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宜饮食合理,营养充足
孩子在紧张地学习时,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大脑就会受到损害。合理的饮食,充足的营养,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保证大脑神经细胞正常代谢的需要。因此,儿童宜进食适当的动、植物蛋白质,如肉类、禽类、海鲜、豆制品等,还要适当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果糖。
学习不可急于求成,疲劳战术更是学习方法中的败笔。家长要让孩子的学习生活变得劳逸结合,张弛有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最好的学习状态。特别是对那些自主、刻苦型的孩子,家长不妨向他们提出适当的建议。比如说,适当缩短学习时间,保证睡眠,或是鼓励他们学习一段时间后,到室外活动一下等。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孩子体能的恢复
有很多家长反映,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懒了,上学的时候,还能在老师的监督下跑跑步、做做操,一到假期,就成了“沙发土豆”,能不动就不动。尤其是在节假日里,平日紧张的学习生活终于告一段落,可以拥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美好时光。然而,之后大多数学生都会因为“缺乏运动”患上不同程度的“假期综合症”:由于忽视正常的生活起居,生物钟紊乱,引起食欲减退、偏食、营养不均衡、精神不振;很多孩子迷恋电视、电脑、电子游戏,不仅影响视力,而且由于身体的运动失衡影响身体长高;一些家长为孩子安排各种附加学习内容,增加孩子的学习任务,造成孩子头昏脑涨、记忆力减退等。
治疗这些症状的药方很简单,最主要的两个字是“运动”。
何洋今年要上初二了,各科成绩都还过得去,只是体育考试每次都是在达标线左右徘徊。他自己也挺重视这一点,每到寒暑假就会雄心勃勃地宣布要在几点到几点在小区里练长跑,每周又要花多少时间到体育馆打羽毛球。然而每次假期真正开始后,他又会以太热太冷、作业太多之类的理由为借口,整天窝在家里。
今年暑假,何洋没有发表什么“运动声明”,何洋父母可担心了,估摸着何洋决心都不表了,两个月的暑假肯定又成“坐家”了。思前想后,何洋的父母决定得和他一起制定一份暑期锻炼计划,用点手段督促孩子运动。和何洋一商量,他倒是同意了,但是又有一堆借口,列举每周要上几小时课,有多少作业要做,说不能保证天天都有时间运动什么的。于是,何洋的父母从何洋感兴趣的游泳运动入手,在他的暑期运动计划中安排了游泳,何洋十分高兴。可是,如果大人们平时工作很忙,没有时间陪伴、督促何洋去游泳,这一计划肯定“流产”,干脆为他报个游泳班。
于是,何洋交了学费,买了泳衣、水镜、耳塞,全副武装被送去游泳馆学习。去的时候何洋兴致挺高,可回来时,尽管玩得还挺开心,但是浑身酸痛、乏力的感觉让他打了退堂鼓,打算退出游泳班。
“那可不行,违反计划可是要受惩罚的,是罚做家务还是没收零用钱,选一个吧!”于是,心里窃笑的爸爸第二天又将何洋押送到了游泳馆。但是,今天的状态和第一天就是不一样,尽管依然感到疲惫,但是也有了一点儿收获:可以埋头在水里挺进二三米了。第三天从游泳馆回来,何洋大声宣布会游泳了。好,星期天晚上全家一起去。何洋来到深水区,摆好了架势,深吸一口气,头往里一钻,两条小细腿如青蛙般猛蹬了几下,还往前冲了一段,证实了他的“实力”。
其实,到最后何洋的游泳水平也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但是父母从来就没有要求他成为游泳高手。相反,孩子精神好了,皮肤黑了,肌肉结实了,饭量增大了,身高长了几厘米,体重重了几斤,这才是家长所希望的结果。
让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并不是要让他们掌握多高的技能,只要增强了体质,锻炼了性格,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每个人都应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都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同时,果断、坚韧、合作、自信等优秀品格,也可以在运动的过程中得到培养。虽然这些素质可以由任何一种技能中得到,但是那些身体好的孩子可以更加容易地获得这些素质。在生活中,父母一定不可放松孩子的体育锻炼,不可忽视体育锻炼对孩子成长的特殊作用。
男孩子好动、喜欢上蹿下跳,但如果家长想让他真正地去锻炼身体,他往往会找出拒绝的理由。所以父母要经常带孩子到公共场所观看他人的运动,让他感受运动给人带来的活力,从中获得感染。有的场所要收费,这份钱该花,因为那里的气氛特别能带给男孩子的阳刚之气和青春活力,孩子也能意识到运动是人的一种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身体素质发展最关键的时期,黄金时期不容错过,否则将贻误终身。让孩子爱上运动,正确的引导是必需的。
兴趣是人从事任何事情的基本动力,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观察孩子对什么样的体育活动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后提供一些必要条件加以引导,孩子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参加体育锻炼。如果孩子的意志力不够坚强,家长不能溺爱,应多鼓励,制定锻炼计划,并适当地创造奖励条件,进一步巩固强化孩子的兴趣。甚至有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些惩罚的措施,从而纠正孩子不爱锻炼的坏习惯。这样有助于培养教育孩子持之以恒的意志力。
专家建议,为了养成孩子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锻炼,让你的家庭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基地。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跳绳、踢毽子、跑步、打球、放风筝等等。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加了亲情和兴趣,同时还能开发智力。
持之以恒的锻炼,是身体保持健康的积极手段,体育锻炼能增强孩子的体质,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健康的身体,可以使孩子在学习上精力专一,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自我素质,作为家长应注重孩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让运动成为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给孩子一张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生命给予每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在这笔数以亿计的财富中,孩子将摘取什么样的人生之果,完全取决于他一生的行动。善于利用自己时间的人,将会获得高效率的办事结果,也是最能出成绩的人。
大卫掌控着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资讯公司。公司的业绩很好,每年都有几百万的收入进账。可以说他的事业非常成功。
当有人问起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时,他总会十分自豪地说:“准时”。据他自己讲,从他开始记事时起,父母就开始刻意培养他守时、准时的习惯。每天起床要准时,吃饭要准时,上学要准时,洗澡要准时,睡觉要准时,完成作业要准时,向父亲报告成绩也要准时,有时甚至去卫生间的时间也要准时。由于小时养成的习惯,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他也总是事事准时,这一点使他服务过的每一个老板都对他非常满意,所以他总是能先于别人得到提升的机会。
后来,大卫自己出来办了这家公司,他准时的习惯再次发挥了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作用。也许是工作领域的特殊性吧,他总是能先于别人一步得到顾客急需的咨讯信息,而且简直是顺理成章的,这为他赢得了很多忠实的和长期的客户。
严谨守时的人,一开始就会让人刮目相看,为自己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孩子也拥有守时的美德,应该从现在就开始。
家长应指导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和作息时间。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知道珍惜时间,这样还可以使孩子的生活不再杂乱无章。如果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就等于给了孩子知识、力量、聪明和美好的开端。
但可惜的是,如今有很多孩子还不懂得时间的重要性,不知道珍惜时间。有的孩子每天沉溺于网络和游戏之中,一连数个小时甚至熬通宵;有的孩子沉溺于魔幻小说中,一本接一本,一个都不放过。课下课上,学校家中,都是卷不释手;还有的孩子就是痴迷电视,偶像剧、古装片,一集加一集地追着看;再加之爱睡懒觉、磨磨蹭蹭等坏习惯,使许多大好时光白白浪费掉了。
有的孩子表现得比别人聪明,可是成绩却不如别人,关键就在于他不懂得珍惜时间。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时间就是效率,效率就是金钱。”会利用时间的人能一天当两天用,而浪费时间的人只会继续浪费时间。所以,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合理利用时间。
对于孩子来说,做事有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孩子有条不紊地处理应该处理的事情而不会手忙脚乱。做事没有条理的人,他将无法很好地料理自己的生活,也无法很好地进行学习和工作。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做事没有条理、没有计划的孩子将会比其他人走得更辛苦更艰难。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有的人整天忙得焦头烂额,学习和工作效果却不理想;有的人却学得好、玩得好,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关键是管理和利用时间的方式不同。
制订详细可行的计划。计划主要包括目标、具体任务、时间安排等几方面内容,而且要切合实际。将每天起床、洗漱、锻炼、用餐、学习、劳动、游戏、看电视、看书、洗脚、睡觉的时间安排好,按时去做。对每天、每周、每月以及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时间做出准确的计划,才能控制好时间。孩子能否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与他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联系。不珍惜时间,无法合理安排时间的孩子,往往缺少自我控制的能力,缺乏不断前进的动力。
每一个有责任感的父母,都会从小对孩子进行严守时间的训练。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一旦定下来的计划,就要严格执行。如按时起床睡觉,按时学习游戏,没有特殊情况,绝不可以改动,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养成分秒必计的严格习惯了。反之,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一旦形成,改起来就难了。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这样一来,孩子才会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他最想做和最该做的事。比如对做作业、玩游戏、读课外书、看电视等时间都给予合理安排,使孩子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有条不紊。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先做最重要的事,这样才能抓住事情的重点,不会因为处理次要事情而耽搁了重要的事情。
帮助孩子制定计划的时候,不能太心急,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立节奏,如果在实施的过程中觉得不是很妥当,还可以根据实际进程进行调整。务必保证孩子当天的事要当天做完。如果难以完成的事情不断累积,最后越积越多,所有的计划就会被弄得乱七八糟,所做的事情就要花费数倍的时间,这样做事很容易不了了之。
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管理时间的自觉性,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闹钟,让他知道凡事不能只依赖父母的督促。
孩子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较弱,如果通过日常小事的考验使意志坚强起来,那将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让小闹钟叫醒孩子是培养他们自立意识的良好突破口,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能强迫,通过启发让孩子自己提出用小闹钟的要求,孩子需有一定的内驱力。
2.让孩子自己定时间,独立使用,家长要放得开手。
3.注意坚持,如果孩子出现松懈的苗头,要及时鼓励。
让孩子把守时当成自觉的习惯时,你会发现,无论他的生活或者学习,都会发生一种崭新的变化,而家长对他的教育,也从此变得省心省力。
时间观念强不强,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拥有严谨敬业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的先决条件。做家长的,在教孩子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对于时间的态度是否合格,这是为了给孩子作表率,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