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间,金川叛乱,清军主将纳亲,丧师辱国,战败乞和,恩将仇报,欲将救他出战火的兆惠杀而灭口。兆惠逃回北京告御状,暂囚狱神庙,转监顺天府。顺天府狱卒胡富国对其百般凌辱,将其打得多次晕死。兆惠狱中起血誓,他日得志,不诛此贼,誓不为人。后来乾隆起用傅恒为主将,兆惠、海兰察为副将,再平金川,并有意将胡富国调入兆惠军中,以试兆惠心胸。兆惠不明乾隆用意,以为圣赐良机,让他报仇,于是大喜过望。纪晓岚深知乾隆的用心,以李事点拨兆惠。兆惠心迷太深,尚未醒悟,以为李广快意恩仇,正是血性汉子所为。后来傅恒再以言语点拨,说:“君若只做冲杀疆场的汉子,杀他后快,诚为美事。若欲得圣上深恩,做一个能统帅全国之兵的大元帅,尚须多学韩信胸怀。”兆惠醒悟。翌日升帐,语众军曰:“当年我在顺天府狱中,曾受人奇耻大辱,誓必报,今日皇上将此人赐我,我欲当众报仇。”胡富国自知必死,众军也知惠所受之辱,均以为胡富国再难有生路。兆惠将胡富国招出来,重重打了他一拳,说:“已报了打我晕死的仇。”又吐了他一口痰,说:“已报了辱我的仇。”众人不料此事竟如此了结,均大感意外,也为兆惠心胸所感,齐愿效死力,军中厮杀的汉子,一拳一痰,根本算不得什么。胡富国从此跟随兆惠,南征金川,定回疆,官到二品参将。兆惠更成了乾隆朝仅次于傅恒的一代名将。可见,不世功业全在一念之间。
好男儿欲成大事,当然要学的不是如何受辱,而是包容受辱那些事、那些人。不是做出成绩来给辱你的人好看,而是从受辱中奋起。具有容人之量是一种超脱,是自我性格力量的解放,是天高云淡,一片光明;具有容人之量是一种宽容。方能胸无芥蒂,吐纳百川;肚量大的人,心大、心宽,悲愁痛苦的情绪都在嬉笑怒骂、咆哮大喊中被撕个粉碎。豁达是一种开朗,是一种自信,可以给人智勇,使人消除烦恼,摆脱困境;豁达还是一种修养、一种理念、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
历史上,成功的人物并非有三头六臂,功力过人,而是他们的肚量比一般人大。就像弥勒佛被人歌颂“大肚能容,容却人间多少事;笑口常开,笑尽人间古今愁”。
一个能够做到宽容别人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宽心,若是总与人斤斤计较,心中充满郁闷,如何能够宽心?把自己看做是社会中的一分子,想到能与他人相处共事是一种幸福的缘分,尽力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对世界心存感激,念及他人的优点和好处,不要与人斤斤计较。只有通过这种心灵的“广播电台”,你才能和别人交换信息和意见,并化敌为友,增加你人生中的朋友和伙伴。
一个人没有容人的肚量就不会有任何的成就。把心放宽是一种艺术,宽容别人不是懦弱,更不是无奈的举措。在短暂的生命里学会宽容别人,把心放宽,能使生活中平添许多快乐,使人生更有意义。
心宽者能容天下之事
任何人际关系中都存在着分歧、争吵以及矛盾冲突,这往往令双方不快甚至造成伤害。那么是忽视这些分歧、冲突还是因此而放弃彼此间的亲密关系?其实这两者都不可取。前者类似于掩耳盗铃,后者无异于因噎废食。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把心放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些分歧。我们在为人处事时必须有一点气量,这样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与人相处的和谐,而且不至于因为一点儿小事而处于尴尬的境地。
人们往往爱用“宰相肚里能撑船”一语来形容人的气量大。这当然是一种很夸张的比喻。其实气量大并不需要有一个大海般的肚皮,而是要有一种排放有害“气体”的能力,这种“气体”可能是上司的批评,也可能是下级的非难,可能是不知情者的无端指责,也可能是妒忌者的恶意中伤。
一个人如果不具备将刺耳伤心的话像汽车排放废气一样排泄掉的能力,而是对说话者耿耿于怀,整天生闷气,或是想方设法进行报复,即使肚子大得能驶得下航空母舰,恐怕也不能算是气量大的人。
唐朝时期,以忠直敢谏著称的魏征曾辅佐太子李建成。他见秦王李世民功业渐大,声望日隆,曾劝李建成及早除掉李世民,以免除后患。
玄武门兵变后,李建成被杀,李世民召见魏征,问他:“你为何离间我们兄弟?”他面无惧色,答曰:“太子若早听我言,必无今日杀身之祸。”按说,魏征必死无疑,但李世民不仅未杀魏征,而且十分器重他的才干,欣赏他耿直不屈的性格,拜他为谏议大夫。魏征也不辜负李世民的众望,竭力辅佐李世民,成为一代名臣。
可见,身居高位的人能够谦恭待人,懂得把心放宽,而不是抓住当年魏征的做法紧紧不放。李世民的做法不仅会受到他人的敬重,而且能使有用之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可谓利己而又利国。气量大者,被人误解而不怨,遭人诽谤而不怒,虽然大权在握,却不倚仗权势排挤打击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反对自己的人。如“对立面”确为有用之才,他还会予以重用,或向上级举荐。
华盛顿在上小学时就开始了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他辛勤地抄写100多条“怎样成为一名绅士”的准则,其中包括不要在饭桌上剔牙以及同别人谈话时不要离得太近,以免“唾沫星子溅在人家脸上”等。
1754年,已升为上校的华盛顿率部驻防亚历山大市,当时正值弗吉尼亚州会议选举议员,有一个名叫威廉·佩恩的人反对华盛顿成为候选人。
有一次,华盛顿就选举问题和佩恩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其间华盛顿失口,说了几句侮辱性的话。身材矮小、脾气暴躁的佩恩怒不可遏,挥起手中的山核桃木手杖将华盛顿打倒在地。
华盛顿的部下闻讯而至,要为他们的长官报仇雪恨,华盛顿却阻止并说服大家平静地退回了营地,一切由他自己来处理。翌日上午,华盛顿托人带给佩恩一张便条,约他到当地一家酒店会面。佩恩自然而然地以为华盛顿会要求他进行道歉以及提出决斗的挑战,料想必有一场恶斗。
到了酒店,大出佩恩之所料,他看到的不是手枪,而是酒杯。华盛顿站起身来,笑容可掬,并伸出手来迎接他。“佩恩先生,”华盛顿说,“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昨天确实是我的过错。你已采取行动挽回了面子。如果你觉得已经足够,那么就请握住我的手,让我们做个朋友吧!”
这件事就这样皆大欢喜地了结了。从此以后,佩恩则成了华盛顿一个热心的崇拜者和坚定的支持者。
在生活中,如果你受到羞辱,不妨让对方坐下来一同谈谈,告诉对方这样做对你不起什么作用,受到羞辱的只是对方的人格,而你是不会介意的。如果受到批评,先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毛病,如果没有毛病再去想一想对方的思维方式是不是与你不同,站在对方的角度再去考虑一下事情的成因。如果受到诬陷,你不妨同对方一起把事情解决明了,不必与他争论是非,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量小非君子”。抛开成败得失不谈,一个人的气量是大是小,能够从根本上体现一个人的品质优劣。至少,气量大一点儿,可以做到不那么令人讨厌。
做到“大人有大量”还真不那么容易,除了要有达观的处世态度之外,还得有坚强的自制力和丰富的知识。
自制力从何而来?从生活中来。首先,你得立志锻炼自己做一个气量大的人,并且付诸实践。其次,只要坚持锻炼,你就可以获得成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个人知识多了,立足点就会提高,眼界也会相应开阔,此时,就会对一些“身外之物”拿得起,放得下,丢得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有了这份胸襟,相信没有什么人际矛盾不能化解。宽容是一种艺术,宽容别人不是懦弱,更不是无奈的举措。在短暂的生命里学会宽容别人,能使生活中平添许多快乐,使人生更有意义。正因为有了宽容,我们的胸怀才能比天空还辽阔,才能容尽天下难容之事。
宽宏大量不计较
亚历山大大帝骑马旅行到俄国西部。一天,他来到一家乡镇小客栈,为进一步了解民情,他决定徒步旅行。当他穿着一身没有任何军衔标志的平纹布衣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他想不起回客栈的路了。
亚历山大无意中看见有个军人站在一家旅馆门口,于是他走上去问道:“朋友,你能告诉我去客栈的路吗?”
那军人叼着一只大烟斗,头一扭,高傲地把身着平纹布衣的旅行者上下打量一番,傲慢地答道:“朝右走!”
“谢谢!”大帝又问道,“请问离客栈还有多远?”
“一英里。”那军人生硬地说,并瞥了陌生人一眼。
大帝抽身道别,刚走出几步又停住了,回来微笑着说:“请原谅,我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吗?如果你允许我问的话。请问你的军衔是什么?”
军人猛吸了一口烟说:“猜嘛。”
大帝风趣地说:“中尉?”
那烟鬼的嘴唇动了一下,意思是说不止中尉。
“上尉?”
烟鬼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说:“还要高些。”
“那么,你是少校?”
“是的!”他高傲地回答。
于是,大帝敬佩地向他敬了个礼。
少校转过身来摆出对下级说话的高贵神气,问道:“假如你不介意,请问你是什么官?”
大帝乐呵呵地回答:“你猜!”
“中尉?”
大帝摇头说:“不是。”
“上尉?”
“也不是!”
少校走近仔细看了看说:“那么你也是少校?”
大帝镇静地说:“继续猜!”
少校取下烟斗,那副高贵的神气一下子消失了。他用十分尊敬的语气低声说:“那么,您是部长或将军?”
“快猜着了。”大帝说。
“殿……殿下是陆军元帅吗?”少校结结巴巴地问。
大帝说:“我的少校,再猜一次吧!”
“皇帝陛下!”少校的烟斗从手中一下子掉到了地上,猛地跪在大帝面前,忙不迭地喊道:“陛下,饶恕我!陛下,饶恕我!”
“饶你什么?朋友。”大帝笑着说,“你没伤害我,我向你问路,你告诉了我,我还应该谢谢你呢!”
大果出于大因,非常之行出于非凡之心,伟大的心灵,会创造出与其同等伟大的功绩。要想成大事,就要拥有一颗王者之心,不要计较于世俗琐事。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常常以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来包涵谅解,这是大度;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经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是做到了宽心。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寓理于此。俗语有“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说,古人与人为善之美、修身立德的谆谆教诲警示世人,一个人若胸怀宽广、性格豁达,方能纵横驰骋。若纠缠于无谓鸡虫之争,非但有失儒雅,反而终日郁郁寡欢,神魂不定。唯有对世事时时心平气和,放宽心,才能处处契机应缘、和谐圆满。
懂得宽心的人才能淡定自若
遇事把心放宽,就得学会宽宏大量,不计较或追究。古代圣贤十分推崇宽恕。老子认为,人的心胸应该如水一样虚静深远,包容一切,化解一切;墨子指出,做人要有海洋的气魄,能容人。不要斤斤计较于琐事中,而把自己弄得很郁闷。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和有度量的人交往,因为这样的人往往有气魄,不会斤斤计较;我们常常告诫自己要做大度的人,因为这样才能成为那种肚里能撑船的“宰相”。
学会了如何做人,自然心中就有了处世的原则和标准。有胸襟、有涵养的人能淡然面对不平,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委屈。
平时我们与人交往,不论是朋友,还是工作上要面对的客户,都应该注意“一团和气”,避免偏激对人,不要为自己树敌。
曾国藩在长沙的岳麓书院读书时,同学中有一个人个性很急躁,有一天看到曾国藩把书桌放在窗前,就说:“你把光线给挡住了,我读书都看不清字了。你快挪开!”曾国藩便把书桌移开了。晚上曾国藩掌灯用功读书,那人又说:“平常不念书,半夜三更的却点着灯念书,还让不让人睡觉了?”曾国藩便不出声地默诵。
不久之后,曾国藩中了举人,传报到时,那个人大怒道:“这屋子的风水本来是我的,反叫你夺去了。本来该我中举人才是。”在旁的同学听了的都觉得气愤,就问他:“书案的位置不是你自己放的吗?怎么能怪曾国藩呢?”那个人说:“正因如此,才夺了我的风水。”同学都觉得那个人实在不可理喻,无理取闹,替曾国藩打抱不平。但是,曾国藩却和颜悦色,毫不在意,劝息同学,安慰同室。他以自己的胸襟和涵养平息了同学们的纷争。如果曾国藩不懂得宽心,而去和那个人争论不休,势必会给自己增加很多烦恼,会使自己郁郁寡欢。但曾国藩很明智,知道如何不给自己添负担。
当官之后,曾国藩求才心切,因此也有被骗的时候。有一个冒充校官的人拜访曾国藩,高谈阔论,不可一世。曾国藩礼贤下士,对投幕的各种人都倾心相接,但是心中不喜欢说大话的人。他见这个人言词伶俐,心中好奇,当谈论到用人须杜绝欺骗事的时候,那个人正色说道:“受欺不受欺,全在于自己是何种人,我纵横当世,略有所见,像中堂大人这样至诚盛德者,别人不忍欺;像左公(宗棠)严气正性,别人不敢欺,而其他的人就算不欺骗他,他也会怀疑自己受骗或者上了当还不自知的也大有人在。”曾国藩察人一向重条理,见此人讲了四种“欺法”,觉得颇有道理,就对他说:“你可到军营中,观察一下我所用的人。”
第二天,那个人便去拜见营中文武各官,回来后煞有介事地对曾国藩说“军中多豪杰俊雄之士,但我从中发现有两位君子式的人才。”曾国藩急忙问是何人。那个人就说是涂宗流和郭远堂。这正和曾国藩的看法一致,曾国藩大喜称善,将之待为上宾。但因为一时没有合适的职务,便让他督造船炮。
过了几天,兵卒向曾国藩报告那人偷了造船炮的钱逃走了,请发兵追捕。曾国藩默然良久,说:“不要追了。”曾国藩双手持须,说:“人不忍欺,人不忍欺。”身边的人听到后想笑又不敢笑。又过了几天,曾国藩旧话重提,幕僚便问为什么不发兵追捕。曾国藩说:“现今发、捻交织,此人其实很有胆识和才华现在他只是想骗些钱,如果发兵去追,把他逼急了,恐怕会投入敌营,助纣为虐,那危害可就大了。区区之金,与本人受欺之名皆不足道。”
曾国藩没有因为受到欺骗而耿耿于怀,而是把心放宽,从大局出发,以坦荡的胸襟巧妙地处理了事情。
虚怀若谷,就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互相信赖,博取人们对你的支持和真诚相助,事业就有成功的希望。大度做人,就是宽大而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古代圣贤十分推崇宽恕。老子认为,人的心胸应该如水一样虚静深远,包容一切,化解一切;墨子指出,做人要有海洋的气魄,能容人,能宽容人。一个懂得宽心的人无论面对生活中什么样的是是非非,都会保持一颗从容而淡定的心。
宽心——获得心灵自由
把心放宽可以调和隔阂,减少误会,化解矛盾;把心放宽,能调节关系,减少摩擦,避免碰撞;把心放宽,会令人感到舒适,感到温馨,感到自信,感到世界的美。“有容乃大”是时代最珍贵的人性品格,放宽心,也是自己获得心灵自由的一种策略。
谦让使路更宽
谦让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一个人的修养、道德、气质和风度,同时也折射出社会文明的程度。古人言:“富润屋,德润身。”富贵钱财只能装扮人的外表,道德品质才能修饰人的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