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褒的想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有人公开表示反对说:“与贼讲礼,恐怕是对牛弹琴啊!讨贼是光明正大的事,为什么不能大张旗鼓地进行呢?万一有人诬指大人和贼人同流合污,大人岂不是自找麻烦?”
韩褒说服众人道:“从前官吏不能灭贼,致使贼患日大,难道不值得我们反省吗?他们有的胆小怕事,放纵不理;有的只知讨伐,不加安抚。我如果对贼寇恩威并致,相信他们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你们就拭目以待吧。”
韩褒将当地豪强一一找来,他假装不知他们的罪行,推心置腹地对他们说:“我地贼患严重,百姓不得安生,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人都不能任贼横行,何况我这个刺史呢?你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更不忍看乡亲受苦受难吧?我是一个读书人,对行军打仗并不精通。所以我想把剿贼的重任交给你们,请你们协助朝廷一同为百姓除害。”
韩褒用盛宴招待他们,态度十分谦和诚恳;说到百姓的苦难,韩褒几次流下泪水,声音哽咽。当地豪强大为不安,也心生震撼,他们面有愧色,都不敢正视韩褒。
韩褒于是委任他们为剿贼的主帅,每人划分一块地盘,地盘内如有盗窃发生而没有抓获窃贼的,以故意怂恿罪论处。
当地豪强聚在一处,个个垂头丧气,有的说:“刺史大人明知我们就是盗贼,却仍对我等礼待有加,他这是在给我们自新的机会,我们也不要不识趣了!”
于是,这些豪强齐向韩褒主动认罪,还交待了同伙的姓名。韩褒接着贴出告示,说:“有罪之人,只要马上到州府自首,可免除其罪恶。到了本月底还未自首的,格杀勿论。”
四方的盗贼对韩褒又敬又怕,一时纷纷来降;韩褒恪守信义,准许他们改过自新,免除了对他们的惩罚。从此,北雍州的贼患彻底平定了。
武后化仇
上官仪是唐初重臣,曾一度官任宰相。高宗李治不满武则天独断专行,便密令上官仪代他起草废后诏书,不料被武则天发觉,便以“大逆之罪”使上官仪惨死狱中,同时抄家灭籍。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时年一岁的婉儿及其生母充为宫婢,被发配东京洛阳宫廷为奴。婉儿14岁那年,太子李贤与大臣裴炎、骆宾王等策划倒武政变,婉儿为了报仇也积极参与。但事情败露,太子被废,裴炎被斩,骆宾王死里逃生。上官婉儿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但结果完全相反:竟被武则天破例收为宫女专事书信。
原来上官婉儿非常有才华,而武则天又尤为爱才。上官婉儿14岁时曾作了一首《彩书怨》的诗,被武则天无意中发现。武则天不相信这么好的诗竟会出自一位女孩之手,便以室内剪彩花为题,让她即席做出一首五律来,同时要用《彩书怨》同样的韵。
婉儿略加凝思,就很快写出:“密叶因栽吐,新花逐剪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武则天看后,连声称好,并夸她是一位才女。但对“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装作不解,问婉儿是什么意思。婉儿答道:“是说假的花,是以假乱真。”“你是不是在有意含沙射影?”武则天突然问道。婉儿十分镇静地回答:“天后陛下,我听说诗是没有一定的解释的,要看解释的人的心境如何。陛下如果说我在含沙射影,奴婢也不敢狡辩。”“答得好!”武则天不但没生气,还微笑着说:“我喜欢你这个倔强的性格。”并将她14岁入宫时制服烈马狮子骢的故事,讲给婉儿听。
接着又问婉儿:“我杀了你祖父,也杀了你父亲,你对我应有不共戴天之仇吧?”婉儿依旧平静地说:“如果陛下以为是,奴婢也不敢说不是。”武则天又夸她答得好,还表示正期待着这样的回答。接着,赞扬了她祖父上官仪的文才,指出了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的罪恶,期望婉儿能够理解她、效忠她!
然而,婉儿不但没有效忠武则天,却出于为家人报仇的目的,参与了政变,成了罪人。按律婉儿应处以绞刑,若念其年幼,也可施以流刑,即发配岭南充军。武则天认为婉儿才十几岁,若再受些教育,是可以变好的,所以不宜处死。而发配岭南,山高路远,环境又恶劣,这对一个少女来说,也等于要了她的命,所以,也太重些。尤其是她很有天资,若用心培养,一定会成为非常出色的人才。鉴于此,武则天决定对婉儿处以黥刑,即在她的额上刺一朵梅花,把朱砂涂进去。并把婉儿留在自己身边,还表示:如果我连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都不能感化,又怎么能够“以道德感化天下”呢?
结果,武则天确实把婉儿感化了。该杀而不杀,反而留在自己身边,这已使婉儿感激涕零。此后,武则天又一直对婉儿悉心指导,从多方面去感化她、培养她、重用她。婉儿从武则天的言行举止中,了解了她的治国天才、博大胸怀和驭人艺术,对她彻底消除了积怨和误解,代之以敬服、尊重和爱戴,并以其聪明才智,替她分忧解难,为她尽心尽力,成了她最得力的心腹人物。甚至婉儿的生母也曾对人私下议论:“婉儿的心完全被武后迷住了!”
当代镜鉴:恩威并施,才能管理好下属
有位企业家在总结他的管理经验时说:“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吃。”意思是对部下施威,批评或者责罚,使他对自己的错误有所醒悟,但是不能一味责罚,还要给予情感上的安慰、鼓励,引导他继续以高昂的激情投入工作。
我们可以把管理者发威看成是“刚”,施恩看成是“柔”。一味的“刚”或者“柔”都是不妥的,软中有硬,刚中有柔,软硬兼施,双管齐下,才能收服人心,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盛田昭夫所创办的索尼公司是靠生产电子产品起家的,随身听是该公司的重要产品。一次,一家分厂的产品出了问题,不断收到来自客户的投诉。后来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这种随身听的包装上出了些问题,并不影响内在质量,分厂立即更换了包装,解决了问题,可是盛田昭夫仍然不依不饶。
在董事会议上,盛田昭夫对这家分厂的厂长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要求全公司以此为戒。这位厂长在索尼公司干了几十年,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受到如此严厉的批评,难堪尴尬之余,禁不住失声痛哭。
会后,厂长恹恹地步出会议室,正考虑着准备提前退休。可是董事长的秘书走过来,盛情邀请他一块儿去喝酒,厂长哪里还有这样的心思,无奈秘书几近强拉硬扯,两人走进一家酒吧。厂长问:“我现在是被总公司抛弃的人,你怎么还这样看得起我?”这位秘书说:“董事长一点也没有忘记你为公司作的贡献,今天的事情也是出于无奈。会后,他害怕你为这事伤心,特地让我请你喝酒。”
接着秘书又说了一些安慰的话,厂长极端不平衡的心态开始缓和一些。喝完酒,秘书陪着这位厂长回到家。刚进家门,妻子迎了上来对丈夫说:“总公司对你可真重视啊!”
厂长听了感觉非常奇怪,难道妻子也来讽刺自己。这时,妻子拿来一束鲜花和一封贺卡说:“今天是我们结婚二十周年的纪念日子,你忘记了?”原来,索尼公司的人事部对职员的生日、结婚纪念日等都有记录,每当遇到这样的日子,公司都会为员工准备一些鲜花礼品。这束鲜花是盛田昭夫特意订购的,并附上了一张他亲手写的贺卡,勉励这位厂长继续为公司竭尽全力。
盛田昭夫不愧被誉为“经营之圣”,为了总公司的利益,他对下属不能有丝毫的宽贷,但他并没有忽略下属的感受,于是又采用了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歉意。
白璧有瑕,再优秀的员工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这时候管理者就应该向盛田昭夫学习,在予以应有惩罚的同时,不忘施以“鲜花疗法”。通过施之以恩、施之以德,来感化影响下属,倘若此时员工们能明白管理者的关爱发自内心,就会对管理者产生信赖感,哪怕他们在前一刻还一心想和管理者作对或发泄愤怒。
所以,身为管理者必须深谙“打一巴掌不忘揉三揉”的道理,适时利用一些温馨的话语来鼓励下属。或者在痛斥之后,向下属传达“爱之深、责之切”的深意。通过如此恩威并施的管理,下属必然会更加发奋努力地工作。
3.礼者,所以正身也:正人先正己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宪问》
译文:
孔子说:“在高位的人能遵循礼法,那么百姓就容易指使了。”
国学链接:“礼”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位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袭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诸子之言:
“礼”的约束性是通过正身和自律来实现的。荀子说:“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意思是说:礼,是用来端正身心的。没有礼,用什么来修正自己的行为?古代的“礼”对于不同社会等级的人的言行都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按照“礼”的规定来约束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使之符合“礼”的规定,要“顺乎礼义”,以礼制欲。尤其是身居高位的领导者更要以身作则,为在下位者起到榜样的作用。
也就是说,领导者要通过自身德性的修养,来达到“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效果。假如领导者连自身行为都不能端正,这样怎么能令下级信服呢?正如孔子所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对此,唐太宗有很深的认识,他在《贞观政要·卷一》中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在《周书·苏绰传》中,也对此做了形象比喻:“凡人君之身者,乃百姓之表,一国之的也。表不正,不可求直影;的不明,不可责射中,今君身不能自治,而望治百姓,是犹曲表而直影也;君行不能自修,而欲百姓修行者,是犹无的而责射中也。”意思是说:君主本身,就是黎民百姓的“表”,就是一个国家的“的”。“表”树立得不正,就不能要求有笔直的影子;“的”不明显,就不能要求射中目标。如果君主不能自我治理,而希望治理百姓,这就如同“表”歪却要求影子直。如果君主不能自我修养,而要百姓修养,这就如同没有“的”却要求射中目标。
延伸思辨:“其身正”未必能够“不令而行”
孔老夫子有句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此意相近的还有一句:“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纵观《论语》一书,类似的话,孔子讲过若干遍。可见,在他看来,执政者自身的品行如何,对“令”能否行得通是起首要作用的。
先正己后正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起好表率带头作用,这是“其身正”。只正人不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根本就做不到或不想做到;嘴巴说得天花乱坠,干的却是见不得人的勾当,表里不一,言行相悖,不仅无人听,还令人嗤之以鼻,这是“其身不正”带来的必然结果:“虽令不从!”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肯定无疑的。但“其身正”,果真就能“不令而行”么?答曰:未必!诸葛亮说:“人君先正其身,而后乃行其令。”事实上,“其身正”也好,“正其身”也罢,都只是打下了个好的基础,创造了一个好的条件,使“令”行起来理直气壮,有榜可依,有样可学;但这绝不等同于只要上面其身一正,下面人人都会闻风而动,令行禁止了。要知道,总有会那么一些人在找对策、顶风干、打擦边球,甚至视而不见。问题的核心还在于健全体制、完善机制、搞好监督,用以规范那些“其身不正”的人,使之“请跟我来”!所以说,作为管理者,既要“其身正”,还要去正人。如果片面地理解了孔老夫子的话,那就应验了列宁说的另一句名言了——“真理向前跨出一步,就是谬误!”
精彩典故:
季康子问政
鲁国有三家大夫:孟氏、叔氏、季氏。尤其是季氏一家,权力特别大。季康子二十几岁就已经当上鲁国的正卿,这时候孔子正在担任国家顾问,季康子就来向孔子请教应该如何从事政治。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当政者带头走上正道,谁敢不走正道?
当时鲁国的强盗很多,季康子又问盗贼太多怎么办。孔子说:“如果你自己不贪求财货,别人也不会去当强盗了。如果领导人不那么贪心,百姓也会有廉耻之心,懂得自重自爱。”
季康子接着请教孔子,如果我把那些为非作歹的人都杀掉,去亲近那些修德行善的人,这样做如何?孔子回答说:“您负责政治,何必要杀人?您有心为善,百姓就跟着为善了。政治领袖的言行表现,像风一样;一般老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一样;风吹在草上,草一定跟着倒下。”
孔子的用心是希望领导者“以身作则”,用自身德行的端正来为老百姓树立榜样,从而使国家得到治理。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北极星的位置不动,别的星辰环绕着它各居其位,既和谐又有序。孔子以舜为例向季康子说明这一点,舜只是以端庄恭敬的态度坐在王位上,就把国家治理好了。为什么?因为他治国的时候先修养自己的德行,当政者成为善的典型,老百姓就会朝着善的方向走。所以,当政者千万不要随便去杀人,以为把坏人通通杀掉,就能把国家治理好。如果这个办法成立,恐怕国家都剩不下多少人了。
文景之治
创造出“文景之治”的西汉文、景两帝,在他们统治期间励精图治并以身垂范,为百姓作出了榜样。他们反复强调以农为本,号召臣民重农,同时文、景两帝自己亲自动手,身体力行,为天下先。文帝诏开籍田,并亲自耕作,景帝“朕亲耕,后亲桑。”
文帝在全国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注意先从自己做起。一次,文帝想盖一座露台,和工匠一计算,需花费黄金百斤,相当于中等人家十家的财产,就取消了这个计划。据史记载,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饰,无所增益。”他身穿“戈绨”做的袍子,“戈绨”为当时普通的衣料。他所宠爱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即穿着短裙。他们的帷帐,连花纹也没有,十分简朴。就连死后造陵,他也反复叮咛,建陵要因地制宜,从简办事,不许劳民伤财。下诏说:“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临终前,文帝还下遗诏,说:“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我甚不取。”主张薄葬反对浪费。
君主的作为为百姓作了表率,上下同心,终达到物阜民丰,国泰民安的封建治世。司马光曾生动地描绘道:“国家太平无事,非遇到水旱灾害,老百姓家家富裕,人人有充足粮食,库府中货物堆积如山,用之不竭,京师府库中的钱多达数百万,穿钱的绳子都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国家仓库里的新粮压着陈粮,流出仓库堆积于外,以至于烂掉不可食用。广阔田野马骡成群,人们以乘母马为耻。人人自爱以犯法为耻,以行义为先,以愧辱为绌。”
唐太宗身先垂范
唐王李世民不仅说道:“若要安定天下,必须使自身合于正道”,而且自身也努力做到清正廉明。他教育群臣不能损害百姓来满足自己的奢欲,如这样做,恰如割下大腿肉以饱口腹,肚子饱了,身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