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拿马地峡开凿运河,本来是拉丁美洲的夙愿,而美国则乘机扩张。巴拿马运河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由法国公司破土开工,美国利用该公司破产和巴拿马运河舞弊案被揭露的机会,买了全部股票,排挤了法国的势力。接着,在1903年策划叛乱,宣布成立脱离哥伦比亚的巴拿马共和国,同时派军舰进入巴拿马海域,迫使巴拿马共和国签订不平等的美巴条约。美国取得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穿过巴拿马地峡沿运河地带的永久租让权,这样,巴拿马运河区从此成为美国统治下的国中之国。
1914年巴拿马运河凿通以后,美国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航程缩短了1万多公里,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军舰队从此可以随时调动,互相增援,这就大大便利了美国对拉丁美洲,特别是对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
继老罗斯福总统的“大棒政策”之后,美国总统塔夫脱在1912年的国情咨文中声称,美国对外政策的特点是“用美元代替枪弹”,即所谓的“金元外交”。威尔逊任总统时(1913年3月~1921年3月),两次直接出兵干涉墨西哥革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整个拉丁美洲几乎都被美国所控制了。
(第三节) 从中立到参战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次战争使得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元气大伤,一下子从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而当欧洲国家正忙于战争时,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却奉行了中立政策,对欧洲采取冷眼观望的态度。历史上形成的孤立主义传统指导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对外政策。尽管威尔逊总统不甘心美国偏居于地球的一角,但战争爆发伊始他也不敢违背先辈立下的规矩和大多数民众的意愿。当战争爆发后,威尔逊总统随即宣布美国中立,要求美国人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到不偏不倚”。
早在1914年8月,德国就已在北海和爱尔兰海布雷了,1915年2月4日,德国宣布,大不列颠岛周围的水域属于作战区,警告中立国船只不要进入,以免遭到意外攻击。美国人担心潜艇战会破坏美国与协约国的贸易,极力反对潜艇战,威尔逊在1915年2月10日复照柏林警告说,如果美国船只遭到生命伤害或财产损失,德国将负全部责任。德国在美国的压力之下,作出许诺:只要英国允许原料和食品进入德国,德国就会放弃潜艇战。英国人自然不会答应此事,德国放弃潜艇战就成了一句空话。这样,潜艇战就引发了美德危机,并最终把美国推向了战争。
1917年2月中旬,第一艘美国商船在不列颠群岛附近没受到任何警告就被击沉了,随后的一个星期,又有六艘美国船只在潜艇袭击中沉没,其中四艘是在印度洋被击沉,总共有140个美国人丧生。
随着战争的发展和美德关系的逐渐恶化,美国卷入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在威尔逊看来,美国迟早要从孤立主义中走出来,发挥其影响力,拯救受苦受难的欧洲人民。只是这个时机一直没有出现,威尔逊不得不继续等待着。此时,美国国内要求加强战备的呼声也很高。要求进行战前准备的示威、游行等活动越来越多。在许多要求参战的人中,马汉和富兰克林·罗斯福颇具代表性。
德国在1917年1月31日通知美国政府,从第二天开始,德国潜艇将恢复潜艇战,对大不列颠岛周围的军事区域和地中海上所有的商船,不论其是否武装,一经发现立即予以击沉。
此事一经公布,立即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美国政府立即与德国断交。但威尔逊认为参战的时机仍然没到,不想在这个时候与德国进行战争,拒绝了商人们关于武装保护商船的请求。然而,不久美国政府就收到了英国截获破译的一封德国电报,这封电报是由德国外交大臣齐墨尔曼发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的,电报中说,如果德、美间发生战争,提议德国与墨西哥结成军事同盟,德国向墨西哥提供财政援助,支持墨西哥收回19世纪时在与美国的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同时建议由墨西哥出面邀请日本加入反美联盟。
威尔逊虽然在23日断绝了同德国的外交关系,但他仍犹豫不决。他在给国会的咨文中声称,他相信德国人将不会把消灭美国人、摧毁美国船只的威胁付诸现实。如果事实证明他错了,他将回到国会去争取立法权力,以保护美国人在公海上的权利。
随着德国潜艇在海上对美国人展开“杀戮”,美国民众对德国人的态度从不满转变成愤怒甚至是仇恨。而美国人的这种愤怒与仇恨,正是协约国所期盼的,因为德国在西线和海上取得的胜利,让协约国陷于非常被动而不利的局面。因此,他们希望美国参战的愿望也就更加迫切。
威尔逊意识到美国参战的时机来临了,这封电报很快在美国各大报纸杂志上登出来了。美国舆论一片哗然,掀起了反德浪潮,一致呼吁对德开战。4月初威尔逊召开国会,轻而易举地通过了战争决议方案。
威尔逊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参战,是因为以理想主义者着称的威尔逊要为美国参战找出道义上的理由,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和齐墨尔曼电报事件给了威尔逊充分的道义理由。威尔逊表示,“合众国加入这场战争,不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利益直接受到威胁,而是因为一个大国使国际正义受到破坏”,“我们是作为无私的正义扞卫者而加入这场战争的”。因此,美国为了人类权利,“不得不”出马参战,所以,威尔逊把美国的目标说成是“维护世界生活中的和平与正义原则,反对自私与独裁的权力,在世界真正自由和自治的民族中建立此后保证这些原则得以履行的目的与行动的协作”。如此说来,美国的对德战争就不是利己,而是利他。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美国人民将会深刻地感到美国正在从事一场反对专制独裁的“圣战”,这将在国内激发广大人民踊跃参军,在国外制造美国才能救世界出水火的印象,为美国最终成为世界和平代言人扫除障碍。
美国宣布参战后,政府和国会立刻开展了高效率的工作,使国家迅速走上战争轨道。国会经过激烈讨论,通过了《选征兵役法》,要求所有21~23岁的男子一律登记应征。几个月内,登记者达950多万人,与以往不同,征兵过程中没有发生官员普遍担心的暴动、骚乱或有组织的抵抗,全国人民表现出了惊人的团结一致。仅仅18个月内,美国便建立了一只庞大的高效率的陆军,其中200万人被运送到法国,130万人被布置在了交火线上。
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没想到美国会对战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协约国所倚重的是美国巨大的工业能力和战争潜力。法国甚至估计,美国到欧洲的军队不会超过50万。但是从美国第一支部队1917年6月抵达法国时起至一战结束,美国共派出了197万士兵到欧洲战场,在与协约国协同作战打败盟国的部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海军在战争结束时共有2000多艘舰只和53.3万名在役官兵,规模和战斗力空前强大。由于实行护航制和将驱逐舰投入反潜艇战斗,扭转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反潜艇作战的不利形势。而且,由于运送了将近半数的远征军和几乎全部军用品到法国,美国海军使协约国领导人原来制订的在1920年打败德国的计划,提前到1918年实现了。
德国最高统帅部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取得胜利的唯一希望是在1918年发动一场速战速决的陆战,彻底打败英法,要不然美国人参战,胜利的天平自然会倒向协约国一方。在德国人即将发动强大攻势之前,美国士兵就开始陆续抵达欧洲,与英法两国身经百战但却士气低落的士兵们不一样,美国的这些士兵们大多没有参加过战争,但是他们却怀抱着“拯救欧洲”的理想来到战场上。
美军统帅潘兴决定建立一支士气高昂、具有非凡战斗力的现代化美军。为此,潘兴打破常规,进行了大胆的、合理的创新和改革。在编制体制上,潘兴确定一个美国师必须拥有979名军官和2.7万名士兵,加上保障部队,总兵力约为4万人。而当时英、法、德等国每个师的正式编制是1.2万人,欧洲军官们普遍认为1.2万名战斗人员是一名将军及其参谋人员所能指挥的最大兵力。而潘兴对此不屑一顾,他坚信:为了使一个美国师具备进行持续作战的能力,确保他们不至于像英、法的师那样经常踌躇不前、无功而返,因此必须扩大编制。后来证明,潘兴的这个决定是很有远见的。
经过一番整顿,美国远征军的编制更加合理,指挥人员更加精干,其战斗力明显有了提高。为此,潘兴不无自豪地宣称:“事实是我们的官兵肯定要比那些疲惫不堪的欧洲人优秀得多。”
1918年2月,鲁登道夫倾全德国之力,在西线集中了178个师,共计123万名步兵、2.4万名骑兵、5500门重型野战炮和8800门轻型野战炮来对付协约国一方的173个师,共计148万步兵。
3月份,德国参谋部发起了代号“米夏埃尔行动”的进攻,把攻击矛头对准了英军。在第一天的进攻中,渗透战术发挥了作用,德军突破了英军的第一道防线,迫使英军退到索姆河一线。同时,德军另派出一个师,直指法国首都巴黎,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后备力量不得不中途而返。
这次代号为“米夏埃尔行动”的战役,共进行了8天,德国突破了协约国防御阵地,在英国远征军的防线上嵌入了一块长约64公里、宽约97公里的突出部,英军伤亡1.6万人,被俘7万人,被缴获野战炮1100门,甚至英国阵地上没有来得及运走的200万瓶威士忌酒,也成了德国人的战利品。法国军队的损失也高达7.7万人。
德国人决定乘胜追击,不给协约国军队任何可喘息的机会。5月27日,德军在佛兰德发动了攻势。为了减弱协约国部队正面的防御力量,德军同时在谢曼德达姆采取佯攻。协约国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制订出对付德国人渗透战术的弹性防御战术,即改变过去那种把主要兵力放在防御阵地前沿的做法,而只把一小部分兵力放在防御阵地前沿,另外大部分兵力放在防御纵深地带,这样一来可以防止被德军更多地杀伤,二来可以有利于向被德军渗透的地方实施快速机动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