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为人
“仁”是儒家哲学的核心内容。
古训说:“仁者人也”。什么是“仁”,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仁者”?为什么我们要恪遵“仁”的儒家智慧呢?我们可以看看徐复观先生的解释。徐先生在其文中,通过多方论述以后写道:“《论语》的仁的第一义是一个人面对自己而要求自己能真正成为一个人的自觉自反。真能自觉自反的人便会有真正的责任感。有真正的责任感,便会产生无限向上之心。凡此,都是《论语》中仁字的含义。”所以,在徐先生看来,“仁”是一个人的“自觉自反”,是“有真正的责任感”,是因此而产生的“无限向上之心。”
读到此时,我们的脑海中不由得会浮现出《西游记》中的两个形象:孙悟空与唐三藏。
这里要说的是,孙悟空与唐三藏并不是典型的、完美的“仁者”形象,他们各自展现的,是“仁者”的内涵之一,即:从孙悟空身上,我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他的“对己的责任感”,也就是无限向上之心。而唐三藏向我们展示的则是更为典型的“对人的责任感”,即对人无私的爱。
孙悟空一路向西保护唐僧取经,一路降妖捉怪,一路成就了自己的“斗战胜佛”;唐僧一路艰难跋涉,一路愈行信念愈坚,一路顶礼膜拜佛祖,终于求取到了普济众生的三藏真经,成就了自己的旃檀功德佛。
在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孙悟空带领群猴发现了水帘洞,被拜为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突然一日,心生烦恼,于是辞别众猴,去寻长生不老的妙方。这是孙悟空自己反省的开始。在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中,孙悟空跟随须菩提祖师及其门徒修习洒扫应对、言语礼节,修炼心性,领悟祖师妙音,成为自觉的人。在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中。孙悟空不满意“弼马瘟”的小官,向玉帝索封了“齐天大圣”的美称。并因为未得到参加蟠桃会的邀请,大闹天宫。这一切,都表现了孙悟空强烈的自尊要求,显示出孙悟空已经成为一个理性的个体存在者。这是其作为理性个体的人,具有了无限向上之心的初步展现。
在保护唐僧取经的西行途中,孙悟空更是从不服输,从不气馁,总是想尽办法,降妖捉怪,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乐观和无畏。无论孙悟空被误解驱逐,还是身遭痛楚。最终,还是须得孙悟空解救危难,保护取经人得以西行。
与孙悟空的乐观和无畏相比较,唐僧则更多的表现出了对人的无私之爱,即仁者的“对人的责任感”。虽然这种无私之爱有时给他带来的并非幸福而是灾难。但爱人之心本身是可贵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例如,在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唐僧肉眼凡胎,不能分辨白骨精的能言善变,误认为孙悟空三次杀害无辜,一气之下,驱走美猴王,结果自己无人保护,落入妖魔手中,险些丧命。在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一回中,唐僧同样一片爱心救助落难儿童,结果也险些成为红孩儿的口中美食。但无论如何,唐僧对他人的无私爱心,由此可见一斑。这里,我们不能过分责难唐僧,作为凡人,他不能辨别妖魔鬼怪,不能分辨伪装后的真假善恶,是可以谅解的。
在广大读者心中,孙悟空和唐僧的形象令人喜爱。原因何在?也许,孙悟空的勇敢无畏、“强者为尊应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的英勇形象,唐僧慈善仁爱、和蔼可亲的长者风范,不啻为其中的主要原因。殊不知,他们的这种形象特点传递给读者的,正是儒家圣哲的核心内容,即:“仁者”的风范和特征。这也正是我们现代人所应追求和具有的美德之一。
自从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第一个提出“人是什么”的问题开始,人类开始了对自己的反省。从“人是什么”的疑问,到“仁者人也”的担当,我们追随着哲人的不断思考,使自己成为了文明社会中的一员。富有智慧和才能,依此走过一个成功而辉煌的人生历程,这正是在当代社会中,我们每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生命个体对自己人生的美丽期望。如何实现这一美丽的人生期盼呢?
在此,儒家圣哲以“仁”为准的,向我们昭示了让个体人生走向成功的智慧选择,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唐僧,则给我们做了具体的、形象地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追求儒家智慧——“仁”,不应该单纯是孙悟空的积极向上,更不应该只是唐僧的纯真善良,这里的“仁”,应该是综合孙悟空的勇敢向上与唐僧的充满爱心为一体的“仁”。只有如此,才算成就了真正的“仁”,也才算真正达到了儒家“仁者为人”的完美境界。“仁者人也”,这句看似平淡而浅显的表述,其实蕴涵着无尽的哲理和内涵。
从我们发现自己有不足之处或未知领域,有一种自觉的对人生生存和追求的思考,到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可以说,就是成仁过程中的“自觉自反”阶段,有意识的思考关于自己,反省自己,甚至反思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此时的你,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生命存在个体,上升到了一个具有理性思索的“人”的高度,与只是生存着而没有思索的生命个体有了本质的区别。这是让你走向成熟,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因为,你已经在为实现你自己的生存意义开始努力了。
人有所思,必有所得。如果你能像想要成为“仁”者的人那样,可以让自己感到“有真正的责任感”——对自己的生命,对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并因此而产生出一种“无限向上之心”,那么,你的生命一定会是积极乐观、无所畏惧的一生。你会让人感到,你和孙悟空一样,永远是那样的充满生命力和自信。你不但会给自己的生命历程带来一份份成功,也会是一个可以把你的自信、乐观与勇敢传递给别人的人,一个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的人,一个自己一生快乐、成功,也给他人带来快乐、成功的人。
此时,也正如徐复观先生在上文中论述的那样,“对‘己’的责任感,同时即表现面对‘人’的责任感;‘人’的痛痒休戚,同时即是自己的痛痒休戚。于是根于对人的责任感而来的对人之爱,自然与根于对己的责任感而来的无限向上之心,浑而为一。”此时的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对人的责任感”溶入了自己的生命无意识,而根于这种“对人的责任感”的对人之爱,也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践行在你的生活中。
麻木不仁,是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朋友,你是否仔细认真地思索过这个词语呢?徐复观先生认为,“没有反省自觉的人,即是对自己没有感觉的麻木不仁之人。对自己麻木不仁,对他人当然更不会有休戚相关的感觉。”所以,我们应该有反省自觉的意识,而不能麻木不仁,应该有所思考,而不是碌碌无为。
【智慧金言】
“不怨天,不尤人”,做一个能深切反省自己的人。同时,还要有以一身承担责任的心境,勇敢、无畏,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把握住自己的生命,才不会感到生活中充满无奈和困苦。
“义”不容辞
“义”不容辞,常常作为正直的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一种精神支配因素。为何因“义”而不容辞呢?自古至今,多少智者、哲人通过自己的论著,对“义”的内涵做出了形象的阐释。
例如,在西汉刘向所著的《战国策》中,一系列事件与人物形象,向我们传达了其对“义”的理解,那种坚持正义、反抗强暴、效死报恩以及排难解纷、贵义薄利的信念与操守处处可见;而《史记》,传达出的则是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的做人信义,为承诺信义可以不惜生命的为人至诚,成功而不矜其能为人操守,同样,也有排忧解难,轻财好施的做人热忱,这是一种行动与信念互相一致的人生言行准则,这也是司马迁对“义”的理解。清代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也塑造了诸多有义之士的形象,他们一个个爱憎分明,知恩图报,与朋友患难与共,肯扶危济困,舍己利人,同时,还展现出一种反抗黑暗现实、对人生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在此,我们也可以说《西游记》中的一行四众,西行求取真经的过程,便是一个“义”的展现过程。无论是唐僧率领四众,为了对唐王的承诺,坚定不移的向西艰难跋涉,还是孙悟空的一路铲除不平、济危扶善,保护唐僧一路西行,都时时向我们传达了一种“义”的信念与精神。
唐僧自从受命于唐王之日起,便晓行夜宿,一意西行。心中并不畏惧山高水远、虎豹豺狼、陡崖难越、魔怪相侵。当法门寺的僧众问起唐僧是否有这些忧患时,唐僧回答:“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弟子我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唐僧的“不由我不尽此心”,“定要到西天”,“愿圣主皇图永固”,也正是表达信心坚定的誓言,因为曾经设下誓愿,便不能不尽心,而且,还一定要实现志愿。从此,不论是遭遇妖魔的艰难阻隔,还是善义之士的好意挽留,唐僧总不忘他对唐王“只在三年,径回国土”的承诺,总是把唐王的嘱托牢记在心。不论是女儿国王满含深情的劝阻西行,四圣变幻美人的巧试禅心,还是蝎精软硬兼施的威逼诱惑,唐僧依然是信念不改,依然是志向不衰。这难道不是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的做人信义,难道不是为承诺信义而不惜生命的为人至诚?
在唐僧的诚信之义之外,孙悟空展现给我们的,更多的则是一种坚持正义、铲除不平的信念与操守,而孙悟空的爱憎分明、反抗强暴,向往与追求自由,同样是其可贵可爱之处。
面对妖魔,孙悟空从不心慈手软,总是扯开如意金箍棒,打他个地覆天翻。相反,在弱者和苦难面前,孙悟空则显得非常可亲可近,救助乌鸡国王生还复国,陈家庄挽救无辜儿童免遭妖魔吞食,凤仙郡劝施甘霖,拯救一方黎民脱离灾难,这是孙悟空的疾恶如仇、除暴安良、乐善好施;在玉帝面前,孙悟空不卑不亢,理直气壮的为自己争取尊严和权利;在佛法无边的如来面前,孙悟空同样也不轻易服输,即使被压五行山下,也还向往着逍遥自在。偶尔和唐僧赌气,欲回花果山,也要要求摘下紧箍,摆脱束缚。
对于唐僧和孙悟空而言,求取真经的坚定信念,铲除妖魔的勇敢担当,都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因为有着这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才使得唐僧坚定西行,才使得孙悟空一路降妖捉怪,保护唐僧求取真经,功德圆满。
“义”不容辞的信念,作为唐僧师徒西行的精神支撑,使取经僧众实现了对唐王的承诺,获得了成功。同样,对于身处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怀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具有坚持正义、反抗强暴、为人排难解纷、贵义薄利的信念与操守;具有一种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的做人信义;坚持行动与正义的信念互相一致的人生言行准则;肯扶危济困,舍己利人;反抗邪恶、向往与追求自由的人生,也会是让我们走向人生和事业成功的一份保证。
也许,你是一位人民的公仆,不论你的官职大小、职位高低,你是否一直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头,作为一把手,你是否知道自己已经承担着人民对你的信任和期盼,你是否明了那一声声“局长”、“处长”、“市长”的呼唤声中,有多少沉甸甸的期待?面对黑暗、腐败或强权,两袖清风、洁身自好、不畏权贵,正是你的“义”不容辞。
【智慧金言】
也许你是一位时代宠爱的弄潮儿,拥有雄厚的资本、拥有成百上千的公司员工。那么,你一定也知道,诚信,在商品时代的重要意义。也许,你可以依靠法律的规范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为人诚信、公平竞争,应该是真正商人的行为准则。你的“义”不容辞,是以优质的产品去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是用合理的价格进行公平交易。是靠真诚热情的服务吸引成千上万的顾客,是敢于同假冒伪劣产品制造者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亲爱的朋友,这些“义”不容辞的责任,你做到了吗?
“礼”应妙用
作为儒家圣哲诸多的智慧范畴其中之一。“礼”已经成为中国灿烂文化传统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元素。它不但是古代圣哲践行、遵循的一种道德标准,即使在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礼”也还仍然应该作为我们必须身体力行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交际规则,只有充分懂得“礼”的妙用,遵守“礼”的法则,我们才可以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更多的拥有一份成功的希望。
在《西游记》中,便有多处告诉了我们这一儒家的交际智慧。
例如,在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中,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风尘,来到凤仙郡,当唐僧知道凤仙郡连年亢旱,民不聊生时,便让徒弟去求雨。孙悟空自告奋勇,“求雨有甚难事”,谁知当他请玉帝降旨下雨时,玉帝却说,凤仙郡数年遭受干旱,是因为凤仙郡侯三年前被玉帝看见行不仁的事:将斋天的素食喂狗。所以,玉帝要通过惩罚他的一方百姓,以惩罚凤仙郡侯。
原来如此。孙悟空知道了原因,“大惊失色,再不敢启奏”。不但如此,而且“走出殿”时,还“满面含羞”,再不敢逞强好胜。
玉帝的惩罚,孙悟空的“大惊失色”“满面羞惭”,均可反映出典礼仪式的神圣不可冒犯性。
凤仙郡侯“原来十分清正贤良,爱民心重”,没想到一念之差,无意中冒犯了上天,便给他的黎民百姓带来如此大祸。
孙悟空曾经大闹天宫,天不管,地不怕,此时,也自知凤仙郡侯理亏,不敢再求情。凤仙郡侯知道了受灾的原因后,追悔不已,最后,凤仙郡侯以念佛看经来谢罪,表示痛该前非,凤仙郡才得以免灾,获降甘霖。
在此回书中,孙大圣,凤仙郡侯以及凤仙郡的普通百姓,都从中体会到了典礼的神圣性。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举行典礼时,应该心怀一种诚敬的心境,充分表现出虔敬之情。即此而言,儒家的“礼”此时已带有了宗教的特点。
我国社会或民间的诸多仪式的庄严、盛大,可说是“礼”的这一特点的体现。举行仪式时的这种虔敬心境,可以使参加仪式的人从此努力践行在仪式中所领受的责任,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责任感,感受到一种践行使命时的神圣。例如,儿童参加成年礼后,懂得了自己已经成人,要承担一些责任,应该履行一些义务了。又如,国民参加国庆庆典,通过一些仪式、表演,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发展,会增强爱国之心,增强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的使命感。而新婚双方举行婚礼的意义,在于在确定夫妻关系的同时,也赋予了夫妻双方对家庭的一份责任感,形成一种道德上的约束。
“礼”的这一内涵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仪式,以一种虔敬的心情来参加仪式,重视仪式蕴涵的意义,应发自内心的去接受仪式的使命,并努力践行。如若不然,则不但是对仪式的不敬,更是一种欺心的行为。不但欺骗别人,更是欺骗自己的内心。
这便是我们从《西游记》中领略到的“礼”的内涵之一:“礼”的宗教神圣性。
所以,当我们决定要参加典礼、仪式时,应该先要思考:我是不是可以用心来接受这个仪式;其后,我能否内心自愿的践行仪式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不要欺骗别人,更不要欺骗自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