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润《诗经原始》说这首诗的三、四两章:“一写无亲之苦,一写育子之艰,备极沉痛,几于一字一泪,可抵一部《孝经》读。固不必问其所作何人,所处何世,人人心中皆有此一段至性至情文字在,特其人以妙笔出之,斯成为一代至文耳!”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是只问耕耘、不求收获的爱。子女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也是一种出自肺腑的天性。只要天伦还存在,这首诗就不会失去它动人的魅力。三千年来,人们往往用“昊天无极”来表示失去父母的巨大悲痛,用“失怙失恃”来表示父母亡故。这首诗和《凯风》一样,都成为怀念父母的经典之作。
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是短促的,惟其短促,更显得生离死别的令人悲伤。所以六朝江淹的《别赋》一开篇就是“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点出了“伤别”这个古今皆然的主题。正因为如此,自古至今的送别诗,多得难以计数。而《诗经·邶风》中的《燕燕》就是“万古送别诗之祖”。
这首诗的主题,已为众多解诗者所公认,即写送别。但是究竟送者为谁?行者为谁?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诗序》和《郑笺》都说是“卫庄公送归妾”。庄姜无子,陈女戴妫生子名完,完立为桓公。桓公被州吁杀害后,戴妫决定回娘家。卫庄姜为戴妫送行,写了这首诗。《礼记》认为写的是“卫定姜送归妾”。而余冠英先生的《诗经选译》认为是卫国君送别女弟远嫁的诗……我们选择最后一种意见,即卫国国君送妹妹远嫁。不过,这首诗感动人的地方,并不在于谁送去了谁,或者谁被谁来送,而在于它那情景交融的意境,那种不因岁月流逝而褪色的人性美。
诗的前面三章都以燕起兴。在《诗经》中,鸟儿常被用来作比兴之物象,以寄托人们思念父母、妻儿、宗族的感情。如“黄鸟黄鸟,无集于谷”(《小雅·黄鸟》),“雄雉于飞,泄泄其羽”(《邶风·雄雉》)等。但这首诗写燕子特别精致,第一章的“差池其羽”,写燕子在空中飞翔,张开的翅膀,似乎参差不齐;第二章的“颉之颃之”,写燕子忽上忽下,来往穿梭,快捷轻灵;第三章的“下上其音”,写燕子呼朋唤侣,此起彼伏,互相应答。朱熹《朱子语类》赞扬这几句道:“譬如画工一般,直是写得他精神出。”宋以后的人都称赞史达祖的《双双燕》写得精妙: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暗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但在评论此词佳句时却发生了争论。黄昇《花庵词选》评道:“形容尽矣。……姜尧章(姜夔,字白石)最赏其‘柳昏花暝’之句。”清人贺裳(字黄公)说:“姜论史词,不称其‘软语商量’,而赏其‘柳暗花暝’,固知不免项羽学兵法之恨。”静安先生(王国维)肯定姜说:“然‘柳暗花暝’自是欧、秦辈句法,前后有画工化工之殊。吾从白石,不能附和黄公矣。”画工和化工的区别,主要在于形似和神似,只写出外表显然不够,而要写出内在的精神来。朱熹称《燕燕》如画工一般,这是说燕子的羽毛、身姿、叫声都写得逼真,而“写得精神出”,则是达到化工的境界了。这样看来,《燕燕》还是《双双燕》的老祖宗呢!不过朱熹说的“精神”还很模糊,是燕子的精神,还是人的精神呢?分析全诗,主要是指送行人的精神。送行人的思想感情由燕子而感发,燕子在这里不但渲染了气氛,而且烘托了主题。诗人有感于燕子的双双快乐嬉戏,不由想到即将手足别离,鹡鸰分飞,这就和“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一样,触景生情,人不如燕之悲油然而生。
“远送于野”,“远于将之”,“远送于南”,诗人送妹妹越送越远,从郊外到远方,直至到国境的南边,这情景类似欧阳修《踏莎行》所写“离情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但是“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行人终于走了,越去越远,诗人望着她的背影,反复地唱叹“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瞻望弗及,实劳我心”。随着诗人的歌声,我们似乎看见了那个注目凝神、心痛神伤的诗人。这种画面,后代的送别诗中也经常出现。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帆秋色共云遥,眼力不如人远,上江桥。”……
诗的最后一章用赋的手法作结,赞美那远行的人,说她“其心塞渊”,心地是那样诚实;说她“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态度温和恭顺又善良。说她常用怀念先人来提醒自己,互相勉励,永不相忘。这一章起了交代两人之间之所以感情深厚、依依不舍的原因,在章法上也避免了平直。
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这是《王风》中的一首民歌。《王风》产生于东周王畿一带,这一带地区的兵役、徭役十分繁重,仅见于《左传》记载的就有桓王二年的虢公伐晋、桓王十三年的周师伐郑、襄王三年的戎人内侵等等,《君子于役》就是这种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它抒发的是妻子怀念在外服役的丈夫的感情。
这首诗全用赋的手法,叙说着黄昏时节,一位思妇的内心感情。诗共两章,每章头一句都是“君子于役”,这是叙述感情发生的背景。“不知其期,曷至哉?”丈夫服役去了,妻子却不知道他回家的日期,这是在离别的悲伤之上又加一层担忧啊。出外服役的人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第二章的这个地方换成了“不日不月,曷其有佸”?程俊英先生释“不日不月”为“已经不能用日月来统计”,“曷其有佸”,是夫妻团聚的意思。这两句在表达感情的程度上,比“不知其期,曷至哉”要深了,诗人已经由询问、担忧转为埋怨在上位者的不恤民情。“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上下章各三句,描写了一幅宁静安谧的农村黄昏时的景色。鸡群回窝歇息了,牛羊也下山了,夕阳的馀辉映照着远近村落。但这幅动人画面没有给诗人带来欢欣,一种索寞之感袭上她的心头:因为她的丈夫还没有回来!眼前的景物更加触动了离怀,因此她又一次哀哀地喟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丈夫去服役了,叫我怎能不把他思念!丈夫服役在远方,一路是否忍饥寒?
这首诗全用素描的手法,淡淡几笔,勾画出古代山村傍晚时分的景色,在微茫的暮色中,思妇的怨怅与之融成一片,她轻微的叹息,和着晚风,颤颤袅袅,如怨如慕,如泣如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