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我国的首都北京之所以会建在现在这个地方,就是因为刘伯温的功劳。最初燕王朱棣在南京城中居住的时候,打算在北方重新修建一座京城,于是就找来了大臣刘伯温,想要请教他关于修建京城的位置。刘伯温说:“这件事就让大将军徐达去办理吧,他一定可以很好地办理这件事情。”燕王听完刘伯温的建议以后就命人找来了徐达。刘伯温对徐达说:“凭大将军你的神力往北方射上一箭,箭落在哪里就在哪里修建京城。”徐达答应了,来到了大殿外面,拉起弓箭,朝北方用力射去。刘伯温赶紧带上侍卫们坐上船,顺着大运河一路往北追来。
徐达的这一箭射得非常远,一直射到了如今北京城南20多里的南苑。当时,南苑住着八家小财主,他们看见天上忽然射落下来一支箭,非常惊慌失措。他们聚在一起商量说:“要是在这个地方修建京城,那么我们的房产、田地不就都会被征用了吗?”几个人想来想去终于有了注意,那就是把落在这个地方的箭重新再射到别的地方去不就行了吗。于是,他们就把箭又向北边射去,然后落在了如今后门桥的这个地方。
相传,当时的后门桥下面有一个石碑,上面就刻着“北京城”三个字。石碑的下面就是当初落箭的地方。刘伯温带着众人追到南苑,掐指一算,知道箭应该是落在这个地方。可是他找来找去也没有看到箭,于是刘伯温就找来八家小财主,逼着他们要箭。几个小财主们看事情已经瞒不住了,只好央求刘伯温道:“只要不在这个地方修建京城,你提什么要求都可以。”刘伯温想了想说:“那好吧,不过修建京城的钱必须由你们来给。”几个小财主们一合计,心想我们有的是钱,修建个京城也算不了什么,就答应了下来。
最先修建的就是西直门的城楼,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城楼还没有修建完毕,几个小财主们就已经耗尽了所有的家财,这下可怎么办呢?刘伯温又掐指一算,然后命令手下的人去找一个名叫沈万山的人,几天之后手下们果真找到了沈万山,并带到了什刹海来见刘伯温。这个沈万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原来他只是一个在路边乞讨的乞丐,浑身上下又脏又破,手上还拿着一个破碗,听说刘伯温是来找自己要钱的,他顿时吓坏了,颤抖着说:“我只是一个穷得吃不饱饭的乞丐,哪里会有钱啊。”刘伯温听完眼睛一瞪说:“没钱不行,来人啊,给我打!”旁边站着的侍卫立刻拿起棍棒就朝着沈万山打了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沈万山还苦苦哀求,后来打急了,只好把脚一跺说道:“这地底下就埋有很多的银子,你们挖吧。”刘伯温非常高兴,立刻就派人来挖,果真在地下发现了许多用大缸装着的白花花的银子。可是修建京城继续没过多久,银子又用完了。刘伯温就继续找沈万山要银子,不给就命人打他。沈万山被打急了,就又往地下一指说:“银子都在这里,这里有很多银子。”大家一挖,果然下面又有许多的银子。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北京城终于修建完毕了。而那些由于挖银子挖出来的大坑,就都统统放进了水,之后就成了今天的什刹海、北海和中南海。
几百年来,刘伯温传说经过民间的口头创作流传以及历代的文人记录编写,内容也逐渐丰富多彩起来。就目前来看,在我国青田和文成等地所能收集到的刘伯温传说故事就不下数百种,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口头传承开来的。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刘伯温的家世、平生事迹,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为人聪颖好学、神机妙算,品德高尚,爱打抱不平,为百姓谋福,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以及刘伯温家乡的一些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
因此,刘伯温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座宝藏。另外,刘伯温的历史形象也是极其的丰富,在这些丰富的形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刘伯温传说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能深刻地了解到刘伯温传说所蕴涵的巨大的文化价值。刘伯温是智慧的化身,是艺术和文章方面的才子,是民众智慧的象征。刘伯温是历代清官的榜样,是仁人君子的典范,是民众道德的象征。有关刘伯温的才智传说故事是在众多刘伯温传说故事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经过初步的统计,仅在我国南方流传的刘伯温传说故事中,刘伯温才智类的传说故事就占据了一半,而在刘伯温的故乡浙江一带,有关他的才智故事更是占据了三分之二。这些有关刘伯温才智的传说故事,是一直以来广大人民实践智慧的经验总结,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思想方式和思想特点。
不仅如此,刘伯温传说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我国的民间文学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刘伯温才智类的传说故事,更是有着重要的认知价值。传说中的刘伯温,是我国传统道德的典范,而他的传说故事对后人也起着一定的道德教育作用。另外,刘伯温传说中所涉及的一些历史因素,也能很好地去弥补正史中对刘伯温记载不足的地方,因此,刘伯温传说还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尽管现存的刘伯温传说故事已经出现了多种版本,但是还有很多的刘伯温传说故事没有得到很好的记载和整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故事的传承者越来越少,如果再不进行及时的抢救保护措施,那么这些口头传承的宝贵的民间文学就有可能湮灭在历史的长廊里。
2007年4月,刘伯温传说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刘伯温传说作为民间文学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施传说
西施,名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古语中的“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就是用来形容我国古代四大美女的绝美容貌。其中“沉鱼”就是为了形容西施的美貌。有关西施的传说故事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西施传说是以吴国和越国的战争为历史背景,以西施一生的传奇经历为主干,以各种各样的传说类别为枝叶,从不同角度歌颂了西施的美丽、善良和“为国甘献身”的奉献精神。
春秋时,西施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山村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父亲平时出外砍柴卖柴,母亲则在家中浣纱织布。原本暨苎萝村分为东西两个村庄,西施家住在西村,所以人们都称呼她为西施。公元前494年,吴国和越国两国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夫差被迫前往吴国为奴,之后被吴王夫差释放返回越国。越王勾践回国以后,发愤图强,试图一洗前耻。之后在朝中大臣文种和范蠡的辅佐下,大力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同时还向吴王进献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美女。而西施作为远近闻名的绝色美女,自然在所难免。
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将西施和郑旦以及其他中美女进献给吴王夫差,希望用美色迷惑吴王,让其沉迷酒色、不理朝政。西施身负国家使命,忍辱负重,扮演了使者和间谍的双重角色。公元前473年,越国军队一举攻破了吴国的都城姑苏,吴国灭亡。所以说,越国能够成功复国,在一定程度上是离不开西施的自我牺牲和奉献的。因此,西施的一生,饱含了愁苦、曲折和沉重。民间流传的有关西施的传说,都是美好和神奇的,留在人们心目中的,也都是西施为了越国的复国所做出的牺牲,这也是后世称颂纪念西施的原因所在。
西施传说诞生于春秋末期,最初是源于民间的口头叙述,而最早出现相关的文字记载则是在《墨子》和《孟子》等书中,之后经过历代人们的相互传诵,便流传开来,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有关西施传说的故事版本众多,经过总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人物传说。这一类的传说是“西施传说”的主要内容。它主要是以西施一生的众多传说为主,以及由此展开来的一系列人物传说,例如“东施效颦”、“沉鱼之美”等,这类的传说大部分都是围绕西施的生活和命运延伸开来,既包含了国仇家恨,也叙说了男女之情等,内容十分广泛。
第二种,地名传说。这类传说中的代表就是人尽皆知的“白鱼潭”,也正是从这个传说故事中衍生出了成语“沉鱼之美”。
第三种,风俗传说。这一类的传说是以各地的风俗习惯为基础,例如著名的“三江口水灯”,讲述的就是西施进入吴国的时候,船只在路过三江口的时候恰逢是晚上,当地的村民就点燃了柴草扔进江中,以此来为这位“为国献身”的美人照明路途,之后为了纪念西施,年年都会举行放水灯的活动。直到今天,每年的农历七月半在诸暨三江口一带也依然有人进行放水灯的活动。
第四种,物产传说,例如闻名的“香榧眼”就是由此传说而来。
西施传说虽然种类繁多,但是都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从各个角度去称颂西施的美丽、善良和勇于献身的精神,也表达了人们对她这种精神的崇敬之情。
西施传说的故事历史悠久,有着将近2500多年的传承历史。并且流传也极为广泛,不但流传整个诸暨全境,波及江浙一带至全国各个地区,甚至远及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地区和世界各地的华人区域。同时,西施传说的内容也十分的丰富,里面所涉及的人物、地名、物产和风俗等等,几乎已经覆盖了民间文学的所有方面,除了民间的相互传诵以外,还用戏剧、影视节目等各种方式进行传承流播。
西施传说的故事主要是以“美”和“情”为中心,西施的美貌和自我牺牲、奉献精神是传说的文化精神所在,它起源于民间,也在民间发扬光大,因此它具备了民间传说的原生性这一显著特点。西施传说在民间传诵的过程中,被人们融入了自己美好的希望、祝福和信仰,从而让西施的形象越发丰富、美丽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施传说是整个吴越文化的一个缩影。
西施传说是我国极具代表的人物传说之一,具有多种重要价值:
第一个方面,文学价值。传说作为文学普及读物,流传极为广泛,深受男女老幼的喜爱,并且也是各种文学种类的创作来源,依据西施传说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是数不胜数。另外,通过这种文学形式的传播,也进一步扩大了西施传说的影响力,使得西施传说更加丰富多彩。仔细研究这里面的相互辅助的关系,对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个方面,美学价值。西施作为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在我国民族的审美史上有着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值得人们从美学的角度去进行深入仔细的研究。
第三个方面,认识价值和史学价值。西施传说是依据吴越两国的战争而产生的,这对研究吴越文化乃至整个春秋时期的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四个方面,人文价值。西施传说所颂扬的人性真善美,推崇的献身精神和英雄主义,对弘扬优秀的人文精神起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西施作为美的化身和代名词,承载着中华民族对于真善美的理想和追求。西施传说还是一项内容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所以应该抓紧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大力抢救、保护和传承。
值得庆幸的是,2006年6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施传说”名列其中。至此,有关于这位诞生于2500多年前并被誉为我国第一大美女的传说将会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从而成为全社会共同享有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黄初平传说
黄初平传说起源于东晋时期,最早出现的文字记载见于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理论家葛洪撰写的《神仙传》一书。黄大仙传说,主要是根据历史人物黄初平而来。香港著名的黄大仙祠就是供奉他的,终日香火不断。
黄初平,晋成帝威和三年(公元328年)出生于兰溪市黄湓村一个普通的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善良懂事,生得也是眉目俊秀,骨骼清奇。黄初平兄弟俩幼年的时候父母双亡,家境贫困,哥哥黄初起辛勤劳作种植蔬菜,弟弟黄初平平时主要砍柴、卖柴和牧羊,两人相依为命,彼此照顾。15岁那年,黄初平上山放羊的时候,遇到了变化成道士模样的田神农时雨师赤松子,经过赤松子的指引,来到了赤松山金华洞内的石室中修仙。
哥哥黄初起见黄初平迟迟未归,就来到山中四处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黄初平。四十多年以后,黄初起在一位道士的指引下,终于在金华洞中找到了黄初平。黄初起追问起当年放羊的羊群下落,黄初平就让他到东面的山头寻找。一开始的时候,黄初起怎么也找不到羊群,可是黄初平走到山头大声呼喊过后,面前的白石居然变成了羊群。黄初起见此也立刻有了修道的想法,于是就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和黄初平一起去洞中修道了。他们平日里就以松脂茯苓为食物,最终修炼了“坐在立亡”、“日中无影”。两个人虽然已经有五百岁了,可是看上去却像一位少年的模样。后来两个人回到家乡,看见自己的亲戚和邻居都已经过世,于是就又回到了山中继续修道。
黄初平在北山修道成仙以后,他之前的“叱石成羊”、苦练修道、知恩图报、惩恶扬善的故事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很多神奇的传说故事,后人尊称他为黄大仙。
关于黄大仙的传说种类繁多,但是经过总结大致可以分为:黄大仙生平事迹传说、自然景观传说、民风民俗传说、人文景观传说、土特产物质传说、黄大仙显灵传说等等。在我国兰溪、金华、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一带,一直都广泛流传着诸多有关黄大仙的传说。不仅如此,在兰溪和金华一带甚至还保留有黄大仙的故居、二仙井、金华观、赤松亭、二仙桥等遗址。另外在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一带,还供奉有黄大仙的道观,至今为止道观里香火也依然十分旺盛,前来参拜的人也非常的多。
黄大仙传说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流传遍及全国各个地方,甚至远及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各个国家,具有很高的人民性。黄初平传说的宗旨好是“扬善惩恶、济困扶贫”,这反映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一致追求,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普遍追求。同时,黄大仙传说的文化形态丰富多彩,既有古今中外诸多宫观祠庙和遗迹的物质形态,也有古今文学艺术等非物质文化形态。
黄大仙传说在我国历代诸多的道教典籍中也有相关的文字记载;还有民间的传说,各个朝代帝王的称颂,文人雅士的诗词绘画,历史史籍、地方方志和书籍的文字记载;戏剧、影视剧,等等。除此以外,有关黄大仙传说的故事还包含了他为人民济世治病、种粮开泉等善举,截至目前已经整理出72个版本的故事内容。
鲁班传说
鲁班,原名公输班,是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鲁国人。出身于工匠世家,自幼就深受家庭熏陶,跟随家人参加过很多土木建筑的劳动,也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操作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