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刘强东就上道了,事实证明,他在那个商场里两分钟送到任何一个柜台都是很轻松的。就这样打开了销路。
一年之后,他算了个账,居然挣了30万,那可是十多年前啊,不小的数字呢。一个中关村卖配件的小摊贩,年入数十万,真棒。次年,再接再厉,轻车熟路,好嘛,一下成了千万富翁了。
自由来“福”
这年是中关村这圈子的黄金岁月,号称“中关村村长”的四通董事长段永基写了一篇文章,有一句话点破了中关村的奥秘:“中关村的很重要的一个现象,那就是这里创业成长的都是民营企业。中关村长大的企业里没有一家国有企业。”
究其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的“自由”。市场经济其实很原始,消费者兜里有钱,但是他的钱怎么花是他的自由,企业只有发挥创意迎合甚至创造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消费者口袋里的钱才会转移到企业的口袋里。很显然,国企在这方面是不具备优势的,这也是改革的原因所在。可是,中关村就有这样的自由。
刘强东就是个中翘楚,别看他体型略胖,那头脑和做生意可是相当灵活,第一年赚到30万后,他感慨着中关村的生意真是好做,再一想北京城是无数个中关村组成的,短暂的人生要赚到无数的金钱,时不我待啊。
其后,京东商城正式冲上互联网,虽然没什么名气,但是通过顾客口耳相传,这里的东西卖得便宜,最关键是正品,送货还特别快,于是纷至沓来。这都得益于当年“炒货”的经历啊,送货速度和货物的品质,这就是成功的秘诀。在电子商务这个圈子里,刘强东坐上了头等舱,转眼就成了中关村的标杆人物。
若干年过去了,当年蛰伏在北京甜水园某小区,人们上楼下楼时常听见被唤作“强子”的刘强东,现在早就鸟枪换炮,成为年销售超过百亿元的电商巨头,这位胖胖的刘老板也成了霸气外露的网上超级商贩。
强子的传奇,乍一看不费吹灰之力,依笔者愚见,却着实是那个时代以及他个人一起铸就的产物。当年的中关村圈子里,大学生下海是一种潮流,虽说需要个人勇气,但是大家聚齐这个圈子才是更重要的,人多就不孤单嘛,互助互利,北京只属于中国,中关村也只有这么一个,混好了这个圈子,基本上就相当于在全国的IT圈子里站住了脚。
而且,刘强东确实是个很“轴”的人,不言不语,但是百炼成钢。他回想起自己的创业传奇,言谈间得意洋洋,他说曾经某个行业老大想收购我们,还不经意地威胁,说你不合作的话,我就拿出5亿美金来打你,不信打不死。刘强东回应,创业的时候啥都没有也没害怕过,更别说现在了,如果你好好听我的与我们合作,这将是你进入电商圈子的最后机会。再后来,这个行业老大连着做了好几个电商网站,都铩羽而归,刘强东则扶摇直上,漫步云端。
城市造就富豪
造一座城市,让它配得上许多富豪。这就是基建和城市化运动中诞生的黑马富豪们最大的心声。
1978年,中国城市化率只有18%,20年之后,这个数字约为48%,相当于在20年的时间内完成30%的城市化率。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巨大的任务,无疑于重新塑造一个中国,仓促规划、迅速建设,势必会使很多人一夜暴富。
虽说是20年完成30%,但实际上,真正用于城市化的时间也就10年左右。大规模建设,更是近年之事。
城市化进入高速推进期,于是出现房地产业的兴起,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狂飙猛进,公路、桥梁、铁路等一系列大型工程随之上马,基建富豪由此泛出水面。
其中上海“三巨头”,周正毅、刘根山和杨荣坤最为引人注目。三人的生意中都有公路建设项目,刘根山和张荣坤被称为“公路大王”,算得上最大“黑马”。
周正毅性格张扬,素有上海首富之称,与他相比,刘根山和张荣坤更加低调沉稳,他们之所以广为人知,与手中掌握的大量高速公路有关。
刘根山早年在通县交通局工作,是“老公路”出身,1999年拿到第一个项目——嘉浏高速公路。此后展开圈路运动,一度投资7条高速公路,总里程达900公里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公路大王”。
张荣坤原是苏州一失意青年,因为头脑机灵,善于见风使舵,很快在上海混出名堂。这年3月,张荣坤名下福禧投资收购上海路桥公司,这家公司的核心资产是当地高速公路30年的经营权。张荣坤由此身价倍涨,以11.98亿人民币成为中国第48名富豪,比刘根山靠前10个名次。
中国城市化建设方兴未艾,基建自然水涨船高。在“三巨头”之后,江苏人严介和异军突起,这也是时局的产物。他抓住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落后地区财政紧张但城市建设需求迫切的矛盾,提出先建设后移交的合作模式,顺利从各级地方政府手中接过大批工程项目,并且搭建了庞大的政府资源。
你懂的,政府资源,是最好的资源。
无论严介和,还是上海滩的周正毅、刘根山和张荣坤,都牵扯到政治范畴,他们的起家正是得益于此,但这也成为他们衰败的根源。此后,上海社保案发,刘根山、张荣坤和周正毅先后入狱。与此同时,严介和因不堪忍受外界质疑和压力,主动禅让权位,以避风头。
这之后,由于政治意味太浓,规则也在不断改变,再难见基建富豪。这可真是“黑马注定只能当一次”啊。
最简单的就是最有效的:民族主义
2010年的首富,是老爷子宗庆后。他本人、夫人施幼珍和女儿宗馥莉共同拥有800亿财富。这笔钱在中国富豪榜上仅次于杨惠妍家族在2007年的1300亿。宗庆后本人的身家在随后被《福布斯》披露,他以534亿人民币再次当选首富。至此,其首富实力再无任何争议。
如今回头来看,2009年可谓宗庆后人生中非常关键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他面对法国达能,赢得了刺刀见红的股权争夺战,最终将娃哈哈重新收到自己控制中。在争夺中,他打出了中国人在近代以来非常买账的民族尊严牌,这一招让法国人猝不及防,最终胜利的结果也让民族主义者感到欢欣鼓舞。
老爷子的民族主义,其实是地地道道的本土高招。一方面,他拥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和高超的运作技巧,另一方面,他在企业组织和管理上深受毛泽东影响,带有深厚的王侯色彩。
宗庆后喜欢用“朱批”文件下发命令,甚至直接用电话指示下属行动,业内盛传娃哈哈员工“买一把扫把都要宗庆后签字”。宗庆后并不否认自己的强势,一次他甚至对记者说,现在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哪个不是强势领导一人说了算,而且更专制,我觉得现在中国要搞好企业,必须专制,但同时也要开明。
不否认,在宗庆后这一代企业家看来,专制是对于中国企业管理的最实用的手段,而开明则是对专制的有效缓解,这二者看似矛盾,实际上一以贯之,能同时具备这二者的企业家,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是突出的符号。
2000年,宗庆后进行企业改制,成功将哇哈哈背后的“红帽子”摘掉,实现了私有化;两年后,他又将产业扩大到了童装、日化领域,开始多元发展。
不过宗庆后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战略,他说自己不会考虑多年以后的事情,他只看到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2009年,宗庆后凭借“保护民族品牌”这张一呼百应的王牌,把法国达能扫地出门,了却了最后一桩心愿。又一年,娃哈哈净利润不断提升,几乎达到每三天1个亿的规模。在资本市场和盈利能力的双重推动下,饮料大王神秘地笑了。
梁稳根是一匹老黑马
笔者看来,2010年开始的“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有一个奇怪的效果,那就是让大陆最有钱的人从“地产商”换成了“制造商”。这年,最大的黑马富豪,当属三一重工的梁稳根。
梁稳根行事低调,注重积累而非盲目扩张,尽管是多年的湖南首富,但一直不为人知。直到2009年,梁稳根领导的三一集团7名股东集体登陆胡润百富榜才开始引起广泛关注。当年年底,梁稳根旗下三一重装赴港上市,他由此拥有了两家上市公司。当时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梁稳根自动降薪,只拿1元年薪,却没有辞退一个员工,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无论别人怎么看他,梁稳根始终把自己当做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个体户”。“大个体户”有大智慧,从1986年开始创业,梁稳根就专注于工程机械轨道上,抵制住来自房地产、股票领域的种种诱惑,几十年如一日精耕细作,不改初衷。惟其如此,三一集团才得以成为全国最大的混凝土输送设备制造企业,产销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
当然,梁稳根并不排斥资本。二十年多间,围绕工程机械这一原点,他以资本为手段建立起拥有三一重工、三一国际、三一重机、三一汽车、三一重装、三一通讯等众多企业的三一帝国。截至2010年10月底,三一重工股价约21元,梁稳根按照这个比例,个人持股市值达到了近400亿元。
这个湖南企业家的发家事迹是“最好玩的故事”。若干年前,人们认为要想富,就别去淘金,而是制造淘金工具卖给这些淘金者。现在,梁稳根就是这样一个人。
就好比那个经典的段子:犹太人开了工厂赚了钱,另一个犹太人在工厂旁边开超市,陆陆续续,很多犹太人又开了饭店、洗衣房等,于是,一座城市就诞生了;如果是中国人,开了工厂赚了钱,那随后的中国人都会纷纷效仿,结果,大家都玩儿不下去了。
梁稳根就是中国人里的犹太人,基建、房地产到底有多火?看看三一重工的财富积累就知道了,但他没有去做房地产,而是一直孜孜以求,闭门造车……
这样的富豪,注定是一黑到底的黑马。
少壮派们的新江湖
开篇提到了,在中国,要想成为“黑马”、“独角兽”,除了凭借各种稀奇古怪的商业模式、或者往来出入于富豪俱乐部等等各种圈子、凭借演技和对这个民族的了解之外,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被迫”继承一个宏大的产业……
再细分一下,要么有一个富爸爸(妈妈),富爸爸(妈妈)是整个家族的事业领航员,孩子则继承了父亲母亲的巨额财富与成功事业,成为富二代;要么就是在社会发展中一夜间获得巨大资源的人,俗称狗屎运,比如城市化进程中遭遇拆迁的市民,获得了天价补偿款;要么就是通过各种政商“潜规则”占据公用资源,从而中饱私囊。这些垄断特权的家伙们,在见不得人的背后通过各种勾结,权钱结盟、黑色交易,他们的手很长、抓钱的效率很高,他们是真正的既得利益者。这些特权阶层的后代,成为他们“黑钱”清洗的归宿;还有的甚至是风月场所的风尘女子,他们通过工作认识了权威人物,继而从良为这些大树生下子嗣,从此摇身成为有钱人。
这就是传说中的“二代”,是又富又二的一代,他们是黑马,且是天生的黑马。
二代凶猛
古人云,二代扶不上墙。但一路进化至今,再朴素的规律,也会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剧情要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我们将其称之为“意外”。扶不上墙的二代,不乏凶猛之流,一起来欣赏吧。
出生于1971年的鲁伟鼎,为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的儿子,23岁就接任万向集团总裁,热衷资本运作。这位青年才俊一方面重组并购,于是“万向系”阵容不断增强,此外他还善于操控金融业,先后入股民生人寿、浙商银行、浙商基金。后来更是直接担任了民生人寿的董事长,在资本市场的野心和魄力可见一斑。
“80后”李兆会因父亲意外去世仓促接班海鑫钢铁,短短几年时间内,海鑫钢铁非但没有没落,却因为李兆会在资本市场上的长袖善舞扶摇直上,李兆会抛出重金投入民生银行、华冠科技、兴业银行、中国铝业、益民商业、鲁能泰山等上市公司,获利颇丰。
浙江金华东阳的横店集团总裁徐永安,为横店集团原总裁徐文荣之子。在徐永安的领导下,集团收购青岛东方,完成了普洛康裕(原青岛东方)的资产重组,并收购太原刚玉,还实现横店东磁上市,形成横店东磁、太原刚玉、普洛股份“三驾马车”。此外,横店集团还3次入股浙江银行。
现任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财务总部总监梁治中(出生于1984年),为三一重工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之子,在三一集团担任要职。在企业里,很多人称梁治中为梁总,如果梁稳根同在场,就是“小梁总”。这个与其秘书同龄的“小梁总”可不简单,其领导的高恒投资(三一集团全资子公司,负责集团全面的投资业务)频频在资本市场出手,参与金马股份2007年的定向增发,认购嘉宝集团。另外,梁治中也在二级市场频频出手,成为红阳能源、大西洋、西北轴承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东。
这些单兵作战的富二代如果还不足以说明二代凶猛,那么在北京,六个温州富二代的合作则显得更加意味深长——财富靠得住,二代会上树。
这是一家以《六人行》为主题的咖啡馆,由六个温州富二代每人出资20万元共同创立。他们在经营家族事业的同时,还涉猎天使投资、VC与PE投资等投资行业,他们的投资各有特色,但也不排除在同一个投资战壕里作战:常州市宇锋车业有限公司掌门人的儿子薛斌,投资了一个益智类儿童网络平台,经过多方磨合,认为发展潜力较大,投资额也从最初的几十万增加到百万元级别;星际控股的陈序,曾主导投资上海市闸北区产业园区,也是《锦衣卫》、《叶问2》等电影的投资商;邵少卿投资过一家餐厅,投资额度为200万元,占股25%;高邦集团创始人陈云烽的儿子陈速也对投资敢兴趣,投资项目与汽车相关,盈利也可观。
当然了,凶猛派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二代依旧过着不为人知却人所共知的经典生活:聚会、喝酒、泡妹子。做一个二代,也并非易事,选择这种生活也绝非人家的本意,别说笔者在为富二代辩解,事实如此。
他们的日子是咋过的
笔者认识一个二十五岁的富二代,他的祖上是煤老板……笔者为二代立传心切,其实没那么古老,就是他爸爸是煤老板。平时,这小哥儿开一辆白色的阿斯顿马丁,最喜欢的事情是去酒吧和朋友们喝酒。
通常的情景是:他随便穿着一件黑色印有简单图案的乔治·阿玛尼上衣,在一堆光鲜的美女帅哥里他并不突出。身边朋友开始大声叫喊,“他最仗义了。”很快散场了,小哥儿歪歪扭扭地抢着结账,却发现自己已经酩酊大醉,握不住那只笔了。
他依然记得,刚上初中的时候,全家搬进了崭新的二层洋楼,曾经挤在潮湿的平房里,现在就好像进入了天堂,他也开朗了,大方地叫着自己的哥们儿来家里玩,少年是有虚荣心的,他被金钱满足了,目眩神迷,真的很爽啊。
家里暴富之后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他不用像别的同学那样苦读了,因为父亲的钱可以让他和优秀的学生进入同样的学校,而且还能给他带来别的东西——比如仗义的名声,因为他出手大方,用他的话来讲,反正也不是我的钱。
大学勉强毕业,但在父亲眼里,却是了不得的事情,据他自己说,毕业的时候,父亲给他举办了毕业庆典,当地的一些领导都来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