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自然灾害。2003年曾一度流行的SARS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人的生命带来了极大威胁,使得我们对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有了更深的认识。为此,我们一定要学会预防传染性疾病的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传染性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传染病,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它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最常见的如流行性感冒、乙肝、细菌性痢疾、流脑、结核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麻疹病毒经鼻、咽、眼结膜、气管等侵犯人体,从而引发本病。麻疹多在冬、春两季发病。儿童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至5岁。随着麻疹病毒活疫苗的普遍应用,大的流行已基本控制。儿童发病年龄也有提高,甚至成年人发病也增多。
麻疹发病多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炎症与结合膜炎症,麻疹粘膜斑。在发热3~4天后可出现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逐渐波及额部、面部、躯干及四肢,最后见于手掌及足底。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略高出皮肤。出疹后3~5天开始消退,疹退后有麦麸样脱屑,并见有棕色色素沉着。整个病程约10~14天。麻疹不发透,机体免疫力低下者易并发肺炎、脑炎、喉炎、心肌炎等。这也是麻疹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对麻疹病毒至今尚未发现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故治疗重点在加强护理,对症处理和防治并发症。
(一)护理及对症治疗应卧床休息,单间隔离,居室空气新鲜,保持适当温度和湿度,衣被不宜过多,眼、鼻、口腔、皮肤保持清洁。饮食宜富营养易消化,并应多喂温开水。不可忌嘴,
恢复期尚应加餐。高热时可给小剂量退热剂,咳剧时予以镇咳药等。体弱病重者可早期给丙种球蛋白肌注,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近年报告给麻疹病人补充维生素A,一次10万~20万IU口服,可减轻病情,使病死率下降。
(二)中医中药治疗前驱期初热时,可用宣毒发表汤或升麻葛根汤加减,以辛凉透表,驱邪外出;外用透疹药(生麻黄、莞荽子、西河柳、紫浮萍各15克)放入布袋中煮沸后在床旁蒸薰,或稍凉后以药汁擦面部、四肢,以助出疹。出疹期宜清热解毒透疹,用清热透表汤,重病用三黄石膏汤或犀角地黄汤。虚弱肢冷者用人参败毒饮或补中益氯汤。恢复期宜养阴清热,可用消参麦冬汤或竹叶石膏汤。
(三)并发症治疗
1.肺炎按一般肺炎处理,继发细菌感染选用抗菌药物,重症可考虑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食少适当补液及支持疗法。
2.喉炎保持居室内一定湿度,并用蒸气吸入,一日数次,以稀释痰液。选用1~2种抗菌药物,重症可口服强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保持安静。喉梗阻进展迅速者,应及早考虑气管插管或行切开术。
3.心血管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时及早应用毒毛旋花子甙或毛花强心丙治疗,可同时应用速尿利尿。控制补液总量和速度,维持电解质平衡,必要时用能量合剂(辅酶A、三磷酸腺苷、细胞色素C)及维生素C静脉滴注,以保护心肌。循环衰竭按休克处理。
4.脑炎处理同病毒性脑炎,重点在对症治疗。高热者降温,惊厥时用止惊剂。昏迷者加强护理。目前对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无特殊治疗。
[诊疗禁忌]
1.忌见热即退麻疹的整个病程都可有发热,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见有发热,就给予退热的药物。这样不利于麻疹的透发,还会造成毒邪逆传心包,引起诸多并发症。当患儿出现高热甚至惊厥等症时,可适当地退热,但切忌退热过猛,因大汗而虚脱。
2.忌滥用抗生素麻疹患儿在无并发细菌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是无效的,切忌滥用。当合并细菌感染,并发肺炎、喉炎、脑炎等,则要根据病情,合理地应用抗生素,以控制细菌感染。
3.忌过用解表透疹剂中医治疗麻疹以发表透疹为主。但在应用时也要根据病情辨证应用。皮疹透发之后切忌再用;若再用则会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4.忌对并发症认识不足轻型麻疹很快就会疹出病愈。重型麻疹则不然,往往容易引起并发症,如肺炎、脑炎、喉炎,心功能衰竭等。一旦发现并发症,应当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控制病情,促进康复。
[护理禁忌]
1.忌补充水分及营养不足由于高热等原因,往往消耗过多的体液与营养。补充足够的水分及营养是护理好患儿的重要一环,是保证患儿顺利度过病期的关键。
2.忌凉风刺激保持居室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经常开窗通气。但是要避免凉风直吹患儿影响患儿的皮疹透发或造成回疹。
3.忌光线过亮患儿居室的光线不宜过亮。因为患儿常有结合膜炎,光线过亮刺眼易引起流泪,影响结膜炎症的消退,以及出现烦躁不安等。
4.忌口、眼、皮肤不洁麻疹患儿的口、眼、皮肤要注意保持清洁卫生,经常用淡盐水或温水清洗,以防并发其他感染要忌用凉水洗浴。
5.忌隔离不力对麻疹患儿进行隔离治疗,一是为了防并发症,二是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如果隔离不力,易引起交叉并发症,影响麻疹的顺利透发。
[饮食禁忌]
1.忌食油腻食物煎炸食品、肉类食品等能助热生痰,影响疾病的康复过程,还会造成消化吸收不良,致营养缺乏。
2.忌食海腥发物中医学认为。海腥发物(多指海产品)是出疹性疾病患者禁食的。若食之可造成皮疹溃烂,诱发感冒。
3.忌生冷食物过食生冷食物如瓜果、凉水等,能使毛细管及汗腺收缩,影响麻疹的透发。还会妨碍脾胃的消化吸收引起腹胀、腹泻等消化功能紊乱现象。
4.忌辛辣食物过食辛辣食物(胡椒、花椒等),能助阳动伤阴津,不利疾病治疗。因麻疹归属温热病范畴,再食辛辣之物,如同火上浇油。
5.忌透疹后过食解表食物麻疹透发,皮疹出透后要避免食解表的食物,如香菜、香菇、姜、葱等。过食则会损伤正气津液不利疾病康复。合并脑炎、肺炎时更当忌食,不利于并发症的治疗。
6.忌食酸性食物中医学认为,酸性食物具有收敛固涩功能。如石榴、醋、柠檬、山楂、酸菜、乌梅等,食之不利于解表透疹,影响麻疹的顺利出疹。
7.忌糖麻疹患儿多由于高热等原因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食糖后会在腹内产生过多的气体,造成腹胀、呕吐等,故忌食。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一种婴幼儿时期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多见于6~18个月的婴幼儿,春秋季节多见。其特点是高热3~4天,然后骤然退热并同时出现皮疹,病情康复较快。一般认为,其致病菌是人类疱疹病毒。婴幼儿感染此病毒后,一般经过10~15天的潜伏期发病。表现为突然高热,持续3~4天,体征多不明显,然后体温骤然降至正常,同时出现散在的皮疹,为玫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褪色,很少融合成片。皮疹首见于躯干,后遍及全身,多在24小时内消退,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临床幼儿急诊的症状有:
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
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应注意给孩子退烧,可给孩子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此病的恢复迅速,孩子在皮疹消失后很快能恢复正常。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以突发高热起病,热度可高达39.5度以上,一般发热持续3~4天,后体温便突然降至正常。退热时或退热后数小时至1~2天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整个病程约8~10天左右。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所以是会传染的。如果你的孩子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
幼儿急疹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常常是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高热早期重症患者可能伴有惊厥,有的出现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微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并且咽部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三至五天后体温骤降,退热后孩子全身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先从胸腹部开始,很快波及全身。这时孩子已经退烧,可安然入睡,在医学上称“退热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有表现。
幼儿患了急疹一般不用特殊治疗,只要加强护理和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几天后就会自己痊愈。孩子患幼儿急疹后,家长要让孩子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孩子发热时,要给患儿多饮水,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如果体温较高,孩子出现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物理降温或适当应用少量的退热药物,以免发生惊厥。年轻的妈妈在遇到这种情况下,不要急于给孩子退烧,应查看疫苗接种情况,配合医生治疗。
[诊疗禁忌]
1.忌高热期发生惊厥本病患儿多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且持续3~4天不退。此时一定要警惕发生高热惊厥。可适当行物理降温,或选用解热止痛药。如果发生惊厥,要积极进行治疗,以防发生窒息、呕吐、咬伤舌部等。
2.忌发生脑炎本病康复迅速,多无后遗症发生。然而也可偶发脑炎,因此要提高警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头痛、项强、呕吐、昏睡、烦躁、瞳孔缩小等脑炎症状,要积极进行抢救,以防造成终身性后遗症。
3.忌并发细菌感染患儿高热持续不退,机体抗病能力降低,易并发细菌性感染,发生肺炎、扁桃体炎等,故应注意预防,一旦有感染性病症发生,要根据病情,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
4.忌混淆诊断本病应与其他出疹性传染病和高热性疾病相鉴别,如流感、菌痢、猩红热及药物性皮疹等。避免混淆诊断,错误治疗,造成不必要伤害。
5.忌滥用抗生素本病是疱疹病毒感染性疾病,无论是.疾病的高热期,还是出疹期,都不宜滥用抗生素。只有确诊合并细菌性感染时,方可用抗生素治疗,以免造成经济浪费及药物损害。
[护理禁忌]
1.忌损伤皮肤要加强皮肤护理,讲究皮肤卫生,避免造成皮肤损伤而发生感染。
2.忌脱水及营养缺乏高热不退者,多存在着厌食或拒食现象。要加强护理,多饮水及补充营养,以避免造成脱水及营养缺乏。
3.忌忽视病情观察虽然本病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也有患儿并发脑炎、肺部感染等,严重者可出现心功能衰竭。因此,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进行诊查,以免延误治疗。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食物辣椒、胡椒、芥末、花椒及葱、姜、蒜等可诱发惊厥,故应忌之。
2.忌食热性食物牛肉、狗肉、羊肉、羊奶、胖头鱼、韭菜等可影响退热,故应忌食。
3.忌油炸性食物油炸性食品能影响食欲,不易消化,故忌食。
4.忌生冷性食物生冷性食品能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影响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故要禁忌。
猩红热
小儿猩红热是由一咱能产生红疹毒素的乙型溶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烧,咽疼,全身皮疹为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学龄儿童发病较高,多发生在托幼及小学校集体生活的地方,其传染是患者和健康带菌者,通过呼吸,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产生飞沫通过呼吸道而传播细菌,病情轻重不等,潜伏期1-7天,大多数2-4天,起病急骤,发烧,咽痛为早期症状,较重者可有头痛,呕吐,其后有舌乳突肿胀,先是白色舌,而后舌苔变黄,粗糙,有红刺,同时后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大约在发病后24小时有皮疹出现,全身均可是红色栗粒样皮疹,疹与疹之间皮肤发红,无正常皮肤,在皮肤皱折部位皮疹密集呈线状,口唇周围不出皮疹而显苍白,形成一个围绕口周的苍白圈,一般2天达高峰,发后慢慢消退,2-4天退净,体温逐渐下降,疹退后7天左右开始脱皮屑,轻者呈糠屑样脱落物,重者见大片脱皮。
本病应积极消炎治疗,青霉素为首选抗菌素,疗程一周。
若治疗不彻底容易患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故在治疗一周后要做咽培养看是否还有链球菌存在,若仍有带菌,必须再继续治疗,必须彻底把细菌消炎,否则易有并发症,风湿性心脏病,治疗后二周查尿常规是否有异常,异常者可能为急性肾小球肾炎,若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治疗。
[诊疗禁忌]
1.忌漏诊或诊治不及时猩红热不典型的病例易误诊为上感而耽误治疗,只有当出现脱皮或并发肾炎时,回顾病史方做出诊断。因此,当遇有发热、咽炎、皮疹等临床表现轻微的病例时,要进行相关检查,以防造成漏诊误治。
2.忌忽视并发症的治疗猩红热患者易累及心脏并发中毒性心肌炎而发生休克,全身中毒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当发生肾炎时易出现肾功能衰竭。因此对于猩红热患者要警惕这些脏器的受累及损害,及时做出诊断并进行积极治疗,以防延误诊断而造成不良后果。
3.忌与其他出疹性传染病混淆发现皮疹要与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等病进行鉴别。
[护理禁忌]
1.忌隔离措施不当猩红热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要行隔离治疗,对病人的分泌物和污染物要及时消毒处理,以防造成传播流行。
2.忌忽视重症患儿的观察重症患儿易出现休克、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病情而危及生命故对重型患儿,一定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进行抢救治疗。
3.忌休息不充足急性期患儿,要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否则影响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饮食禁忌]
1.忌食发物如狗肉、羊肉、公鸡肉、黑鱼、虾、蟹、香菜等,以防发物使体温升高,皮疹加重,病情加剧,影响疾病顺利康复。
2.忌辛辣食物辛辣食物易助火生热,又可直接刺激咽喉等,使咽部疼痛剧烈,病情加重。
3.食硬性食物及长纤维蔬菜这类食物一则影响消化吸收,二则刺激咽部疼痛,故应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