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钟,我从家里背了个书包去上学。由于晚上六点钟才算迟到,所以打算在途中下车去区里的新华书店看看,有什么好书,不知道那里的书是否便宜。我只要乘坐我们这边的同一条公交车在邮政局站点下车,再往角落里的一条街道走一百多米就可以到新华书店了,当时蓝月区只有一家新华书店。
当我走到书店门口时,我顿时极度失望,堂堂一个蓝月区,新东市的主城区,竟然连个像模像样的新华书店都没有。当我走进去的时候,外面停满了自行车、电瓶车,里面简直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这家书店只有两个层楼。黑压压的一群读者有些直接坐在地板上,有些靠着书架在挑选书籍,而收银台那边早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时,我大致看了一下,二楼是以卖教辅教参类书籍为主,一楼是以卖文学类和电子产品为主。家境不好的我是先来打探形式的,看看那些书的价格是多少,我一直怀疑我以前所接触到的书是以书后面的所标注的价格来卖的,这么贵的价格谁买的起呀。一定像我们家里那些萝卜白菜一样,可以讨价还价的,或者这城里的东西可能会形式灵活一点,就像那些衣服店鞋店一样,可以打个折什么样子的。
当我壮起胆子、鼓足勇气拿起一本英汉双解词典这本书试探性地问旁边的一个服务员价格时,那个服务员没有取笑我所提的愚蠢的问题,看了看书本背面的那个数字,然后告诉我价格,我有些不敢相信,居然分毫无差,于是凭着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不怕嘲笑的拿到一楼问收银台的服务员,告诉我的依然是分毫无差的价格。这时,我会耍些小无赖说抱歉,我再去看看别的书。
算了,我把那本词典小心翼翼地放到别的书架上去,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新华书店,在邮政局前的站点坐上了去学校的9路公交车,这时,我发现途中所经过的一个商业街很是热闹,卖的东西品类繁多,而且那里的建筑一定是经过很大的规划的,因为它们有统一的、连贯的一种风格,我凭感觉,那个地方可能会有书店。
当我在商业街的一个站点停下时,沿着那条街一个一个看过去,还真的如我所料,沿街有一个门面正好是卖书的,里面人不多,一刀切的价格标在上方,有5元一本、8元一本、10元一本、12元一本的。我在心里想,这些书会不会是盗版的呢?我在8元区里看到了一本《庄子》,我对他的文章和他洒脱的人生态度还是挺喜欢的。我心里想,如果为了一本书在途中专门停了两次而一无所获后的话,我想这在经济学上一定是亏本的。所以咬咬牙就买下了。
买下之后,天就有些暗下来了,我以为会迟到,就急忙找到公交站点,等了几分钟,上了公交车后看到有几个学生模样后,才稍稍放下心来,而这时,我开始担心起晚餐的事情了。当我走进寝室,扬达、陈阳、赵高他们先后也到学校了。我们一起去餐厅、这时已经没有几个菜了,勉强地吃好饭。然后一起朝教室走去,教室里全是女同学,在里面依依呀呀地吵闹一片,无忧无虑的像一群小鸟一样在里面欢欣鼓舞。这个时候进去肯定是不合时宜的,一则扰乱她们女孩子的兴致,二则我们在里面肯定会如坐针毡的,所以我们一致决定去绿草如茵的草坪上走走,去主席台感受一下作为学校领导和嘉宾的感觉。
我们在主席台上走了走,在观众台上走了走,在草坪上走了走,秋风送爽,确实是秋风送爽。时间靠近六点时,我们也靠近了教室,坐在了位置上,过了会儿,铃声响起,班主任也来到了教室,万老师首先看了看班级的同学,然后开门见山的说道:“晚上第一个事情是排座位,大家先像上次一样走到教室门外去按照身高排成两排队伍,男女各一排。”
我们班级的人数不多,只有43各,比我初中班级的人数还要少一些。我和蒋胜站在一起,我们算了算前面的人数,应该刚好是我们两个一桌,后来,我们坐在了第三组,第二桌,刚好坐在一对女生后面。然后,外面的同学一对一对的进来坐好。
当我们的座位都排好了,坐下来了之后,万老师让我们班几个坐后面的高大一些的男生去搬书本,然后一个一个的去了又来,来了又去,都搬过来了,几个同学在黑板上负责点几本书,然后一一地按照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个时候,高一(5)班传来了非常强烈的吵闹声,而且从声音判断,应该是老师和男生,突然我们听到一个严厉而又愤怒的声音:“你不同意我的安排,你可以去任意班级,也可以去任意学校,在这里,我就是老师,我就是高一(5)班班主任,我有权让你出去。”
“我为什么要出去,我为什么要听你的?”一个小伙子年轻气盛。
“你给我出去,马上给我出去。”
后来我们从门缝里还真的看到一个小伙子往寝室方向走去,而且人高马大。后来,我无意中得知他的成绩还超过了600分,再后来,他就去了紫叶中学去读书了。
高一上学期的座位就那样定好了,从小学直到初中,我一直坐的是第二桌,而且前面一桌都是女生的那样风水宝座。但是高一上学期那会儿,真的是到达了峰顶,前面两个女生都很好学,而且很好问,这其实是我们前后两桌的共同特点。前面的两个女生,一个叫莫婷婷,一个叫杨美丽。莫婷婷是一个绝对卡哇伊的女孩子,她很爱笑,她身体有些胖,脸蛋圆圆的,鼓鼓的,无论我怎么费尽心机的想使他生气,她从来都是那么笑眯眯的,咯咯咯的爽朗的笑声。对于这个我有很种矛盾的感觉,于是就拿她的同桌来欺负,她的同桌不是姓杨吗?于是,我就叫她杨贵妃,杨美丽还很疑惑,问道:“你为什么叫我杨贵妃?”
这个时候我一定装成很淡定的样子,回敬道:“你自己想。”
这下好了,杨美丽从此就记仇了,都不怎么搭理我了。
第一天的早读是语文,我们都在猜测着我们的语文老师是男的,还是女的,是胖的,还是瘦的,是美丽的还是丑的。据小道消息称,语文老师和我们班上高山县来的同学是老乡。如果没错的话,那我们全班特别是男生就有福了,因为她是个非常温柔,非常体贴,而且非常高挑美丽。
当铃声响了之后,一个女老师站在我们的前面,正如消息灵通人士所预测的那样,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只见她有些害羞,两颊红彤彤的,她定了定神,然后开始介绍她自己了。原来她叫做王娇。我也毫不例外的非常喜欢我们的语文老师,她有着与我所遇到过的老师不一样的教法,她教授语文其实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自己对这门课程的热爱。
每天的语文早读或晚读时间,她把一两首诗歌写到黑板上让我们去熟读,背诵,她很少讲课本的作业,一般重点都布置的写作的作业,然后提倡我们抽时间多看世界名著中国古今的诗词小说等。所以那个时候我们经常会在轮到我们班借书的周四午休的时间里去借书,那个时候,图书馆里只有一个老师,负责办理借书手续的是我们自己班上自愿帮忙的四个女同学。只是那个时候一个星期只能借一次,妨碍了我们看更多的看书的机会。
高一的时候,虽然我觉得自己十有八九是学理科的,但是我对政治、历史、地理都异常感兴趣,高一的政治老师我有种眼熟的感觉,我觉得他是去我们初中招生的那个老师,他在教授课内知识之余,偶尔会发出一些对于时政的一些观点,偶尔还有些愤世嫉俗的话语。
杨达有时候就搬弄政治老师的观点来证实他自己的观点,例如他经常会这样和我们说上这样一句“政治老师不也是这样说的吗?”历史老师是女的。地理老师也是男的,他讲课的时候经常会在我的座位旁边站着,这一点让我想起我们初中科学老师一样的作风。那可能是因为我比较认真听课的有关,而且反应也比较积极。可惜的是地理老师的脚有些瘸了,把我们班的高一教完了,就再没有见到过他了。
星期一下午,学校在体育馆举行了开学典礼。全校师生按照班级一班一班地慢慢地往里面走过去,体育馆进去两个门比较小,所以速度有些慢。此时的我有些兴奋,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一睹体育馆的尊容了。我们必须在体育馆里面的迷宫式地绕来绕去,然后拐弯抹角地才可以来到东西两侧的观众台上。
观众台是阶梯似的一级一级往上升高,两侧的灯光此时都亮着,主席台的低于观众席的高度,主席台在最南边,东西两侧的中间刚好是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的空间。当全校师生坐下的时候,我发现居然还有空着的几排位置。然后,前面依旧是一些礼节性的、俗套的东西,之后就开始颁发上学期的一些“三好学生奖”,一等、二等、三等的奖学金,新生入学奖学金等,反正我们班一个奖都没有捞到。
当开学典礼结束的时候,还只是第二节下课的时间,听老师说下面的时间自由安排,晚读照常进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这才是摸得着看的见的好处呀。什么典礼,都只是“一群人的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的那样的玩意而已。
草坪上的足球场对一些人来说是用来踢足球的,而对我们来说就是用来散步的。除了足球场外,在校门口进口处,有4个篮球场,在宿舍与教学楼的路上还有两个篮球场。在我们两个最南面的两幢宿舍楼间有一块地,一块是用来晒衣服的,另一块是乒乓球的场地,一共有八个乒乓球桌。后来在篮球场边上又新添了两个乒乓球桌。
在女生宿舍楼的出口处有学校的小卖部,每当晚自习结束的时候,小卖部那里肯定是人满为患,方便面、棒冰、饮料是其中最畅销的零食,只不过它们的价格平均下来要比外面贵五毛钱,由于学校周边没有超市,而且那些学生一个个对五毛钱没有多少深刻的概念,所以,学校的小卖部生意很是火爆。
学校的食堂里菜的质量也是很好的,更何况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比不得那些城里的孩子,爱挑食。食堂里的饭菜对我来说,都算的上是美味佳肴,色香味俱全,早上的豆浆、稀饭是轮着提供的,中午和晚上的菜汤和大米饭是已经在开学的时候一起付过的。在学校吃饭的时候,早餐的时候的主食,一般来说是包子,有时候一瓶牛奶一元钱,一个咸鸭蛋一元钱,还有面包、面条、炒饭可以供应。中午和晚上吃的菜就像其他地方的快餐店一样的菜,只不过我们学校的菜是放心菜,看起来、吃起来要略胜一筹罢了。不过,一份价钱一份货,所以学校餐厅的菜是比较贵的。
对于“学校里的菜是贵的”的这个真理,我应该是我们班里较早发现的。人们不是说每一个发现真理的人,首先必须要经历过一段痛苦的折腾。是的,就在那天学校的开学典礼结束之后,我突然发现一个叫做江涛的同学,在我和我的后桌洪泉的争论中支持了我。我头脑发热,顿时觉得我应该犒劳一下他给我的帮助。于是,那天晚上,我居然大鱼大肉地去请他吃饭,他毫不客气,受之无愧的样子。尤其是他的脸又长又尖,给人的印象就是小人的模样,随着认识的加深,这种感觉越真实。这时,我突然发现很多的同学在看着我,仿佛在说我是个傻瓜。
自从那次肉包子打狗一区不回的教训中得出应该至少两个人合伙吃饭,才能既经济又丰富地吃到学校香喷喷的饭菜。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杨达,杨达也正有这个想法,刚好不谋而合,于是我们两个就合伙一起买菜吃饭了。我们是这样安排的,一个人去打菜,打菜的时候如果排队的同学很多的话,要费很多的时间去等待的,而另一个人去打饭和汤,或者我们交换角色。班里的其他同学也慢慢地开始合伙吃饭了,那样还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学会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后人,我们的队伍慢慢地发展成三个人,再加上一个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