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花季
风,轻轻吹拂着她,19岁的花季女孩,红唇颤动,秀发乱飞,步履轻盈,鲜丽的生命散发着芬芳,大大的眼睛湖水般清沏,一笑就会弯成月芽儿,而且,她的歌声曾经感动和迷倒过许多人……
此刻,她不在上海外滩眺望灿烂夜景,不在西单购物中心闲逛,不在深圳海滨沙滩晒太阳,不在咖啡屋或网吧与爱情喁喁私语……
她被绑在一棵大槐树上。
蓝印花布的粗布衫被狂舞的皮带撕得粉碎,鲜血在嘴角和半裸的肩膊上纵横淋漓。
她是一位女八路,名叫刘涑(原中纪委副书记赵毅敏[原名刘焜]的妹妹),抗战期间在山西省灵丘县任妇救会主任。一天凌晨,为躲避日伪军的大清剿,县武工队组织群众火速转移,一位村妇的6岁女儿喜兰子没能跟上队伍,遗留在村子里,母亲发现后,痛哭失声,一定要回去找。刘涑说,还是我去吧。话音未落,她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微茫的晨光中。稍后,武工队长不放心,又派一位战士去接应刘涑,当他赶到村边树林时,目睹了如此惨烈的一幕。
刘涑在村里一处草垛边找到正在熟睡的喜兰子,脏兮兮的小脸上布满泪痕,显然,她哭着哭着睡着了。当刘涑气喘吁吁、慌里慌张背着孩子往山里跑时,被一群虎狼般的日伪军追上了。
“八格牙路,小小的女子,这样的快跑!”十几把枪口和刺刀齐刷刷把刘涑围了起来,“说,往哪里跑?”
这时刘涑反而沉静下来,她放下背上的喜兰子,擦擦额角的汗水,把孩子护在膝前,低首不语。
“快说,不说死了死了的有!”一个鬼子逼上前,啪地一个重重的耳光扇过来,刘涑踉跄了几步,又站稳了。喜兰子吓得哇哇哭起来。
刘涑对孩子说:“喜兰子,不要哭!他们是坏人,日本鬼子,专门杀人放火,欺负咱们中国人!”
鬼子听出一点意思,狞笑着说:“你的大大的坏了,你向小孩子说皇军的坏话是不是?”他下令要几个伪军上前把刘涑绑到树上,轮番用皮带抽她,抽一阵就追问:“八路在哪里?你往哪里跑?”
刘涑咬紧牙关,一声不吭。狂舞的皮带中,衣服破碎了,脸上,身上,所有露出的肌肤都鲜血淋漓。一直缩在一旁悲哭的喜兰子突然疯了一样扑上来抱住刘涑的腿,哭喊着“不打姑姑!不打姑姑!”
噗地,一个鬼子把刺刀直捅进喜兰子后背,然后猛力一挑,把喜兰子挑飞到一旁,孩子大叫一声,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儿,死了。
愤怒的刘涑大喊:“你们这帮狗强盗,杀人的豺狼!血债一定要你们的血来还!”
鬼子的几把刺刀同时深深捅进刘涑的胸膛!
刘涑最后留给历史的不是歌声,而是一声震撼山河的怒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她的生命终止在19岁。在历史中,她永远是19岁。
这是本书中的一个情节。
今天,历史的目光、我们的目光深情地凝望着她们,这些女战士。
军帽下,如诗如画的柳眉秀眼红唇。军衣下,是英武掩不住妩媚的丰胸纤腰身姿。但是请别忘记,战争、可怕的战争,在这些花季女孩的脸上身上,在这些亮丽的影像上涂抹了滚滚的硝烟、飞扬的征尘、破碎的伤口和纵横淋漓的鲜血。
面对诱惑,她们怒吼着“决不!”
面对死亡,她们呐喊着“冲锋!”
数不清的女孩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缓缓倒下,倒在带血的微笑和含泪的向往里。数不清的花季还在开花的时刻就突然凋谢,给人间留下无尽的落红和无限的感伤。
于是我们看到——
家资钜万、仆僮成群的豪门闺秀,面对父亲的怒吼和母亲的眼泪,砰的一声关上门,穿上草鞋朝风沙弥天的中国大西北走了……
住洋楼、坐洋车的大军阀之女,深夜中与家人不辞而别,剃了一个大兵的光头,朝战火纷飞的前线走了……
知书达礼、温柔可人的小家碧玉,双膝跪倒,热泪横流地向双亲磕了个头,然后朝敌后的青纱帐走了……
苦大仇深、瘦骨伶仃的童养媳骂了一句“日他娘的!”扔下丈夫和烧火棍,扛起红缨枪走了……
学业优良、穷困潦倒的女学生偷偷看了几本禁书,然后冲上街头,迎着激射的水龙,发出救亡的呼吼……
北大、清华等各类名牌院校的天之骄女,弃绝了渡海留洋、远嫁大佬的阔太太生活,赶着骡子、驮着孩子,横穿半个中国……
然后,是无数的流血牺牲,是花期的过早凋谢……
这就是本书的女性们。她们是矗立于岁月深处的一群美丽而悲壮的雕像。每当聆听她们回望她们感念她们,我们就无比激动。她们是战争中的女孩、革命中的斗士、长征中的战士、屠刀下的烈士。
20世纪90年代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得知当年延安有过一个“中国女子大学”,上千名在抗日救亡热潮中投奔延安的女青年和长征中过来的部分女战士曾在那里学习工作过。从1995年开始,迄今历10余载矣,我们按照延安女子大学校友会提供的名单,陆陆续续地不断访问她们,了解和收集她们及其战友的经历和故事,还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档案资料。她们都老了,记忆和语言都不甚清晰了,采访便成了一个艰难的、漫长的、需要特别用心的过程,好些老战士在断断续续谈完她们的故事后便溘然长逝,这常常让我们的心处于黯然神伤的静寂与空落之中。但我们坚持下来了——我们觉得我们必须坚持。我们认为,尽管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距离今天已经十分遥远,但那个时代的精神不应该遥远。在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命运陷入空前的危机和惨烈,而中华民族的精神却抵达空前的壮丽和伟大。
看看今天阳光耀眼的街上或者华灯如海的街上,那些如花绽放的时尚女孩吧,她们享有怎样芬芳亮丽的花季啊!她们的微笑像玫瑰一样迷人,她们的步履像羽毛一样轻盈……而本书中的女孩女性们是没有花季的,苦难和战争像遮天蔽日的巨大风暴,扫荡了她们青春中的绿叶花枝,毁绝了她们的梦想与爱情,并把当时的四万万中国人民推进死亡和血泊之中。对千千万万出身贫苦的女孩来说,战争终结了她们从祖辈那儿承继下来的古老的苦难,却开始了另一种更为悲壮的苦难——为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而流血牺牲的苦难。但是,面对革命与使命、杀戮与死亡、战争与爱情,这些女性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更加炽烈的爱,创造了自己的花季。那是别一种花季——鲜血迸溅在大地上,滋养出鲜红的花朵——带血的花季!
我们展示给大家的,就是这样一批女孩女性,战争中的女孩女性。当女性被迫卷入生与死的大搏斗,她们有哪些独特的经历和感受,她们怎样面对使命和杀戮、鲜血和眼泪、亲情和爱情,她们怎样做妻子和母亲等等,就让我们来听听她们自己的叙述吧。
我们记录了近百名女性关于战争的回忆,以及火与剑在她们生命里刻下的痛苦与光荣,许多秘密和故事是鲜为人知的。在她们和我们之间,隔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隔着无数的死亡和共和国近60年的奋发历程。如今,青春已逝,霜雪覆盖了她们的额顶,她们所创造的奇迹、所经历的故事已经离我们远去。活着的人只能在阳光下,寂寞地、静静地坐在长椅上,注视和倾听今天的欢笑和美丽,而更多的人已经湮没在历史的苍茫剪影之中。
其实,她们就是我们之前的历史。没有她们就没有我们。她们的爱——如同伟大的母爱——永远存在。无论我们是否倾听她们回望她们记得她们,她们始终都在天空中深情凝望着我们,微笑和朝霞相映,目光和阳光相融。
蒋巍,雪扬
2007年立春之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