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29000000003

第3章 战争,意味着别无选择(2)

搜山的“马家军”愈来愈近,张琴秋想定了,她理理头发,掏出心爱的跟随自己多年的勃郎宁小手枪,禁不住潸然泪下。披肝沥胆,南征北战,轰轰烈烈干了一场革命,没想到与二万余众的西路军将士在大西北马失前蹄,终至全军覆没,落到如此凄惨的地步。眼见逃生无望,与其被俘受辱,不如就此了结自己的生命。时年32岁的张琴秋擦擦眼泪,背靠一块岩石,举起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2、将军“老妈子”

一声空响,张琴秋浑身一震,枪里没子弹了。

搜山的敌人越来越近,许多衣衫褴褛的西路军战士被敌人从山洞、石缝等藏身的地方搜出来,连踢带打地押送到山下。

生死认命,没子弹死不了,那就与敌人周旋到底罢。张琴秋把手枪卸得七零八散,扔到山岩缝里,然后东窜西躲,钻进一个隐密的山洞。这时敌人也懒得搜山了,他们知道,寒冬腊月,山上找不到任何可吃的东西,尤其无法忍受的是没有水,逃到山上的西路军残余早晚得下山寻找生路,于是把各个路口封销得严严的。两天后,饥肠辘辘、口干舌燥的张琴秋拄着一根树棍,摇摇晃晃出现在山下,在路口被敌人抓获。她穿着破破烂烂的灰军装,头上包着一块又脏又旧的灰布,脚上穿的是麻袋片外加草鞋。如果不是那身灰军装标明她是西路军的,从外表看上去简直就像一个乡下老太太。

战斗结束了,西路军数千官兵成了战俘。从意志薄弱的战俘口中,敌方得知,西路军最大的官,男的是徐向前,女的叫张琴秋,张琴秋操浙江口音,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大知识分子,在共党和红军中的地位十分了得。得意忘形的马步芳下了死令,一定要抓到徐向前和张琴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必有重赏。

敌方一个旅长听部下说在路口抓到一个女的,立即下令把人带到他那里,他要亲自审问。张琴秋进屋后,那位一脸横肉、留着八字胡的旅长定睛观察张琴秋半天,突然把手枪往桌上一拍,开口就问:“你是不是张琴秋?”

张琴秋摇摇头,装傻说:“我不是,张琴秋是谁?”

旅长大喝一声说:“不是张琴秋,留着没用,拉出去毙了算了。是张琴秋,我们还要优待。”

历经战火磨难的张琴秋不动声色,她在川陕苏区工作期间,学了一口地道的四川话。她从容地用川话说,我叫苟秀英,是四川巴州人,在家里受穷,饿肚子,为混口饭吃,跑到红军里当了伙夫。

敌旅长早就听说张琴秋是红军中的高官,有模有样的大知识分子,“会讲五国语言”,见眼前这个女人蓬头垢面,满头苍发,跟四五十岁的四川乡村婆子没什么两样,也就没起疑也没了兴趣,一挥手,令手下人把她关押到一个大场院里。

那里已经关了上百名西路军战士,一见张琴秋被带了进来,许多认识她的官兵都暗暗吃了一惊。她被抓起来,证明西路军已经彻底完了。张琴秋不等大家开口,便主动大声介绍自己说,我叫苟秀英,四川人。

挤在一处的十几名女俘会意地点点头说,来,过来坐,挤一点暖和。

滴水成冰的严冬雪夜,大家围着一盆炭火挤坐在一起,张琴秋小声嘱咐这些落难的战友要挺住,天下无绝人之路,以后找机会跑出去,再去找红军队伍。大家点点头。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些多好的女战士呵,她们已经身陷囹圄,残遭奸污毒打、折磨引诱,没一个人暴露“苟秀英”的真实身分。

1937年初春,“马家军”押送大批红军战俘到青海,沿途被枪杀的和病死的达两三千人。到达西宁后,男战俘被送至外地修筑公路,女的则被送到西宁市区各工厂做苦工,“苟秀英”被打发到义源羊毛厂分拣羊毛。张琴秋这个名字,像幽灵一样从地面上消失了。

西北军阀马步芳身高马大,长着一双肉泡眼,他的野蛮残暴是出了名的。为巩固自己在西北的统治地位,他曾像割草一样,把一个个村子的人全部杀光,对红军战俘则更是滥杀无计。解放后,从西宁三个活埋红军战俘的大坑里,挖掘出一千七百余具遗骸,这还不包括在战场上和押送途中被杀害的人数。一天,十几个敌军官兵嘻嘻哈哈来到张琴秋所在的义源羊毛厂,他们挨个审视那些女战俘,最后挑出10个年轻女性,令她们站成一排。对面十多米的远处,又让10个当兵的站好。当官的一声令下:“向前齐步走!”10个大兵踩着口令,迈步走到女战俘对面。

“立定!”当官的狞笑着说,“现在开始,面对面站着的,就是夫妇了,这是马军长亲手签发的命令,必须无条件服从,祝你们幸福!”

女战俘们闻言,号啕大哭,相互死抱着不肯撒手,但还是被那些当兵的生拉硬拽地带走了,自此不知所终。所幸,一副乡下老太太模样,坐在腥臭的羊毛堆里正在分拣羊毛的张琴秋没有被相中,但周围红军女战俘凡知道张琴秋真实身分的,无不为她捏了一把汗。

马步芳滥杀百姓和战俘的暴行,经国内外媒体报道后,引起全国人民的严正抗议,也引起部分国民党上层人士的批评。为平息舆论,马步芳把一批年轻的女战俘集中起来,组织了一个“新剧团”,给前来视察的南京政府高官和社会各界人士演出,以掩盖其残暴罪行。被选进这个剧团的王定国(后为谢觉哉同志夫人)、蔡元贞、黄光秀(已被迫嫁给马步芳为妾,却依然心向红军)等人一直深为张琴秋的安全担心,她们密商了一个解救张琴秋的计划,先以剧团需要有人做饭为由,把“苟秀英”要到剧团伙房里。这件事很快办成了。不久,黄光秀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对马步芳建议说,红军战俘中有一对恋人杨万才、赵全贞,都是回族人,应当按照伊斯兰教义,为他们举行婚礼,以安抚红军战俘的人心。马步芳听了,觉得这是给自己涂脂抹粉的好机会,当即点头同意,令手下人好好筹备,他本人要亲自出席结婚典礼,并让他手下一员干将把“新娘”赵全贞收为“干女儿”。

马步芳这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屠夫要青海报界对此事大肆宣扬,企图堵住各地舆论的指责。其实,杨万才和赵全贞并非恋人,二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假称恋人,要求结婚成家,唯一的目的是设法把张琴秋要到家里当“老妈子”,以把她保护起来。自此这位驰名巴蜀的红军女将垂目低首,穿一身朴素的旧衣,以“老妈子”的身分潜伏在杨万才和赵全贞家里,时时注视着敌情动态,准备伺机逃出马步芳的魔爪。

时过不久,原红四方面军骑兵师师长马良骏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之下叛变了,他向马步芳密告,据红军战俘私下传闻,张琴秋没死,她已经被俘,眼下就潜伏在西宁城内。坐在虎皮椅上的马步芳一跃而起,狞笑着说,人在西宁就是笼中之鸟,不信她能逃出我的手心!他立即下令在全城搜捕,大街小巷到处张贴着悬赏一千块大洋捉拿张琴秋的告示。风声一日紧似一日,不过,张琴秋就像精明的老鼠躲进猫耳朵里,敌人万万没想到,那个整日在他们眼皮底下出出进进,拎着菜筐上街买菜,灰头土脸,步态蹒跚的村妇就是他们要抓的张琴秋。那时,西宁市周围封锁严密,插翅难逃,但在市里,当了苦力的战俘们活动还比较自由。赵全贞的新家,也成了西路军许多被俘人员常来“串门儿”的地方,剧团内部的或在其它部门劳作的战俘空闲时常来聊天;尽管是在马步芳残暴黑暗的统治之下,但在这个小小天地里,他们可以悄悄说些心里话,或嬉笑怒骂,或放声大哭。

一天,赵全贞家突然来了一位薄施脂粉、淡扫蛾眉的不速之客。她叫杨绍德,原是西路军妇女独立团的一个排长,张琴秋是她的老上级。此人被俘后,嫁给国民党青海省党部的一个科长卢澄。在赵全贞家的院子里,她与张琴秋劈面相遇,四目相对,都愣住了。杨绍德四下望望,脱口叫了一声,“张部长,你在这呀!”

杨绍德回家后,便把发现张琴秋的事情悄悄告诉了丈夫卢澄,卢澄又迅速密报给南京政府驻青海省党部的特派员李晓钟。

危险的阴影突然降临。

3、虎口脱逃

那几天,赵全贞家里气氛紧张极了。愁云遮盖了张琴秋和王定国、吴仲廉(当年,毛泽东亲自主持制订的《古田决议》,就是她亲手抄写的,是西路军中一位有影响的、地位仅次于张琴秋的女干部)、杨万才等一些难友的心头。怎么办?西宁满城是马步芳的特务爪牙,出城的路关卡重重,而且沿途荒无人烟,逃是逃不出去的。张琴秋思虑再三,做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她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直入虎穴,且看他们如何动作。蒋介石政府与马步芳这类地方军阀向来矛盾重重,貌合神离,未尝不可以利用。

战友们担心地说,天哪,这不是把自己送入虎口吗!

张琴秋笑笑,狭路相逢勇者胜,既然横竖是个死,为什么不闯闯呢!在王定国陪同下,张琴秋果然深入虎穴,主动上门,对杨绍德进行了“回访”。一进门,张琴秋一改伪装的“老妈子”模样,那镇定自若、挥洒自如、谈笑风生的女将军气度,让对方大感钦服。卢澄和国民党青海省党部特派员李晓钟堆起满脸笑容,以礼相待,然后试图开始政治“攻心”。

卢澄说,蒋委员长一向很反感马步芳独霸一方、胡作非为的作风,眼下抗战新兴,国共两党已经决定合作,关系很好。早闻张部长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我等慕名已久,只要您发表个声明,宣布脱离共产党,就可以在国民党里做事,南京方面有不少原共产党人士,脱党以后都做了大官,凭您张琴秋的学识才华,相信一定会提升得很快。

李晓钟说,只要张女士同意,我们就可以帮助您离开青海。

此话一出,李晓钟的目的昭然若揭,他是想把在红军中担任高官的张琴秋当成“厚礼”送给蒋介石,以买官进爵。看来有机可乘。张琴秋不动声色,不卑不亢地说,我和许多难友时时处于马步芳这个杀人如麻的屠夫刀下,生命安全毫无保障。这个问题不解决,其它事情无从谈起。

此后,李、卢二人果然对发现张琴秋的事情守口如瓶,没有惊动马步芳。不久,机会来了,南京政府要举办抗战训练班,李晓钟、卢澄等人奉命去庐山受训,马步芳亲自出面远送。他万万没想到,他送走的不仅是南京政府方面的特派员,还有他朝思夜想悬赏缉拿的张琴秋。张琴秋和吴仲廉藏身在随行的一辆夹窝子(一种轿子放在车上的马车,在青海常见)里,连马步芳粗重的说话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王定国和杨万才、赵全贞夫妇等人,对张琴秋逃离苦海——马步芳统治下的西宁,做出了重大贡献。可惜命运对他们做出不同的安排,王定国、杨万才后来历尽干辛万苦,分别逃到延安,继续从事革命活动。赵全贞被迫改嫁给马步芳的弟弟马步銮为妾。1949年解放前夕,马步銮带着赵全贞和他们婚后生的儿子逃到台湾,据说赵全贞后来移居海外,不知所终。

李晓钟、卢澄等人带着张琴秋、吴仲廉一路疾行,经兰州到达西安后,立即派宪兵把张琴秋、吴仲廉抓了起来,并于1937年8月14日押送至南京。这是日军大举进犯上海的“八一三”事变的第二天,南京当局的精力都高度集中在上海战局发展方面,没人顾得上张琴秋等人。她们被关进南京“反省院”就无人问津了。进入“反省院”第一天,照例要填写登记表和誓词,誓词是统一印制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信仰三民主义”。张琴秋毫不犹豫地拿起笔,在“三民主义”四个字前面,加了“革命的”三个字。

其时国共合作大局已定,抗日统一战线已经形成。4天之后,正在南京与国民党谈判的周恩来、叶剑英,来到“反省院”看望被关押的同志,见到张琴秋、吴仲廉等人,周恩来激动地说,我们一直在设法找你们,终于在这里找到了!

张琴秋热泪滚滚,像孩子般哽咽了。

1937年8月27日,张琴秋等终获释放,启程前往延安。临行前,她给茅盾夫妇写了一封信,谈到茅盾先生的弟弟、她的前夫沈泽民在苏区的病逝,张琴秋说,“可怜他的一生,为解放人类的痛苦而奋斗,历尽艰苦,抛弃了个人的利益,日夜工作,积劳成疾,终于辞去我们而长逝了。唉,我没有见他的最后一面,实在使我心痛!”

大难不死的张琴秋,英姿勃勃走上黄土高原。这一年她33岁。

她不知道,前方的路依然时阴时晴,危机重重。

“这些共产丫头,真他妈顽固!”

1、用舌头舔伤口的卫生兵

一张乌黑的小脸蛋,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出现在已经没了窗扇的后窗口,一个小女孩在那里探头探脑地朝屋里张望。房间里,一张八仙桌上摆着一张脏兮兮的军用地图,几个红四方面军的领导正在那里研究周遭的形势和下一步军事行动,参谋和通讯员们进进出出,一片繁忙景象。窗口那个小女孩,引起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时年29岁的张琴秋的注意,院落门口是有哨兵把守的呀,这个小女孩是怎么溜进来的?要做什么呢?

张琴秋走出房间,绕到后面,招招手让那个小女孩过来。

小妹妹,你有什么事情啊?她和蔼地问。

红军姐,我也要当红军!女孩挺挺小胸脯大声说。

张琴秋笑了,摸摸女孩的头顶说,瞧你还是个没长大的小丫头,当红军是要打仗吃苦行军的,你能行吗?

女孩不服地说,别看我个子矮,都15岁了(其实她因怕红军不收她,多报了1岁),红军不是为穷人翻身闹革命的吗?我个子矮就是因为家穷,吃不饱饭,所以才要当红军闹革命的!

张琴秋眼睛一亮,说你这个小鬼很聪明啊,当红军要经常走很长很长的路,经常吃不饱肚子,还要扛枪打仗,你能行吗?

女孩响亮地说,你们红军姐姐行,我就行!

张琴秋见这个小丫头年龄虽小,反应很快,有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儿,就点头了,说你年龄太小,个头又矮,下连队还不行,先在我这儿当勤务兵吧。女孩一听,乐得一下蹦起老高。

她就是赵瑛(原吉林四平联合化工厂党委书记)。1919年,赵瑛出生在四川省通江县大巴山下的一个小山村,家里一贫如洗,长到14岁的时候,还没穿过鞋子,身上的衣服裤子破烂到极点,连流浪街头的“叫花子”都不如。有一年家乡大旱,三个月滴雨未下,周围数十里的树皮草根都吃光了,不久又流行瘟疫,村里死了好多人。1932年12月25日,红军解放了她的家乡,自此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打开地主老财的粮仓救济贫苦村民,甚至把地主积存的香肠、腊肉都煮了一大锅,每人一碗,老百姓们欢呼雀跃。因为红军的关照,14岁的赵瑛第一次穿上一件完整的小碎花白布衫。第二年春,小赵瑛出门割猪草,在村外的开阔地上看到200多名红军女兵正在进行军事训练,她们身穿灰军装,头戴红五星八角帽,足登草鞋,手持长枪大刀,排着整齐的队列,随着军官口令不断做出各种劈杀动作,口中雷鸣般喊着“杀!杀!杀!”

望着那些英武的女兵,小赵瑛深深地激动了,她下了决心,要去当红军,为穷苦的兄弟姐妹打下一个能吃饱饭的天下!赵瑛后来笑着对孩子说,最初我去当红军只有一个最简单的理由和理想,那就是红军能让老百姓吃饱饭。

同类推荐
  • 三十年散文观止

    三十年散文观止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历史拐点”是对既往历史的回忆、反思和叩问,在一场灾难之后,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改革开放之初,打破思想的枷锁,必须有“思想盛宴”;在“文化问诘”中,表述的是记住我们优秀的历史传统,摒弃落后腐朽的一面,褒扬那民族脊梁般高尚的灵魂;“时代留痕”记录了历史方方面的巨变,社会的,政治的,物质的,精神的,以及生存的大大小小的方面,市场经济对人的心灵带来的冲击,城市高速发展和乡村逐步萎缩,底层弱势群体的贫困与不幸……等
  • 南昌人

    南昌人

    程维用极为“接地气”且带有“现场感”地书写了南昌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市井生活,南昌人的面目跃然纸上。全书既有对过往历史的叙述,也有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同时结合了作者的亲身经历,用文字再现了一幅真实生动的南昌生活长卷,既洋溢着人文精神,又透露出城市的市井气息,体现了南昌的文化性格。镜子里当然有美好,那些不一定被人所提及或为人所知的南昌的历史、人物故事,市井生活,风土人情,如同随世流转的南昌乡音,那些熟悉的街巷气息,光影,面孔,将一一呈现。《南昌人》或许有这么点意思。坦白地说,我也会藏拙,我也会遮丑。因为我有虚荣,因为我是书里写着的南昌人。
  • 马克·吐温幽默与创作的故事

    马克·吐温幽默与创作的故事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在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追求真正人生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 长治大事记

    长治大事记

    五千多年前,炎帝在上党完成了中华民族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重大转折。炎帝之女女娃,随父治理水患,不幸溺水身亡,化作精卫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发鸠山在长子县,山上的灵湫庙即为纪念女娃而建。
  • 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热门推荐
  • 背后的下一站

    背后的下一站

    一场异常诡异的案件引出一段背叛的复仇,一个人注定的伤心最后换来的又是什么结果。。。
  • 我成了魔皇

    我成了魔皇

    少年有梦,但一人一剑能否留下自己的传说?
  • 超神进击

    超神进击

    一个天赋平庸,出身卑微的穷酸少年。意外获得一个来自高等文明的进化系统,从此金鳞化龙,大道通天,塑造不败神话。他从底层崛起,步步攀升,以蛮横的姿态,狠狠闯进这光怪陆离,强者如云,神魔纵横的大千世界。与诸神争锋,与天魔碰撞,横扫无数位面,睥睨四极八方。只求一败!
  • 吃错会生病 吃对不吃药

    吃错会生病 吃对不吃药

    日常饮食大有学问。正确地搭配,小食材也能发挥大功效,错误地搭配,吃再好的食物也没有用,甚至吃出疾病风险。本书以中医养生保健理论为依据,从心、肝、脾、肺、肾的脏腑补益,阴阳气血的平衡,9种体质的调理,人体对四季、二十四节气变化的适应等多角度入手,系统阐述了中医饮食养生思想以及行之有效的食养、食补、食忌、食疗方法。真正告诉你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才能不生病。全书脉络清晰,语言简洁,方法实用,贴近百姓日常生活,打造了针对国人体质和饮食特点的日常饮食养生方案,是普通百姓日常饮食养生不可或缺的指导用书。
  • 动漫系统异世从横

    动漫系统异世从横

    我们都是由神的想象而来!而罗天从地球穿越到异界大陆!却因为神的任务而获得系统!是前世最爱的火影.海贼王.曼威三部动漫!他凭借系统在异界大陆装逼.把妹.杀人防火!但他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征服另外一个神的幻想世界!让我们来见证他的崛起吧
  • 暴雷(严选优质男人系列之五)

    暴雷(严选优质男人系列之五)

    站在我的身后,你只要做个小女人就好。”“作为我的敌人,你已经失去了享受阳光和空气的权力。”他将强硬和无畏对向了自己的敌人;他将温柔和体贴留给了自己的女人;他将不断变强的意志,留给了自己!
  • 十年旅行

    十年旅行

    真奇怪,啊~,真是奇怪的梦境,是想让我知道些什么吗?每次做梦都会是一次意外和遇见!不知这次又会发生什么。
  • 我会吸收异能

    我会吸收异能

    全民进化之后,生物获得异能,人类进入星际时代在各种各样的异能中,郭穷挑花了眼我的异能就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PS:走了,等信
  • 霸道林总裁的生活

    霸道林总裁的生活

    每个人都在幻想能够成为一个霸道的总裁,可是现实却是如此的悲哀,就让林总裁带你走进梦幻的总裁生活。
  • 荒芜城

    荒芜城

    一宿贪欢躲过杀身之祸。二十余载身陷血雨泥泽。三生有幸破镜落地重圆。四鬼绕梁地府阎王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