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军区兵发东北的同时,胶东人民也迎来了艰苦的斗争。
1945年9月29日,烟台市委突然接到中共中央经胶东区党委转来的特急电报:“……据息,美海军有在烟台登陆企图,胶东党政军民,务必团结一致,尽一切可能把烟台保住……”
胶东区党委经研究,决定派区党委统战部长于谷莺到烟台任外事特派员兼代理市长,负责迎接这场突如其来的外交斗争。
于谷莺很快向烟台市委报到,并立即开展工作:由他负责筹建一个外事办公机构,提出一个外交斗争的预案。他通过地下党的关系,找到了曾在外国饭店工作过的牟德海,由他负责外事生活接待事项;通过牟德海又找到曾长期在烟台领事馆当翻译的杨荫樵同志,来当翻译;通过胶东区党委借调了胶东军区政治部的孙济鲁任于谷鸳同志的政治秘书;“烟台外事办公厅”的机构就初步筹建起来了。
大家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准备工作,迎接随时到来的外交风云。
与此同时,我烟威警备区也立即进入了紧急备战状态,决心保卫烟台。
烟台市地处胶东半岛北岸,三面环“奇山”,一面临渤海。奇山主峰塔顶、大王双峰,为市南屏障制高点,支脉分向东北、西北,倾伏海滨,构成富饶的海岬;隔海北望芝罘岛,状如长梭,犹如海上长城;崆峒岛屹立海中,奇形怪状,气势不凡。
这里在古代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元明以来南粮北运,由内河改为海运,芝罘成为重要的停泊点。元明建都北京以来,烟台成为京都海上门户。明洪武31年(公元1389年),为海防在此设城屯军,名“奇山千户所”,并在涉濒海之山设墩台,燃狼烟报警,人称狼烟台,故烟台代芝罘古称。
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烟台,1862年开辟为商埠口岸,商贾云集,外商及传教士蜂拥而来,使这个古老的港口迅速扩展,英国、日本、德国、俄国、法国、意大利、挪威、奥匈、荷兰、比利时、丹麦、西班牙、瑞典、芬兰、朝鲜等15个国家在此没立领事馆,进行经济、文化侵略活动……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国民党烟台特区专员张奎文弃职潜逃,保安队变成扰乱商民的匪徒;翌年2月3日日寇占领烟台,搜罗张化南等汉奸建立“鲁东道”和烟台两级傀儡政权,在日寇“芝罘陆军特务机关”的操纵下,推行“强化治安运动”,逮捕杀害无辜群众达千余人;由烟台船运抓捕的劳工达12万人(1941年统计),赴东北强迫服苦役,陷人水深火热之中。
1945年8月23日,我八路军分三路攻人烟台,部队控制西沙旺、毓璜顶、海港码头,击沉敌船艇六七条,歼敌千余名,把红旗插上了烟台山,24日宣告烟台全部解放,成为我军从日伪手中解放的第一座沿海港城。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美国基于其战略需要,仍在觊觎我青岛、威海、烟台港.虎视眈眈地伺机占领这块宝地;1945年9月16日,美国海军派遣9艘军舰进入青岛受降,解除日军海上武装,10月9日,美国海军陆战第6师在青岛登陆,从此,青岛成为美军在中国的重要基地。
在美军侵入青岛之前,首先预谋侵占威海、烟台,他们以查看侨民财产为名,蓄意强行登陆烟台。
美军登陆烟台的企图:一是监视和封锁我渤海湾,阻扰、破坏我山东八路军渡过渤海湾向辽东半岛进军,建立巩固和壮大东北根据地;二是压缩我胶东解放区,帮助国民党军队打通胶济线,牵制和削弱我胶东人民武装力量。
9月29日拂晓,海上一片碧波,烟台港防波堤外,潮水涌来,激起白色的浪花。
烟台山白色的灯塔,闪烁着灯光。
崆峒岛芝罘岛像两名卫士威严地耸立在海面上。
眺望东方水天线上,出现了5艘大型军舰,正在向烟台港域驶近,守卫在东炮台的哨兵,连忙向指挥所报告。
担负沿海防卫警备任务的步兵团警4旅第7团政委常勇、副团长王旭接到指挥所电话报告后,骑上战马奔向东炮台观察所。他们用望远镜眺望海面,清晰地看到悬挂星条旗的美国海军2艘驱逐舰和3艘扫雷艇。
美国军舰,很快在防波堤外的锚泊区抛下了锚。
天,渐渐亮了!
从美国军舰上起飞的3架飞机,绕市区上空盘旋了一周,又降落在军舰甲板上。
驻烟台我军很快进入了阵地,市区实行了戒严。
上午9时左右,美舰放下一只快艇,在一艘扫雷艇尾随下向挡浪坝方向开来。将近码头时,快艇上有3名美军要求登陆。我方用旗语通告他们,扫雷艇必须停止前进,所有人员不携带武器才许登岸。
此时,于谷莺特派员已经和杨翻译在码头上海坝工程学会的一幢房子里等着他们来见。
哨兵陪着一位美国军官进来,美军官先行了军礼,趋前握手问好,然后自我介绍说:“来舰是美国海军第7舰队特遣队的分遣队。本人是分遣队司令海军少将赛特尔的副官舍巴托夫少校,今日奉命来向烟台当局提三项要求并邀请市长明日到舰上做客,与赛特尔将军晤谈。”
于谷莺问:“哪三项要求?”
舍巴托夫回答说:“一、允许赛特尔少将登陆访问烟台当局。二、勘察美国在烟台的财产。三、允许美舰士兵上崆峒岛小憩。”
于谷莺表示:“关于三项要求请求上级后答复。”接着于谷莺问舍巴托夫:“美舰分遣队来烟台干什么?”
“赛特尔少将希望,所有问题能够在到他的旗舰上做客时由他面谈。”
“我是胶东行政公署外事特派员兼烟台市代理市长于谷莺,明天我将带一名译员到贵舰会晤你们的将军并会谈问题。”
听后,舍巴托夫少校很有礼貌地告辞回舰了。
于谷莺立即将美军来意及其三项要求向市委的滕景禄书记和警备区副司令员于得水同志作了汇报并进行分析研究,一致同意于谷莺明日登舰与之接触,进一步弄清美舰来烟企图,并由滕景禄将情况速报胶东区党委。
9月30日,海上风大,小艇活动困难,不见美舰行动,于谷莺以赠送些土豆牛肉给美舰的名义派人乘小船前往探问,也因风浪险恶未能靠近。
10月1日9点40分,舍巴托夫乘汽艇来邀,于谷莺偕杨荫樵翻译随舍巴托夫前往赛特尔的旗舰“安斯维尔”号。
舰上挂了彩旗,赛特尔率其舰队参谋长、舰长等10余名军官在舷旁迎候。见面时舍巴托夫少校将于谷莺介绍给赛特尔。赛特尔也将其参谋长福克尔上校、“安斯维尔”号舰长希克斯上校等一一介绍给于谷莺,双方握手致意,随即进入会客室。
会客室是经过精心布置的,桌上摆有糖果、奶壶等。就座后,黑人士兵端来咖啡,赛特尔一面用勺子搅动着杯里的咖啡,一面示意照他的样子边搅动边喝并吃桔子。
双方相互道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此时,于谷莺端详一下眼前这位海军少将的模样:50岁左右,个头不高,狭长型脸,褐色皮肤,两眼有点眯,眼神狡黠,表情谦和,战争的风霜已在他的额头和两颊上布满皱纹,看嘴巴很像一个老农。头戴着有一颗圆型军队符号。
赛特尔放下杯子说:“市长先生,据飞机侦察报告,烟台上空飘扬着中国国旗(当时统一悬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我们知道这里的军队接受谁的指挥?”
“这里的军队是胶东人民子弟兵,在共产党和第18集团军延安总部指挥之下,我们军民团结浴血奋战,一个月前才把烟台从日伪军手里解放出来,现在正与人民群众一起同心协力,为保卫和建设这块泡受苦难的国土而奋斗。”
“市长先生,我奉美国海军第7舰队特遣队司令巴贝将军的命令,到烟台来执行盟友任务作友好访问。我们愿用美国海军的先进技术协助贵方清除日本投降前所布下的水雷、自杀飞机等危险物,市长先生意下如何?”
于谷莺明确答复他说:“感谢贵军的‘友好情意’。日本人留下的一切隐患,我们自己完全可以排除,不需烦劳你们海军的力量了。”
赛特尔迟疑了一会儿又转而问道:“你们是否也服从蒋介石委员长的命令?”
于谷莺说:“将军阁下,我曾说过,指挥我们的是共产党和第18集团军延安总部,我们服从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
赛特尔沉吟后又问:“市长先生,我们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已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迫使日本在8月10日发出了乞降书,你认为是这样吗?”
于谷莺微笑着说:“将军阁下,我认为原子弹虽然威力大,但不能解决战争的最后胜负。如果贵国投下两个原子弹就可以迫使日本投降,那么贵国为什么还要请求斯大林8月8日出兵东北呢?”
赛特尔一时没说话,最后他环顾一下周围说:“现在请于先生与我们一起进餐好吗?”赛特尔问于谷莺:“市长先生,明日能否允许我带几位军官和记者回访烟台当局继续今日的会谈?”我当即表示欢迎。他要求回访是合乎情理的,又可以通过回访进一步了解情况,不应拒绝。回来后,于谷莺立即向市委汇报,一致认为让他进来是可以的,但要意识到这是一场彼此的侦察战,要提高警惕,准备迎接他的再挑战。
第二天情况沉寂,赛特尔没有上岸,美舰停泊原地不动。
10月3日上午9时,赛特尔带领他的一班人马,舰长、参谋长、副官,还有美联社、合众社的记者10余人,乘汽艇到码头要求回访。
杨荫樵到码头迎接,于谷莺与烟台警备区副司令员于得水在办公厅等候。
见面后,赛特尔彬彬有礼,亲切问候了于副司令和于谷莺。进入会客室,他看到壁上挂有美、英、苏、中四国国旗,很高兴。一落坐就再次表示,他此来是代表分遣队全体官兵向烟台当局及市民致盟国友军之问候,祝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他指着记者们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他们高兴得发狂,非常非常希望参加这次会见和会谈。“市长先生,是否允许他们参加?”于谷莺回答说:“感谢少将阁下的问候和祝贺。今天我们会谈,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可对记者先生们公开的,如果阁下认为可以,我们就欢迎美国的中国记者先生们一同参加我们的会谈。”
赛特尔立即表示欢迎。于是记者们纷纷坐进后排椅上。一个美国记者立即起立要求发言:“市长先生,感谢你的友好祝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部分,我们共同祝贺!”
接着提议大家起立,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牺牲者,也为倡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并为争取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先生的逝世,默哀一分钟。于是全体起立静默了一分钟。
默哀毕坐下以后,赛特尔主动自我介绍:“市长先生,我很高兴地告诉你,战前,我在海军供职时,有三个年头,我和我的妻子女儿在烟台居住过,早就知道中国朋友是好客的,中国朋友也知道美国人是友好的朋友。”
于谷莺半开玩笑地说:“如此说来,将军阁下,您是美国人中的中国通了。我们中国人确是爱交朋友,但更重视识别朋友。有句古语叫‘听其言而观其行’,即不仅听他说什么,还要看他做什么,按其言行识别真假朋友。”
赛特尔连连点头说:“这句古语太好了!我的分遣队这次到烟台来进行友好访问,就是要以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对烟台市民的友好。我愿市长先生再次考虑我昨天提出的建议,允许我的水兵协助贵方清除日本投降前可能留下的危险物,又表示我们对烟台市民的真诚友谊。”
于谷莺再次表示谢绝。
赛特尔又进一步提出:“那么是否可以允许我的水兵上岸观光以表示盟国之间的友谊呢?”
听到此,于谷莺严正地说:“将军阁下,我愿提请您注意,烟台人民在日寇残暴统治下度过八年的苦难岁月,受尽欺凌,直至今日,一听外军入境,仍心存疑惧。即使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在烟台设有领事馆,烟台是美太平洋舰队的消暑地时,也没有上岸观光的友谊。今天当人民刚用鲜血从敌人手里换得家乡的解放时,喘息未定,美军又来了,而且还要上岸观光,这怎能不引起人的疑惧和敌对?这只会被人民视为侵略领土主权,不会被视为崇高的友谊!”
赛特尔坚持说:“市长先生,是友善,不是侵略!”
于谷莺更加严肃地说:“将军阁下,一支外国军队,不经主权当局的邀请和许可,随意‘上岸观光’,就是侵略,怎能说是友善?”
对于于谷莺的话,赛特尔显得毫不在意,又说:“市长先生不允许我的水兵上岸观光的立场,使我很感到遗憾!那么,能否允许我的士兵到我的舰只停泊后面的那片平坦的绿草地上游乐一下,接触接触沙土气息呢?,你知道,他们是何等喜欢陆地,他们的海上生活实在太久了!”
于谷莺缓和了一下口气说:“但愿您对我的立场是理解的而不是遗憾的。将军阁下,我非常同情您的土兵想接触一下沙土气息的愿望。您所指的那片沙土地,烟台人民称它‘扁担岛’,岛上虽无居民,但有军事哨所,为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友谊,我征得烟台人民同意后,可以满足您的士兵的愿望,但是美军官兵必须不带武器,遵守当地哨所规定的活动时间与范围。将军阁下,我还要提请您注意:烟台市已没有什么烦劳贵军的事情了,您应该让您的士兵早日回国去接触故土的气息,让他们与其久别的家属团聚才是上策,您认为如何?”
赛特尔对此不表示反对,还向于谷莺表示感谢。
于谷莺又进一步向他说:“将军阁下,贵国罗斯福总统为了美国利益倡导和平民主,促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开罗宣言》等一系列著名文告,明确宣布了美国战后没有领土扩张野心,不干涉他国内政,支持和平、民主、独立运动,深受中国人民尊敬。为了维护这种神圣诺言,阁下应该注意到蒋介石正在借用贵国海军力量发动中国内战的事实。烟台可能遭到蒋军的进攻,一旦如此,烟台军民必将奋起抵抗,战火重燃,贵舰队停泊于此,可不要被中国内战的子弹戳破贵国已故总统所倡导的和平民主的光荣旗帜!”
赛特尔听了以后面带窘迫地说:“市长先生,我愿坦诚地告诉您,我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美国海军军人,认为卷入中国内战是不光彩的。”
于谷莺说:“将军阁下,这句话是正确的。但愿美国军人能够珍爱他们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建立的声望和荣誉。”
午宴后,赛特尔请求我方派员协助考察美国在烟财产,主要是原美驻烟领事馆、教堂、外侨等。
于谷莺派滕民生主任和杨荫蕉陪同他们前往。先察看美驻烟领事馆旧址。
这是一片坐落在烟台山半腰,背山面海,风景秀丽的建筑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军接管查封,留下两个中国雇员看门,馆内有无破坏并不清楚。烟台解放后,市政府曾明令定员保护各国领事馆和外侨、教堂的合法财产,不许破坏。
从中兴楼前往美驻烟领事馆的路上,赛特尔一行不乘车,穿街过巷观察情况。到达领事馆后室内外看了一遍,又和两个看门雇员谈了话。守门人告诉他,日军占领时期没有粮食吃,解放后人民政府一视同仁发给口粮,救济困难。馆内地上虽有散落的文件,家具却完好无损。
赛特尔当场向我陪同人员表示,领事馆财产没有损失,纸片文件的散落,在日军侵占的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对我党保护盟国在华财产的政策甚表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