功把鬼子拖住,给八路军送去了情报,可以说是智勇双全的小英雄。
十三、放牛郎王二小
1942年10月25日早晨,王二小正在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日本鬼子朝着村里走来。鬼子兵有好几十人,还有一个汉奸。王二小知道村里面住着八路军的伤员,还有不少的乡亲。 如果鬼子悄悄摸进村里,那么八路军伤员不就遭殃了吗?乡亲们也会遭到祸害。 可是鬼子已经看见王二小了,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二小忽然想起来,为了粉碎鬼子的扫荡,保护伤员和群众,有一队八路军埋伏在后山的石岭子上。 二小冷静地想了想,如果能把鬼子引进我们的埋伏圈,那么不仅伤员和乡亲们安全了,还可以消灭这些鬼子。打定主意后,二小故意装出要往后山跑的样子。汉奸急忙上来抓住了二小,逼着他带路,原来他们真的是进村扫荡的。 机智的二小骗取了鬼子的信任,把鬼子引向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二小带着鬼子走到后山,可是四下里却出奇地安静,没有一点风吹草动。难道八路军叔叔已经撤走了?二小心中着急起来,鬼子们已经全部进了山谷,再不打就来不及了。
其实,八路军早就发现了鬼子,而且也做好了准备。 可是八路军却一直没有轻举妄动,因为它们担心会伤到二小。 二小环顾四周,发现了八路军发出的信号,这时候,二小向着两旁的山头高喊了起来:“八路军叔叔,我把鬼子引进来了,你们快开枪狠狠地打啊……”鬼子傻了眼,知道上了二小的当。 二小想趁敌人手忙脚乱的时候逃跑,可是,气急败坏的鬼子军官举起了洋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然后把他举起来,狠狠地摔在一块巨石上。 就在此时,山上的八路军看到二小遇害,愤怒无比,他们的机枪、手榴弹狠狠地朝着鬼子打去。 一时间,小鬼子们一个个鬼哭狼嚎,屁滚尿流,没一会儿的工夫,几十个鬼子就全部被消灭了。 八路军赶紧冲进山谷,可是二小已经牺牲了,那年他才13岁啊!
故事寓意:
在战争年代,是无数的英烈用鲜血捍卫了我们的国家,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十四、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里有个小男孩叫张嘎。 他聪明、勇敢,绰号“嘎子”。 嘎子唯一的亲人就是奶奶,可是,奶奶为了掩护在家里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 嘎子没了亲人,连最敬爱的老钟叔也被敌人抓走……不过他是个坚强的孩子,虽然心里很难过,但是他却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奶奶报仇,一定要救出老钟叔。 可是嘎子只是个孩子,八路军不让他当兵,而且也不给他发枪。
嘎子当不成侦查员,就决定自己到城里去找队伍。 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骑着自行车的汉奸,于是就偷偷扎破了他的车轮子。 谁知道,那个“汉奸”原来是罗金宝乔装打扮的。 找到了队伍,嘎子激动地哭了。 在罗金宝的帮助下,他终于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 后来,他配合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 在战斗中,他受了伤,可是他却用自己的木头手枪缴获了敌人的一支真手枪。 嘎子十分高兴,可是八路军有纪律,缴获的东西一定要交公。 嘎子舍不得啊,他偷偷把枪藏进大柳树上的老鸹窝里,没有上缴。嘎子跟小伙伴们炫耀自己的真枪,好朋友胖墩想要他的木头枪。可是嘎子舍不得,跟胖墩打赌,输了还耍赖,堵了胖墩家的烟囱。 队伍上的同志们狠狠批评了他,嘎子一气之下竟然想不干了。
后来,队伍去攻打敌人的炮楼,嘎子顾不上自己的伤,偷偷离开养伤的老乡家,想去帮助队伍打鬼子。 可是在寻找队伍的的路上,他被鬼子抓住了。 敌人用金钱诱惑他,而且还毒打他,嘎子咬紧牙关,坚强不屈。
后来队伍顺利地来攻打炮楼,可是却被楼上的机枪挡住。 嘎子在牢房里,把煤油灯打破,用自己的衣服点起了火。 炮楼着火了,里面的鬼子手忙脚乱,这很好地配合了外面的进攻。 最终他和外面的队伍里应外合,成功的打掉了炮楼,并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 战斗结束后,嘎子也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八路军战士,他主动把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交公,队长则正式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嘎子心满意足,把自己珍爱的木制小手枪送给了好朋友胖墩。 他还嘱咐胖墩说:“你也要用这支木头的,去缴获一支真家伙! ”
故事寓意
张嘎人小鬼大,勇敢聪明,从刚开始单纯地为了报仇打鬼子, 到后来为了所有的穷人打鬼子,他一路成长,并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侦查员。
我们一开始的时候难免会迷失和犯错,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最终都会成为合格的人才。
十五、救火英雄赖宁
赖宁从小就胸怀大志,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从小学开始,他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 而且还获得过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以及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 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学。
赖宁的家乡石棉山区是火险区,因为气候原因,经常发生火灾。 赖宁读小学的时候就曾3次上山灭火。 可是赖宁很谦虚,他做的这些事,从来不告诉别人。 后来林业部门把表扬信寄到学校,老师们才知道这些。
1988年3月13日是个星期天。 下午3点半,县城附近的山林因电线短路引起大火。一时间,火借风势,森林顿时变成一片火海。大片森林、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油库,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当时赖宁正在家写作业,他的妈妈生病了,在家休息。 赖宁把作业写完后,打算出去走走,妈妈特意嘱咐:“外面风大,别走远了!”谁知道这竟是他们母子最后一次见面。 走出家门,赖宁一眼就看见了山上冲天的火焰。 他来不及告诉妈妈,立刻飞快地向火场跑去。 赖宁跑到山上,挥动松枝奋力拍打着大火。
可是火太大了,火焰高达二三十米,而且风势很猛。 赖宁和他的伙伴没有害怕,他们英勇顽强,一次次地冲向火海。
这时天色已晚,现场指挥救火的领导,命令汽车把参加救火的学生强行送下山。赖宁和几个同学也被拉上了车。山间的火势越来越猛,烧焦的枯枝败叶在火焰的冲腾下漫天飞舞,发出噼啪的爆响。 天黑了,山陡路滑,风助火势,野火更猖獗了。 赖宁在车上看见大火的范围还在扩大,心急如焚,他心里不住地想:“我要下去,我要下去!”于是赖宁跳下了车,另外两个同学也跟着跳了下去。他们三个人手拿松枝,又一次冲向火海。山上的狂风胡乱地吹着,火焰被大风吹得东倒西歪,很多地方都被烧着了。
9点钟左右,天全黑了。 赖宁和他的同学们只顾救火,结果被大火截住了退路。 忽然一阵狂风刮来,一片大火“呼”地吹到他们身边。 风向一变,赖宁和同学们被隔开了。 他独自在火中向山上攀登,他迈开弓步,紧紧地抱着一棵小树……
大火终于扑灭了,国家的森林保住了,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库也都平安无事。14日上午,人们在山坡上发现了赖宁的遗体。他的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额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着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
故事寓意:
赖宁品学兼优, 为保护国家财产英勇牺牲。
他的崇高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