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维与逻辑。
1,1思维。
所谓思维,就是人脑加工、处理知识和信息的活动,是人脑间接地、概括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一种高级形式的认识。
思维反映出的,不仅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包括规律性的联系。
作为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展露事物内部规律,是一种理性认知的行为。
思维反映客观现实和世界的意识与精神,属于哲学范畴;也能进行判断与推理,属于逻辑学范畴;关系心理活动的过程及抽象事物时,属于心理学范畴;同时,思维也涉及科学、教育、领导及管理学等学科。
世界上的任何学科都离不开思维。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思维科学,乃万学之学。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思维的替代语,比如思考、想、考虑等。思维在我们生活中,几乎涉及所有活动,并发挥着不可小视的重要作用:一来,思维让人类从理性角度重新认识世界。离开思维,人类与动物没有任何区别,就不可能系统地对世界产生认知。思维是人脑吸收信息,并对事物、对象和认识事物的方式进行选择、解释和规范;
二来,思维教会人们对信息进行加工,也就是对思维主体进行评价、调控或者决策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认识信息和加工信息是人类的两大主要活动,且均涉及到思维。
因此,思维能力在人类的所有活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文1:大标题:话说思维。
文2小标题:思维的定义。
文3:联想到美女,规律性联系。
文4:本质属性。
文5:小标题:思维是什么?
文6:思维。
文7:哲学学爷爷。
文8:逻辑学姐姐。
文9:心理学哥哥。
文10:科学叔叔。
文11:教育学奶奶。
文12:管理学老师。
文13:我到底是谁的小孩?
文14:如果人类没有思维,将停滞在原始状态。
文15:思维使人类不断进步,还跨上了太空。
文16:思维对人类的重要性。
1,2逻辑。
逻辑,源于希腊语,最初是词语、思想、概念、论点和推理的意思,又称推理、理则。中文“逻辑”一词是西方词汇的音译,也就是英语和法语中的logic和logique。
作为一门形式科学,逻辑研究“有效推论和证明的原则与标准”。通过研究推论的形式系统和自然语言,将命题和论证进行分类。逻辑学研究的范畴,包括谬论与悖论等核心议题,以及利用概率或因果论进行推断或论证等专业方面的推理分析。
学者们研究逻辑时,曾把它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从十九世纪中期以来,逻辑便常常出现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当中。这门科学一直以来作为形式科学,它通过对自然语言论证和推论的形式系统二者的研究,分类语句、论证的结构来进行。
现在,日常的辩论之中,也常常会用到逻辑。比如,一家三口在逛街时经过一家玩具商店。孩子向妈妈提出买某个玩具的请求,被妈妈拒绝了。于是孩子对爸爸说,爸爸比妈妈好,爸爸给我买个玩具吧。
这个例子反映了逻辑的最基本公式。不管是完美的逻辑,还是有缺陷的逻辑,都是充满矛盾的东西,经不住时间的考验。
逻辑在亚里士多德手中变成了一门科学。“逻辑”这门科学在亚里士多德时期,是关于“必然推理规则”或者“必然证明或论证规则”的。当时他把他的研究对象称作“三段论”,而非“逻辑”。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分为两类:一类叫做蕴含三段论,一类叫做归纳三段论,也就是完全归纳的一种,具有演绎性。
虽然他也为了与“逻辑”进行对比,而从辩论意义上提到过“简单枚举归纳”,但是显然这还不具备逻辑意义。
追究逻辑一词的起源,赫拉克利特最早使用的logos,在语言中指的是必然意义上的“客观次序”。
逻辑的本意不止是“推理规则”,还包括“必然推理规则”。而这其实就是逻辑学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所在。
现在很多中国的学者要求逻辑学研究其内容是否为真,就像当初责怪经济学不研究“生产力”一般,这样做违背了科学分科的原理。假设逻辑学什么都要研究的话,就可以叫做“知识学”了。
文1:逻辑研究的问题。
文2:1902年,严复先生在翻译《穆勒名学》时,曾把“逻辑”意译为“名学”,但是这与名家名教中“名学”的本意有所违背。逻辑的学科称为逻辑学,或者称为推理学、理则学,是研究推理的学问。
文3:小标题: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基本形式。
文4:蕴含三段论。
文5:归纳三段论。
文6:埃勒里·奎因的小说能让你废寝忘食,而废寝忘食能让你身材苗条,那么埃勒里·奎因的小说能让你身材苗条。
文7:假如技术娴熟的舵工是最有能力的舵工,技术娴熟的战车驭手是最有能力的驭手,那么一般地说,技术娴熟的人就是在某一特定方面最有能力的人。
文8:随着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逻辑、进一步重视其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逻辑思维也在语言交际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3思维与逻辑。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可以分为感性和理性两个阶段。
前者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感觉、直觉和表象等手段对事物进行认知;后者则是在感性的基础上形成概念,并构成判断和命题,进行推理和论证的阶段。
在理性阶段,人们用思考的方式改造丰富的感性认识,透过事物的表象和外部关系认识其本质和内部联系。这种认识的理性阶段,就是人们常说的思维。
而逻辑是一门讲述思维形式的学问。
但是,逻辑中所谓的思维形式并不包括所有人类的一般思维。
就像在方块中割取圆形,永远无法占据整个方块。逻辑中的思维也是如此,永远无法穷尽一般思维的方块。思维形式有多种体现,词项逻辑侧重类属关系,命题逻辑侧重依存关系。由于人们有着不同的审美观点,对思维形式的发掘也在深度、广度上各不一致。现代逻辑逐渐渗透到数学领域,但距离时代呼唤的一般思维的逻辑,还有着一段距离。
逻辑为思维提供逻辑方面的具体知识,更利用这些逻辑形式对思维展开规范性训练。虽然逻辑形式和规律有限,不可能适用于无限的思维实践,但在对它们的反复使用中,却能够加强人们对逻辑思维一般原理的理解和领悟,从而具备更明确、更周密、更有序的高层次思维。
这种对思维的规范和升华,正是逻辑形式训练的成果。
文1:大标题:逻辑中的思维形式。
文2:逻辑中的思维。
文3:一般思维。
文4:训练逻辑思维。
文5:有甲、乙、丙三学生,分别为北京人、上海人、武汉人。他们分别学国际金融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和外语专业。其中:甲不学国际金融;乙不学外语;学国际金融的不是北京人;学外语的是北京人;乙不是武汉人。问:甲的专业?
文6:思考是人类征服世界的唯一力量。如果想洞悉世界更多的秘密,换取灵光一闪的豁然开朗,那么建议你先在逻辑游戏中锻炼和培养自己。
2.什么是逻辑思维。
2,1什么是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一种高级思维形式,又称抽象思维。
逻辑思维不能模棱两可,应该确定;不能自相矛盾,要保持前后一贯。它是一种运用综合、分析、总结和演绎的方法。
对各种各样的感性事物进行的去伪存真、精益求精、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过程,我们才称为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
逻辑思维的过程比较繁复,试图通过多个环节对事情做全面整体的思考,从当中得到一个拥有系统的发展性事物的认识过程,或一门学科体系的建立过程或对一个理论体系的建立过程的思维方式。
逻辑思维的能力就是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程度。
逻辑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基础是通过适合于人们从哪些方面来把握事物本质,确定逻辑思维的任务和方向是通过实践的需求决定的。逻辑思维的逐步发展、深化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2,2逻辑思维的表现及运用。
逻辑思维的表现与运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要灵活。
逻辑思维有使用技巧,不是有了逻辑思维能力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学习中,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差异不在逻辑思维的有无。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不分文理的,有些人被人们认为逻辑能力强,其实是思想能力强。而且思想也只是逻辑的说明,并不是逻辑的结果。
(2)多参与辩论。
与人辩论,可以产生思想,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方式。
同时,也可以自己和自己辩论。
(3)坚持常识问题。
坚守常识对逻辑思维来说非常重要。
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不能固守归纳的结论。因为归纳不可能代表事物的全部,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一部分怎么样不等于全部都怎么样”这是个人人皆知的常识。
(4)敢提出疑问。
如果逻辑上明显地发生了错误,那么即使面对的是专家学者也要质疑。
文1:大标题:逻辑思维的过程及应用。
文2:逻辑思维的过程。
文3:发现事物本质属性。
文4:对事物的联系、性质做出判断,总结为概念。
文5:构成命题。
文6:由命题之间的相互联系推出新知。
文7:再对事物做全面整体的思考,最终能够系统认知事物。
文8:见到数学就晕,都是不能灵活运用逻辑思维惹的祸。
文9:我好喜欢数学,因为我是一个有思考力的人。
文10:小标题:逻辑思维的运用。
文11:多辩论,逻辑思维会越来越强。
文12:我逻辑性强,因为我懂得一些常识。
文13:听老师说,敢于质疑的学生逻辑思维强。
3.逻辑思维的特征。
3,1抽象性。
通过一般现象来认知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和本质,注意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上升到对真理的认知,也就是人们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是通过逻辑思维完成的。
以人类科技发展来看,古希腊人喜欢用科学方法来倡导一切,如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在混乱的科学理论面前用逻辑思维可以较为容易地探求原理和本质。
古希腊人还根据古埃及人和古巴比伦人的数学素材,发明了智力革命,就是从多样的事物中找出共同点,并把它总结出来,归纳总结出普遍的道理。比如他们从一个三角形代表一切三角形所有的共同特性,变成一般化的逻辑概念。
3,2确定性。
经验也可以称为前知识,主要特征就是不确定性。
相对于经验论的不确定性,确定性是逻辑思维的重要特征。理论知识和日常知识的区别就是在于有无严密的确定性。
我们都是通过概念来区分事物的本质,逻辑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一些定义之所以能流传于世,就是因为能够直接地解释和描述个别的研究领域和某些现象中的全部。比如,牛顿定理能解释一切机械运动的各类现象,显示了逻辑思维的力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到的信息和系统,上升到信息论和系统论就变得不一样,有了更进一步的严格定义。
3,3其他特征。
抽象性和确定性也决定了逻辑思维的其他特征。
第一个是外在性。
就是抽象思维的程度依赖于其相应的外在手段来保证的。高度的抽象性与高水准的外在性就是互为表里的。
第二是精确性。
为了使确定性准确无误,抽象思维必须要对事物的量把关,这也就确定了具有精密性的特征。
第三是整合性。
抽象思维总是统一最后的普遍性,不管是在知识领域还是在学科领域都最终化成最高形态的抽象形态。
完整、统一和体系化是其三个方面。
最后就是辨析性。
归纳和分析是分不开的,在抽象思维里,当然也包括辨析性。对各个局部辨析是归纳的前提,只有分类搞清之后,才能有所总结。
文1:逻辑思维几个特征之间的对话。
文2:抽出象的,剩下不像的就是我抽象性。
文3:酸酸甜甜就是我我就是思维的确定性。
文4:决定了。
文5:外在性。
文6:精确性。
文7:整合性。
文8:辨析性。
文9: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家必须在庞杂的经验事实中间抓住某些可用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征,由此探求自然界的普遍原理。也就从另一个方面说明逻辑思维的两个基本元素是抽象性和确定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抽象思维的抽象性和确定性是两个不能分开的因素,是最基本的两个因素,同样也是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因素。
4.逻辑思维作用。
4,1有助于正确看待客观事物。
我们在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都想要对客观事物获得正确的认识,除了要有一定的逻辑知识外,还应该多参加实践活动,并且要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掌握和学习逻辑知识,对我们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地思维都是有帮助的。
因为,只有通过正确的思维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而逻辑学研究的思维形式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恩格斯曾经说:“甚至形式逻辑也首先是探寻新结果的方法,由已知进到未知的方法。”
欧几里得的几何学推出了很多人们不知道的几何定理,但是其实也是从少数的几条公式出发,通过逻辑推导而推出的。
“化学元素周期表”被门捷列夫发明之后,人们又根据元素的原子价和原子量关系对比关系,发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新元素,人们推算“类硼”元素应该存在于钾和钠之间,结果后来果然在实验中发现了。
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一般都没有第一手资料,当刑警们知道的时候一般都是案件发生结束凶犯逃离现场后,刑警们只能通过可疑的线索和现场的情况来利用逻辑推理,一步步的摸清案情,从假设到验证,最后找出罪犯。
逻辑推理在审判阶段也有重要的作用,审查证据和认定事实也都离不开它。鲁班发明锯子,“镭”被居里夫人发现,亚里士多德长期统治物理学界的“物体下落其重量与速度成正比”的论断被伽利略推翻都曾运用逻辑推断,从而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
文1:逻辑使我们学会了正确思维。
文2:欧几里得几何定理。
文3:原子价。
文4:原子量。
文5:钾与钠之间的“硼”
文6:由指纹判定凶手。
文7:鲁班由锯齿草发明了锯子。
文8:伽利略推翻阿基米德理论。
文9:逻辑推理的作用。
4,2有助于严密地论证思想和准确地表达思想。
正确思想的重要特征就是思想的准确性和论证性。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相当重视思想的论证和表达的逻辑力量。
斯大林在赞扬列宁的演说才能时也说:“当时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虽然有些枯燥,但是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进一步地感动听众,然后就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我记得当时有很多代表说:‘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像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李卜克内西也在回忆马克思时写道:“没有人具有比他更明确表达自己思想的才能。语言的明确是由于思想的明确,而明确的思想必然决定明确的表达方式。”
不言而喻,混乱的思想和表达,是不能吸引人、感染人、抓住人的,有时,达不到应有的目的,还会让大家耻笑。
比如,民国军阀韩复榘有一次给大学生的演讲,这样说道:
“今天是我演讲的天气,我看人来得很茂盛,大概来了三分之五吧……同学们都是上大学的、念大书的、都懂七、八国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