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许多享有盛名的大诗人,都受到过禅宗思想的影响,在进行诗歌创作的过程中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并且在他们自己所处的时代中独树一帜。例如唐朝的大诗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贾岛等人,包括白居易创作的诗歌,都受过禅宗思想的影响。到了宋朝,苏东坡、王安石、黄庭坚,以及明朝的袁宏道等人,也深受佛教禅诗的影响。
中国汉地佛寺的建筑布局主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在早期的中国佛寺中,主要是以佛塔为中心,从隋唐以后,开始演变成了以殿堂为主的格局形式。
一般来说,中国佛寺的格局都是把主要建筑安置在坐北朝南的中轴线上。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依次从南向北分布在整座寺院建筑的中轴线上。
在中轴线的两侧,通常都有配殿,分别是观音殿、低藏殿、伽蓝殿、祖师殿、药师殿、罗汉堂等。在有的寺庙中,也会把观音殿、罗汉堂单独建立在殿堂区内。
在山门外面一般都会有一个照壁,照壁上面通常是一些浮雕作品或者寺名,或者是“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大字。
佛寺的东侧通常是僧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其中僧房、香积厨、斋堂、茶食、职事堂一般在前半部分,方丈等高级僧人居住的地方通常都在后半部分。寺院西侧一般是用来招待云游挂单僧人的地方。
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布局具有什么样的特色?
和汉地的寺庙布局相比,藏传佛寺的建筑布局稍微有些不同之处。
总的来说,规模比较大的寺院有经堂、神殿、林苑、印经院、活佛拉章、僧舍、执事者办事处、仓库、招待施主的客房、牲圈等。
金顶是藏地佛教寺院中主要殿堂的标志,而且金顶通常采用了梁架式的结构,房檐的四周都装饰得有斗拱,内部立柱支承着长额,在上面构成了梁架。
佛教养生是什么意思?
佛教养生是指通过佛教的修行方法达到养生的目的。根据佛教的教义,佛教是佛陀对众生的教育,终极目标是为了普度众生,使众生能够明心见性,得证佛道,这不仅包含了对众生生命的关爱,并且还包括了对众生心理的关注,因此,佛教和养生是有相通之处的,尤其是在佛教修行中,不仅包含了许多养生的方法,而且还进一步对养生的内容作了完善。
在有关现代养生的众多分类中,佛教养生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佛教养生的要义方面,也就是寻找自我,能够平安喜乐地度过一生,这就使得佛教养生与一般的养生方法是不同的,佛教养生对于众生能够保持正确的心理观和生活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佛教养生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在佛教的修行中,对僧众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包括礼拜、忏悔、唱诵、打坐等,都是很重视的,而这些都具有养生的作用。
礼拜是佛弟子对佛和菩萨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在磕头礼拜的时候,通过肢体的屈伸,全身都得到了运动,如果在礼拜的时候心意虔诚,不仅能够感应到不可思议的空寂,而且还能够舒筋活血,缓解紧张情绪,对身心健康是有益的。
忏悔是佛弟子的一种修持方法。如果人们违背了社会公德或道德准则,内心可能会很沉重,这并不利于身体健康,但是忏悔却能够使人们面对佛、菩萨时可以诚心悔过,这不仅能够消除人的罪过,还能够减轻内心的精神负担,有利于对身心疾病的治疗。
唱诵是佛弟子诵念经文的一种仪式。在唱诵的时候,佛弟子要配合钟磬、木鱼、鼓等乐器节奏,诚心诚意地诵念佛教经文,使心灵得到净化。日本医学家池见酉次郎就曾经说道:“如果大声反复朗诵祈祷的文句和佛经,能够将长久积郁在内心而即刻就要爆发的怒火、怨气。以及其他激烈的情绪和感情,都以平静的方式散发出来,从而起到净化心灵的巨大作用。”
除了上述的这些方法,在佛教中还有许多养生方法,例如观息法、观色(身)法、观心法等都很流行。
佛教养生的功效有哪些?
关于佛教养生的作用,最明显的就是能够延年益寿。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上,许多僧人都是长寿的,这主要同佛教养生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例如,佛教规定了佛弟子不能吃肉,只能够吃一些蔬菜瓜果,这不仅补充了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另外,佛教提倡要清心寡欲、了无牵挂,当佛弟子出家以后,他们不仅摆脱了世俗的功名利禄、爱恨情愁,而且生活起居也变得有规律了,生活得悠闲安定,自然而然寿命就会延长。
佛教养生不仅有祛病延年的作用,并且通过对佛法的修行,一些功夫高深的人甚至还有可能达到超脱生死、证得佛果的境界。
静坐是佛教基本修养方法的原因是什么?
佛教把人们的日常生活概括成了四种不同的姿态,也就是行、住、坐、卧,这四种姿态合称为“四威仪”。在四威仪中,坐是佛教最基本的一种修持方法,尤其是人的心神很容易散乱,而在静中修持比在动中修持更容易得力,如果静坐的时候能够收敛身心,放下所有的一切,那么就能够达到不受环境的干扰,使内心没有阻碍的境界,自然也就可以逐渐入定了,因此古人曾经说:“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碎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由此可见静坐的重要作用。
所以修定的人,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一般都要以静坐为基础,把静坐作为佛教的一种入门修行方式。
静坐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静坐是一种佛教修行的基本方法,对人体的健康是相当有益的。人在静坐的时候,可以把散乱的心念收拢起来,从而忘却世间的种种烦恼,达到一种心平气和的境界,气血也能够由此得到调合,当静坐达到一定的功力的时候,还能够运用体内的阳和之气灌注于痛病之处,从而发挥治疗的作用,因此能够祛病强身。
除了调和气血以外,静坐还可以使人的精神归于统一,从而达到去除虚幻和迷妄的心念,获得心境的安乐、拥有清明的思想境界,对于人的心理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什么是因是子静坐法?
因是子的本名是蒋维乔,是一位近代著名学者。他年幼的时候患了肺病,后来由于长期静坐而使得疾病愈痊。然后,他撰写了《因是子静坐法》一书,这本书多次再版,销售了几十万册。
在《因是子静坐法》中,他提出了一些关于静坐的具体要求:
首先在解衣宽带后,要在床上或者凳上入坐。双腿或者单盘,或者双盘,也可以自然盘坐,然后把右手掌交叠在左手掌上,同时放置在小腹脐处。等姿势摆好以后,就要端正身体,使头颈正直,舌抵上腭,把精神集中在小腹处,并且开口吐出腹中的秽气,再吸入清气3~7次,闭口端坐,如果不能够静下心来,可以从1数到100,直至安心为止。
在开口吐气十来次以后,可以摇动躯体、肩胛和头颈,然后可以舒缓两手和两脚,并且用两个大拇指摩擦生热,按摩两眼睛、鼻子。再用手掌摩擦生热,依次按摩耳轮、头部、胸、腹、手臂、双腿,直到足心为止,在汗干了以后,才可以随意动作。
根据他的亲身体验,用这种方法静坐,对于一些慢性病的治疗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什么是佛教的调息养生?
所谓调息就是指调整呼吸,也就是运用意识,通过调整呼吸使意气能够相合的一种方法。通过调息,能够改变人的呼吸系统,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在佛教的修行中,调息是一种基本的方法,因为它能够让人比较容易进入静坐的状态,是佛教弟子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
佛教的调息不仅很重要,而且还有着自身的独特方式,不仅重视用人的主观意志来引导和控制自动呼吸,而且还提出了要把深、长、柔、缓作为调息的要求。
佛教的调息养生主要有哪几种?
在佛教的修行中,有几种经常使用的调息方法,这几种调息方法对于养生都具有好处:
一是风箱调息法,在打坐以后用大拇指盖住右鼻孔,急速有力地连续做20次吸气和呼气,然后再用大拇指盖住左鼻孔再做20次完整的呼吸,随后休息1分钟,再继续下一个回合。由于这种呼吸方式就像铁匠拉风箱一样,所以称为风箱调息法。
二是圣光调息法,在打坐后先做风箱呼吸,但是在用力呼气以后,要稍微屏息一瞬间,再慢慢吸气。这样持续呼气50次,再尽量呼出肺部中的空气,这样属于一个回合,总共做3~6个回合。
三是昏眩调息法,在打坐以后双眼基本上闭合,然后缓慢地进行长吸气,再从一数到三进行屏息,然后做收颌收束法和凝视,再缓慢彻底地呼气,重复练习2~3次。
四是清凉调息法,双手放在膝上端坐,然后张开嘴,把舌头卷成一条管子伸出嘴外,然后再通过舌头缓慢而深长地吸气,再沿着气管向下送,等到吸满空气后,再闭嘴低头,再从一数到四进行屏息,再通过鼻孔呼出空气,重复练习25~50个回合。
五是经络调息法,先用大拇指按住右鼻孔,用左鼻孔吸气,然后按住左鼻孔,用右鼻孔吸气,重复进行25个回合为宜。
佛教的调息养生的好处是什么?
佛教中的调息主要是对呼吸方式进行的调整,是通过修行使其达到一种能够纯自然的放松状态。因为人的呼吸系统能够引起人体生理和神经的各种反应,所以只要调息得当,就能够利用自然之气使呼吸变得顺畅,并且保证身体器官能够正常运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使身体能够得到自然的舒展,令心情也得到自然而然的放松,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在佛教中,坐禅是指什么?
所谓禅,是指思维或静虑,坐禅的意思就是坐着思维或者静虑,是佛教主要的修持方法。
早在我国的东汉时期,有关坐禅的修行方式就已经被僧人们熟悉,安世高翻译的佛经中,就对许多坐禅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有一些僧人以此为根据,提出要静坐修行。菩提达摩来到我国以后,曾经在少林寺中面壁静坐长达九年时间,并且引起了二祖慧可的注意,从此以后,禅定的修行方法开始代代相传,于是成了禅宗立宗的根本。
佛教的坐禅对人体具有什么样的好处?
所谓坐禅,就是指坐下来静心冥想,同时要注意调节呼吸和心跳,最终达到一种寂静的但是却意识澄洁的境界。
坐禅不仅仅是参禅悟道的一种必要手段,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养生功能。人们在坐禅的时候,随时都在进行调身、调息、调心,这样有利于缓解大脑神经系统的压力和负担,达到放松身心,延缓身体各器官功能老化的目的。坐禅的人如果能够采取腹式呼吸,还有助于使人安静下来,并且有排毒的作用,减轻毒素对身体的侵害。日本医学博士通过研究发现,坐禅还有助于治疗一些神经过敏症、结核病、失眠症、消化不良、慢性便秘、胆结石、高血压、各种胃病等疾症。
坐禅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医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长期坐禅的人都具有一些良好的心理特征,比如有较强的忍耐力,意志力坚定,思考力强,情绪比较稳定,遇到事情能够迅速冷静下来,人格特征显得更为圆满,等等。坐禅能使人拥有这些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同样是有科学根据的。医学家们通过研究还发现,人之所以显得急躁、自私、易怒,或者没有人缘,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发展得不平衡,而坐禅的时候,通过调息,能有效缓解交感神经系统的负荷,达到调节人的情绪,使人养成快乐和善的心理习惯的目的。
总的来说,不管是对生理还是对心理,坐禅都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有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
在佛教中,什么是念佛?
据说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小路边的弟子,这位弟子虽然道心坚定,但是生性愚钝,就连一个四句偈都不能背诵。释迦牟尼见他很伤心,于是就对他说;你背不出四句偈,那“扫帚”两个字能记得住吗?弟子说:这个我能记住。于是,释迦牟尼就让这个弟子天天念诵“扫帚”二字,这样过了三年,小路边由于不断念诵这两个字,从而降伏了内心的烦恼与妄念,证得了阿罗汉果,从此以后,念诵可以得道的故事就这样流传开了。
在佛教的修行中,念佛并不仅仅是念诵佛和菩萨的名号,还包括要思考佛法身的中道实相以及观想佛的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等法相特征。
念佛也能养生的原因是什么?
在佛教的修行中,念佛看起来简单,但是要做到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地念佛和菩萨的名号却很不容易,如果能够做到一心不乱地念佛,那么人的心性就能够得到净化,自然就会没有杂念和烦恼,身体也就能够随之康健。
更重要的是,在念佛的同时,修行的人也得到了阿弥陀佛和诸佛的护持,因为念佛愿力而得到解脱,甚至有望在临终的时候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前往西方极乐世界。
佛教音乐对养生有帮助的原因是什么?
在佛教传进了中国以后,慢慢吸收了中国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的长处,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佛教音乐。中国佛教音乐是中国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音乐中,佛教音乐的主要特征是静、淡、虚、远,不仅音色清新典雅,而且意境悠远深长,听者就像置身于仙境一样,一时之间能够忘却烦恼与忧愁,使人的身心都得到放松,从而有利于舒缓心情和养生保健。
佛教音乐养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在三国时期,佛教音乐从印度传入了中国以后,当时的陈思王曹植游览鱼山,因为听到了水声而有所感悟,于是就根据《瑞应本起经》创作出了梵呗《鱼山梵》,这是中国梵呗的开始。到了南北朝时期,梁武帝、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等人又创作出了一批佛教音乐,就这样,在上流阶层的提倡下,梵呗盛行一时。
到了隋唐时期,佛教的俗讲音乐非常流行,并且在百姓中很受欢迎,佛教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发展。
除了梵呗和通俗音乐以外,佛教音乐还可以分为赞、偈、咒、诵四大类,其中赞是赞颂佛和菩萨的音乐;偈是梵文音乐,有五字偈和七字偈的区别;咒是真言咒语的唱诵;诵是佛经的唱诵。
在佛教中,什么是习武养生法?
古代印度,在佛教诞生以前,就已经有了修习武术的传统。据说在释迦牟尼出家以前,他就精通多种武术,还曾经一箭射穿了七面铁鼓,武艺超越了常人。在佛教诞生以后,就继承了印度习武的习俗,在《大般涅盘经·金刚身品》中有这样的记载,佛弟子“应当执持刀、剑、器杖,侍卫法师”,这里就指出了习武的必要性。
当佛教传入了中国以后,佛弟子为了能够自卫和强身,创编了许多武术,这些武术以刚柔相济、动静结合闻名于世,在习武的过程中,佛弟子通过活动肢体,达到了舒筋活血、祛邪除疾、强身健体的目的,不仅强健了体魄,而且还能够养生延年。
为什么少林武术能养生?
少林武术是中国武术中的代表,内容非常丰富,种类非常繁多,普遍具有舒筋活血的养生功效。尤其是少林寺的内功和气功更具有养生作用,例如易筋经、内劲一指禅、八段锦、风摆柳、信游功、罗汉卧功等,这些功夫对于强壮筋骨、充盈内气、保养精力,都具有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