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农历四月十八日,距离舅家人来娶亲的时间还有三天了,娘美趁母亲熟睡的时候,打破了窗户,逃出了房间,和等候在外的珠郎相会,两个人见面以后痛哭不已。最后,两个人决定远走他乡,用逃婚的方式来向封建社会包办婚姻抗争。两个人摸黑走了很久,历经千辛万苦,走到了七百贯洞。
贯洞寨的乡亲们非常同情珠郎和娘美的遭遇。可是,当地的大财主银宜却起了坏心,因为寨子里的人都夸赞娘美貌美无比,他想要强娶娘美为妾。于是,他就假装热情地收留珠郎和娘美在家中落脚,并和珠郎结拜为兄弟。寨子里有一名名叫蛮松的贼人,看出了银宜的用意,就给他出了一条毒计,在寨子里聚众“起款”的时候,让珠郎吃“枪尖肉”,然后趁这个机会杀害他,让娘美无所依靠,到时候必然会乖乖就范。之后,珠郎和众人被逼上江箭坡参与“聚款”,在吃“枪尖肉”的时候中计被刺死。
娘美在得知珠郎遇害以后,痛不欲生,一路跑到江箭坡上想要找到珠郎的遗骨。之后,娘美在返回贯洞寨的时候,猛烈击鼓。寨子里的人听到了鼓声,都纷纷向鼓楼走去。娘美当众宣布:“我的爱人珠郎已经被人杀死了,现在我找到了他的尸骨,谁要是愿意帮我把珠郎埋了,我就嫁给谁!”银宜听完以后大喜,赶忙答应由他来埋葬珠郎。
这个时候,贯洞寨的寨主当众说:“鼓楼议事,不是儿戏,既然如今你们一个愿意埋,一个愿意嫁,那么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议事完毕以后,娘美要银宜独自跟她上山,银宜急忙答应,并暗自高兴不已。
娘美让银宜在珠郎吃“枪尖肉”的地方挖坑,可是银宜挖了一尺深的时候就不想再挖了,娘美说:“死于刀枪之下的人都要深葬才可以,你再往下挖三尺。“当银宜挖到三尺多深的时候,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就在他弯腰想要休息的时候,娘美眼明手快,快速拿起锄头,对准银宜的脑袋,狠狠地打了下去,银宜没有防备,当即倒在地上,娘美趁机又打了几下,直到银宜再也动不了了,才把坑口两边的泥土往下埋,把银宜埋在了自己挖的深坑里面,为珠郎报了仇。
失去了珠郎的娘美伤心不已,她带着珠郎的遗骨,顺着两人当初逃婚的山路,一路哭着回到了三宝侗乡,然后亲手将珠郎的遗骨安葬在朵帕寨旁,好让自己能够时时陪伴着他。
珠郎娘美之间的爱情悲剧,在黔、桂、湘侗乡等地广为流传。娘美原本姓杨,1955年,广西三江县改编了侗戏《娘美秀郎》,三江侗族有姓秦的,就给娘美安了个“秦”姓。1956年,贵州在创作这部戏的时候,仍沿用了“秦”这个姓。1960年,贵州省黔剧团将侗戏剧本《珠郎娘美》改编成黔剧《秦娘美》演出,然后在全国各地放映,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时至今日,珠郎娘美虽然早已人去音消,但是当年娘美和寨子上姑娘们捶侗布的大青石还依然摆放在故居遗址,娘美当年所佩戴的银饰也依然熠熠生辉。三宝侗寨的乡亲们,在古榕下为珠郎娘美还立了雕塑。2003年4月18日,珠郎老家——王岭寨——上的乡亲们,为珠郎墓立下了石碑,珠郎娘美故事必将会千古流传。
珠郎娘美的故事包含了侗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这对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加强民族团结,弘扬优秀的侗族传统文化,建设侗族新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珠郎娘美的爱情故事俨然已经成为了侗族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这对于建设一个“珠郎娘美文化生态圈“,从而进一步加强“活态文化“的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对珠郎娘美故事的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科学全面地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著名的民间故事《珠郎娘美》是本民族题材故事的优秀典范,是侗族优秀民族文化瑰宝,是集民族性、艺术性、本土性、娱乐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哈尼哈吧
“哈尼哈吧”主要广泛流传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南岸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县以及建水县坡头乡、普雄乡等哈尼族聚居地区。这里地形险峻、沟壑纵横、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呈现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尤其适合梯田稻米的生长。同时,这里的哈尼梯田是现今世界上梯田稻作物面积集中连片的最大的区域,面积高达80多万亩。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勤劳勇敢的哈尼族人民和当地的其他族居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梯田。
作为农耕梯田的首创者之一和最大的发扬者——哈尼族,其梯田耕作历史悠久、耕作面积最广阔、农耕技术最精深。由于哈尼人的生存发展主要依赖于梯田的开垦发展,因此梯田也深深地影响了哈尼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梯田农耕文化现象。哈尼族的没有自己的文字,农耕生产生活知识的传播也主要是依靠口传心授,“哈尼哈吧”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了重大节庆活动和朋友聚会场合中传承文化知识的主要方式。
“哈尼哈吧”在哈尼语中是哈尼古歌的意思,是哈尼族社会生活中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民间歌谣,是区别于哈尼族山歌、情歌、儿歌等种类的一种庄重、典雅的古老歌唱方式。
不仅如此,“哈尼哈吧”还涉及哈尼族古代社会的生产劳动、宗教祭典、人文规范、伦理道德、婚嫁丧葬、吃穿用住、文学艺术等等,是世世代代以梯田农耕生产生活为核心的哈尼人教化风俗、规范人生的“百科全书”。从目前已经收集整理到的“哈尼哈吧”资料来分析,哈尼古歌《窝果策尼果》、《哈尼阿培聪坡坡》、《十二奴局》、《木地米地》可以说是“哈尼哈吧”的经典代表作。
另外,从“哈尼哈吧”的演唱方式来看,哈尼哈吧是哈尼族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传承方式,是哈尼族传承知识、交流情感、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
从“哈尼哈吧”的内容来看,哈尼哈吧内容丰富多彩,囊括了哈尼族社会的生产劳动、宗教祭典、人文规范、婚嫁丧葬、吃穿用住、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哈尼族社会教化风俗、人生规范的无文字记载,口语传承的“百科全书”。同时,“哈尼哈吧”还是哈尼族乃至整个西南农耕少数民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典代表,是系统研究哈尼族传统社会生产生活、宗教祭典、人文规范、伦理道德、婚嫁丧葬、吃穿用住、文学艺术的重要资料,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学、文学艺术价值。
“哈尼哈吧”实际上就是哈尼族人民记录历史、传承文化、传授知识、总结经验、规范道德、展望未来、传播良好风尚的主要载体,是红河哈尼梯田文化的“活化石”,还是一张展现红河文化的名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文化的强烈冲击,“哈尼哈吧”正面临着传承人断层的局面,为进一步保护、挖掘、传承“哈尼哈吧”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元阳县拨出了大量资金用于支持这一举措,并同时在2011年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哈尼族民风习俗比较深厚的31个自然村寨,全面调查有关“哈尼哈吧”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渊源以及分布、流传情况、传承人、传承内容、传承方式、发展技巧及其价值等10项基本内容。并采取了文本记录、录音、摄像等多种形式对所挖掘到的“哈尼哈吧”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归类存档,以供对“哈尼哈吧”文化资源的抢救、研究。
维吾尔族达斯坦
“达斯坦”是维吾尔族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曲艺形式。“达斯坦”在维语中就是“叙事长诗”的意思。作为一种曲种的达斯坦,主要是以说唱长篇韵文故事为基本特征。达斯坦之所以会成为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主要是由于维吾尔族借用本民族的大型音乐套曲、古老的“木卡姆”中的曲调选段来进行歌唱表演的。
据传早在公元3世纪至7世纪时期,生活在中国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中,就广泛流传过一部名为《阿里甫·埃尔杜额阿》的达斯坦节目,主要讲述的就是本民族英雄埃尔杜额阿的英雄事迹。从这以后,表现英雄人物就成为了达斯坦说唱的一个传统。除此之外,还有《艾里甫与赛乃姆》等多部描写爱情故事的作品。音乐具有一定的叙事性和抒情性。
因而,达斯坦开始在维吾尔族广大人民群众中间世世代代地广泛流传开来。其中,著名的赞颂英雄人物的达斯坦就有《玉素甫·艾卖提》和《阿不都热合曼汗·霍加》,以及歌唱民族英雄弹唱艺人斯依提的《好汉斯依提》等等,另外讽刺性的达斯坦代表作有19世纪的维族诗人艾合卖提夏·卡尔卡希创作的《问候》。
维吾尔族达斯坦绝大部分都是由散文和诗歌结合而成的,当然这里面也有完全采用诗体语言叙述的达斯坦,还有完全采用散文语言叙述的达斯坦。维吾尔族达斯坦还和书面文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流传在维吾尔族民间的达斯坦,很久以前就已经被古典文学家们所记载,其中一部分达斯坦是经由诗人们创作之后,再广泛传播到民间,例如大量穆热巴、穆罕迈斯、柔巴依等等。
不仅如此,维吾尔族民间达斯坦绝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国际情节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所谓的国际情节,其实就是指在数个国家或数个民族中共同流传开来的故事情节。例如维吾尔族人通过广泛流传在中亚和阿拉伯、波斯、印度的民间故事,最终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达斯坦,并且这些达斯坦还有着十分丰富多彩的音乐曲调。
除此之外,达斯坦在表演的时候,通常都是由一个人至三个人演出,其中主要表演的人都会手持民族乐器热瓦甫或者都它尔、弹拨尔、沙塔尔等,自弹自拉自演。而其他的演员就会分别持着手鼓或者石片等击节演唱。并且,达斯坦演出的场所十分灵活,集市、茶馆、宴会上都可以进行表演。据说新疆境内的柯尔克孜族著名的英雄史诗《玛纳斯》,就是用达斯坦的形式表演出并广泛流传开来的。
然而,伴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量普及,很多的维吾尔族达斯坦都以印刷的形式得以出版和发行,为维吾尔族的读者创造了接触阅读达斯坦的机会,随着一部分的达斯坦的汉语翻译本的发表和出版,也为更多的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读者提供了直接阅读参考达斯坦的便利。也正是如此,和之前少数的达斯坦听众群体相比,达斯坦的受传者数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现代电子传播媒体的快速发展繁荣也促进了达斯坦的各种电子版本的进一步传播,从而加快了达斯坦的多种多样的流传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截止到目前,维吾尔族达斯坦用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等4种不同的传播方式同时并存。但是,文字传播、电子传播等传播媒体除了对达斯坦的传播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之外,也对达斯坦的口头传播活动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达斯坦的听众在逐日减少。大众媒体的快速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方生活。一向非常喜欢娱乐休闲的维吾尔族人民已经成为了现今社会大众传播媒体的忠实观众、听众和读者。电视、DVD、录音录像设备、电脑和收音机以及各类报刊图书等读物也极大地扩大了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空间。
由于大众媒体的便捷性、广泛性,以及大众性的特点,即便是文盲和盲人都可以接受电视、电影和收音机等穿传播方式,因此在一些民族地区,电视的普及率和影响力非常高。随着电视节目的多样性、教育性和趣味性发展,电视已经成为了当下所有人们最乐意接受的传播媒体。不仅如此,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也吸引了众多的民众,当然也包括一些民族地区的广大中青年群体,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就直接导致了维吾尔族达斯坦的听众队伍快速减少。
现如今,“维吾尔族达斯坦”正面临着社会多元化艺术形式的强烈冲击和传承人断层的危险局面,为进一步保护、挖掘、传承“维吾尔族达斯坦”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哈萨克族达斯坦
“达斯坦”是哈萨克族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曲艺形式。“达斯坦”在维语中就是“叙事长诗”的意思。大约在9世纪到10世纪时期,达斯坦还是民间口述的文学形式,情节非常复杂、篇幅也非常的长,通常一首达斯坦可以唱上一天一夜。由于“达斯坦”主要是歌颂哈萨克族青年反抗压迫,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精神,所以在哈萨克族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也被称为是哈萨克族历史的“活化石”。
从内容上来看,哈萨克族达斯坦主要是由英雄史诗、爱情长诗、历史长诗和黑萨这四大种类构成。在这四大类中,最为有名、影响最为广泛的作品就是英雄史诗《阿里帕米斯》、《豁布兰德》和爱情长诗《吉别克姑娘》、《豁孜阔尔佩席与色彦苏鲁》。
作为一种曲种的达斯坦,主要以说唱长篇韵文故事为基本特征。“叙事长诗”以说唱为表演形式,借用本民族的大型音乐套曲、古老的“木卡姆”中的曲调选段来进行歌唱表演。据传早在公元3世纪至7世纪时期,生活在中国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中,就广泛流传过一部名为《阿里甫·埃尔杜额阿》的达斯坦节目,主要讲述的就是本民族英雄埃尔杜额阿的英雄事迹。从此之后表现英雄人物就成为了达斯坦说唱的一个传统。
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是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一种原生态的口头文学。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主要是分布在哈萨克族主要聚居的北疆地区,特别是在阿勒泰地区境内,其中福海县是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流传比较广泛,传承的诗歌最多,民间达斯坦歌手功底最雄厚的一个县。并且大部分都是集中在阔克阿尕什乡、喀拉玛盖乡、齐干吉迭乡、解特阿热勒乡哈萨克民族牧民群众中间。
哈萨克民间达斯坦在本民族聚居领域里广为传唱,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将要被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如今,流传在民间的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大约有200多部,可是能全部传承下来的人却非常少。只有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齐勒哈仁村78岁的老人哈孜木·阿勒曼是如今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唯一正统的传承人,他在13岁的时候就开始学艺,直到今天已经有了六十多年,《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流传下来的近200多首中,哈孜木·阿勒曼老人现在还能凭借着记忆说唱出104首《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俨然是当今靠记忆说唱最多的一位老艺人,不可否认,这是一种极其珍贵却又面临消亡的文明遗产资源。
由于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没有留下任何文本性的资料,所以哈孜木·阿勒曼老人便成了唯一的“活字典”、“歌神”,可是由于他已经年迈,所以这一项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挽救和保护工作变得极为紧急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