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能力——快乐
成功箴言
快乐就像阳光,不分贫富地洒在每个人的头顶上。你可曾见过乡间嬉戏的农家小孩?他的快乐不亚于百万富翁的儿子得到一个昂贵的游戏机。如果你善用快乐的能力,那么任何境况下,你的头顶都会闪耀着快乐的光辉。
心灵港湾
快乐是种能力。它和愉悦并不是一个概念。一位作家曾说:“快乐是个礼物,创造了绝大多数的生活。愉悦从不计后果地狂欢而来,让人忘记生活。”“快乐并非不快的缺席,”伦肖说,“不论你感觉如何,快乐是一种善待自己的能力。”不过,快乐常和愉悦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因为人们把关注集中在痛苦而非快乐上,所以我们无法得到快乐。
一切有关快乐的研究都表明了,快乐的人忙碌而有活力,个性外向。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当我们忘记了自我,把注意力集中在正在完成的事情上时,快乐就会来临。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学生认识了一位受尊崇的禅宗大师,向他询问永远快乐的秘密是什么。大师笑而不答,拿起粉笔写道:“专心。”学生问,“这就够了吗?”大师说:“如果不专心,快乐就失去了栖身之处;有了专心,快乐就是现在。专心是心无旁骛,是一切。”
每个人都有理由快乐,可我们总认为我们不够资格快乐,或是做得还不够,远远不能达到快乐的时候。这种等待的心情表现为:我们常说,“如果……我一定非常快乐,但是……”而这样我们就永远也无法到达那种境界。如果快乐要等待实现了某个目标后才能享受,人就会把快乐收藏起来,一直等到那个时刻的到来。可不幸的是,无论这个目标是金钱、汽车、工作或爱人,即便真的实现了,你也会发现自己仍旧快乐不起来。如果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明天,生活已经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
许多人认为,成功是创造快乐的一种途径,那是他们错误地理解了这些东西所能带来的快乐的质量和持续的时间。成功所制造的幸福感很快就会消失,快乐也变得平淡无奇,你只好再寻找下一个目标。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该制定目标,只是鼓励大家将目标放在现在。问自己一声,今天可以为明天的目标做点什么,无论是健康、成就、减肥或是别的什么。我们能把握住的,就是现在。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来说,快乐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尺度。它被我们用来丈量生活的品质,以及对生活的喜悦程度。
有一家跨国集团招聘一个策划总监的职位。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只有三名佼佼者胜出。三个应聘者在最后一次考核之前,被分别封闭在一间设有监控的房间里。除了不能上网,没有电话外,屋里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考核方没有通知三个人具体要做些什么,只是让他们在屋里耐心等待考题的送达。
在最开初的那天,三个人都显得略微兴奋,他们看书报、看电视、听音乐。第二天,情况就有了变化。因为迟迟等不来考题,他们中有人开始变得焦躁起来,有人不断更换电视频道,把书翻来翻去……只有一个人,不动声色地仍然看电视,津津有味地看书吃饭,踏实地睡觉……五天之后,三个应聘者被考核方请出了房间,最终那个能坚持快乐的人被聘用了。主考官解释道:“快乐是种能力,如果能在任何环境下都保持快乐的心态,就更有把握走向成功!”
事实上,能否快乐的秘诀取决于以下几点:
首先,思维模式。我们看待生活的方式是能否快乐的核心。因为人的思维决定情感,我可以通过“想”的方式来促进相同结果的发生。
其次,价值观念。大多数人继承了父母的价值观和其他的社会行为方式,这是潜移默化而形成并习惯了的。如果生活的目标是为了让别人满意,那么我们首先就得担心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这种想法只会给人带来不快、气愤、压力和疾病。太在意外部环境的人会有极大的压力,而快乐的人是那些已经知道自己目标并了解完成目标方法的人。
最后,角色认知。我们对角色的平衡是快乐的另一个来源。在生活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无论是工作上的或是家庭中的。人们所关注的是得到更多社会承认的那个角色。要记住,尽管你自认为在你最重要的角色上扮演得不错,但切不要忽视其他的角色。
我们把制造快乐的方法称为“更高使命”——生活的一切哲学或目的。假如你明白自己想要的,明确自己的人生要如何去度过,为什么要这样度过,你就能制定出目标,并实施相应的步骤去实现它。
寻找快乐之源
成功箴言
在喧嚣的都市中,我们如何去寻找快乐?为自己储存快乐的来源是建造心灵快乐园地的好方法。我们可以用很多方式来储藏这些快乐之源。它能在我们烦闷时,令我们重新找到平衡的状态。
心灵港湾
近些年来,心理学界的关于人类“快乐”的研究有了许多惊人的发现。所有的相关研究都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大脑的神秘面纱将被揭开,就如同我们过去掀开宇宙的层层面纱一样。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烦心事,但你是否注意到,某些人在处理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时,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苦着个脸,而是用比较乐观的态度去处理。他们不见得个个都是幸运儿,相反,可能大部分人曾遭受过一连串的厄运与打击,且并不富有。失业的苦恼、失恋的沮丧、负债的压力、上司的白眼、辛勤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各种无奈可以将一个人击溃,但他们为何仍是一副乐天派呢?他们是怎样做到苦中作乐的呢?其关键在于,他们掌握了快乐,以此来激励自己做得更好。他们有一颗知足常乐的心,令自己的世界不再灰暗,同时也缓冲了挫折的打击。快乐的人拥有快乐的理由,令他们的人生充满了希望,他们可以,为什么你做不到?
快乐自有其来源。建造一方心灵的快乐园地的妙法就是,找到快乐之源,把这些快乐的来源储存并加以扩大。你有许多方式可以搜集并储藏这些快乐来源,不要把它看做是一项特别非凡的事或举动,而是把它看成种种“满意的”累积的结果。快乐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它凭借能带给我们多大影响力而定。
在快乐中,刺激与松弛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刺激是快乐的来源之一,它以多种方式降临在我们身上,包括新的食品、新认识的人、新观念,甚至于从惊险的冒险过程中所获得的新奇感受与经验等。刺激给人们带来一种兴奋。如果在猩猩脑里接通电流至控制快乐兴奋的中枢神经,并给它一个可以连通这电流的按钮,感受到兴奋的猩猩便会不停地按下这个按钮,直到自己筋疲力尽为止。刺激的另一面——松弛,对一般人而言则不容易做到。我们发现,人们很难将松弛灌注于生活之中,完全地放松自我成为一种奢望。要知道,快乐的一个很大的威胁就在于,不能自我松弛。如果你想获得快乐,就必须暂时离开压力的困扰,保持一段孤立的时间,从每天的琐事中走出来,使自己完全地平静并平衡下来。
要获得兴奋与放松之间的平衡,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方式。按常理,如果你越感到满足,你就会更快乐。如果有一天,你因为凡事都不顺心而不快乐,建议你不妨与烦心事来一场较量,有意识地堆积满意的心情,直到发现满足感已经胜过了你原先的不满意,这样你就不再觉得那么难过了。比如,你已经烦心了整整一个白天,此时最好的计划就是过一个充满乐趣的傍晚。你可以找朋友聊天、打球、到环境优雅的餐厅享受一顿晚餐,吃完饭后再去看电影,放松身心。这样,你白天积压的不快就会被晚间的满足所代替,就会显得快乐一些。这个办法虽然不能帮助你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至少可以使你稳定情绪,帮助你心平气和地处理问题。
在不顺心的日子,我们要刻意培养产生快乐的习惯,使快乐能随时随地自动出现,而不是让自己一味地沉溺在懒惰和被动之中。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多方面培养快乐的来源。多方面的快乐来源能给我们带来多层面的乐趣,如果你只有少数来源,它们就可能因为依赖过深而变得乏味。打个比方,如果你只靠一件事或物来作为快乐来源,当你失去它时,烦恼就接踵而至。因为你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它的替代品。例如,一个只专注于工作而无其他乐趣的人,当老板一解雇他或是他年老退休,他就会非常地不快乐。只有快乐来源的种类越多,我们才会比较不容易厌倦,失去其中一样还有另一样可以取代,快乐就不会受到影响。当我们烦恼时,不妨投下足够时间,全身心地进入到快乐来源之中,领悟其中的乐趣。
现在,你可以省视自己的快乐来源,作一个评估,看你是否过于依赖某项来源。让我们努力地增加快乐的来源吧!或许有一些令你快乐的来源是在金钱的效力之下,但你也会惊奇地发现,有许多来源是由其他与钱无关的事物,如环境、朋友、增加见闻等而获得的。所以,无论价值是多少,快乐仍是快乐,放松仍是放松,目标仍是目标;我们没必要刻意地制造富裕的环境来得到快乐。豪华的度假别墅与公园、城市或森林又有什么不同呢?只要你乐意,随处都有令人快乐的事物供你享受。
从生活中发现快乐
成功箴言
生活如果一成不变,就会是乏味的。要使生活充满快乐,就要善于在生活中找到令人快乐的情趣,把自己融入充满艺术情趣的生活之中,人生才会变得美好而有活力。
心灵港湾
有位哲学家曾说:在这地球上,有一个刺激而冒险的,被称做“生命”的机会,是你唯一拥有的。为什么不去计划它,尽量让它过得丰富而又快乐?在这个令人兴奋的世上,有的是有趣的事情可以去做,因此我们不要让生活过得乏味。想要使生活过得简单而不乏味,有情趣而不孤独,就需要生活的技巧。一个明智的人,在他到了40岁之后,就会过上一种非常“简单化”的生活。所谓“简单化”,不是指要过简单的生活,就像古代的西班牙式的生活,而是说,对于所有事情要能够得法,而不是随便浪费在没有用处的地方。
当然,仅仅把生活简单化是不够的,应该趁着年轻,好好地学习一些技艺。人在50岁之后,能力会逐步衰退,学习进步的速度也会变慢。因此,如果人到了50岁之后再来学习什么新技艺,那将是比较困难的。有位作家说过,法国人明白“生活”的“技术”,而不是说他们懂得“生活”的“艺术”。也就是说,懂得“生活技术”的人,不一定懂得“生活艺术”。“生活技术”,指的是“职业技术”,这是你谋生的技术,因为有了这门技术,你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这并不是唱高调。
芝加哥的约瑟夫·萨巴斯法官,曾经审理过4万件离婚案,并成功地使2000对夫妇和好。他说:“大多数的夫妻不和,根本原因在于许多琐碎的小事。比如,当丈夫离家上班的时候,太太向他招手再见,就有可能使许多婚姻免于破裂。”
劳·布朗宁和伊丽莎白·巴瑞特·布朗宁的婚姻,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美妙的婚姻。他永远忘不了在一些小地方给她赞美和照料,以保持爱的新鲜。他体贴地照顾他残废的太太,她则在给姐妹们的信中这样写道:“现在我开始觉得或许我真的是一个天使。”可见,如何处理简单的生活琐事,会给你带来不同的生活结果。真正懂得乐观生活的人,他的生活一定是富有情致的。
可能我们都有一种看法:贫困是对作家生活的诠释。但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作家的精神生活十分富有!因此,我认为40岁以后的人的“美满生活”,不是说职业上的成就,也不是“谋生技术”上的进展,而说其努力的结果,在心灵上会有一种安慰。这种安慰,是一种事实的证明,而非宗教上的“抽象”,或哲人的“玄虚”。自“电灯研究”成功之后,爱迪生的名字立刻誉满全球,这样的安慰,是生活艺术上的安慰,心灵的安慰。一个作家成名之后,也是这样的安慰。因此,人在40岁之后,要加倍努力,为自己的心灵营造一方净土,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好办法。
谁都想有一个幸福且充满活力的人生,要达到这个愿望,随时接受新鲜事物的挑战就显得很重要。我曾在全美国进行过一项心理实验,得出一个人年龄越大,越觉得时间过得快的结论。因为他们很久都没有去尝试过新鲜事物了。要打破乏味的生活,就应该努力让自己的兴趣广泛起来,体验一些新的发现。研究证实,一个愉快的人,其行为也是令人欢快的,而一个陷入忧郁痛苦之中的人,就会满腹牢骚、抑郁甚至邪恶。我们发现,无一例外地,粗暴和犯罪都出现在那些不懂得欢乐的人的身上。他们的心灵被锁闭,对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的愉悦丧失了兴趣。
渴望轻松与娱乐,是人的一种强烈的天然爱好。如同其他爱好一样,这种爱好之所以会植根于人,是因为它有它的特殊目的。爱好是不能被压抑的,它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发泄出来。所有的促进良好娱乐活动的努力,等值于反对邪恶行为的布道训诫。如果不能为享受健康的快乐提供机会,邪恶的活动就会取代他。西尼·史密斯正确地指出:“为了有效地反对邪恶,我们必须以更好的东西去取代它。”
“像一位德国农民那样醉醺醺”曾是一句流行谚语,说明了德国人曾经酗酒成风。但现在,他们过着最清醒节制的生活。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主要是通过教育和音乐。音乐具有一种能使人变得仁慈博爱的作用,艺术熏陶对公众的道德具有有益的影响。它为每个家庭提供了一个快乐的源头,令社交活动更加愉悦。在爱尔兰,马修神甫以唱歌的方式来加强他所倡导的禁烟效果。他发起一个建立音乐俱乐部的活动,认为必须以更健康的事物来取代威士忌。歌唱正是这样的事情,人们的兴趣爱好被提升了,品行也更加温和仁慈。不过,我们还是担心:恐怕人们早已忘记了马修神甫所树立的典范。
生活艺术可以用许多方法表现出来。任何一幅版画或雕刻,都会给我们的屋子带来一些田野或街道的气息,这些作品都是老师,是教育的方法和自我修养的好帮手。它令家庭变得愉快和有吸引力,使屋子里散发出优美雅致的氛围来。它使一个人从对一己私利的关注中解脱出来,在他同家庭愉快交往的同时,也扩大了对外部世界的友好联系。没有必要去认定,一幅定价很高的画就可以让人们觉得它很美好。常有价格高昂的画作被人买下,但它们的价值与木刻画《圣母玛利亚》所蕴涵的美好是一样的。
在生活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不屑一顾,即使是普通的渺小之物都有其发挥作用的地方。我们吸入普通的空气,在普照的阳光下取暖,茵茵的绿草、白云和鲜花……我们热爱大自然,并把它延伸到所有的社交活动中去。善良的愿望和仁爱的真诚由此而产生,在其帮助下,我们改善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升华命运。在永恒之中,真正的生活艺术拥有最美好的结局。
向前走或向后转
成功箴言
要一个人在遭到重大挫折时仍然笑着去面对,那将是很难做到的。不过,我们可以记住的是,在这个时候,不要去做重大的计划或决定。因为通常在失意和颓丧时,我们很难做出正确的评判来。
心灵港湾
在心情忧郁或消极颓丧的时候,你切忌不可决定实施生命中任何重要的步骤,不可以下任何重大的决定,因为不良的心境会令你的判断误入歧途。当人在这种情形下,他所采取的步骤,大都只会专注于目前的解围,却不顾及最终结果如何。举一个例子,当女子在遇到大的打击或失望时,往往会委屈自己嫁给一个她们并不真心喜爱的男子。
一些人在事业上遇到重大失败时,往往不能再度振作起来,自甘陷入破产的境地。却不想想如果他们能够努力坚持下去,未必不能渡过难关和赢得最后的胜利。有些人在经受极度痛苦和刺激的时候,会选择自杀的道路,尽管他知道,这种痛苦只是暂时的。人在感受痛苦时,通常不能较好地运用理智,去对所遇到的事情作出明晰的分析。
当一切希望都已经幻灭,周围一片黑暗与惨淡,如果硬要一个人仍然保持乐观,运用理智,这本来就是很难的。但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凸显你究竟属于哪一种人!检测一个人意志力的最可靠方法就是,观察他在事业与他相悖、命运与他作对,甚至连至亲朋友都劝他放手时,他能否仍然坚持他的夙愿与事业。有许多青年作家、艺术家或从事其他事业的人,在事业上受挫之后便抛弃所学,去从事别的与自己天性不喜欢的职业,后来虽说发现自己的错误,但因为害怕重蹈覆辙,受到他人耻笑,而不敢再改行,以至于遗憾终生!
在一个人事业受挫的时候,最需要勇气、忍耐与坚持。这时,“向后转”的思想会引诱他,甚至他内心也在嘲笑自己的不智,暗示他应该“向后转”,即打退堂鼓。有许多乡间少年,刚来到城市就因为受到一些失望而回老家了,却不明白,假使他们能坚持下去,一生的事业会不可限量也未可知。许多出国学习音乐艺术的青年,由于一时的沮丧,竟不等学业完毕就回国,导致在日后追悔莫及。一些医学院的学生,起初对医务工作满腔热情,后来由于在解剖室里看到了所谓的惨相而感到恶心或不快,遂中途辍学。一些学习法律的青年,起先满怀抱负想当一名律师,但后来读到法律上艰深、麻烦的地方,便一朝丧志,弃而不学,觉得自己不是当律师的那块料。还有一些少年,从小没有离开过家庭,一朝背井离乡,在思乡心切时,便不顾一切辍学回家。事后,对自己当初的不坚定以及软弱,他们总是后悔莫及。
在别人放弃时,自己坚持;别人后退时,自己仍然前进;当眼前没有光明与希望之时,自己还是努力奋斗。这正是一切科学家、发明家以及其他有非凡成就的人物迈向成功的精神。
中年人常有这样的感叹:“如果当初我能坚持始终、不放弃夙志,不在沮丧的时候放弃自己的梦想,恐怕现在已经颇有成就了,我的生活,会幸福许多!”许多壮志未酬的人,过着悔恨悲愁的人生,因为他们在沮丧和意志软弱的时候,在事业上“向后转”了。
颓丧、失望的心境容易使我们的判断发生错误。事业上的“转变点”应当在心境平和、精神清朗的情形下来定制。无论你的前途怎样黑暗,心里如何沉重,千万不能倒地,总要等到忧郁、沮丧的心情恢复好转之后,再去计划你的重要方针或步骤。在你智穷力尽,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时候,是最危险的时期,所作出的决策或思考总是不健全的。心中充满恐惧、怀疑以及失望,你不可能有正确可靠的评判力。这时你所想到的念头,大多不可照之而行。然而,健康活跃的头脑、轻松愉悦的精神,总能生出正确的判断。因此,你应当在头脑较冷静、心境自然的时候,再去作思考与决定。那时,你可以运用你的理智,正确的判断力,以及健全、清楚的观察力去决定你事业和生活上的“转变点”。
去实施你固有的、头脑清醒时所制订的计划。须知,恬静的精神、平衡与冷静,是健全思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