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一班文武大臣听了个个惊讶异常,不由为他担心起来。刘墉听了纪晓岚的话,肺都气炸了!要不是有皇上在此,真要上去揪住他,狠狠地抽他的嘴巴。乾隆皇帝听了,也是十分惊异,由于自己出言不慎,被机敏过人的纪晓岚钻了空子。
心中虽然生气,但当着一班文武大臣的面,自己早已在群臣面前赦免他无罪,此时也不能发作。君王无戏言!又想直隶少拿一年的钱粮由山东拿出双份补足,暂时加重了山东的负担,于国库并无减损,况且今年山东风调雨顺,收成甚好,负担双份也不算太重,便只好生着气说道:
“朕准你所奏,直隶无粮,山东双粮,起来吧!”
这下可好,山东的皇粮,由于纪晓岚这么一折腾竟变成了双份,把刘墉气得差点没有背过气去。他知道,皇上已经说了话,肯定就这样定了。更何况,纪晓岚早就写在了起居注上,再争也不会起任何作用,但这口恶气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呀。
在以后的长途跋涉之中,刘墉根本不和纪晓岚打上一声招呼。
纪晓岚知道此举气恼了刘墉,便总是乐呵呵地找机会与刘墉搭讪,刘墉总是避而不理睬。到达泰山的当天晚上,纪晓岚到刘墉的住处拜访,向刘墉施礼说道:
“年兄息怒,为弟一定要同你说上一句话,请刘兄赏脸。”
见他死皮赖脸,便没好气地说:“有话明讲,不要背后捉弄人!”
纪晓岚笑眯眯地对刘墉说道:“小弟无意损人利己,加重贵省负担,只是皇上讲出口来,我已无力周旋,毕竟是君王无戏言。假如皇上说‘山东无粮’,我怎么敢说成‘山东双粮’呢?”
刘墉由于还在气头上,现在不管他如何分辩,刘墉还是不理不睬,只顾自己一人坐在一旁喝闷茶。
纪晓岚仍然乐呵呵地眨眼说道:“为何不借此机会,将山东的土地重新丈量,那么山东将是失‘一’得‘十’啊!”
刘墉也是非常聪明之人,听完纪晓岚的话,如梦方醒,转怒为喜。立刻吩咐人给纪晓岚重新上茶,两人如此这般地密谋起来。
举行完封禅大典,刘墉回到京城之后,立刻上书,说山东大户地亩不实,为交齐当年皇粮,而又不加重普通百姓负担,奏请皇上下令重新丈量土地。
皇上也觉得这次让纪晓岚钻了空子并且被开了个不小的玩笑,害得山东人吃亏不少,心中顿生怜悯之情,便准其所奏,派出钦差大臣赴山东,重新丈量地亩。
土地丈量完毕之后,发现山东的地亩数字减少了三分之一而已,这其中缘故,是刘墉口授机宜,将原来的二百四十平方丈一亩,改成了三百六十平方丈一亩,这样一来,山东省的一亩地,便是其他省份的一亩半地。
山东按这次清丈的数字纳粮,当年只多交二分之一,以后每年所缴,要比以前少缴纳三分之一。后来皇上查问下来,地方官员便极力奏称,由于山东三面环海,海水上涨,侵吞了大量田地,那三分之一的土地已成了海底的滩涂,若想恢复原有数字,只有到海里去量了。皇上听他们如此解释,也只是无可奈何,这桩事也便就此了结,山东亩大也成了事实。直到现在尚在山东、河北一带,广泛流传着山东“量海”的传说,便是由此而来。
这样一来,刘墉家乡山东,不但没有吃亏,反倒因此事而沾了光。刘墉与纪晓岚的感情裂痕,因“量海”之事虽然随之愈合,但也留下了难以平复的伤疤。
刘墉刚才道破“竹苞”之意,就因此事而生起。现在刘墉对此事看得真切,和珅几次无中生有参奏纪晓岚,是想把纪晓岚置于死地,才恍然觉得不顾他人之利而冒失了一些。心中对纪晓岚之事愧疚不安。
却说“竹苞”一事不久,和珅向皇上献策,想借着为皇上庆寿的机会,要朝中大臣向皇上进献家乡方物,以察各地风俗民情。实际上是和珅想借此机会捞上一把。
纪晓岚对此事自然很是清楚,心里顿生妙计,便打发家人回到家乡,按纪晓岚的意思来办。到了敬献礼品的日子,果然皇上派和珅主持验收贡品,纪晓岚便吩咐家人,按照早已商量好的计划将事先准备好的贡品献进宫去。
朝中官员,谁不想讨好皇上,一时间搜肠刮肚地找,挑选家乡的稀世珍宝,献进宫中。和珅这下大捞了一把,珠宝玉器、奇珍异玩样样挑着最好的带回了家中。但河间府的官员们献的贡品,虽然也都是一方特产,也同时赢得皇上的赞同,和珅却一件也看不进眼里。那么,纪晓岚的家乡到底贡献了些什么呢?
高阳县籍官员献的大白菜,一棵有五十多斤,称得上是白菜里的“状元”;深县籍的官员献的深州蜜桃,一个一斤多重,硕大无比,鲜甜异常,也是其他地方不能相比;河间县籍官员献的鸭梨;乐陵籍官员献的金丝小枣;饶阳籍的官员献的挂面……
这些本来就叫和珅感到十分惊异,没有捞到实惠,等到验看纪晓岚的贡品时,更让他觉得是奇中之奇,一时间差点把和珅的鼻子都气歪了。
你说纪晓岚献的是什么宝物?原来纪晓岚的贡品确是别具一格:外面用红纸套封,纸上写有“万寿无疆”四字,拆开来看,里面包裹着的,全是一些地里土生土长长不过半尺、粗不过二寸的小萝卜!
和珅看罢又气又恼,心中却也洋洋得意,心想这次你纪晓岚撞在我的手里,可别怪我和珅不客气,我非把你的肚子挤瘪了不可!便奏请皇上,说纪晓岚拿菲薄之品来侮辱圣上,戏弄朝廷,要皇上将纪家满门抄斩。
皇上听说这件事以后,知道和珅是故意挟嫌报复,也不动怒。只是觉得纪晓岚敬献这小小的萝卜确有失敬之处,便将纪晓岚召进宫来问个究竟。
乾隆看过纪晓岚的贡品,外面包裹得严严实实,煞是好看,“万寿无疆”四字写得尤其工稳,书法严谨,遒劲有力,摆布得当,让人看了不由得不喜欢。乾隆便命取来萝卜尝尝味道如何,谁知又辛又辣,连忙吐出来,问道:“纪爱卿,这就是你家乡的物产?”纪晓岚匆匆跪下奏道:“圣上明鉴,献县土地瘠薄,物产贫乏,种植最多的,就是这种萝卜。百姓一年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日子。但也就是这萝卜救活了不少人的性命,实在难以计数,臣不敢不称之为宝物呀!家乡虽有金丝小枣,但栽种甚少,不足以向宫中进贡。万岁爷是一代圣明君主,要官员进献家乡方物,在于察考风俗民情。为臣若敬献他物,均不能反映民俗民情。这家乡的萝卜,依臣来看才是真正方物,若不献进宫来,臣倒真的犯了欺君之罪。万岁爷,为臣侍奉圣上,竭尽全力,惟独为了家乡百姓,几番冒死请求,若不是家乡贫穷,为臣纵然是死也不敢做出有损朝规的事体。万岁爷明鉴,为臣有罪,只求速死!”
乾隆听他说得言真意切,情词可悯,想到以前自己巡幸献县所见,纪晓岚所奏也属事实,于是下令免去纪晓岚的罪过。
乾隆皇上寿辰过后,由内廷选定各处方物,凡是受到皇上嘉许的,都被定为宫廷御品,此后每年,都要按礼节进献,像深州的蜜桃、饶阳的挂面、高阳的白菜,均在此例,这些一物产,在此次出了名之后并被定为宫廷御品,以后老百姓的负担又大大加重了。不管年景如何,都要按规矩要求,每年贡献朝廷。像深州的蜜桃,往往种桃子的农民和当地的官员,都没有机会尝上一个便大量的被运往宫廷之中。这时人们都称赞起纪晓岚有胆有识,虽因献进了又苦又辣,不受皇上称赞的小萝卜,担了一场惊慌,但也可以说是因此而得福。纪家是当时献县的富户,良田千顷,受益最多的当然是纪家及其他几家大户,但当地的百姓也跟着免去了一层盘剥。
就在乾隆丙戌年,天下又发生旱灾,当然程度各省有所不同。直隶、山东两省庄稼干旱而死甚为严重。紧接着又起了一场百年罕见的特大蝗灾,将树木的叶子吃了个精光。初冬到来,百姓生活没有着落,到处乞讨为生。年节将近,已是饿殍遍野,乌鹊哀鸣,情景凄凉,令人惨不忍睹。
直隶、山东两省衙门及两省的在京官员,极力向朝廷疏请,发放赈济。于两省地面广设粥厂,以此来救济百姓。纪晓岚、刘墉等人,先是呼吁当地富商大贾,捐纳钱粮,救济家乡百姓,同时又督促富家大户放粮放钱,来年加利收回,解决了家乡灾民的一些困难。
又要过年了,纪晓岚会同刘墉等人,向朝中官员募捐,筹集钱物,寄回家乡,用以救济四方百姓。这时各县的粥厂已由原来的一县五个,增加到十个,但仍不断地有人饿死冻死,灾情不断地报进京城,两省在京官员为之担心。
二、三月过去之后,旱情仍然不减,如油的春雨迟迟不肯降临,大量的麦苗活活干死。眼看着麦收无望,大量的难民外出乞讨,挤满了京城的大小街巷。
刘墉、纪晓岚等人,顾念家乡情切,于是联络两省的在京官员,联名呈状朝廷,疏请万岁爷皇恩浩荡,放赈救灾,无奈几番奏上,几次驳回。原来是因为请赈的省份过多,帑藏已经超支,加上这几年新疆、甘肃等边远之地回民及其他形式起义此起彼伏,朝廷调兵遣将,连年镇压,耗资巨大,国库亏空,实在难以支应这么多的灾区。各地的官员虽八方奔走,上疏请命,但朝廷仍是无计可施。
这天刘墉来到纪府,两人见面后都是少言寡语,端着茶碗闷头品茶,不时地长吁短叹。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刘墉抬头说道:
“事到如今,奏请皇上已毫无希望,我想,我们只能豁出脸去再向朝中百官募捐,筹集银两,以解燃眉之急,接济家乡百姓了。”
纪晓岚听了刘墉所言,默然无语,起初是点点头,紧接着又摇摇头,放下手中的茶碗,后来说道:“去年大旱,面大地广,非直隶、山东两省受到灾荒。京中官员凡有悯念家乡老之心者,都已捐纳银款,救济乡里。上次募捐,各位同僚虽碍于面子有所捐纳,但大多数量太少,无有肯做大功德者。这次再去募化,惹嫌无足顾忌,惟恐让各位官员左右为难。少了有失体面,怕以后留下笑柄;多了恐怕又舍不得出手,我想还是另图良策!”刘墉说道:“京中百官,不乏臣宦豪富,若肯出其家资的百分之一二,直隶、山东两省之难可解。我看只要我们舍得出面子,一定会有人慷慨解囊的!”
纪晓岚听了,将他那拳头大小的烟袋满满地装上一锅烟,点燃了,吞云吐雾。陷入了沉思,此时只见着好像豁然开朗,转眼看着刘墉说道:
“京中豪富,你看谁为首户?”
刘墉略一思索,说:“照我看来,当数和珅府内最为富有。”
纪晓岚说:“那么依你看来,我们去求和珅,他也会解囊相助喽?”
刘墉眉头一皱,他犹豫不决,最后说道:“我看成否在两可之间。不过,假使成了也太栽你我两人的脸呀!”
纪晓岚此时点点头,将一大口烟雾喷向空中,盯着刘墉说道:
“兄言极是,照为弟看来,与其‘与虎谋皮’,不如‘引狼入阱’。”
纪晓岚淡然一笑,从自己座位上站起来,腆着肚子哈哈大笑,俨然指挥若定,胜券在握的样子。
刘墉也是聪明绝顶的人,猛间恍然大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便拉起纪晓岚,两人商议要到附近一家有名的酒馆畅饮一番。
纪晓岚站着没动,说道:
“尚须老兄亲自出马,方能胜此一局。小弟今天做东,权当出征酒,以后的一切都有劳仁兄帮忙啦!”
纪晓岚吩咐摆上酒宴,与刘墉二人浅斟慢饮,边饮边谈,如此这般地反复酝酿、直到北斗阑干,妙计生出。单看刘墉如何“引狼入阱”吧!
三天过后,刘墉已经把此事准备完毕,吩咐一个与和府下相识的奴仆,今晚邀上和府的家人到馆中吃酒……如此这般,不得有半点闪失。说完之后仆人领命而去。
当天夜里,和珅刚要入睡,于是便接到和珅手下的一个大红人,入内室密报:寅时三刻,刘府的二十万两银子,将由马队载出崇文门,送回刘氏老家山东,无偿施给灾民。
和珅一听这消息,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想刘统勋自恃权高位显,几次弹劾我和珅收受贿赂,要不是有皇帝的垂爱,使劲护着,我哪里能免于治罪。这次你刘氏父子偷运银两,定有什么隐秘之处,如果是光明正大之事,何不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明大摆地出城?刘家父子难道没有收受贿赂?如果他们不贪赃枉法,哪里会有这么多银两白白地送给老百姓?和珅精神抖擞,此时睡意全消,起身坐定和府大堂,命人纠集百余名家丁拥出,吩咐凌晨寅时,拦截刘府的驮队。
果然,寅时三刻,刘府载银的驮队来到崇文门。守城的兵丁也不盘问,偷偷地打开城门让其出城。头马刚要出城,一声高喊震破夜空:“站住!”
和府家丁早已埋伏在城门附近,于是驮队被和府家丁围了个水泄不通,扯的扯,拉的拉,分头将马缰夺到手里。
驮队为首的一人喊道:“什么人敢截内阁大臣刘大人的银两?”
有人用更高的声音喊道:“少罗嗦!先把他捆起来。”
和府的两名家丁上来二话不说,就把这人捆绑了起来。押送银两的其他人也不争辩,被和府的人押到了和府。
天色放明之后,五十匹马各驮着四只木箱,外面铁条捆绑,每只箱子上都写着“一千两”字样,并盖有印记,这五十驮子合计就是二十万两。和珅一见他们得胜归来,非常兴奋,吩咐将刘府押送银两的人丁押起来,卸下驮背上的银两,搬入和府库内,打箱验看里面的银两。
和府的人把箱子一一卸下,打开一看,箱子里面是用牛皮制成的银鞘子,口封得紧紧的,源头大的银壳子将银鞘子顶得疙疙瘩瘩。当用刀子启开之后,滚出来的却是大小不一的鹅卵石。赶忙报与和珅。和珅听了汇报之后,赶快吩咐全部打开。
木箱子和银鞘子被全部打开,让人出乎意料的是,箱子里面竟然装的全是石头。
和珅气急败坏地骂道:“妈的,我中了刘墉等人的金蝉脱壳之计”,赶快吩咐家丁,沿向山东的路上追赶……
夜晚到来,和珅又气又恼地等了一天,但是追赶的人回府禀报,根本没有可疑人等出城。
和珅听了之后肺都差点被气炸了,心想:这下中了刘氏父子的诡计。
次日上朝,刘统勋父子已状告到朝廷,劾奏和珅置山东几十万灾民死活于不顾,竟然私自拦截赈灾银两。
和珅听完之后哪里肯服,哭哭啼啼地要皇上为他做主。
乾隆也是忿忿难平,要刘统勋父子与和珅当堂对质。
和珅说道:“刘氏他们有意陷害为臣,驮队驮的根本不是什么银两,鞘子里装的全是石头!”
刘统勋当时气得胡子都快炸起来,说和珅纯粹是一派胡言。
乾隆皇帝问道:
“和珅,朕来问你:是谁人命你夜晚拦截刘家的驮队?”
“皇上恕罪,奴才没有领受何人命令。”
“大胆和珅,既然无命差遣,你为何擅行不轨?”
“回万岁爷,奴才听说刘府暗夜驮银出城,想其中定有不轨之事,来不及奏明圣上,请万岁爷恕罪。刘氏银两来路不明,肯定有不可告人之事,所以吩咐家丁截下,请圣上明鉴啊!”
皇帝听了和珅的哭诉,转过来又问刘墉:
“刘爱卿,你家父子素为廉洁之臣,何来这样多的银两?
难道贪污纳贿不成?”
“臣禀告圣上,臣家资微薄确为事实。这银两不是刘家私有,而是从京中二百多名官员手中募化而来,借此来救济家乡饥民。”
皇上问道:“此话当真?”
“当真,臣不敢欺骗圣人。”
“那么朕来问你,为何银鞘之中装的全是石头?那募集的银两跑哪儿去了?”
刘墉跪在地上哭道:“圣上,臣实在冤枉,是和珅欺瞒圣上。鞘中所盛,本来是白银二十万两。为何变成石头?肯定是和珅在其中捣鬼,请圣上明鉴。臣愿为山东几百万灾民请命,叩谢圣上隆恩!”说罢,刘墉便叩头不止。
乾隆让刘墉站在一旁,又去问刘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