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的弹奏
从前,有位知名的乐师能演奏许多美妙的乐曲,常常被人请去演奏,很受人们欢迎。有一天,一个大富翁邀请他来府上表演,一曲优美的音乐折服了富翁的心,于是他对乐师说:“如果你能照今天的曲目,昼夜不息地演奏下去,我就送你良田百亩”。
乐师毫不在意地反问:“只要我一直演奏下去,你真的能一直听下去吗?”
富翁以为乐师不敢接受这样苛刻的条件,便回答道:“当然,只要你演奏,我就能听下去。”
乐师定了定神,开始了漫长的演奏,富翁享受地躺在榻上,闭着眼睛聆听。乐师果然功力非凡,三天三夜也没有停下来,一遍又一遍地演奏那首优美的旋律。
然而第四天的时候,富翁却实在听不下去了,他再也感受不到那曲调里的韵味,而是感到这音乐变成了令人烦躁不安的噪声。
第五天的时候,富翁认输了,十分懊恼地给了乐师百亩良田,并把他打发走了。
凡事过“度”了,局面就不好控制
当音乐打破了“平衡”,那么动人的曲调也会变成噪声,这实在出乎故事里面富翁的想象,然而在心理学上,却有这样一种不得不令人们正视的“平衡理论”存在。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建立的大部分与他人的关系是通过某些事件形成的。设主体本人为P,他以外的其他人为O,事件为X,这三者构成了环状的封闭系统,被称为P-O-X三角。
处在三角某一端点的因素都与另外两个端点的因素有某种关系。这些关系有两种可能——正的或负的。它们都是由主体P的认知和态度决定的。判断当前起作用的P-O-X三角是处在何种状态,首先将三角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按其正负特点分别取+1或-1为标志,然后将三角上所有+1或-1的值相乘,如果所得之积的结果是+1,则此三角的状态是平衡的,反之,三角的状态是不平衡的,这就是著名的平衡理论。
生活当中,我们该接受现状,还是该把现状改变成我们喜欢的样子?答案是平衡。那么奋斗的时候,我们该增加我们所有的,还是减少我们想要的?答案还是平衡。换而言之,我们该努力获取更多我们想要的,还是该放慢脚步,多享受一下我们已有的呢?答案就是平衡。人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两难式困境,这不是哪边对、哪边错的问题。各边通常是既对又错,视你生活里的其他要素而定。平衡的益处就在这儿,面面权衡,选择最适合当前情况的方向。
平衡是生生不息,变动不居的。想想一个拿着平衡竿的人是怎样走钢索的,一会儿稳稳的,一会儿往右猛晃,然后又剧烈往左垂,一会儿又平稳下来。那根竿子并没有什么绝对“正确”的位置,唯一“正确”的是做到让你能站在钢索上。平衡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对某人是平衡,在另一个人可能是无聊,而在另一个人可能是极为华丽的东西。在群体中,怎么与他人相处,为什么有人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而有人却很糟糕,这些是群体心理学家们,探讨过的话题。在群体中,除了你自己很重要之外,更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别人怎么看你和你怎么看别人一样重要,或者说你是别人眼中的别人,你就是别人,别人就是你。
心理学家沙赫特做了个实验,来探讨群体中人和人是怎样沟通的。他在5到7人组成的群体里,加进事先安排好的3个人。第一个人充当反对该群体多数意见的离异分子。第二个人充当起初反对,后来赞成的动摇分子。第三个人充当一直赞成群体立场的一般分子。结果群体的沟通集中于离异分子,目的是迫使他改变观点。而当离异分子坚决不接受群体立场时,群体成员对他的沟通念头就被打消了,转换成把他从群体内排斥出去的动机。对动摇分子,沟通集中于最初持反对立场的时候,当其立场转变后,沟通随之减少。对一般分子的沟通量很少,这种情况在内聚力大的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于是沙赫特认为,群体沟通主要是和脱离群体的离异分子进行的沟通。
当三个人之间的关系不平衡时,人们往往设法使之平衡。也就是说,这种“平衡”的力量影响着人们对交往关系的认识,人们重视人际关系的平衡。人际关系平衡的条件为,人们总是希望自己喜欢的人与自己具有相似的情趣,而希望自己不喜欢的人与自己具有不同的好恶。否则,就会出现不平衡。人际关系中既存在平衡结构,也存在着不平衡结构。平衡理论认为,不平衡结构会向平衡结构转化,从不平衡转化为平衡可以有多种方式,平衡理论强调的是“最省力原则”,即人们为了使不平衡状态变成平衡状态可能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调整和改变。平衡理论还认为,对于自己越喜欢的人,越希望与其保持关系平衡,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则不大注意关系是否平衡。
尽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所做的每件事情都不尽一致,但不一致总是趋于向一致性方面转化的,人们在不一致时总会不断地引起冲突、紧张和焦虑,直到获得某种一致为止,这就是人际关系平衡理论。它起源于格式塔理论,即人们在心理上都在追求“完美的形式”。因为,人的心理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所显现的结构性或整体性。直觉绝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思维也不是观念的简单联结。人们在心理和认知活动中不是单纯地论述某一现象,不是单纯追求某一元素,而是追求“完美的形式”或“完美的形象”。
自助守则
1.平衡理论在微观的人际交往当中,说明人与人之间具有趋于一致的倾向,表现为追求和谐、喜欢和同化等方面。
2.当人与他人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处在不平衡状态时,那么人就会有不愉快的体验,进而转化为一种动机,驱使人采用多种方式,将不平衡状态转化成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