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庞涓率军围攻赵国。孙膑提出“围魏救赵”的作战方针,大破魏军。庞涓仓皇而逃。之后,魏王又派庞涓率兵攻打韩国。齐王答应救援,派孙膑为军师,攻魏救韩。孙膑冷静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提出退兵减灶的作战方针,诱敌深入。庞涓果然中了埋伏,败局已定,自己也身负重伤,只好拔剑自刎。而齐军大获全胜,孙膑从此名扬天下,奠定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
孙膑深知只有忍辱负重,才能等待时机的到来,报仇雪恨。
司马懿胜蜀
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亲自率领蜀国大军北伐曹魏,魏国大将司马懿采取了闭城休战、不予理睬的态度对付诸葛亮。司马懿对时局看得非常清楚:蜀军远道来袭,后援补给必定不足,只要拖延时日,消耗蜀军的实力,一定能抓住良机,战胜敌人。
诸葛亮深知司马懿沉默战术的利害,几次派兵到城下骂阵,企图激怒魏兵,引诱司马懿出城决战,但司马懿就是稳如泰山,按兵不动。诸葛亮于是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来一个盒子,里面装的是一套女人的衣物以及梳子、胭脂等物,同时还写了一封书信,嘲笑司马懿道:“仲达不敢出战,跟妇女有什么两样。你若是个知耻的男儿,就出来和蜀军交战,若不然,你就穿上这件女人的衣服。”
“士可杀不可辱”,这封充满侮辱轻视的信虽然在一时间激怒了司马懿,但并没使司马懿改变主意,他强压怒火稳住军心,反而耐心地与送信来的士兵闲聊,询问诸葛亮的身体情况等。在得知诸葛亮身体衰弱仍每天事无巨细地打理军务后,司马懿更是坚定了坚守不出的战略。
在相持了数月后,诸葛亮不幸病逝军中,蜀军群龙无首,悄悄退兵,司马懿不战而胜。
试想,如果司马懿不能忍受一时的侮辱,与蜀军交战,那么必会中诸葛亮之计,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黎元洪的政治策略
清朝末年,黎元洪在湖北任职时,一直位于张彪之下。张彪是张之洞的心腹,娶了张之洞一个心爱的婢女,人称“丫姑爷”。但张彪嫉贤妒能,对黎元洪十分反感,加之当时报纸亦赞扬黎元洪而贬低张彪,张彪心怀不满,常在张之洞面前进谗言,诋毁黎元洪。
张彪在进谗言的同时,还以上级的职位百般羞辱黎元洪,想让黎元洪不能忍受耻辱而离开军队。张彪的手法非常恶劣,曾经在军中将黎元洪罚跪,并当着士卒的面将黎的帽子扔在地上。黎元洪忍受着百般欺辱,不动声色,脸上毫无怒容,张彪对他也无可奈何。
然而,黎元洪亦非甘为人下者。他明知张彪欺侮自己,却不与之争锋,而是“平敛锋芒,海涵自负,绝不自显头角,以防异己者攻己之隙”。
张之洞任命张彪为镇统制官,但军事编制和部署训练却要黎元洪协助张彪。张彪不懂军事,黎元洪呕心沥血,为之训练。成军之日,张之洞前往检查,见颇有条理,就当面称赞黎元洪,黎元洪却称谢说:“凡此皆张统制之部署,某不过执鞭随其后耳,何功之有?”
张彪听了黎元洪这话,心中十分感激,二人关系逐渐融洽。
1907年9月,张之洞任军机大臣,东三省将军赵尔巽补授湖广总督。
赵尔巽看不起张彪,要以黎元洪取代张彪,黎元洪坚辞不肯。
同时,黎又面见张彪,告之此事,建议他致电张之洞,让张之洞为其设法渡过难关。张彪一听,心中大惊,立即让其夫人进京活动,张之洞来函,才保全了他的职位。张彪对黎元洪十分感激,张之洞亦认为黎元洪颇有诚心。
张之洞很看重黎元洪的“笃厚”,叹谓:“黎元洪恭慎,可任大事。”实际上,黎元洪心里清楚,虽然张之洞已离开了湖北,但在北京当军机大臣,仍可影响到湖广总督的态度,如果黎元洪在张之洞离鄂之后,即取其宠将职位以自代,不但有忘恩负义的嫌疑,甚至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更为重要的是,黎元洪通过“忍”以及帮助张彪,使张彪改变了对自己的态度,这样,等于在湖北又有了一个助手,有利于增强自己的实力,在关键时刻能够帮自己的忙。
1911年10月上旬,瑞澂出任湖广总督,对黎元洪极不信任,但此时黎元洪与张彪关系早已改善,因此并未影响到黎元洪的官职。
当代镜鉴:“忍”字当头,等待时机
能忍则忍,是成大事的关键。不会忍,就可能因急躁冒进而自毁前程。这里所说的忍,是一种等待,为图大业而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这种忍不是性格软弱、忍气吞声,而是一种谋略,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
越王勾践在漫长的等待中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终获成功;史铁生在漫长的等待中体会母爱,领悟人生,终于在文坛绽放异彩;爱因斯坦在漫长的等待中潜心钻研,探求真理,终于发表《相对论》这一伟大著作。他们耐住了等待中的寂寞,在等待中为自己创造机会,在等待中不断追求、领悟,终于取得了人生的辉煌,攀上了人生的高峰。
然而,等待不是懈怠,它是总结了过去之后的沉思;等待不是舍弃,它是正积蓄着盼望着喷薄的力量;等待更不是停滞不前,它是意志的考验,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在南太平洋小岛上的老鹰是一位明智的捕猎高手,它瞅准了时机,按捺住了捕食的激动之心,在最恰当的时候给了小绿海龟致命的一击。相反,性急于奔向大海的小绿海龟就为它的不沉稳付出了代价。
经历了漫长的黑夜,初升的太阳拥有最迷人的霞光;经历了寒冷的严冬,刚冒出泥土的新芽拥有最醉人的翠绿;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有准备的人在生活的荆棘丛中拓出了成功之道。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师傅教两个徒弟酿酒之法:选端午节正午颗粒饱满的米,与冰雪初融的高山流水的水珠调和,注入千年紫砂铸成的陶瓮,密封八十一天,直到鸡鸣三遍后方可启封。两个徒弟找齐了材料,随后便是漫长的等待。终于第八十一天到了,两人夜不能寐。远远地传来第一声鸡鸣,过了很久,才依稀响起了第二声。第三声鸡鸣迟迟不来,其中一个徒弟再也忍不住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陶瓮,里面全是像醋一样酸,中药一样苦的水!而另一个徒弟虽然好奇心像一把野火在他心里燃烧,但他却还是咬着牙,坚持到了三遍鸡鸣之后才启封。瓮里是甘甜清澈的酒,芳香醉人!只是多等了一遍鸡鸣,结果却是大相径庭。人生在世,贵在忍耐与等待,谁能坚持到底,谁就会取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耐不住性子又怎能赢得成功的青睐?
尽管等待的过程寂寞了些,隐忍了些,痛苦了些,但我们能够学会在等待中平静,在等待中思考,在等待中超越。
等待,是理性与感性的交流,是正确与错误的较量,是成功蓝图的脚本。等待,是一个后起之秀,是在月亮离去之后的启明星,它的光芒将更加迷人,因为在它的背后将是一个新的起点!
6.君子无所争,懂得礼让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国学链接:何谓“射”
“射”,乃中国古代六艺之一。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中国古代的“射艺”包含两个主要运动:射箭和弹弓,春秋时期还发明了弩。其中射箭由于在军事和狩猎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历史上更受人们的重视。唐代武则天设立了武举制度,在武举制度里规定了九项选拔和考核人才的标准,其中五项是射箭,包括长跺、马射、步射、平射还有筒射等等。
诸子之言:
孔子认为君子是无所争的,一切应该讲礼让。《论语·里仁》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说:“你们号称能以礼和让的原则治理国家,但我怎么没有见到呢?缺少了谦让的实质,就是不能以礼让治国,难道你们把礼当成摆设了吗?”对礼来说,让是根本、主导、实质,礼是外,让是内,内重于外。
孔子轻易不赞许称道别人是“仁人”,但他对尧舜和伯夷、叔齐却从不吝于赞美之词,这是因为他们都是以谦让而著称的。
《左传》中说:“让,礼之主也。”“卑让,礼之宗也”。可见,谦让是古代礼仪修养的根本。有了谦让的精神,就能够对自己严格约束,对别人“德让事咨”,成为“动则恩礼,行则思义”的君子。
《菜根谭》中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有好吃的东西不要自己独享,要拿出一部分与别人分享。如此,你的人生就会快乐安详。意在告诉人们为人处事要懂得礼让。
延伸思辨:原则面前不能退让
孔子强调的是君子不在小事情上与人争执,而不是不分轻重,不分情况,一概做“好好先生”。也就是说,让步并非没有原则地妥协。东郭先生对狼的让步就是不足取的。
让步,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是宽容,是新生;超过了界限,就是迁就,是危险。让步于人的目的是给予人思考的时间和改进的机会,是为了更好地协作和团结他人。该让步时,坚持是愚蠢的;该坚持时,让步是愚蠢的。所以,让步不等于退步,更不等于放弃原则。
精彩典故:
泰伯三让王位
泰伯原姓姬(与周王朝同姓),他的后人以国为姓,改姓“吴”,故今吴氏后人以泰伯为始祖。
泰伯,姬姓,生于殷高宗武丁四十年(前1285年)。泰伯父亲的名字有点古怪,叫古公亶父。古公亶父是周国的国君周太王。伯者长也,泰伯是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以下还有其次子仲雍和三子季历。
泰伯勤奋好学,为人宽厚,孝敬父母,与兄弟相处和睦。但周太王古公亶父对于其王业的继承并不看好泰伯,他曾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他这里所说的“昌”是指其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也就是说他是寄希望于三子季历一系来继承并开拓其王业的。
泰伯是个孝子,也是个深知进退的贤者。他为了遵从父亲的意愿,避免手足相争,便将原本应属长子的王位继承权禅让给了三弟季历。他说服二弟仲雍备了行李和干粮,趁父亲生病之时,托言往衡山采药而离开了故国。此为泰伯三让天下中之一让。
不久,周太王病逝,泰伯与仲雍回去奔丧。季历与众臣要求泰伯留下继位,泰伯坚不肯受,丧毕乃去,此为二让。
之后泰伯为了让季历安心于周国王业的经营,索性和仲雍举族南迁,跋涉3000多里,来到苏南太湖之滨的梅里(今无锡市梅里村一带)避居,此为三让。
历代哲人和史家对泰伯三让王位的精神多有褒扬。比如孔子就盛赞泰伯“三让天下”为人世之“至德”。他把泰伯看作是理想人格的化身,认为泰伯为了天下的稳定,不以个人得失为重,禅让王位,是符合大道的。应该说这些褒扬是恰当的,事实上正是因为泰伯三让,才使周国的王位经季历而顺利传给了有为之君周文王姬昌,从而成就了周王朝800年的伟大基业。同时也正是泰伯的奔吴,才开始了吴地光辉灿烂的文明发展历程。
老翁让路
曾国藩领悟到了“于名利之外须存退让之心”的做人真谛,并参透了“进退之机”的处世哲学,修炼出一整套“能屈能伸”的做人之道,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硬邦邦的人物。
曾国藩经常给家人和下属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家人,一天,家中的老翁请来了一位贵客,准备留这位贵客在家吃饭。一大清早,老翁就叫儿子到市场上去买菜。但是,时间已近中午,儿子还没有把菜买回来,老翁很着急,就到窗口去张望,只见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在一条田埂上,儿子正挑着菜担子与一个挑着京货担子的人面对面地站着,互不相让,阻在那里了。
看到这种情况,老翁急忙出门,赶上前去婉言说道:“老哥,我家中有客,待此用餐。请你往水田里稍避一步,待他过来,你老哥也可过去,岂不是两便么?”
那人说道:“你叫我下水,怎么他下不得呢?”
老翁说:“我儿子个子矮,要是下到水里,担子里的菜就被水浸湿了。你老哥个子高,下到水里也碰不到水。因为这原因,我才请你让一下。”
那人说:“你儿子的担子里不过是些蔬菜果品,就是浸了水也可以将就着吃。我的担子里全是京广贵货,万一沾上一点儿水,就不值钱了。我的担子比你儿子的担子贵重,怎么叫我让路呢?”
老翁想,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劝告,还不如主动示弱,便说:“来来,这么办吧,我下到水田里去,你再将货担交付与我,我顶在头上。请你空身从我儿旁边过去,我再将担子奉还。怎么样?”并且当即低下身子解袜脱履。那个人见老翁如此,反而觉得不好意思,说道:“既然你都让步,我也没有道理示强。干脆我下田吧。”
结果,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两不耽误,老翁在妥协中赢得了主动,赢得了时间。
曾国藩之所以老生常谈,自有他的道理,他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家人和下属:退让,可以赢得扭转不利形势的机会。
当代镜鉴:礼让为先
中华民族素以谦虚礼让著称,礼让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具备的最朴素的礼节之一,它是一种豁达大度的体现,也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要想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首先就要学会礼让,一切以礼让为先。
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要向领导让步,向同事让步,向父母让步,向孩子让步,向自己所爱的人让步,向对手让步……做出了让步,并不代表我们是失败者。相反,我们可以从让步中赢得和平,赢得关系的密切,感情的融洽,这比争一时之气,逞一时之能更好。
让步既是一种境界,同时也是一种智慧。德国诗人歌德到公园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与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相遇。那位批评家傲慢无礼地说:“知道吗,我从来不给傻瓜让路。”歌德笑道:“而我正好相反。”说完,他闪到大路一旁,让批评家先过去。你看,到底谁是傻瓜呢?
自作聪明的人,往往会被聪明所误。常言说,冤家路窄。在人生的路途上,我们难免与冤家狭路相逢。若两个人都是傻瓜,彼此逞强,互不让步,结果两败俱伤,谁也占不到便宜。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礼让是一种双赢。
另外,礼让是人与人交往的缓冲带和润滑剂,它可以缓解紧张的关系,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冲突。对他人恭敬一分、谦让一尺,就会赢得一声赞许、一份真情。所以,一个宽松的人际关系、一个祥和文明的环境需要每个人都学会礼让。礼让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于己、于人、于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懂得礼让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多一分礼让的话,我们的生活就多一分尊重、少一分争执,多一分包容、少一分怨恨,多一分和谐、少一分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