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它要求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自欺,不欺人,不虚伪;在社会交往中要待人诚恳,信守诺言,只有这样,才能既取信于人,又能赢得彼此间的信任。所以,可以说,“诚信”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根本。不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诚信,家庭的生活,集体、单位的活动,无不应该以“诚信”作为基础。“诚信”要求人们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宽容、信守诺言。
如果社会中没有“诚信”,个人将会失去真诚可信朋友,经营者将会失去亲密合作的伙伴。所以,不论个人还是集体,都必须树立诚信为本的意识。
“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乐于称道别人的长处,乐于结交贤良的朋友,这同样也是人际交往中一种科学而积极的交往方式,心胸开阔,以诚待人,是我们立足于当今社会的有力保证。
以“诚信”为本,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建构新型的人际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儒家还强调“信”与“义”的关系。儒家认为,所遵守的“信”应该是合乎道义的,也就是说,如果发现已承诺过的事情有不合理之处,也就是不合“义”,那么,就不应该对这种承诺再死守不放,这时,不守信,不履行承诺才是合乎道义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只知重然诺而不会分辨是非善恶,没有原则的有言必信有时也会犯错误。真正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关键要看交往的对象,如果对方是不讲诚信的不义之人,我们就应该明辨是非,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自己正当的利益不受侵犯,才能为单位、集体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智慧金言】
由此看来,儒家所讲求的诚信是非常合理而正确的,这才是确切而完整的儒家关于“信”的基本内容。这种具有明显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双重特点的“信”,对于我们今天生活、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以此种“诚信”观念为基础,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引导人们去追求、实践真、善、美,这,正是社会主义社会中,道德建设的应有内容。
“忠”正行事
说到“忠”,人们常常会想起专制时代的政府官吏对于君王的无条件的绝对尊崇与服从。因此,“忠”似乎成了专制时代中愚昧思想的代名词,它似乎代表了专制社会每一个臣民对于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的放弃,也似乎传达出此时的每一个臣民对于道德和正义的漠不关心。但是,如果我们能摆脱心中的成见,通过古代典籍中有关“忠”的论述来重新审视“忠”字的原始含义时,我们会发现,真正的“忠”,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优秀品德。
说到猪八戒,人们便会想到他的贪吃、好色和懒惰。但古语说:“食色。性也”,贪吃和好色,正是人的本能。而猪八戒的表现,正是这种人的本能的表现,只不过是作为艺术形象,显得更加夸张而已。
现实中,当我们形容一个人的贪吃和懒惰时,常常会调侃地说:像猪一样。也许,这也正是作者让猪八戒投胎为猪的缘由。猪有形象是人类这种本能的最典型体现。如,猪八戒因调戏嫦娥被贬下仙界,而在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大圣除魔”,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笫五十四回的女儿国中,猪八戒的好色特点,无不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取经的途中,去讨要斋饭的猪八戒常常一头拱进草堆,美美的睡上一觉,然后回去交差。在数次与妖魔的争斗中,猪八戒也是常常躲在后面,一副贪生怕死的样子。面对斋饭,猪八戒却一口丢进去一碗,十数碗饭转眼就不见了。也正是因为猪八戒的这些特点,才数次被孙悟空捉弄,被诱哄去干些出力气的差事。但无论怎样地可笑与可气,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栩栩如生、真实生动的猪八戒。他虽有诸多劣性,可不虚伪,常常直言表达出自己的愿望,顽劣中透出一丝可爱。
如果说猪八戒是真实表现自己的典型,则在某种程度上,孙悟空可以说是正直、无畏的典范。他的诸多优点,已有很多论述,而正直、勇敢、无畏的特点,也是不容置疑的。他面对邪恶毫不妥协的勇敢,就是玉帝、上仙、观音或如来,有错也敢当面批判指出的正直无畏,都是具有“忠”的品格的表现之一。
就“忠”而言,在猪八戒的真实之“忠”,孙悟空的无畏之“忠”而外,唐僧更多表现的则是一种仁爱之“忠”。唐僧的取经一路,也是指引徒弟们救危扶善的一路。哪有妖魔害人,他要徒弟降妖救人;哪有百姓受难,他让徒弟们解救危难,唐僧正是儒家“善”的化身。
体察了“忠”的形象特点,也了解了其真正含义,此时,我们一定认可了“忠”的优秀品格。“忠”正是儒家圣哲理论和信念的直接表达。
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一切发自人类个体的内心的思想和行为都应该是好的思想和好的行为。正因如此,由人类每一个体的内心思维,所指引的人类的每一个个体的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也应该是最完善的思想和最完善的人格,它的思想基础便是这种“正直、真实、宽厚、善良”的品格和行为特征。只有以此“正直、真实、宽厚、善良”的品格和行为特征为基础的社会,才可能是一个人人享有幸福与自由的社会。
因此,“忠”这一优秀品格,在我们的当今社会中,仍然应该是弥足珍贵的。我们不仅应该有孙悟空的无畏、勇敢,唐僧的仁慈善良,也应该能像猪八戒一样,勇于展现真实的自己,当然,猪八戒的馋与懒,贪财与好色是我们应该摒弃的不良习惯。
因为人类每一个体的本性是善良的,但人类的善良本性中也常常带有与这种善良本性相背的软弱与惰性等不良因素,而这种软弱和惰性的因素使得人们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诱惑,从而偏离自己善的本性,甚至做出背信弃义的行为,这是我们应该时时警惕的。
【智慧金言】
因而,理解儒家真正“忠”的含义,坚守“忠”的信念,是我们每个公民应该负起的责任和义务,是保证社会健康文明发展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每个社会个体生命走向成功和自由的保证。
“孝”道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传承至今的优秀美德,是儒家重要的伦理规范之一。因此,在儒家典籍中,有很多关于“孝”的论述。
如:“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父母年老,自己懒惰不去做事,不赡养父母,这就是不孝之一。但知道赡养父母,是不是就可以说是孝呢?“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当人问孔子“孝”时,孔子说,现在的人,认为赡养父母就是孝,连犬马有时都可以得到人的饲养。如果只是养活而不尊敬老人,那么养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可见,不赡养父母,当然是不孝,但只赡养父母,而对父母没有真情实意,不从心底真挚的关心、尊敬父母,也不足以称作“孝”。敬重父母、赡养父母尽心尽意,这才是“孝”的根本所在。
在《西游记》的以下章节中,通过书中人物的言行对应该实行“孝”道做了有益的宣扬。
在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便有“孝”的表现。求师学艺的孙悟空途中遇到了一个砍柴的樵夫,当孙悟空从樵夫口中知道了须菩提祖师和樵夫是近邻时,问他为什么不去求取长生不老之方时,樵夫说,母亲年老,要供养老母,所以不能去修行。当孙悟空再次用手扯他一起去时,樵夫道:“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才与你这般说了,你还不省?假若我与你去了,却不误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养?”一个普通的樵夫也知道奉养老母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可见,《西游记》中,行“孝”已成为一个人人生中的基本信念之一了。
在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中,孙悟空见到被黄袍怪掳去的宝象国百花公主,问公主:人生天地间,什么是得罪?公主说:“记得古书云:‘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知道自己远离父母,不能在父母面前行孝,“诚为天地间一大罪人”。孙悟空也说:“孝者,百行之原,万善之本”,并以此劝说公主帮助他捉拿黄袍怪。公主也深知自己的行为十分不孝,要竭力帮助孙悟空战胜黄袍怪。这些对话也是对行“孝”的重要性做出的说明。
在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识破了白骨精的变幻,数次将她变化的假身打死,而肉眼凡胎的唐三藏不明真相,怪罪孙悟空滥杀生命,甚至用念紧箍咒来制止孙悟空杀生。孙悟空忍着头疼,向师父解释真相的同时,仍然不忘保护师父不受妖魔的侵害。这不正是“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的表现吗?虽然唐僧不是孙悟空的生身之父,但俗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唐僧之于孙悟空,也正像孙悟空的父母一样,值得孙悟空孝敬和尊重。
当孙悟空被逐,唐僧被黄袍怪捉住,不能获救时,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孙悟空。孙悟空得知师父有难时,就对群猴说:“他(唐僧)倒不是赶我回来,倒是叫我来家看看,送我来家自在耍子,如今只因这件事,待我还去保唐僧,取经回东土。”由此可知,尽管被逐回,孙悟空还是心系唐僧的安危,知道唐僧需要他的解救,就立刻前去,毫不迟疑。
在《西游记》中,即使一些妖魔,捉住了唐僧,要吃唐僧肉时,也知道要请来妖怪父母一同享受,不敢独享。
因此,可以说,在《西游记》中,“孝”不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不言而喻的道德准则,并且具有丰富的内涵。这同时说明了行“孝”,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在我们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实行“孝”道,仍是社会道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当今社会中,经济和科技高度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生活中各方面的压力也日渐增大。网络等各种信息手段的普遍流行,使人们的交流受到时空的限制大大减少。但同时,忙碌的生活,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也使人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一个电话,便是新年的问候,节日的祝福。可是,对于那些年老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不必再去为工作而辛苦奔波,有了更多的闲暇,而忙碌的子女却常常没有很多时间去陪伴老人,于是,很多老人难免会感到孤单和寂寞。我们要尽的不但只是“孝”行,更重要还要有一份“孝”心。
所以,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朝夕相处的家。子女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抚养和疼爱,是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才有子女的今天,而让年迈的父母有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仟和义务。
也许,你每天都有繁重的工作,让你忙碌紧张;也许,你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天真可爱的儿女,为了儿女的健康快乐成长而辛勤奔波。但无论怎样,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年迈的父母,不要忘记他们希望你“常回家看看”的殷殷期盼,别忘了常给父母一声知冷知暖的问候。对父母行孝道,尽孝心,是一个人有责任心的体现,对家庭有责任心,才能对工作有责任心,对工作有责任心,才会对社会有责任心。这样的人,才可以成为家庭的支柱,社会建设的主力,才可以做国家的栋梁。
上行下效,你的孝行是你的儿女行孝的榜样,你的孝心将会让你获得晚辈儿女的尊重和敬爱,将会给你的晚年带来融融的天伦之乐。
在人们对物质多所追求的今天,我们还应该避免走入另一个误区,就是以为多给父母物质的享受,保证父母的物质生活,就是孝敬了。其实不然。儒家更看重精神的敬重。正如上文所说,孝在行,更在心。在老人的基本生活大多数已经得到物质方面保证的当今社会,老人更多需要的是精神的安慰。因为年老而产生的情绪上的失落感和孤寂感,会让老人的情绪变得容易波动,所以,对于今天的老人,精神方面的照顾和关怀应该是最重要的。也许我们不能天天守在父母身边,但心灵的关心必不可少。与父母保持联系,常常看望,用各种方式给父母以精神安慰,这一点,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如何处理我们与老人意见的分歧,也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应该如儒家所言,尊敬父母,委婉的提出意见,而不能流露出不屑或不敬的神情。面对家庭中出现的矛盾,也应该讲究处理的方式和方法,年老的父母有时固执己见,我们应该妥协退让,在晚辈面前注意维护老人的尊严,然后再慢慢进行交流沟通。
【智慧金言】
在我们广泛提倡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的今天,对人性,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尊严的关注和高扬,也是一种关于人生的终极关怀和价值取向的关注。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中,避免成为金钱的奴隶,维护人的自尊。保持人类本身善良、优秀的品质,反思社会思想伦理的蜕化之处,传承儒家思想的数千年美德,是家庭和睦,社会发展的有力保证。依法治国,还要以德治国,确保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佛家四谛,求得人生极乐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佛家的四圣谛,亦即佛家的四种真理。何谓“苦谛”?佛家认为,人生有出生时苦、老来时苦、生病时苦、临死时苦、冤家碰头苦、心上人别离苦、所求不得苦、身心欲求好比火一样的炽盛煎迫人苦,即人生有八苦,这是佛家对于社会和人生,及至世间的一切所做的价值判断。
“集谛”,又称“因谛”,主要揭示“苦谛”的原因。也就是说,人生的“苦谛”在于“贪、嗔、痴三毒”等造下的孽。“贪”为贪欲,“嗔”为嗔恨,“痴”为不知无常、无我之理。佛家认为,人生世间虽有无量的苦,但这种苦并不是孤立和偶然的,他产生的缘起便是“集谛”。
“灭谛”是说要灭除“集谛”所包括的一切惑业,从而使人生解脱生死,趋向真空寂灭的涅槃境界而获证圣果。
“道谛”是指灭苦的方法。“道谛”揭示出“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种正道,即“八正道”。也就是通向涅檗解脱之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佛家认为,按照“道谛”揭示的“八正道”等方法进行修行,就能超凡入圣,由迷界此岸到达悟界彼岸。
佛家以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人生犹如苦海,没有终极,身在其中,只能沉沦起伏,历尽痛苦。活着的人常常不得不面对生理病痛,或生活中的挫折。而且,痛苦也不仅是来自肉体或精神情感,还有人生命运难卜、祸福无常的生命体验,使人时时感觉到无奈。
而“集谛、灭谛、道谛”则分别指出人生之苦的原因,人要懂得应该灭除这些苦的根源,寻找到灭除这些苦的方法和途径,最终使人达到极乐世界。
由此可见,佛家的“四圣谛”是在教人如何脱离苦海,求得快乐,是一种自我解脱的法门。佛家认为,人生在世,无不有苦,而苦的根源是人的贪得无厌,应该把人类的贪欲一并去除,而去除贪欲的方法就是断除苦因,这正是佛家的大智慧之处,也是佛家的根本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