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践中的创意思维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就是,主体的多元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竞争。企业处在市场经济的第一线,不可避免地要卷入竞争的漩涡。人们常把商界比喻为“战场”,因而把《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类的军事著作运用于企业实践。
有了竞争,创意思维才能大显身手。在企业竞争的实践中,一个好点子能够救活濒临倒闭的大公司,而一个馊主意足以让整个工厂顿时陷入危机。有经验的企业家们早就认识到“有‘智’者事竟成”的道理。
以下,我们从“技术发明”“战略策划”和“市场竞争”三个方面,简单地谈一谈企业实践中的创意思维和创意的问题解决。
(一)技术发明
现代企业发展的历史已经说明,技术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很多情况下,一项实用技术的发明,就意味着一个企业的诞生,甚至意味着一个行业的诞生。
正因为如此,国际上的大型公司几乎都有自己的技术研究中心,其中聚集了一批很有创意精神的发明家和工程师。他们的技术成果为企业赢得了高额利润,同时,他们在实践中也总结了不少实用的创意思维方法。此外,企业与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企业需要它们的发明成果,而高校和科研机构则需要企业的资金援助。
在技术发明的过程中,思维方法的使用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仍然能够寻出一定的规律性。有些基本的创意思维方法在很多领域都能够使用,并且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有一位日本科学家,在提高晶体管纯度的试验中,一直采用“排除杂质”的方法,多次试验但是效果总是不理想,难以把杂质排除干净;后来,他的助手大胆提出:“能不能试一试相反的方法——加进杂质呢?”结果,他们发现了奇妙的“隧道效应”,研制出“隧道二极管”。此举使他们不但荣获诺贝尔奖,而且在无线电领域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组织的力量,把技术人员和创意人员召集到一起,利用“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联合攻关。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精通某种专业,但容易受到狭隘的专业眼光的限制;而创意人员思路升阔,创意大胆,却缺乏技术上的支持。在联合攻关的初期阶段,创意人员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多想一些巧点子乃至“怪点子”;而在攻关的后期阶段,技术人员则要大显身手,进行细致的可行性论证和实施方案的操作。在所有的大型项目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都要合理地选配人员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专业所形成的思维定势。
(二)战略策划
企业的战略策划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战略策划是以全局、整体、长期和体质性的东西为目标的。当前在国内颇为流行的“CIS策划”就是整体性的战略策划。
西方的企业管理专家认为,公司战略策划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主要有如下五种:
(1)公司存在的根本理由是什么?
(2)本公司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怎样组织资源以便实现本公司的根本目的?
(4)本公司所有职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5)本公司应承担哪些社会责任?
从某种意义上讲,以上五个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企业整体的价值观问题。企业存在的理由、所要达到的目的、组织资源的手段、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方面,其背后都有一个价值观问题。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就是在你这个特定的企业看来,哪些是最要紧的、最优先选择的或者最好的东西。是利润第一呢,还是服务第一?还是为社会造福第一?一般情况下,这几个目标也许是一致的,看不出其间的区别;但是到了某种关键性的时候,企业价值观就会显示出差别来。
企业的战略策划便是围绕着价值观进行的,必须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观特色。我国企业所讲的“企业精神”就是其价值观的直接体现。
创意思维能够有效地运用于企业战略策划的各个环节。但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企业在进行战略策划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创意思维的作用,而达不到应有的策划效果。
(1)独特性,是战略策划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所谓“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缩写,意思是“企业特性识别系统”。其中的“Identity”这个词,是指一个人或者事物的最本质的东西,是借此与别的人和事物相区别的东西。
每一个事物都不会与别的任何一个事物完全相同,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而当前许多的企业策划中,共性的东西太多,而个性的东西太少;一讲起“企业精神”,大部分都是“开拓”“创意”“团结”之类,每家商店都挂着“顾客是上帝”的口号。缺乏特色,千人一面,便很难树立起美好的社会形象,因为大家无法把你这家企业与别的同类企业区别开来。所以,这里就需要运用创意思维的方法,找出本企业的特点,进行具有特色的战略策划。
(2)一致性,是企业战略策划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一旦企业的总体目标确定,那么这个目标必须体现在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上,使每个环节都保持一致,才能够增加企业的整体效益,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如果企业的各部门没有高度的一致性,那么所谓的“战略策划”和“总体目标”就成了空洞的东西,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企业的外部形象也应该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使这个企业能够以整体一致的面貌出现在社会中间,这对于提高企业知名度有极大的好处。因为公众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记住许多零散的东西。比如,有一家公司名叫“春山酿酒厂”,生产的产品叫“七粮液”。而这种酒的商标是“冷泉”;它的厂名、产品名和商标名各不相同,要想打出知名度便十分困难,因为消费者必须记住三个不同的名称。如果把三者统一起来,就能节省大量的广告费用,比如,“冷泉酿造厂”生产的“冷泉牌”的“冷泉酒”,简单明了,符合一致性原则。
在实践过程中,企业的战略策划应该与具体的战术策划相配合,才能得以贯彻实施。战术策划是一次具体行动的设计。它既要体现总的战略目标,又要考虑到可行性。当一次战术行动完成之后,又要进行下一次的战术策划,它是接连不断的。
南斯拉夫红旗汽车厂,为了把产品打入美国市场,采取了“避实击虚”的战术。他们通过调查知道,美国家庭尽管小汽车十分普及,但是,每年总有大约300多万人,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购买别人淘汰下来的旧汽车。
于是红旗汽车厂打算把这300万人作为自己的潜在顾客,借机打开美国汽车市场。按照这样的战术策划,红旗厂设计出了一种小型车“南55”,每辆售价4000美元,很快打开了销路,第一年就售出了4万辆,达到了“以新车打旧车,以低价打高价”的目的。
(三)市场竞争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恶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因而“恶”也有好的一面。比如战争,它使成千上万的人丧生,当然是“恶”到极点的行为;但是,战争能够激发一个民族的活力,动员起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进而使这个民族得到长足的发展。
市场竞争有些类似于战争。当一个企业面临着“不进则退”“非生即死”的境况时,它才能动员起自己所有力量,发挥出潜藏在自身深处的巨大能量,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质量,优化服务,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出现一种良性循环。
请比较一下,在没有竞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闲散懒惰“大锅饭”,买米要粮票,买衣服要布票,还有肉票、烟票、油票、酒票、糖票、豆腐票、肥皂票……几乎所有的日用品都是凭票定点定量供应的,而且售货员总是板着脸,摆出一副“皇帝女儿不愁嫁”“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架式。
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家争分夺秒忙个不停,机器昼夜运转,商店通宵营业;光是纽扣就有几百个品种供你选购,只需要一种“票”——钞票,就能够“要什么有什么,喜欢谁就是谁”,而且处处享受到“上帝”般的礼遇。
竞争产生了创意,创意深化了竞争。创意在竞争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并且创意使得竞争进入了智慧的层次,加入了浓厚的文化意识。不少的大中型企业纷纷建立“策划部”,引进专职的智囊型人员,以求在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进一步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讲,竞争是一门艺术。其中,竞争目标的设定、竞争手段的选择、竞争时机的把握、竞争结果的分析,都需要头脑的创意思考。
一般情况下,竞争的目标要订得详细而具体,越具体越容易达到,社会学上的实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日本的一位学者曾做过这样一次实验:把100名高中学生分为两组,每组50人,让两组学生面对墙壁,手拿粉笔尽力往上跳,在最高处划一条线。然后,实验人员把第一组学生所画下的粉笔道朝上移动了两厘米,并鼓励他们说:“相信大家还有潜力,再跳一次试试,看看谁能达到新的高度。”同时,对第二组学生也进行鼓励,让他们也跳得更高些,但不提出具体的要求。结果,第一组学生达到新目标的有26人,而第二组学生达到新目标的只有12个人。
同理,在企业竞争中,如能指出比较具体的目标,使全体员工心中有数,并且具体转换为自己的工作量,则达到这种目标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只是模糊地提出“赶超某某某”之类的口号,那就很难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在不违反法律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竞争的手段可以而且必须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够顺利实现竞争目标即可。在构想竞争手段的时候,便应该充分利用创意思维的一些原则和方法,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比如,利用人们的思维定势原理,有意给对手造成某种思维定势,然后再突然打破这种定势,进行出其不意的进攻。这是在双方对抗时经常使用的方法。
哈瑞尔是美国一家小公司的负责人,专门销售一种名为“配方409”的清洁液,生意一直不错。后来,强大的“宝洁”公司推出了一种名为“新奇”的同类产品参与竞争,并决定首先在丹佛市试销。
哈瑞尔得知这个消息后,当即把“配方409”悄悄地撤出丹佛市,以便给对手造成假象。果然,“新奇”试销大获成功,宝洁公司据此作出错误的判断,对“新奇”寄予厚望,制订了一个推向全国的庞大规划。
但是,哈瑞尔抢先在全国削价倾销“配方409”,使用户一次购买了足够半年的用量,使得“新奇”在推向全国的时候一蹶不振,极大地动摇了宝洁公司决策者的信心。最后,这场竞争以宝洁公司撤回“新奇”、哈瑞尔大获全胜而结束。
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认为,竞争本身是一件好事,由于存在着竞争,为了不败给对方就必须发挥智慧,努力工作。因此,为了激发员工的士气和斗志,有时需要给自己设立一个假想的竞争目标,全力以赴地与它争斗。这个目标应该是和自己同类型的,但比自己更强大的一流公司。
在日本的热水瓶制造领域,起初是“泰佳牌”独占鳌头。后起的“大象牌”本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生产的产品。但是,为了激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大象公司”一直把“泰佳公司”当做竞争对手,公司董事长甚至对推销员说;“你们在外地的旅馆或者餐馆,如果服务员拿出泰佳牌热水瓶来招待你们,那你们就坚决拒绝,直至离开那家旅馆或餐馆。”这样一来,“大象公司”内部就形成了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气氛,使得产品质量大大改进,销售量迅猛增长,不多久就真的压倒了“泰佳公司”。
在当今社会,市场的原则已经渗透到了许多领域,不但是企业界人士,就是非企业界人士,也应该具备竞争意识,而不能一味抱着“君子不争”的古训。
读者朋友如想测试一下自己的竞争精神,请用“是”或“否”回答下列问题:
(1)你喜欢向别人宣传自己的主张吗?
(2)你喜欢在有压力的环境下工作吗?
(3)你是否时刻关注着新思想新动态的出现?
(4)你是否宁愿得罪人也要坚持原则?
(5)你对自己和对别人都用高标准严要求吗?
(6)你能抓住一切机会提高效率吗?
(7)遇到高水平的竞争对手你是否更加兴奋?
(8)你是否敢于冒着风险作出重大决策?
(9)你是否经常自修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10)你能否较为准确地预测事物发展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