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1300000064

第64章 李德裕与润州甘露寺(2)

戴逵:《历代名画记》卷5:“戴逵字安道,谯郡铚人,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郑玄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其画古人山水极妙,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王长史见之云:‘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逵尝就范宣学,范见逵画,以为无用之事,不宜虚劳心思。逵乃与宣画《南都赋》,范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逵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逵以古知朴拙,至于开敬不足动心,乃潜坐帏中,密听众议,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迎至山阴灵宝寺。郄超观而礼之,撮香誓日,既而手中香勃然烟上,极目云际,前后徵拜终不起,太元二十一年也。……谢[赫]云:情韵绵密,风趣巧拔,善图贤圣,百工所范,荀卫之后,实称领袖。”《历代名画记》卷5:“李嗣真云:顾生天才杰出,独立亡偶,何区区苟卫而可滥居篇首,不兴又处顾上?……(明东吴毛晋子晋)订曰:《梁书·外域传》:狮子国,晋义熙初献一玉像,高四尺二寸,玉色特异,制作非人工力。历晋、宋朝,在瓦棺寺。寺内有戴安道手制佛五躯及长康所画维摩诘,时称三绝。”《古画品录》第三品:“戴逵:情韵连绵,风趣巧拔,善图贤圣,百工所范,苟卫已后,实为领袖,及乎子颙,能继其美。”

陆探微:《宣和画谱》卷1《道释一·陆探微》:“陆探微,吴人也,善画,事明帝左右。丹青之妙,众所推称。”《宣和画谱》卷1:“探微平生所画者,多爱图古圣贤像,不为无意。近时米芾喜论画,常谓明白易辨者,唯顾、陆与吴生,詎不信夫!”《历代名画记》卷1:“顾陆等画,古今共宝,有国所珍。”《历代名画记》卷2:“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历代名画记》卷2:“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名高宋代,时无等伦。”《历代名画记》卷6:“宋陆探微,吴人也。……但顾长康之迹可使陆君失步,荀勖绝倒。然则称万代蓍龟衡镜者,顾、陆同居上品第一。张怀瑾云:顾陆及张僧繇,评者各重其一,皆为当矣。陆公参灵酌妙,动与神会,笔迹劲利如锥刀焉。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虽妙极象中而思不融乎墨外。”《古今画鉴》:“六朝画:陆探微与恺之齐名。余平生只见文殊降临真迹,部从人物共八十八,飞仙四,皆各有妙处。内亦有番僧手持骷髅盂者,盖西域俗然。此卷行笔紧细,无娥毫遗恨。望之神彩动人,真希世之宝也。今藏秘府,后见维摩像、摩利支天像,皆不迨之。张彦远谓‘风神遒举,画力顿挫,一点一拂,动笔新奇’,非虚言也。”

谢灵运:《历代名画记》卷3:“谢灵运菩萨六壁,在天王堂外壁。”《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谢灵运:善画佛像,浙西甘露寺内有菩萨六壁。”

张僧繇:《历代名画记》卷2:“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历代名画记》卷7:“张僧繇,吴中人也,天监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直画事。历右将军,吴兴太守。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张画所有灵感,不可具记。(明东吴毛晋子晋)订曰:彦远家有僧繇定光如来像。元和中进入内,曾见维摩诘并二菩萨,妙极者也。”《太平广记》卷211《画二·张僧繇》:“又润州兴国寺,苦鸠鸽栖梁上秽汗尊容,僧繇乃东壁上一鹰,西壁一鹞,皆侧首向檐外看,自是鸠鸽等不复敢来。”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5:“《故事拾遗》之阎立本:唐阎立本至荆州观张僧繇旧迹。曰:‘定虚得名耳’。明日又往。曰:‘犹是近代佳手。’明日往曰:‘名下无虚士’。坐卧观之,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画品》卷1:“张僧繇:吴道之始见张僧繇画曰:‘浪得名耳’。已而坐卧其下,三日不能去。庾翼初不服逸少,有家鸡野鹜之论,后乃以为伯英再生,盖绝艺必审观而后论定也。”《清河书画肪》卷3上:“张僧繇:甘露困涂(小字注:甘露寺有四菩萨板,元符末为火所焚,见米[芾]氏《画史》。”

展子虔:《历代名画记》卷8:“展子虔,历北齐、周、隋,在隋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僧悰云: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善台阁人马,山川,咫尺千里。李云:董展同品。董有展之车马,展亡董之台阁。”《古今画鉴》:“六朝画:展子虔画山水法,唐李将军父子多宗之。画人物描法甚细,随以色晕开。余尝见故实人物春山人马等图,又见北齐后主幸晋阳宫图,人物面部神彩如生,意度具足,可为唐画之祖。”《后画录》:“宋展子虔:触物为情。备该绝妙,尤善楼阁,人马亦长,远近山川,咫尺千里。”《清河书画舫》卷3上:“展子虔者,大李将军之师也。画品入神,秀润无比。”

韩斡:《历代名画记》卷3:“韩斡行道僧四壁,在(浙西甘露寺)文殊堂内。”《历代名画记》卷9:“韩斡,大梁人。王右丞维见其画,遂推奖之,官至太府寺丞。善写貌人物,尤工鞍马。……时主好艺,韩君间生,遂命悉图其骏,则有玉花骢、夜白等。时歧薛宁申王厩中,皆有善马,斡并图之。遂为古今独步。”吴镇《海岳志林》:“留马渡采石矶:嘉韦占中一贵人,使江南,携韩斡画马一匹行,及回渡采石矶,风大作,三日不可过,又大作,于是祷于中元水府庙典祀也。是夕梦神告:留马当相济。翌日诣庙献之,风止乃渡,至今典于庙中。因知天才神不能化,天生是物,自然而生,自乘秀气而成才也。天不能资,神不能化,所以玉楼成,必李贺记也。”《画品》卷1:“马:韩斡画马赞,写渥洼池状,若在水中,移騕□之形,出于图上。鲜于伯几云:渥洼产马如产龙,韩斡画马如化松。”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1:“太宗皇帝钦明睿哲,富艺多才。方诸伪归真,四荒重译,万机丰暇,屡购珍奇。太平兴国间,诏天下郡县搜访前哲墨迹、图画。先是荆湖转运使得汉张芝草书、唐韩斡马二本以进。”又《图画见闻志》卷5:“《故事拾遗》之资圣寺:团塔院北堂,有铁观音,高三丈余。观音院两廊四十二贤圣,韩斡画,元载赞。”《宣和画谱》卷13:“开元后,天下无事,外域名马重译,累至内厩,遂有飞黄、照夜、浮云、五方之杰,斡之所师者盖进乎此。所谓斡唯画肉不画骨者,正以脱落展、郑之外。自成一家之妙也。”

陆曜:又名陆庭曜。《图绘宝鉴》卷2:“陆庭曜:善人物鬼神,有气韵,时城第一。”《历代名画记》卷3:“陆曜行道僧四壁,在(浙西甘露寺)文殊堂内前面。”《历代名画记》卷9唐朝上:“陆庭曜,善人物鬼神,有气韵。”

唐凑:《历代名画记》卷3:“唐凑十善十恶,在(浙西甘露寺)三门外两头。”

吴道子:《宣和画谱》卷2《道释二·吴道玄》:“吴道玄,字道子,阳翟人也。……至于吴道玄,天下使能事毕矣。世所共传而智者,惟《地狱变相》。观其命意得阴骘阳授,阳作阴报之理,故画或以金胄杂于桎梏,故不可以体与迹论,当以情考而理推之也。其它种种妙笔,杂见于小说、传记,此得以略,故记其大概胜绝者云。道玄供奉时为内教博士,非有诏不得画,官止宁王友,御府所藏九十有三:天尊像一、木纹天尊像一、列圣朝元图一、佛会图一、炽盛光佛像一、阿弥陀佛像一、三方如来像一、毗卢遮那佛像一、维摩像二、孔雀明王像四、宝檀花菩萨像一、观音菩萨像二、思维菩萨像一、宝印菩萨像一、慈氏菩萨像一、大悲菩萨像二、等觉菩萨像一、如意菩萨像一,……”等等。《历代名画记》卷1:“唯观吴道玄之迹,可谓六法俱全,万象必尽,神人假手,穷极造化也。所以气韵雄壮,几不容于缣素,笔迹磊落,遂恣意于墙壁,其细画又甚稠密,此神异也。……吴道玄者,天付劲毫,幼抱神奥。往往于佛寺画壁,纵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又于蜀道写貌山水,由是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历代名画记》卷2:“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张既号‘书颠’,吴宜为‘画圣’。神假天造,英灵不穷,众皆密于盻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弯弧挺刃,直柱构梁,不假界笔;直尺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当有口诀,人莫得知。数仞之画,或自笔起,或从笔先,巨壮诡怪,肤脉连结,过于僧繇矣。或问余曰:吴生何以不用界笔直尺,而能弯弧挺刃,直柱构梁?对曰:守其神,专其一,合造化之功,假吴生之笔,向所谓意存先,画尽意在也。”《历代名画记》卷9:“吴道玄,阳翟人。好酒使气,每欲挥毫,必须酣饮。……因工画,曾事逍遥公韦嗣立为小吏,因写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其书迹似薛少保,亦甚便利。初任兖州瑕丘县尉,初名道子。玄宗召人禁中,改名道玄。因授内教博士,非有诏不得画。张怀瓘云:‘吴生之画,下笔有神,是张僧繇后身也。’可谓知言。”《图绘宝鉴》卷1:“吴道玄,……其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早年行笔差细,中年行笔磊落,如蓴菜条。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动。其传彩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世谓之吴装,或谓张僧繇后身,信不诬也。”《图绘宝鉴》卷1:“古今优劣:佛道人物,士女牛马,近不及古;山水林石、花鸟竹禽鱼,古不及近。何以明之?且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玄及阎立德、立本,皆纯重雅正,性出天然。吴生之作,为万世法,号曰‘画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1:“曹吴二体,学者所宗。按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北齐曹仲达者,本曹国人,最推工画梵像,是为曹。谓唐吴道之曰:吴,吴之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后辈称之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图画见闻志》卷1:“《论吴生设色》:吴道之画,今古一人而已。爱宾称: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不其然哉!尝观所画墙壁、卷轴,落笔雄劲,而傅彩简淡,或有墙壁间设色重处,多是后人装饰。至今画家有轻拂丹青者,谓之‘吴装’。”又《图画见闻志》卷5:“《故事拾遗》:相蓝十绝:其四,佛殿内有吴道之画文殊、维摩像为一绝。”《古今画鉴》:“唐画:吴道子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早年行笔磊落,挥霍如尊菜条。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动,方圆平正,高下曲直,折算停分,莫不如意。其傅彩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世谓之‘吴带当风’。”《杂评》:“杂评:顾陆以降,画迹鲜存,难悉言之。唯观吴道之迹,可谓六法俱全,万象必尽。”《宣和画谱》卷2:“而[吴]道子解衣磅礴,因用其气,以壮画思,落笔风生,为天下壮观。故庖丁解牛,轮扁断轮,皆以技进乎道。而张颠观公孙大娘舞剑器则草书入神,道子之于画亦若是而已。况能屈骁将如此气概而岂常者哉?每一挥毫必须酣饮,此于为文章何异?正以气为主耳。至于画圆光最在后,转笔运墨,一笔而成,观者暄呼,惊动坊邑,此不几于神也?且举耳贱目者,人之常情,在当时犹取重若是,况于传远乎?议者谓之有唐之盛,文至于韩愈,诗至于杜甫,书至于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元,天下之能事毕亦。”

王陁子:《历代名画记》卷3,两京寺观等画壁:“崇福寺(小字注:武后题额)西库牛昭王陁子画山水。”又同卷:“王陁子,须弥山海水,在(浙西甘露寺)僧伽和尚外壁。”《历代名画记》卷9:“王陁子,善山水,幽致峰峦极佳。世人言山水者,称陁子头,道子脚。”《图绘宝鉴》卷2:“王陁子,善山水,幽致峰峦极佳。”

看看以上的历代对这些画家的评价,甘露寺的出名也在情理之中了。从许多史籍的记载来看,唐武宗灭佛之前,润州所统润、苏、常、杭、湖等州佛教是相当兴盛的。如《旧唐书》卷174《李德裕传》:“……属郡祠庙,按方志前代名臣贤后则祠之,四郡之内,除淫祠一千一十所。”《旧唐书》卷16《穆宗纪》:“[长庆三年]十二月,浙西观察使李德裕奏去管内淫祠一千一十五所。”虽然这两条记载所记毁坏佛寺的数目不尽相同,但却从侧面反映出了唐代后期润州佛教十分兴盛这一事实。再加上“江南地润无尘,人多精艺。三吴之迹,八绝之名,逸少、右军、长康、散骑书画之能,其来尚矣”的传统。也难怪在唐武宗灭佛时,会有如此之多的名人画迹被收入甘露寺!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米芾字元章,吴人也。……画山水人物,自名一家,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精于鉴裁,遇古器物书画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也被甘露寺所吸引,而“米元章居镇江,常在甘露寺,榜其所日米老庵”了,可能真正吸引他的是那些名人的画迹!透过前人对以上这些画家的评价,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甘露寺如此的出名。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是甘露寺保留了他们的画迹,而他们的画迹更是成就了甘露寺,使甘露寺名满天下了。

但令人痛惜的是甘露寺在北宋元符(1098~l100)末年被大火无情的烧毁了,米芾《画史》:“[甘露寺]其殿中置明皇铜像,因得不废。元符末,一旦为火所焚,六朝遗物扫地,江左更无一晋笔藏,是六朝所书卷末。晋王总持,炀帝小字也,平江南,鸠集置寺题跋具存,李卫公祠手植桧皆焚荡。寺后重重金碧,参差多景,楼面山背海,为天下甲观,五城十二楼不过也,所存唯卫公铁塔、米老庵二间。余作诗悼之曰:‘色政重重构,春归户户岚。槎浮龙委骨,画失兽遗耽。神护卫公塔,天留米老庵。柏梁终厌膀,会副越人谈。”又《海岳志林》:“天留米老庵:米元章居镇江,常在甘露寺,榜其所日米老庵。一日甘露大火,惟李卫公塔及米老庵独存。元章作诗云:神护卫公塔,天留米老庵。”甘露寺的被焚,不仅是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的一大损失,同时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最大遗憾!

文书作者同时还记载了甘露寺“鲁班雕象(像)此寺”以及“海内名工,不迎自至。所以此寺,塑画□□诸寺,一千佛,五百罗汉,至今总在”。塑画方面甘露寺“轲胜诸寺”,通过以上的论证,已是毫无疑问的了。但“鲁班雕像此寺”令人费解,鲁班,即公输般。般,一作盘、班。春秋末鲁国人。相传发明木作工具,建筑匠师尊为祖师。从甘露寺所建年代来看,于理也不会在此寺雕像。此外,文书中“一千佛,五百罗汉”的记载,可惜由于资料的缺乏,也无从可考了。

同类推荐
  • 疗心

    疗心

    时代的快发展,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的心灵极易蒙尘。于是,焦虑烦闷、悲伤绝望等各种负面情绪便无孔不入,一一袭来。而受其困扰的我们,则如踩在浮木之上,一刻不得放轻松,因而也无法生活,只是生存而已。要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因此,我们需要从心灵上进行自救,让心灵得以自由、放松,让身心回归自我。本书便是这样一本心灵开解之作,它为我们传授16种心灵疗法,帮我们消除各种负面情绪,锻造强大的内心,从而自在安然地享受生活,发现生命之美。
  • 听李叔同讲禅

    听李叔同讲禅

    本书系弘一法师李叔同站在红尘之外,反观世俗,多角度认真探讨现实世界人性、心灵、生存、处世、成功等诸多难题的精华之作,作者精心挑选出一个个耐心寻味、发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与禅机,蕴涵灵气,是抚平、慰籍生活在喧嚣尘世中人们心录的一剂良药。
  • 看透牛皮经

    看透牛皮经

    为了引导读者深入这些公案,每一则都有妥切的“白话新唱”、慧眼独具的“分析与鉴赏”,公案中出现的术语也适时注释。阅读禅门公案,是最具挑战性的心灵探险,我们永远不知道就在下一瞬间,会有什么奇妙非凡的事情降临在我们身上!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星云日记19:谈心接心

    星云日记19:谈心接心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19册。收录星云大师1992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梦中说梦”、“逆增上缘”、“把心找回来”、“广结善缘”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嫁祸为夫

    嫁祸为夫

    身为大楚第一祸害,武亲王赵宸很是称职。不仅瘸着腿将京城搅闹的鸡犬不宁。还盯上了牢里那位神神秘秘的顶尖名角儿。然而,朝夕相处过后她却发现,对方的马甲竟越掉越离谱了——
  • 岁月漫长难抵青春热爱

    岁月漫长难抵青春热爱

    智者不如爱河,遇你难做智者舞蹈生&篮球生
  • 陈墨沉默

    陈墨沉默

    闲来没事写的作品,大家喜欢的话点个收藏............
  • 为了一湖清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为了一湖清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本书阐述了建设潘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质内涵、发展定位、建设目标、以及潘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批复以来的主要工作和实施规划的总体构想等,具体包括:我们的母亲湖、通向未来的天路、从二元到一元等。
  • 文明停滞之后

    文明停滞之后

    公元4127年,整个东半球都在仰望着天空,对着太阳上那片腰带似的阴影欢呼着。这是人类迈向二级文明的第一步,也是人类停止战争、迈向新纪元的第一步。可就在这时,他们来了…
  • 玥光流然寒之情

    玥光流然寒之情

    碧菁大陆,从此改写历史,缪斯,皇帝,皆被他控制,隐世家族,他无敌手。美艳紫眸,绝世容颜,幸运仿佛都给了她,一国圣女的命运,她能否逆转,与他厮守?二人间究竟有怎样的国恨家仇?神兽对抗,三足鼎立,形式险峻他却悄然离开,她将如何化解大陆之争?封存的记忆,繁复的身世,连环毒计,太子之仇,这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绝不去灵界,不离不弃等你回来,寒萧,愿你遵守诺言,与我携手这一世!”
  • 凉阳

    凉阳

    炎凉作为一名超脱世间管束的祭司,拥有无上的权力地位与荣耀。她原本可以活得更出彩,可是身为祭司的她却选择了游行,在她见识过世间的炎凉之后,内心不再充满希望。直到有一天,她遇见了一位少年。他告诉自己,他叫暖阳。暖阳这个名字就如同他的人一样,悄无声息的占据了炎凉的心房。可是,炎凉却发现暖阳就是她游历时一位给过她绝望的男孩。炎凉与暖阳深刻接入之后,也才发现暖阳就只是一个表面阳光,内心阴暗的伪君子。可是心底的那份爱恋已经滋生起来。她该何去何从?
  • 农女要翻身:四叔,娇宠小甜妻

    农女要翻身:四叔,娇宠小甜妻

    当她被自己的亲妹妹和堂哥一起陷害昏迷一年后醒来,楼小西便知道,老天爷不收她,是为了给她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从此村里人都说从小聪慧爱笑的楼家三房小三性情大变,是被恶鬼附了身子,成了不详之人。楼家大伯冷漠,二伯自私,自家爹就是受气包一个!楼小西冷冷一笑,魑魅魍魉又何惧,不过是再活一次而已。直到看着风风火火,两手握刀砍的风生水起的四叔后……楼小西决定:跟着四叔混了。
  • 花千骨之缘分是否已尽

    花千骨之缘分是否已尽

    白子画,奈何桥边,三生石旁,我可有见过你?白子画,我们的缘分是否已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