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府兵制度逐渐败坏而被募兵制代替。募兵原本都是自愿入伍的,到了唐朝中期,因战争频繁,唐王朝更常常在战场上遭遇全军覆没的可能。即便打着保家卫国的旗号,老百姓也再不愿意去参军了。为了凑足军队的数量,强行征兵更是屡见不鲜。尤其是遇到政治腐败时,青春少年郎的这一去,便在军队中花白了双鬓。
家庭中的支柱再也回不来了,徒剩下一个女子维持着全家生计,背负在她们肩膀上的重担并不比戍守在边疆的丈夫轻。长期的离散,使得这首悲歌分外凄凉:
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月亮还是一如往常地挂在半天空,不曾因为人间的战事而有着生离死别的忧伤。月亮终究是不解风情的,越是如流水一般的月色,也就晒得人间万户更加忧愁。可哪里又有时间去想这些烦心事呢?手上的征衣还没有完成,却总是想着穿上这身衣服的丈夫到底还能不能回来和自己团圆。
秋天总是凄冷,瑟瑟秋风吹不停,既撩人愁绪又惹得心伤。整个长安城的妇女似乎都把目光放在了玉门关外。在那里,有她们日夜思念的人儿。她们不关心战事到底如何,只要心中所想的人儿还活在世上,这就是最好的愿景了。月朗云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征人的深情。可是何日才能平定胡人的侵犯呢?若果真有这么一天,便是丈夫归来的好日子,这才是真正能把心中的石头放下地的时候。
只是谁也保证不了,这一日一定会到来。假如留给她们等待的终是一场空,这样的故事又要惹得许多泪水横流了。
泪水再多,也难以填满心中的沟壑。刚刚洞房花烛却要被这份离别生拉硬拽成一地的感伤。若是没有历经过此等事情,又哪里写得出妇人的心声?偏偏就有杜甫这样一个诗人,生在太平光景偏要遭受乱世纷争。他眼见的一幕幕不平,最后也都只能化成满纸辛酸泪。其究竟会对这个社会起到多少作用,还是不再去计较了吧。
新婚别
杜甫
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菟丝把低矮的蓬草和大麻紧紧缠在手中,它的蔓儿怎么还能爬得远!爱情被乱世阻隔,最后是否还能够冲破重重障碍而获得重生?这该是每一个人心中都留有的希冀吧!可希望并不一定会实现,尤其是在战乱的年代,把女儿嫁给那些就要去当兵的人,还不如早在婴儿的时候就丢弃在大路旁边任她自生自灭!也许有人会说,天下哪里有这样做父母的!可这却明明是对女儿最好的着想了,明知成人后的苦难,反倒不如早早了却了柔弱的生命。
这样的年代中,每一对结发夫妻都是没有安心觉可以睡的。而杜甫笔下的这对夫妇却更要可怜了。就在前一天,他们两人还相信着天长地久的誓言,仅仅只一个晚上的时间,这一切都变成了虚幻。草草成亲本就是为了圆一场爱情梦,偏偏做梦的人却都不愿意醒来的。当要匆匆告别时,才悔恨不应该做了这场婚事。当初若没有你情我愿,现如今又怎么会有如此心伤呢?
为什么要用这样短暂的爱情去换取来遥遥无期的等待?这本是抛给上天月老的疑难,现如今怕是月老也因为人世间过多的质问而再不会去回答了吧。
这一对新婚的小夫妻还没有举行过拜祖大礼,甚至连公婆都还没有正式拜见过,生活就已经以最残忍的方式铺陈在他们面前。人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妇人也颇懂得这些道理。战乱的年份中也只祈求父母康健,这是已经为人妇的最大使命,更是出征男子心上撂不下的坎儿。
虽然前线并不远,可战争是如此恐怖的事情,谁人又能许下平安归来的承诺呢?若不是规定妇女不能随军作战,这新婚的女儿家也早就收拾起行装了。只是又可怜了这一身绸缎嫁妆,穷人家好不容易才置办起来的一切只在人前走了一个过场,现如今却要收拾成压箱底的思念了。只愿有朝一日能够像是天上的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入队成双,两地相结同心,一生共盼团聚。
如果有一天,再没了征战,人世间的爱情才会显得美满。再不让一个女子受这样的相思苦了,哪怕少却了书本里的几处佳作,也不要看到离人的眼泪再打湿了征人的心。
权把这样的愿景当成是每个人心中共同祈祷的未来吧!
谁解其中味
自古至今,总是有这样一拨女子,她们一个个都生得貌美如花,却偏偏在最好的年纪被选入了宫中。本以为这将是一场风花雪月的缠绵,最后的结局又总是让人忍不住泪下沾襟。不是年老色衰依旧盼着皇帝亲临,便是只能苦苦对镜贴黄花,总也是无人欣赏。
“宫女”这两个字,在民间是尊贵的象征,可在她们自己的心中,在被岁月沉淀之后,写满的也只有苦难二字。
而这样的故事,并不只是从唐代才开始传说。
骊姬是春秋时期骊戎族首领的女儿,公元前672年被晋献公虏入晋国做起了的妃子。然而骊姬并没有因此做起了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中原的礼教在这位异邦女子身上显得有些水土不服。她先后离间了晋献公与申生、重耳、夷吾父子兄弟之间的感情,并设计杀死了太子申生,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骊姬倾晋”。
普天下,有如此恶毒心肠的女子怕是也要空前绝后了吧。当人们还在对一入宫门百事不忧的梦想充满想象时,骊姬的故事却从深宫中传来,告诉人们这里其实是一个龙潭虎穴,稍不留神就有送命的危险。
岑参曾作一首《骊姬墓下作》,说的便是这一段古事:
骊姬北原上,闭骨已千秋。
浍水日东注,恶名终不流。
献公恣耽惑,视子如仇雠。
此事成蔓草,我来逢古丘。
蛾眉山月苦,蝉鬓野云愁。
欲吊二公子,横汾无轻舟。
浍水是浍河的一条支流,同时也是黄河的支流,与两条河流都是在山西境内汇合。当时与骊姬墓相隔十三里之地便是夷吾和重耳的墓。身在骊姬墓边,却并没有渡船让人横跨浍水,因而诗人想要凭吊夷吾和重耳墓地的愿望也就无法实现。人世间最令人感到气愤的事情是,自己身处在一片恶名之中,明明有着心向光明的赤诚心,却终因为脚下的阻隔而再迈不动步伐。
这样的遗憾总是能够浸透肌肤,一点点地渗入到血液中,流遍全身。
可光明和黑暗又怎么能够分得清楚呢?不论这究竟是历史故事还是现实,也都没有去计较清楚得失的必要了。怕是越计较,也就越在黑暗的泥潭中陷得更深。这本是一潭沼泽,哪里寻得到出路?
所幸,深宫中的王妃并不都如骊姬一般恶毒。如是这样,泱泱中华早就成了不毛之地。
同是在春秋时期,樊姬留给后人的却一片美名。
楚庄王即位后,常因沉溺于狩猎而耽误了政务。他的夫人樊姬也曾规劝过,只是楚庄王颇有些大男子的气概,哪里听得进一介妇人的言语。为此,樊姬一赌气便再不食肉,尤其是楚庄王猎杀回来的野物。庄王最后终于被妻子的行为感动了,这才给后世留下一段串耐人寻味的故事。
那一天,庄王退朝很迟,回宫时恰好遇樊姬出门相迎。樊姬问庄王何以如此晚才退朝,楚庄王回答说是因为和一位贤臣聊得甚久才耽误了退朝时间。樊姬继续追问这位贤臣究竟是谁,楚庄王回答说是虞丘子。没成想,樊姬听到这个名字竟然掩口而笑。这让楚庄王有些不解,难道身为一国之君同朝中大臣聊一些国家政事果真值得这样发笑?
樊姬的回答让楚庄王震惊不小。她说,虞丘子最多也只能算是一个贤者,若是把他当成是忠臣来看待的话,恐怕是要闹出大笑话的。听完这番话,楚庄王更陷入了迷惑中。樊姬这才解释说,虞丘子做了十多年的楚相,他所推荐的人,不是他自己的弟子,就是他是同族的兄弟,没听说他举荐贤者并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人。身为朝中大臣,只会用人唯亲,这样的后果自是可想而知的。楚庄王这才如梦初醒。
更难得的是,第二日楚庄王把樊姬的话说给了虞丘子听,虞丘子自感惭愧而主动让出了相位,并推荐了一位真正的贤能之人孙叔敖。
这番故事,自是要流传千古的。人人都说,贤妻良母旺夫婿。有樊姬这样的女子做妻,更是要被世人多多歌颂一番的。
春秋战国门樊姬
周昙
侧影频移未退朝,喜逢贤相日从高。
当时不有樊姬问,令尹何由进叔敖。
这是一出极为少见的夫因妇贵的故事。直到后世出了一个“金屋藏娇”的故事,人们这才晓得,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也不论是文人秀才还是乡野之民,每个男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有关于女人的梦想。一旦落地生根,必定会开出一朵灿烂的花儿。
相传,汉武帝幼时,他的姑姑馆陶长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姣许配给他,于是便半开玩笑地去征求他的意见。童稚的刘彻当场说,若得阿姣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长公主听到如此回答便很是高兴了,遂力劝汉景帝促成这了桩婚事。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刘彻的回答一方面使他赢得了长公主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另一方面也注定了西汉王朝未来几十年的奢靡。但可怜的阿娇并没有等来刘彻许诺给她的“金屋”,贵为皇后的她也只是在刘彻的心中居住了一段珍贵时日,此后这里再没有了她的空余之地。
元光五年,汉武帝使有司赐皇后书,以“惑于巫祝”为由夺其玺授,一场以阿娇终身幸福为筹码的赌博式的政治婚姻结束了。几年后,阿娇郁郁而终。这场爱情也才以悲剧收尾。
各人有各自的悲欢离合,留给陈阿娇的故事已经终结,可留给后人的欢喜或哀叹,只是刚刚开始。
茂陵
李商隐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世事难料,惟独只有松柏依旧,萧萧雨落,打湿了心檐,也总该是要留下一些憾事的吧!若没有了这些遗憾,生活也才显得过于苍白。
玉露琼浆逗青春
每年的七月初七日,任谁都忘不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
在唐代,也流传着一个类似的故事。
说的是太原府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叫郭翰,长得一表人才。他不仅善于言谈,且还写得一手好字,只是这年轻才子的生活却很清贫。一个夏夜,郭翰正在院子里乘凉。是时,天上明月照人间,地上凉风沁人心。偶然间不知道哪里飘来一阵香气,只见从空中缓缓坠落一个人影。郭翰睁大了眼睛细看,才发现竟有一年轻貌美的女子来到自家院中。他忙起身问女子是从何处来,这女子却回答说自己来自天上。
郭翰虽是半疑,却也想到了此女子或许正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人间。女子继续说到,她本是天上的织女,只因羡慕人间生活,这才偷偷跑下来寻找爱情。
自此,就像是所有流传后世的美谈一样,织女和郭翰两人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可幸福最后也都是要被代表着权威的玉帝打碎的。无奈之下,织女含泪离去,只留下人间的郭翰一人默默守着彼此间残留的余温。
第二年的这一天,郭翰依旧在院中乘凉。偏又有一位仙女从天而降。她并不是织女,而是代替织女来给郭翰送信的。郭翰急忙把信打开一看,上面却只有两首诗:
赠郭翰二首
织女
(一)
河汉虽云阔,三秋尚有期。
情人终已矣,良会更何时。
(二)
朱阁临清溪,琼宫衔紫房。
佳情期在此,只是断人肠。
天上的银河虽宽,但牛郎和织女每年的七夕还是有得见一面的机缘。可现如今同样也是一个织女,纵然郭翰不是牛郎,也不应就这么分别了,只有遥遥相盼,却无期再相会。织女在诗中还提到,她住在银河边上的红色楼阁之中,仙宫虽然被珠玉装饰成了代表祥瑞的紫色,却仍无法把天人之间的情爱连接起来。茫茫银河水,日夜不停流。挥刀斩不断,令人碎肠肝。
原本想要效法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纵然也知道最后或许也会被天庭强行分开,可哪怕是每年有一次的期会也是值得期待的。只是这两人之间的爱情却生生地成了最悲惨的故事,甚至连书信都要找人代为转交。天人之隔,想要谋面,难上加难。见字又怎如见面?
郭翰看了这两首诗后,两行泪珠顺着脸颊流了下来。现如今,只有纸上的文字成了唯一的寄托,于是他也提笔写了两首诗托付仙女带给远在天上的织女:
酬织女
郭翰
(其一)
人世将天上,由来不可期。
谁知一回顾,更作两相思。
(其二)
赠枕犹香泽,啼衣尚泪痕。
玉颜霄汉里,空有往来魂。
人间和天上从来都是难以相见的,谁能想到这段纯洁的相恋却成了悲凉的两地相思。想起当初两人相赠的定情秀枕上面还残留着织女的余香,越是睹物也就越要思情且思人了。离别总要流眼泪,可人的一生有多少眼泪经得住这样的相思情呢?一个在高高的银河边上寂寂相守,一个却在人世间只得苦苦相望。若要相见,也只能够梦中缠绵,亦或者等到百年后的魂魄飞升时才能一了心愿。只是这人间的等待,怕是要熬白多少痴情人儿的头了。
再去追究起来,这样的故事终归还是要影射到人间情爱上的。那远在天上的“仙女”,或许也正是因为帝王的选秀而入到宫中,从此只消一堵宫墙,就隔断了两个相思人的爱情。
在人间,还有一个叫张云容的美人,只因长于霓裳羽衣舞而深得贵妃欣赏。然而张云容却独爱好长生不老的仙术,并常向一位姓申的天师求道问药。或是见此女一片赤诚,申天师便送给她一粒绛雪丹,说是在百年之后把此丹含在嘴里,再加上一幅好棺材,人的身体就能够永世不腐。此后,尚需要再历经整整一百年的时间,便会有一个年轻人出现。两人需结成夫妻并白头到老,张美人才能够得道成仙。
许多年后,张云容香消玉殒在连昌宫,她嘴中含着那颗绛雪丹,葬在连月宫附近。时间默默地流转到了唐宪宗元和末年。这一年,平陆县的县尉薛昭私放了一个为母复仇而杀人的犯人,这才因罪被流放到海东。只是薛昭并没有乖乖就犯,他在被押解的路上逃跑躲进了当时已经荒废的连昌宫。这日晚上月朗风清,不知何时殿门竟然轻轻地打开了。三位姿容姝丽的姑娘走进院子中,趁着如此夜景同薛昭谈天饮酒。后来细细一问才得知,这三位姑娘中年龄最大的那一位便是张云容。另两位姑娘分别名唤肖凤台和刘兰翘。
谈话间,不由得又提起了当年的申天师。张云容若有所触,再睁眼一看,眼前的薛昭竟然生得和申天师一模一样。肖凤台和刘兰翘也看懂了姐姐的心思,于是便有意做媒让这两个前世便已注定了姻缘的情人于当夜成就这桩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