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56100000002

第2章

大石村是东北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村中心的一片地方叫做东大坑,据老人们说,村子里曾经有两个大坑,东大坑和西大坑,另外村子里还有两座庙,上庙和下庙。现在的两座大坑早就被填满了,而两座庙早已被破四旧破了上庙,下庙只剩下壁画还昏昏沉沉挂在墙上。

又据老人们说,当时佛爷肚子里面的装藏不知让谁拿了去。这些事情都是长年混迹在东大坑的老头子们说的。他们靠在墙根亦或是自备厚厚的一块破海绵,坐在那里,把手相互伸进袖子里,无论冬夏,日升而出,日夕而作。

他们有的人是打了一辈子的老光棍,有的是天天无所事事的,其实在农村除了农忙时大家整年都是无所事事的。破旧得看不出黑色还是蓝色的衣服,脏兮兮的厚棉裤,头上各式各样的厚帽子,这群老头子美美的晒着太阳,或是扯些村里近来发生的闲事。

稍微年轻一点的,尤其是未出阁的或刚嫁人的年青女人们当走过东大坑时是不敢抬着头的,因为他们都怕那一双双眼睛里映出的目光,说不出具体是什么一种感觉,反正就是让人心里难受。

用魏老爷子的话说,“在那呆着的哪有好人啊,都是等死的。”事实也许就是那样,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两个老头去世,又会有一两个老头加入这个队伍。大家都对死去的人心知肚明,但是谁都不会去提。因为在农村,去医院终老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与其花了八辈子赚不来的钱,还不如在家里被儿女围在烧得热乎乎的火炕上等死。只是这待遇前些日子的韩老爷子却没有享受得到。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件事近来似乎成了东大坑茶余饭后的谈资。风言风语难免不长腿也跑得飞快,这似乎使得将来要成为韩连人老丈人的魏老爷子心里不大痛快。

魏老爷子的家就在东大坑后数两趟房,独门独院的老式土坯房,独门独院,就连院墙都是石头砌的,没有后栏。每一年的墙头上和门楼边都会长出高高矮矮的杂草。夏天下了雨,院子里就像是一个小型的泥塘,冬天落了雪,院子里被踩得泥泞。其实整个村子都是这个样子。

腊月二十六,老魏家的四个孩子都回到了家里看爸妈。大姐魏立春带着姑爷子刘继林和刚满周岁的闺女。大哥魏刚带着新娶的小媳妇马凤萍。还有没结婚的小姐俩魏立秋和魏强。

“妈,我明天就回去了。”立春坐在炕梢梢嗑着新炒的瓜子,看了看坐在炕沿上切菜的冯老太太,又看了看躺在炕头的魏老爷子。魏老爷子脚上穿着厚厚的毡袜一语不搭,立春的嘴角和手指尖沾上了瓜子的黑色,她使劲往屋子里被踩得发黑发亮的土地上吐了一口瓜子皮,“我得和继林回去刘家堡过年,要不他妈不让。”

立春用胳膊肘碰了碰看电视看得来劲的刘继林,那是村子里开天辟地的第一台高科技设备,一台十三寸黑白电视机,继林接过话茬,“是啊,妈,今年我们俩带孩子回我们那头过了,出了正月要是我不出去拉砖的话就带他们回来。”刘继林家里兄弟姐妹好几个,唯独爹妈乐意和他住在一起。

四四方方的国字脸,宽肩膀,刘继林是个典型的东北男人。结婚后他东拼西凑好不容易买了台拖拉机,跑跑运输拉拉砖,勉强买得起他爹妈的药罐和家里生活的账单。

“你们那,谁爱来谁来,在哪过都行,来了我就多做点,不来了就省点。”冯老太太在白炽灯下切着酸菜,把每一片酸菜叶子片成两三片,再切成细丝,这是一个细致的功夫活,不是每个家庭妇女都有这份耐心。

冯老太太满脑袋的自来卷,胖乎乎的身材,就像是一颗大酸菜。儿女们都心里明白,老人老人,到老了都希望儿女们在过个什么年了节了的时候能回家来。人这一辈子,时间久了,日子长了,最怕的就是孤独。

冯老太太是一个极其嘴硬心软,有时费力不讨好的人。

“凤萍啊”冯老太太向着屋外的锅台喊道,“别烧火了,放那让继林烧,刚子和你二姐上咱家果园收兔子套去了,到吃饭点了还没回来呢,赶紧迎迎去。”

“唉,妈”马凤萍嘴里答应着,擦了把手走进屋子里,套了件厚棉袄出去找那姐俩。

“那时候咱刚子咋就看她来劲呢,妈”立春使劲吐了口瓜子皮,看着窗户外面马凤萍瘦弱的背影,“这身板子能干什么活啊,小鸡子似的。”

屋子里老箱子老柜子立在墙边,仿佛好多岁月停留在上面未曾走过,总有那么一种昏暗的感觉,使人看上去没有精神。

晚饭饭桌上一大盆酸菜炖冻豆腐,泛着油花却捞不出几片肉,热气腾腾看上去很有食欲。一小盆刚刚热好的黏米面饽饽,这是冯老太太亲手包的。每年刚一入冬冯老太太就会泡好几盆黏米面,煮一大锅红豆,一个人坐在炕沿上包上它好几天,足足可以装上几麻袋,馅大皮薄,是冯老太太黏米面大饽饽的特色。然后她会东家西家的送掉一些,剩下的吃整整一个冬天还富富有余。萝卜条子泡的咸菜,冯老太太没怎么使劲加盐,大概是想把它当凉菜吃。

魏老爷子早早上了桌,他刚刚捏起小酒盅,魏强马上过来給爹满了一杯酒。二十出头的年纪,胡子茬使劲往下把外面钻着,细高挑的身材倒一点也不像他哥魏刚。

魏老爷子的酒盅里顶多能放下二两白酒,这就是他的酒量。

一家人都坐上了桌子,只有冯老太太没有上桌,这似乎是她的习惯,无论家里有多少人吃饭,她总是要在菜上齐了以后坐在炕沿上抽完一只旱烟才去和大家一起吃饭。

同类推荐
  • 成长的时代

    成长的时代

    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错过了再做就难了向往诗与远方
  • 什么是记得

    什么是记得

    女主从小到大心里总想着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欢迎猜测哦
  • 沪漂媳妇

    沪漂媳妇

    两个怀揣明星梦的江城姑娘成为申市媳妇后,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她们的人生轨迹,四个家庭通过努力开创新的生活。
  • 人生需要经历一次跳槽

    人生需要经历一次跳槽

    以第一人称叙述职场女性的努力与思考,在日常工作中找到凡俗生活的意义。
  • 赢心记

    赢心记

    讲述男主角唐还与命运拼搏抗争,拯救世界,历经人世浮沉和世事变迁,一步步获得女主角屈颜沐的真爱和成就商业帝国的故事。揭示爱情各个阶段的正确价值观;通过跟进描述以主男为主线的事业线情节,道出商道真谛。弘扬正能量、倡导人间真爱。文字精炼、逻辑严谨、感情真挚、剖析深刻。爱情线、事业线等多条线交织其中;融入孝道、师道、兄道、友道;血缘、情缘、亲缘交织情仇利益;悬念包袱套路层出不穷;正邪教量邪不压正;雅俗国风、异域皆赏。
热门推荐
  • 母胎solo的春天

    母胎solo的春天

    初次邂逅你恰逢深夜漫天星子很亮你的侧脸也很迷人我仿若醉在了你的酒窝里从此沉沦
  • 女人20几岁应该知道的事

    女人20几岁应该知道的事

    女人20几岁是女人一生中关键的时期,很多女性都在这个年龄段遇到很多困惑,通过阅读本书,女性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到20几岁时应该如何做事,如何为人。
  • 魔沼

    魔沼

    农夫热尔曼二十八岁就鳏居,有三个孩子。庄重、老实的他还惦记着亡妻,岳父却出于现实和理智,劝他去邻村与一位寡妇相亲。邻居托热尔曼捎上自己的女儿、才十六岁的小玛丽去邻村附近做工,途中热尔曼调皮可爱的儿子又突然出现,非要加入。他们一同穿越去邻村必经的“魔沼”,旅途中的不平凡经历让热尔曼充分认识了小玛丽的聪慧、稳重、善良。他爱上了小玛丽,并为此烦恼起来……
  • 我在异界的莽汉生活

    我在异界的莽汉生活

    这是一个诡异丛生的世界,人类在这个世界艰苦求生,妖魔,怪橘等层出不穷,李铁面对这个世界,就说了句,莽就是了。
  • 邹容陈天华评传

    邹容陈天华评传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即“邹容评传”和“陈天华评传”。邹容与陈天华有着类似的悲剧人生,他们的英年早逝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遗憾。《邹容陈天华评传》通过对他们短暂人生历程的考察,描述了历史时代背景和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他们思想认识和性情特征的影响: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激愤和他们的无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邹容与陈天华的思想集中在二人的政治主张上。《邹容陈天华评传》以邹容与陈天华的民主革命思想为核心,论述了二人在排满革命、建立民主政体、造就近代国民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进步主张。他们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 修仙鉴定大师

    修仙鉴定大师

    真实之眼,鉴定万物,主角如何以平庸的资质在残酷的修仙界一步步成长,建立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
  • 墨染锦年

    墨染锦年

    一朝风雨,门庭败落,沦为最低等的贱籍女子。血脉相依,年幼势弱无力护住,悲愤之余燃起仇恨之火。勾心斗角,也不过为了在此安身立命,报昨日之痛,奈何宿命无常,屡遭磨难。一个卑贱女子,坚韧果敢,乱世中一枝妖娆秀……
  • 不秋

    不秋

    一个甜甜的纯爱古言。你相信吗?在这大千世界里,总会有些人,有些情,值得你永远守护。
  • 重生之心肝宝贝要上天

    重生之心肝宝贝要上天

    前世凌夕被养父母一家害死,她从小一直对养父母言听计从,却不曾想害死了那个死也要护着她的人……
  • 清穿之福晋不好惹

    清穿之福晋不好惹

    一夕穿越,兰曦成了康熙第十子胤誐的嫡福晋。新婚之夜,刚入门的十福晋就开始了她长达一生跑路之旅!一次没跑掉,再跑!两次没跑掉,继续跑!有事儿跑,没事儿还跑……跑着跑着,肚子里揣上了包子。不怕,咱接着跑!这是一个逗逼穿越福晋遇上蛮横不讲理武夫王爷的爆笑故事。【欢迎小可爱们收藏,品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