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是时候说一下大洋非编系统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操作的。朱哥带我到四楼的时候,我也是一脸迷茫,我看着其他记者专心致志的编片子,整个界面的小长条小短条,密密麻麻吗的,切得整整齐齐地码了四五层。而且还错落有致,
朱哥找了一台没人用的机器,因为是上午,主机还没打开。所以就弯腰打开主机,再伸手按下两个显示器的电源键。等着系统启动。他让我随便从旁边拽一个椅子坐他旁边看着。主机是每天晚上十点左右,由专人来关,清理垃圾,日常维护也是他们,就是插U盘那屋的那几个人。机器有什么毛病也可以都对面去找他们。
一切准备就绪,两个显示器上一个桌面出现,桌面上只有一些操作提示和规定,什么都没有,就是蓝色的背景。在左边这个显示器的左下角有一个开始选项,就跟普通的win7系统一样,点开就会出现一些选项。有一个是启动非线性编辑系统。左键单击,大洋编辑系统就开始启动了。右边显示器的右下角显示的是是实事时间。两个显示器是一个整体。
大洋启动之后,会在左边显示器的左上角出现一个登录窗口,账号,密码,账号都是人名,输入的是汉字。密码是英文字母或者数字,密码的位数不限,不设密码也行。朱哥登录了张哥的账号,也把密码告诉了我。从那以后,我也开始了帮张哥编片子的半年时光。
账号一般都是那些有证的人才有,据说也能考,没见谁考过。大量的临时人员都没有自己的大洋账号,想编片子就得用别人的账号。一是好多有账号的人不干活,所以大家知道谁的密码就用谁的,如果有人正在用那就另换一个账号。就这么凑合着用。所以基本上每个临时工都知道三到四个人的密码,以便来回切换。
其实这个登录窗口的下方,有很方面的一些提示。当你输入一个人名之后,它立马会识别这人名有没有账号,没有那显示账号错误。如果有就直接显示这个人名的所在频道和上级管理单位。
比如我输入于海霞,就会直接显示新闻节目中心生活频道这几个字。然后你就可以输入密码。密码不对自然会提醒你不对。但密码输对了也不一定能上去。
这就是刚才说的有人在用,你输入正确的密码之后,它会显示该用户已经登录系统,请更换用户名。如果没人用这个号,会显示密码正确,是否登录大洋非线性编辑系统。登录窗口的最下边有一个确定一个取消,鼠标左键点确定,就登上了。大洋非编系统缓慢打开。
左边显示器的左上角会出现一排选项,文件、编辑、采集、输出、字幕、系统、工具、窗口、帮助。用的最多的是文件和采集这两个。鼠标左键点击就行。
文件点开,有个新建选项,点新建,这就新建了一个故事板。剪辑操作都是在在这个故事板上完成的。故事版就想一个路边拌凉皮的一个碗一样。所有的东西都要放到这个碗里来搅拌,最后也是在这个碗里变成成品。从这个碗里倒到一个塑料袋里,你带回去吃。
故事板就是,像个案板一样。我要编辑一个片子的第一步就是得新建一个故事版,取个名字,比如说《饺子》,那这个故事板就叫饺子了。在上边剪辑一段时间之后,可以保存一下,然后关掉也没事儿。
你再打开大洋的时候,直接在我的故事板里找《饺子》就能找到。我的故事板里是之前所有的没被删除的故事板都在那。因为磁盘空间有限,管理员会定期删除记者们上载的素材,故事板上的画面,采访同期,都是从素材里直接剪出来的。一旦素材被删,故事板上的画面和采访部分就变成黑场了。只剩下后加的配音和字幕了。所以很重要的素材大家都会放到一个取名为《被删》或者《没播呢,千万别删》的文件夹里。
一个节目一个磁盘空间,管理员是节目组后期的一个老师,大家也都熟,一般他看到这种情况就会删其它的东西。清出空间方便记者上载新素材。
当你新建一个故事板之后,会出现一个横跨两个显示器的长方形的操作板。这就是故事版,你可以在上面按照稿子剪自己的片子了。
当你新建一个故事板的时候,会自动弹出一个另外一个操作窗口,跟故事板一样可以调整大小。这个窗口上有素材选项、故事板选项,特技选项,也就是说,你可以在这里找自己的故事板,点开素材选项,会弹出一个个之前建好的文件夹,里边是视频素材,和字幕版,唱词板,特效版,音效版,可以直接套用这些模板,或者直接选取。
说一下上载,再说故事板。上载的时候,点左上角的采集,然后是可以选择是上载到自己的账号还是同事的账号里。节目组内部的这些账号是互通的,你可以用我账号里的素材,我也可以用你的。你也能复制我的故事板,字幕版,总之就节目组内部资源共享。如果想用别的节目组的人的东西,就得那人专门授权给你,你才能用。
选采集,出现一个小窗口,取名字,确定上到哪个账号,哪个文件夹,然后点亮V1,A1,A2,点录制就行了。V1之前说画面的轨道,A1代表一声道,A2代表二声道。你要上载视频文件就得画面一二声道都选上,耳机左边听到的是一声道,右边听到的是二声道。
录制之后这个窗口的磁盘空间会开始倒数。磁盘是以时间计算的。如果你上载视频文件,肯定每分钟的素材占得内存要大。它倒计时一般就是磁盘空间还剩多少小时多少分。那你就可以上载时长这么长的素材。你要的素材你一般会知道一个大概的时长,你也可以通过在上载机上的操作来看自己这本带子的素材时长有多少。
如果是上载的配音,之前说过,因为就一个一声道,磁盘空间会自动调整,比如上载视频时显示还可以上载五个小时的视频素材,可能上配音的时候就会变成还剩十五个小时。如果你拍了五十分钟素材,而磁盘只能上四十分钟素材了。你有两个办法,一是删一些自己的之前的素材,二是调低素材的画质。如果实在不行就得让管理员来删别人的素材了。
故事板的左端。从上到下是很多轨道的开端。也可以增加轨道,如果轨道不够用。一般情况下,是五个轨道就够了。但我也见过用了十五个轨道的故事板,太狠了,太费事了。
一般就是从上到下,V3、V2、V1、A1、A2、这些就够了。分别是三个画面轨和两个声音轨。声音轨可以并存,但上一层的画面轨会覆盖下一层的画面轨的画面。所以越往上它的画面轨显示的内容就得越小。这样它就只能覆盖一部分后者一小部分下一层画面轨的画面。
所以最上边一般是人名条,就是这个采访对象的职务姓名之类的,只覆盖整个画面的一小部分,有模板套用,可以调整在画面上的位置和大小。第二层画面轨一般是唱词,就是观众认为的字幕。专业一点叫唱词,意思是这个采访对象说的话,也有模板可以套,大小,位置都有专门的技术要求。
一般是在整体画面的正下方,长条形式出现,然后才是采访对象接受采访的画面。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段采访,有人在对着话筒说话,他说的话也显示在画面上,他的职务也显示在画面上。只是一个整体画面,这是最后的片子的效果。它其实是有三层轨道叠加形成的。
有时候还得增加画面轨,如果大家注意在新闻画面的右上角有时候会出现一行字,“非正常拍摄”,“执法记录仪画面”,“图片资料”,“警方视频”什么的,这也需要加在最上方加一层轨道。
声音,一般就要求两个声道就行,采访对象的同期只用一声道,二声道删除。配画外音的时候,对应的画面,得删除一声道保留二声道,二声道的声音还得调小,防止盖过画外音,而这后配的画外音就铺在一声道的轨道上。
这些轨道,上上上下,往右延伸,都是一些小长条,错落有致的拼在一起,形成一个片子。
看电视的时候的看到的台标,滚屏字幕,画面右下角的小广告窗口,都是在合成的时候,后期的技术人员后加上上去的。
其实我还没有具体说怎么剪片子,怎么打人名条,怎么拍唱词,怎么掐同期声。这些都太细了,还有怎么做特效,怎么打马赛克,怎么加小红圈,画面怎么转场,怎么接。下一章再说吧,也得几千字写。
故事板上的东西和操作太多太细了。再说一下窗口的事。因为是两个大约25英寸的显示器拼成的一个大显示器。所以除了故事板是一个操作窗口之外,其实还有三个操作窗口,可以在这一个大显示器上并存。只不过都是以故事板这个操作窗口为主,都是为它服务的。
有一个素材播放窗,主题是素材画面播放框,下边是一些操作小按钮,用鼠标点。可以来回拉取素材,然后选一段,然后添加到故事板,进行再加工。还有个故事板播放窗,播放的事故事板上正在编辑的内容,可以用来预览画面最终效果。
还有一个是之前说的显示素材各个文件夹和各个故事板的窗口。这些窗口都可以调成大小,你可以让它们平铺在一个显示器上,也可以只用故事板窗口,和其中一个其它窗口,其它的变成背景。藏在这两个被放大的窗口后面,想用的时候,还可以把它们拽出来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