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欣赏别人的优点
学会欣赏别人,就会养成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可以受用一生。
——希拉里
希拉里(1947-),律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曾任纽约州联邦参议员等职。希拉里并不是第一位参与美国总统大选的女性,但她被普遍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确有可能当选的女性候选人。在奥巴马当选总统之后,提名她出任美国国务卿,她成为美国第三位女国务卿。
圣诞节临近,美国芝加哥西北郊的帕克里奇镇,到处洋溢着喜庆、热烈的节日气氛。
正在读中学的谢丽拿着一叠刚刚收到的圣诞贺卡,打算在好朋友希拉里面前炫耀一番。谁知,希拉里拿出了比她多十倍的圣诞贺卡,这令她羡慕不已。
“你怎么有这么多的朋友?”谢丽惊奇地问。
“这个嘛……就是要学会真诚、热情地欣赏别人。”希拉里给谢丽讲了两年前她的一段经历。
“那是春天,一个暖洋洋的中午,我和爸爸在郊区公园散步。在那儿,我看见一个很滑稽的老太太。天气那么暖和,她还裹着一件厚厚的羊绒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毛皮围巾,好像天上正下着鹅毛大雪似的。我轻轻地对我爸爸说:‘爸爸,你看那位老太太的样子多可笑呀。’
当时,爸爸的表情显得特别的严肃。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希拉里,我突然发现你缺少一种本领,你不会欣赏别人。这证明你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少了一份真诚和友善。’
我觉得爸爸有些小题大做了,很不服气,问爸爸:‘你难道不觉得那位老太太的样子很可笑吗?’
爸爸说:‘和你相反,我很欣赏那位老太太。’
我听了以后十分吃惊。爸爸说:‘那位老太太穿着大衣,围着围巾,也许是生病初愈,身体还不太舒服。但你看她的表情,她注视着树枝上一朵清香、漂亮的丁香花,表情是那么的生动,你不认为很可爱吗?她渴望春天,喜欢美好的大自然。我觉得这老太太令人感动!’
这时,我才仔细地看了一下那位老太太的表情,果然和我爸爸说的一样,她眼睛中闪动着渴望,脸上的笑容满是喜悦。
爸爸后来领着我走过去,来到那位老太太面前,说:‘夫人,您欣赏春天时的神情真的令人感动,您使这春天变得更美好了!’
那位老太太听爸爸这么说,显得很激动,连连说:‘谢谢,谢谢您!先生。’她说着,还从提包里取出一小袋甜饼给我,说:‘孩子,你真漂亮……’
事后,爸爸对我说:‘一定要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欣赏的优点。当你这样做了,你就会获得很多的朋友。’”
听了希拉里说的故事,谢丽深受感动。
在第二年圣诞节即将来临的时候,谢丽又来找希拉里,她是跑着来的,满脸笑容:“谢谢你,今年我收到了82张圣诞贺卡,比去年的10倍还多!”
“再算上我这一张!”希拉里将一份印刷精美的贺卡递给了谢丽,上面写着这样的话:欣赏是架起友谊的桥梁,愿你我都能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
希拉里一直牢记着父亲的教诲,从中学到大学,再到走入社会,无论在哪里,她都是大家围绕的中心,直到今天,她仍然是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关注的风云人物。
希拉里说:“欣赏决不只是表面上的简单地赞美别人,它更是一种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美好心灵的积极的思维方式。学会欣赏别人,就会养成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它可以使你受用一生。”
让单纯的人类之爱填充心间
单纯而充满关怀的人类之爱,是真正永不磨灭的运动员精神。
——杰西·欧文斯
杰西·欧文斯(1913-1980),现代奥运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被誉为“本世纪最佳田径运动员。”是世界田径界的“黑色闪电”。
1936年的柏林,希特勒面对12万观众宣布奥运会开始。他要借世人瞩目的奥运会证明雅利安人种的优越。
当时,田径项目的最佳选手是美国的杰西·欧文斯,一位黑人选手。而德国的跳远项目的王牌选手,是鲁兹·朗。希特勒明确地告诉鲁兹·朗,要击败杰西·欧文斯,证明雅利安种族优越。
在纳粹的报纸一致叫嚣把黑人逐出奥运会的声浪中,杰西·欧文斯依然参加了4个项目的角逐: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和跳远。
希特勒亲临跳远比赛,他要亲眼看见鲁兹·朗击败杰西。鲁兹·朗顺利进入决赛。轮到杰西·欧文斯上场了,他只要跳得不比他最好成绩少半米,就可以顺利进入决赛。不知是不是过分紧张,第一次,杰西逾越跳板犯规;第二次,他为了保险起见从跳板后起跳,结果跳出了从未有过的坏成绩。还有最后一次机会,杰西一再试跑,他迟疑着,不敢开始最后的一跃。
希特勒笑了,起身离场,他认为胜负已分。
就在希特勒退场的同时,一个瘦削的、有着湛蓝眼睛的雅利安种德国运动员走近欧文斯,用生硬的英语介绍自己。其实根本不用自我介绍,全场没有人会不认识他——鲁兹·朗。
鲁兹·朗那结结巴巴的英文和露齿的笑容,立刻松弛了杰西·欧文斯全身紧绷的神经。鲁兹·朗告诉欧文斯,最重要的是取得决赛的资格。他取下杰西·欧文斯的毛巾,放在起跳板后数英寸处,然后说:“从那个地方起跳,就不会偏失太多了。”
欧文斯照做,不仅取得了决赛资格,几乎破了奥运纪录。几天后决赛,鲁兹·朗破了世界纪录,但随后杰西·欧文斯以些微优势战胜了他,夺得金牌。
来观看决赛的希特勒坐在贵宾席上,脸色铁青。看台上,刚刚还情绪昂扬的观众突然沉静下来,大家意识到:一场风暴要来了。
赛场中,鲁兹·朗看到欧文斯取得了金牌,便跑到欧文斯身边,把他拉到聚集了12万德国人的看台前,然后举起欧文斯的手高声喊道:“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看台上经过一阵难熬的沉默后,忽然齐声爆发:“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举起另一只手来答谢大家。
等观众安静下来后,欧文斯突然举起鲁兹·朗的手,朝向天空,大声喊道:“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全场观众再次沸腾,也同声响应:“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此时,没有诡谲的政治,没有人种的优劣,没有金牌的得失,所有人都沉浸在竞技比赛的感动里。
杰西·欧文斯创的8.06米的纪录保持了24年。他在那次奥运会上荣获4枚金牌,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
多年后杰西·欧文斯回忆说,是鲁兹·朗使他了解到,单纯而充满关怀的人类之爱,是真正永不磨灭的运动员精神,世界纪录终有一天会被继起的新秀突破,而这种运动员的精神,永不磨灭。
绝不嘲笑别人的不幸
不要讥笑不幸的人。
——海明威
欧内斯特·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1926年发表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作品表现战后青年人的幻灭感,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1954年度第54届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莱德勒少尉服役的美国海军炮舰“塔图伊拉”号停泊在重庆。这天,菜德勒上尉兴致勃勃地参加当地举办的一种碰运气的“不看样品拍卖会”。
那天来的一位拍卖商,抬出了两个大木箱子,说里面装的全是上等威士忌。这位拍卖商是搞恶作剧出了名的,在场所有人都知道。大家想,这箱子里肯定装的是石头,千万不能上当。
莱德勒却想试试运气,开价20美元。拍卖商果然没再抬价,一口成交。大家于是都嚷嚷着打开箱子看货,其实是想看莱德勒出丑。箱子打开了,里面露出的,竟然都是威士忌。这在战争时期可是极为珍贵的,莱德勒心花怒放。
一些美国士兵看到真是威士忌,当场犯了酒瘾,表示愿意出30美元,买一瓶酒。可是,莱德勒死活不卖,他说自己不久就要调走了,这些珍贵的酒,他要留着开告别酒会。
当时海明威也在重庆,听说这件事后,酒瘾立刻被勾起来,他找到莱德勒,请求卖给他6瓶,多少钱都行。莱德勒想了想,说:“这样吧,我用6瓶酒换你6堂课,教我成为一个作家,怎么样?”海明威笑道:“你真会做生意,我可是花了好些年功夫才学会干这行的,你占大便宜了。好吧,成交。”如愿以偿的少尉赶忙递上6瓶威士忌。
接下来的5天里,海明威如约给莱德勒讲了5堂课。莱德勒很得意,用6瓶酒就换了美国著名作家的指点,太划算了。海明威说:“上尉,你真是个精明的生意人。现在我想知道,那箱酒你喝了多少瓶?”莱德勒回答说:“一瓶也没喝,我留着开酒会呢。”
第六天,海明威有事要提前离开重庆,莱德勒亲自到机场送行。在飞机的轰鸣声中,海明威给莱德勒讲了第六堂课:“在写别人之前,自己先要成为一个善良和有修养的人。”少尉有些恍惚,说:“这和写小说有什么相干?”海明威说:“这对做人至关重要,不论干什么事,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记住,不要讥讽不幸的人,同情心是第一位的。”
说完,海明威走向飞机,在登机前,他大声地对少尉说:“在为你的酒会发请柬之前,最好把你的酒抽样检查一下!”莱德勒回去后,打开了一瓶又一瓶威士忌,结果里面装的根本不是酒,全是茶水。他这才明白,海明威早已知道实情,但只字未提,依然践约为他讲了6堂课。
好事总是多磨的
有些事再等一等,往往就会柳暗花明。
——英格丽·褒曼
英格丽·褒曼(1915-1982),是一位著名的瑞典籍电影女演员,也是继葛丽泰·嘉宝之后在好莱坞及国际影坛大放光芒的另一位瑞典巨星。褒曼曾获得过三次奥斯卡金像奖,两次艾美奖以及一次托尼奖。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4名。英格丽·褒曼也以《北非谍影》中的演出而闻名于世。
英格丽·褒曼18岁那年,去参加皇家戏剧学校的考试。
进入考场后,英格丽·褒曼一丝不苟地表演着精心准备的小品,但无意中朝评判席上的一瞥,使她大失所望。
英格丽·褒曼看到评判员们正在漫不经心地轻声聊天,说笑着,比划着,一点儿也没有在意她的表演。英格丽·褒曼绝望了,甚至连后面的台词也忘掉了。
这时,评判团主席开口说:“好了,好了,谢谢你,小姐!下一个……”
英格丽·褒曼的脑海里顿时一片空白。
从考场出来后,她走到一条河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因为河水太脏,臭气熏天,最后动摇了。
第二天,英格丽·褒曼收到了皇家戏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若干年后,英格丽·褒曼与那位评判团主席邂逅,说起当年的情景。那位主席在得知英格丽·褒曼想自杀后,瞪大了眼睛,惊叫道:“天啊!太玄了!真是天大的误会。那天你一上台,我们就一致认定,选中你了。你是那么自信,我们都很欣赏你的台风。我对另外几个评判员说:‘好了,别浪费时间了,叫下一个吧。’”
英格丽·褒曼在得知了真相后,笑得十分开心,幽默地说:“幸亏那天的河水太脏了。不过我在第二天就懂得了一个道理:有些事再等一等,往往就会柳暗花明。”
朋友之间也需要距离
友谊应保持一点距离,太近往往会导致疏远。
——巴尔加斯·略萨
巴尔加斯·略萨(1936-),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创作小说、剧本、散文随笔、诗、文学评论、政论杂文,也曾导演舞台剧、电影和主持广播电视节目及从政。诡谲瑰奇的小说技法与丰富多样而深刻的内容为他带来“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的称号。代表作:《城市与狗》。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巴尔加斯·略萨则是近年来被人们说成是随时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西班牙籍秘鲁裔作家。他们堪称当今世界文坛最令人瞩目的一对冤家。
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67年。那年冬天,刚刚摆脱“百年孤独”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应邀赴委内瑞拉参加一个他从未听说过的文学奖项的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