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民用麻袋装了一只乳猪带上公共汽车。售票员发现后责令他:“猪,快下去。”本意是客车不能载猪,或乘客不能带猪上车,售票员单说一个“猪”字——一个常用来骂人的字眼,自然被认为是出言不逊。如果一句话把一层意思讲清楚了,那就不至于此。
说话简练是必要的,但是省略要防止产生歧义,产生歧义就容易失言。
(4)不凭猜测说话,说有把握的话。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个人只是社会的一分子,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感觉,“想当然”地说话,难免偏见和失真。
某经理年过半百,找了个20多岁的妻子。下属不知,奉承道:“经理的女儿真漂亮。”老夫少妻,并不违法。错将人妻当人女,彼此能不尴尬?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心中无底,不妨察言观色,待掌握真实情况后再说,这样不是更稳妥些吗?
交际中,有时真实情况一时难以掌握而我们又非“表态”不可,我们至少也应该选择一些“模糊语言”,不要过早地下绝对的结论。自作聪明的人,信口雌黄,往往笑话百出。关注光明面,少说负面话
有人不自觉地犯有爱讲负面话的毛病。这种人说起话来,总带着不满意的、抱怨的口气。上班一开口,先是说早上的油条不好吃、公共汽车老是等不来;然后又嫌早晨的开水烧得不够开,茶叶没有味儿;打起电话来,先怪对方为什么响了好几声都不接,聊起天来必说老公又脏又懒,儿子不争气,谁谁不讲义气,谁谁太抠门,谁谁妆画得难看……等等。好像世上没有几件能让人称心如意的事。如果你留心统计一下,假如这个人一天讲了100句话,大概有99句是负面的。
爱讲负面话的人,有时是过于理想化,用自己理想化的模式,去套生活中的现实,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还有的人是看问题过于狭隘偏颇,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其他,凡是不对自己脾气的,都一概予以否定。另一种便是用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看人,将别人的微不足道的缺点放大。正如鲁迅先生曾经比喻的,一位老夫子用一枚放大镜去看美人那嫩白的胳膊,结果,却看到了皮肤间的皱纹和皱纹间的污泥。那么试想,如果再用显微镜去观察,岂不就是骇人的细菌布满全身了吗!
老爱讲负面话的人,很难与人友好交往,即使他并没有直接说对方不好,但他那万事皆不如意的心态,让人很难同他找到舒心满意的共同语言。久而久之,人们还会觉得此人太“刁”,难以相处,常常避而远之,偶有接触,也只好打个哈哈敷衍了事。总讲负面话,最终会成为难以与人相融的孤家寡人。
少说负面话的关键,是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正如有一个故事中讲到的:
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小女儿卖冰棍。晴天雨伞卖不出去,老太太就埋怨老天为什么不下雨;雨天冰棍卖不动,老太太就抱怨为什么不赶快出太阳。后来有人开导她说:“晴天你小女儿冰棍卖得火,雨天你大女儿雨伞卖得快,你天天都有高兴事,还有什么可埋怨的呢?”老太太一想,果然是这样,于是脸上便由阴转晴,心情也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同样,与人相处,也要热情大度,注意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有时还需要用你身上的闪光点去照亮别人,让大家的心境都明亮开朗起来。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同你友好相处。积极改变爱发牢骚的毛病
发牢骚,作为人们发泄不满的一种手段,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不少人似乎对什么都看不顺眼。牢骚虽然时常可见,但方法却各有不同。一是直露攻击式,指名道姓地攻击、埋怨某人某事,措词大多过火过激;二是指桑骂槐式,明知对某人某事不满,但并不直接进行攻击,而是采用迂回的方式表露自己的怨气、怒气;三是自我发泄式,遇到看不惯的事,关起门来自我发泄一顿,情绪反应往往比较激烈,但很快就可以恢复平静;四是暴躁狂怒式,在他人面前尽情地发泄不满和怨恨情绪,言语粗暴、情绪激动,大有不可收拾之势。
从情绪活动的角度来分析,发牢骚是由不愉快的心情所引起的。并又导致新的不愉快。因此,它是属于一种不良的、需要加以控制的情绪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牢骚满腹的方法是:
(1)缓和和疏导。
人遇到不平和不快的事情,发点牢骚是常有的事。尤其是青年人,自制力比较弱,感情容易冲动,要想完全避免牢骚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可采用缓和和疏导的办法,力求从积极的方面消除发牢骚的冲动。通过缓和和疏导,使自己放宽胸怀,开宽眼界,避免死钻牛角尖,放弃种种偏激之见。
(2)控制和消解。
任何不良情绪反应都是需要控制的,尤其是像牢骚这种东西有很强的指向性,如不加控制,不仅对自己不利,而且还可能殃及他人。控制的办法,首先是要充分认识发牢骚的危害性,不要图一时的痛快,而不顾一切后果地乱发一气。要懂得牢骚虽然人人会发,但靠发牢骚而解决问题的从来很少。为了消解因发牢骚而被激化的各种矛盾,发牢骚者、被发牢骚者双方都要积极主动地“从我做起”。
(3)转移和升华。
当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人或事,怨气怒气即将涌上心头时,赶紧进行回避和转移,多想些使人高兴的事,避免消极情绪进一步恶化。不少人出于忧国忧民之心,对一些腐败的社会现象看不惯,往往容易表现出强烈的牢骚不满情绪。这时,就需要对牢骚加以“升华”而不仅仅是“消解”了。把牢骚中的“不满”转化为激励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克服客观条件中的不利因素。如果每一个发牢骚者都能这样想、这样做,许多矛盾自然就可以大为缓解了。老实地承认自己的无知好处多
心理学家邦雅曼·埃维特曾指出,平时动不动就说“我知道”的人,头脑迟钝,易受约束,不善同他人交往。迅速和现成的回答表现的是一种一成不变的老一套思想;而敢于说“我不知道”所显示的,则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精神。埃维特还说,如果我们承认对这个或那个问题也需要思索,或老实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那么,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大大地改善。敢于说“我不知道”的人,至少可以从中得到如下益处:
(1)增加自己的可信性。
有一位学问高深、年近八旬的老妇人。她原是大学教授,会讲五种语言,读书很多,语汇丰富,记忆过人,而且还经常旅行,可以称得上是见多识广。然而,人们从未听到过她卖弄自己的学识或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假称通晓。遇到疑难时,她从不回避说“我不知道”,也不用自己的知识去搪塞,而是建议去查阅有关专著、资料,以作参考。
看到老人的这一切,我们才真正懂得了怎样才能被别人敬重。
(2)消除偏执和成见。
有一天,吉米听到一个刚出院的朋友和人们谈论着城镇的一个银行家。谁都知道银行家这个人很富有,性情暴躁,十分自负。可是,听着朋友讲话,吉米惊讶地得知自从这银行家退休以后,就用很多时间去医院探望病人,送去图书,报刊和其他礼物。吉米庆幸开始时自己没有谈出原有的印象,这样使得他那不再符合事实的声誉得到改变,而且他今天还成了吉米的一位挚友。
(3)开扩视野增长知识。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讲过:“就我来说,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他以最简洁的形式表达了进一步开扩视野的理想姿态。可以说,至今仍有很多人信奉苏氏这句名言。
应该说,作家斯蒂芬·马洛个人对印度还是比较了解的,尤其是那里的森林。因为,为了研究野生动物,他曾跑过印度的许多地方。一次,一位也在印度呆过多年的先生和他谈起了这个国家。斯蒂芬没有介绍自己的经历,而是专心听他讲。结果从中确实得到不少收获:他介绍的喜马拉雅山脉某些分支地段的风貌,斯蒂芬是全然不知的。后来,斯蒂芬把那天边听边学到的东西写进了自己的一部小说中。
斯蒂芬在其某部作品中,让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想,英语里最讨人喜欢的几个字也许是:‘我不知道。’这句话可以作为跳板,使你感到惊奇并使你揭开对每个人来讲都会有的奥妙。”和别人交谈时尽量不要招人烦
在日常与别人交谈中,有些方式和习惯不受欢迎,容易招致“万人烦”,必须努力克服和改正。比如:
(1)喋喋不休,独占谈话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