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有两样东西,其他人则没有。第一,他能在舞台上把他的个性显现出来。他是一个表演大师,了解人类天性。他的所作所为,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语气,每一个眉毛上扬的动作,都在事先很仔细地预习过,而他的动作也配合得分秒不差。除此之外,哲斯顿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他告诉卡耐基,许多魔术师会看着观众,对自己说:“坐在底下的那些人是一群傻子,一群笨蛋,我可以把他们骗得团团转。”但哲斯顿的方式完全不同。他每次一走上台,就对自己说:“我很感激,因为这些人来看我表演,他们使我能够过一种很舒适的生活。我要把我最高明的手法,表演给他们看看。”
他宣称,他没有一次在走上台时,不是一再地对自己说:
“我爱我的观众,我爱我的观众。”
哲斯顿的成功秘方就是如此简单,那就是对他人感兴趣,这就是一位有史以来最著名的魔术师所采用的秘方。
戴尔·卡耐基发现,人类的举止,有一条最重要的法则。如果我们遵循这条法则,我们几乎永远不会出问题。事实上,如果遵循这条法则的话,就会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朋友和无限的幸福。但是一旦违反了这条法则,我们就会惹上无尽的麻烦。这条法则就是:永远使对方觉得重要。
几千年来,哲学家一直在推测人性关系的规则,而从推测中,只寻出了一条重要的箴言。这条箴言并不是新创的。梭罗亚斯特旱在3000年前就把它教给拜火教徒了。孔夫子也在2500年前在中国就宣扬它了。道教始祖老子,也把它教给了他的门生。释迦牟尼于耶稣诞生前500年,在圣迦河岸宣传过它。印度教的经文典籍,在这之前1000年,就传播过它了。耶稣在19个世纪之前在崎岖的巨狄亚石山上,就这样教导过了。耶稣把它归纳成一句话:“己所欲,施于人。”
你希望那些和你来往的人都赞赏你,你希望人家赞赏你真正的价值,我们许多人都希望这样。因此,我们也要以希望别人待我们之心去对待别人。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当重要人物的感觉。一旦别人帮助他实现了,或让他体验到了这种感觉,他当然会对这个人感激不尽的。当别人超过我们,优于我们时,对方就会有一种愉快的超越感。但是当我们凌驾于他们之上时,他们内心便感到愤愤不平,有的产生自卑,有的却嫉恨在心。所以,我们都要谦虚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鼓励别人畅谈他们的成绩,自己不要喋喋不休地自夸自擂。
称赞和尊重别人,能够欣赏别人,使他们觉得很受重视,不花一分钱,却能对别人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同样,别人反过来也会尊重你,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你。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我们在付出了必要劳动和热情之后,都期待着别人的赞许。因此,把赞美——我们自己需要的东西,首先慷慨地奉献给别人,很好地体现了我们的大方和成熟。
赞许别人的实质,是对别人的尊重和评价,也是送给别人的最好礼物和报酬,是搞好人际关系的一笔具有长远利益的投资。它表达的是我们的一片善心和好意,传递的是你的信任和情感,化解的是你有意无意间与人形成的隔阂和摩擦。对人表示赞许,你何乐而不为呢?
世界上的人大都爱听好话,没有人打心眼里喜欢别人来指责他。就是相濡以沫的朋友,你批评几句,对方往往脸上也有挂不住的时候。
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斯金诺,通过一项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连动物的大脑,在收到鼓励的刺激后,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就开始起劲调动子系统,从而影响行为的改变。同样的道理,人作为万物的灵长,都期望和享受欣赏,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林肯说:“一滴甜蜜糖比一斤苦汁能捕获到更多的苍蝇。”几乎任何入都爱好虚荣。各入有各人优越的地方,至少也有他们自以为优越的地方。在其自知优越的地方,他们固然喜爱得到他人公正的评价;但在那些希望出入头地而不敢自信的地方,他们尤喜欢得到别人的恭维。
人不分男女,无论贵贱,都喜欢听合其心意的赞誉。同时,这种赞誉,能给他们加倍的能力、成就和自信的感觉。这的确是感化人的有效的方法。
既然赞扬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我们就要在和周围人相处的过程中,毫不吝啬地真诚赞扬别人,使赞许动机获得广大而神奇的效用。把自己放在与众人平等的地位
有的人总是用高低贵贱来看待人,总想做人上人,这就难免心态失衡。所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说:“不要做人上人,也不要做人下人,要做人中人。”只有把自己放在与众人平等的地位,才可能保持平和的心态。
但是,人处在社会上,财富地位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何能获得平等的心态呢?
有人曾用农民洗红薯来比喻人生际遇——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大都见过洗红薯的情景:将新挖的红薯放在竹箩中,浸到水里,左右摇晃,红薯便不停地浮上来,又沉下去。人生也是这样啊!有时候,这拨人浮上来,那拨人沉下去;有时候,那拨人浮上来,这拨人又沉下去。社会是动态的,人生是动态的,一个两手空空的人,过几年可能成了千万富翁;一个富甲一方的人,过几年可能蹲进了监狱,这不是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的事吗?
其实,无论这只红薯浮上来,还是沉下去,都是一只红薯,大同小异;无论这个人地位高低,都是人中人,人格平等。想通了这个问题,你就会真正获得平等的心态。
你的地位不够高,固然不能轻视别人;你的地位很高,也不能轻视地位比你低的人。相反,你的地位越高,越是需要地位较低的入维护。世上的事都是如此:你把自己摆得越高,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越低;你的姿态越低,别人把你看得越高。
有的人尊重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却轻视不如自己的人,侮辱地位比较低贱的人,这不仅会损害人格,有时还会带来意外的风险。
一位富翁给他的儿子讲过一个他亲历的故事:那天,富翁打算乘飞机到纽约去。办理行李托运手续时,一位男士也在托运行李。男士粗鲁地催促搬运工动作快一点,稍不如意,就骂搬运工狗娘养的。搬运工默默地忍受着呵斥。
男士离开后,富翁心里过意不去,走上前去安慰那位搬运工说:“您真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尽管有人对您无礼,您还是保持了克制。”
搬运工淡淡一笑说:“这没什么!因为我是一个基督徒。”随即,他又补充说:那个人想去纽约,不过他恐怕需要到洛杉矶去取他的行李。
富翁既惊讶又觉得好笑。他将这件事讲给儿子听,目的是告诫他,千万不要轻视小人物!因为小人物的某个小举措,完全可能变成你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对来说,小人物打击你的力量比帮助你的力量更大。打个比方,一个人没有能力盖起一座房子,他却有能力拆毁一座房子。很多人的房子不是毁在比自己强大的人手上,而是毁在小人物手上。
春秋时,郑国进攻宋国。宋国派大将华元率军迎敌。为了鼓舞士气,华元杀羊犒劳将士们,却没有分给为自己驾车的羊斟吃。开战后,羊斟恨恨地对华元说:“以前分羊肉,是你做主。今天的事,是我做主。”说完,驾着车子一直驰入郑军中。结果,华元被俘,宋军大败。
华元也许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毁在一个微不足道的车夫手上,这是他的愚蠢。因为他不懂得放低姿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首先就要学会谦虚谨慎。无论对方地位高低,都不宜怠慢。这不仅是修养,也是一种减小人生道路尚的障碍和自保的智慧。 对人进行忠告应好好考虑时机和方法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要想与某人的关系更进一层,除了一般的关怀和赞美外,还要善于对他的缺点提出善意的批评,对他的不足提出忠告。这样才是真正地善待别人。
对人进行忠告、劝告时,无论是对同事还是朋友,都要带着诚意,而且要不失礼貌地表达,否则可能会伤害对方,并最终惹来反感。无论任何人,暴露自己的痛处或错误都不是愉快的事,因此,对人提忠告或进忠言时,应好好考虑时机和方法,尽量减小对方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如下建议可供参考:
(1)忠告要体现出“忠”。
忠告首先应该是对他诚心诚意的关怀。当你对某人提出批评时,如果对方发现你并不是为了关心他才批评他,而是出于你个人的某种意图,他马上会站到与你敌对的立场上。
对人提出忠告的时候,应该抱着体谅的心情。他诚然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对,但是他可能有难言的苦衷。所以,在提出忠告的时候,还要体谅他的难处,不要一味地强求或大加责难。必要的时候要深入他的内心,帮助他彻底地解决“心病”。
(2)从实际出发。
忠告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了解真实情况,不要捕风捉影。只有了解了事实,你才能清楚地判断是否有必要提出忠告,提出忠告的角度怎么选择,忠告以后会有怎样的效果。假如不了解朋友的意图,就对他的行为妄加非议,他会认为你对他没有尽到一个朋友的责任。
凭借听到的信息忠告别人,容易引起误解。这时补救的办法是与他沟通,听听他怎么说,等了解清楚事实之后,再想办法消除误解。
(3)选择措辞。
掌握了事实真相和对方的心理,就该拿出勇气来忠告,指出他应该改善的错处。当然,要注意你的措辞,否则就容易得罪人。
“现在的年轻人自以为是”,“别理他,反正我们没有损失”,“这样太可笑了……”在忠告别人的时候,运用诸如此类的措辞一定会失败的。善意的忠告对对方表达的是一种关切和爱护之情,以恳切的忠告作为帮助他们进步的动力,能够很快地获得愉快的人际关系。但是,假如用词过于尖锐、刻薄或偏激,就可能激起对方的逆反和自卫心理,最终不但不会听取你的劝告,还可能对你产生不好的看法。
(4)注意场合。
要注意,提出忠告,切忌在大庭广众之下。因为提出忠告的时候必然涉及他的短处,触动他的伤疤,而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被当众揭短时,情面上很容易下不了台,从而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是善意的,他也会认为你是在故意让他当众出洋相。
(5)把握时机。
在当事人感情冲动的时候不适合提出忠告,因为在他冲动的时候,理智起不到半点作用,他也判断不清你的用意。这时提出忠告,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火上浇油。
(6)简洁而突出重点。
提出忠告的时候,要注意简洁中肯,按照“一时一事”的原则。若是再加上回溯起对方过去的缺失,再予以责备,当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不理睬你的好心了。所以,提出忠告要掌握重点,不要随便提及其他的事情,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把赞美当作礼物慷慨地奉献给别人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我们在付出了必要劳动和热情之后,都期待着别人的赞许。因此,把赞美——我们自己需要的东西,首先慷慨地奉献给别人,很好地体现了我们的大方和成熟。
赞许别人的实质,是对别人的尊重和评价,也是送给别人的最好礼物和报酬,是搞好人际关系的一笔具有长远利益的投资。它表达的是我们的一片善心和好意,传递的是你的信任和情感,化解的是你有意无意间与人形成的隔阂和摩擦。
世界上的人大都爱听好话,没有人从心眼里喜欢别人来指责他,就是相濡以沫的朋友,你批评几句,对方往往脸上也有挂不住的时候。
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斯金诺,通过一项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连动物的大脑,在收到鼓励的刺激后,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就开始起劲调动子系统,从而影响行为的改变。同样的道理,人作为万物的灵长,期望和享受欣赏,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日本的社会心理学家在细和孝就说过:“人们对你赞誉、佩服或表示敬意时,除非显而易见地是溜须拍马,即使是应酬话,你也许还是觉着舒坦。可是,听到他人对你的批评,不中听的言语时,即使他没有恶意中伤,而且又部分符合实际,你也可能长期对它抱有反感。” 在细和孝的话恐怕不仅仅是对日本人而言的,他在一定程度上,是渗透了人性在对待赞许和批评方面的底蕴而发的透彻议论。中国也有相同的经验之谈,不过言简意赅,没那么具体。“多栽花,少栽刺”,就是这方面既来得直接,又深富哲理的良策警语。
一般的常人身上,都有着难以察觉的闪光点,而这些正是个人价值的生动体现。而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往往独具慧眼,大多是赞颂别人的专家。世界上很多杰出领导者的才能,就表现在对正直人给予恰当的称赞上。
既然赞扬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我们就要在和周围人相处的过程中,毫不吝啬地赞扬别人,使赞许动机获得广大而神奇的效用。
赞美别人的时候应把握的技巧
赞许,作为一种交往中的语言和行为艺术,绝不是脱口而出的奉承和恭维,也不是溜须拍马之辈的讨好和献媚。它具有一定的原理,还有心照不宣的使用规则,更有耐人寻味的实践技巧。这些,只有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才能逐渐摸索和把握它的具体内涵。那么,在赞美别人的时候,应把握哪些原则和技巧呢?
(1)时间上要及时。
在日常生活中,同事、朋友或家人的优点,随时都可能显现。而且,它是出于一个稍纵即逝的运动过程之中,个别时候还犹如昙花一现。所以,一个会赞美别人的人,总是能抓住时机,奉献赞美,赢得对方和在场者的好感,起到一种征服人心的效果。当你下班后走进家门,看见妻子已先到一步,已经为你准备好晚餐,你只要深情地望她一眼,说一句:“看到桌上的菜我就饿了。”她一定会心花怒放的。倘若你洒足饭饱之后,才说一句:“你今天回来的真早。”那样的效果,已经是雨后送伞了,她还能感受到你当时就有的那份亲情么?
(2)要因人而异。
人的素质有高低之分,年龄有长幼之别。因人而异、突出个性、有特点的赞美比一般化的赞美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老年人总希望别人不忘记他“想当年”的业绩与雄风,同其交谈时,可多称赞他引为自豪的过去;对年轻人不妨语气稍为夸张地赞扬他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并举出几点实例证明他的确能够前程似锦;对于经商的人,可称赞他头脑灵活,生财有道;对于知识分子,可称赞他知识渊博、宁静淡泊……当然这一切要依据事实,切不可虚夸。
(3)一定要情真意切。
虽然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但并非任何赞美都能使对方高兴。能引起对方好感的只能是那些基于事实、发自内心的赞美。相反,你若无根无据、虚情假意地赞美别人,他不仅会感到莫名其妙,更会觉得你油嘴滑舌、诡诈虚伪。例如,当你见到一位其貌不扬的小姐,却偏要对她说:“你真是美极了。”对方很可能就会认定你所说的是虚伪之至的违心之言。但如果你着眼于她的服饰、谈吐、举止,发现她这些方面的出众之处并真诚地赞美,她一定会高兴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