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普等老将不服”,见《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原来程普年长于瑜,今瑜爵居其上,心中不乐,是日乃托病不出”。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吕蒙说:“岂不闻昔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事虽决于瑜,然普自以旧臣而居瑜下,颇不相睦,后因见瑜才,方始敬服。”
程普(?一215),东汉末期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人。初随孙坚,后又事孙策、孙权为将。汉建安十三年(208),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操于赤壁。程普与周瑜不睦事,见《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欧阳修有《朋党论》,其中一段:“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咸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1957年前后,毛泽东先后有批语:称囚禁党人“在献帝以前”。“似是而非,汉献、唐昭时,政在权臣,非傀儡皇帝之罪”。(《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93页。)
汉献,汉献帝(181—234),即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189—220年在位,达32年)。为董卓所立。先后是董卓、李催、郭汜和曹操所控制的傀儡。汉建安二十五年(220),为曹丕所逼“禅让”。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唐昭,唐昭宗(867—904),即李晔,在位16年。先后为宦官和地方军阀李茂贞、朱温等控制。后为朱温所杀。
1957年5月18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期间,他问列席的吴冷西(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你看过5月13日的《新民报》没有?报上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先锋何在?》,署名林放即赵超构,内容相当尖锐,但文笔比较客气。”随后,毛泽东把当时新闻界已发表的议论归纳为四点,其中第三点是:“记者应当是先锋。‘先天下之放而放,先天下之鸣而鸣。’过去出过许多名记者,现在没有,个个都是廖化。”毛泽东说:“《先锋何在?》一文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记者是先锋,这在原则上不能说不对,问题是怎么样的先锋。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说现在没有真正的先锋,个个都是滥竽充数,这恐怕不好说。”毛泽东又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只有相对的新闻自由,不自由的情况依据不同的阶级利害关系而不同。因为有自由,先锋总是要出的,不会只是出廖化。有新闻,就可以出先锋,旧闻也不是不能出先锋。发表《先锋何在?》一文的作者本人就起了先锋的作用。”毛泽东最后说:“现在新闻界议论很多,把教条主义攻一下有好处,不攻一下就只能出廖化,不能出先锋。我们要接受正确的批评,认真改进新闻工作。”(吴冷西:《忆毛主席》,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33—37页。)
廖化(191—264),蜀汉官员。据《三国演义》,诸葛亮后期北伐和姜维九伐中原时,多以他充先锋。其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等多处。但《三国志·蜀书·廖化传》等并未有此记述。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就何焯评兖州刺史刘岱为青州黄巾所杀,“光武坚营自守。有出卤掠者,辄击取之,绝其粮道。积月余日,贼食尽,夜遁去。追至馆陶,大破之。此成败之可参质者也。明季与流贼相持者,皆不知此谋,督促出战,遂皆为刘岱之续”。批语:“明末事不能与汉末比。”(《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37页。)
“青州黄巾”,即东汉末年张角兄弟发动的黄巾起义,见《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等多处。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魏书·刘表传》,“天子都许,表虽遣使贡献,然北与袁绍相结。治中邓羲谏表,表不听。”裴松之引《汉晋春秋》也称:“表答羲曰:‘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此天下之大义也,治中独何怪乎?’”批语:“虽绝绍附操,终亦为操所吞。”毛泽东又在同传“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不变”,批语:“中立。”(《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41—142页。)
刘表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魏书·刘表传》。该传述说:刘表“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余,姿貌甚伟”。毛泽东对此批注:“虚有其表。”(孙宝义:《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223页。)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吴书·陈武传》,内称陈武子陈表善于办事,“时有盗官物者,疑无难士施明。明素壮悍,收考极毒,惟死无辞。廷尉以闻。(孙)权以(陈)表能得健儿之心,诏以明付表,使自以意求其情实。表便破械沐浴,易其衣服,厚设酒食,欢以诱之。明乃首服,具列支党。表以状闻。权奇之,欲全其名,特为赦明,诛戮其党。迁表为无难右部督。”批语:“何不并其党赦之。”(《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59页。)
陈武,吴国孙权手下著名将领。他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十五回。陈表,陈武之子,少时与诸葛恪等侍孙登(孙权长子)。因父战死,领兵,深得孙权信任。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裴注所引谢承《吴书》,就孙权遣返于禁,“后权与魏和,欲遣(于)禁还归北。(虞)翻复谏曰:‘禁败数万众,身为降虏,又不能死。北习军政,得禁必不如所规。还之虽无所损,犹为放盗;不如斩以令三军,示为人臣有二心者。’权不听。群臣送禁,翻谓禁曰:‘卿勿谓吴无人,吾谋适不用耳。’禁虽为翻所恶,然犹盛叹翻。魏文帝常为翻设虚坐”。批语:“此事翻不如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59页。)
于禁(?一221),字文则,曹操部将。治军严肃,作战勇敢。汉建安二十四年(219),援樊城,兵败,被逼降关羽,囚于荆州(今湖北江陵)。孙权取荆州,释放回去。于禁被关羽所擒拿一事,见《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庞令明抬榇决死战,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虞翻(164—233),字仲翔,东吴大学者。为孙权谋士,因秉性刚直,屡遭贬斥。汉建安二十四年(219),献策取江陵、公安,擒杀关羽。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内称汉建安二十二年(218),“及蒙代(鲁)肃,初至陆口。外倍修恩厚,与羽结好。后羽讨樊,留兵将备公安、南郡。蒙上疏曰:‘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病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批语:“《魏志》此时操在汉中,因夏侯渊之败正不得志,闻襄阳围急,东归到洛阳即死,非在居巢也。”(《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58页。)
“操在汉中”,曹操系汉建安二十四年(220)三月,因夏侯渊败死由长安出斜谷至汉中的,在与刘备相持两月后,五月回长安。时因关羽军由南郡(今湖北江陵)北围襄阳,七月,于长安先后派出庞德、于禁援曹仁围军。同月,孙权攻合肥。十月,曹操由长安至洛阳,又派出徐晃军援襄阳;他未去居巢(今安徽桐城南)。翌年正月,孙权斩关羽之首于洛阳。十几天后,曹操病死。
相关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
据陶鲁笳回忆:1958年,从第一次郑州会议到上海会议,据我了解,毛主席一直在精读陈寿的《三国志》,并针对当时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讲《三国志》中的许多人物,讲的最多的是曹操和郭嘉。郭嘉是曹操的重要谋臣,毛主席说此人足智多谋,协助曹操南征北战,策谋帷幄,出了许多好主意,值得我们学习。(陶鲁笳:《一个省委书记回忆毛主席》,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曹操手下谋士,以多谋善断著名。官渡之战前,他正确分析了袁绍有十败,曹操有十胜。并提出东取吕布,然后北击袁绍的战略。建安十二年(207),随曹操北征乌桓,中途病死。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开始于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郭嘉传》,见陈寿《三国志》卷十四。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吴书·全琮传》所引《江表传》:“(孙)权使子登出征,已出军,次于安乐。群臣莫敢谏。琮密表曰:‘古来太子,未尝偏征也。故从曰抚军,守曰监国。今太子东出,非古制也。’”批语:“都是废话。”(《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62页。)
全琮(?一249),吴国将军,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孙权婿,任卫将军等要职。其故事在《三国演义》中见于第九十六回等处。
1958年,毛泽东读《三国志·吴书·吕岱传》:“(士)徽闻岱至,果大震怖,不知所出。即率兄弟六人肉袒迎岱,岱皆斩送其道。”批语:“杀降不武。”(《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63页。)
吕岱(161—256),吴国官员,今广陵海陵(江苏泰州)人。在任广州刺史时,杀死意图抗拒的士徽等人。任大司马,上大将军。其故事在《三国演义》里见于第一百零八回等处。
1958年11月,毛泽东到河南新乡地区视察,在安阳接见了新乡地县级负责干部。他在和安阳县委书记陈春雨握手时,面带微笑地说:“啊,你是安阳的,安阳是曹操起家的地方啊。曹操这个人懂用人之道,招贤纳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他还注意疏浚河道,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毛泽东在与温县县委书记李树林谈话时说:“温县是司马懿的故乡。他出身士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伟大领袖谈地名人名》,《中州今古》杂志1994年第2期。)
司马懿(179—251),魏国后期重臣,温(今河南温县)人。他和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主持国政。由于理学的影响,他与曹操都被后世界定为期寡侮弱的典型。其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诸葛亮大破魏并,司马懿入寇西蜀》等多处。
1958年11月2日至10日,毛泽东在郑州,召集有部分中央领导人和部分地方领导人参加的会议(即第一次郑州会议)。毛泽东在会议期间说:“三国时候,汉中有个张鲁,曹操把他灭了。他也搞过吃饭不要钱。凡是过路人,在饭铺里头吃饭、吃肉都不要钱,尽肚子吃,这不是吃饭不要钱吗?他不是在整个社会上都搞,而是在饭铺里头搞。他搞了30年,人们都高兴那个制度,那是有种社会主义作风。我们这个社会主义由来已久了。”(萧延中:《毛泽东晚年政治伦理观述描》,见《晚年毛泽东》,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张鲁(?一216),东汉末天师道(亦即五斗米道)领袖,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人,汉末占据汉中(东川),在各地设“义舍”,置“义米”、“义肉”,“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三原,然后乃行刑”。后被东汉政府任命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汉建安二十年(215),曹操攻汉中,降;被封阆中侯、镇南将军。曹操灭张鲁,故事见《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镇逍遥津》。
1958年11月,毛泽东在武汉说,现在人民公社搞的供给制,不是按需分配,而是平均主义。中国农民很早就有平均主义。东汉末年张鲁搞的“太平道”,也叫“五斗米道”,农民交五斗米入道,就可以天天吃饱饭。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农民空想社会主义。我们现在有些同志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这非常危险。北戴河会议规定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五个条件,哪一条也不能少,缺一条也不能向共产主义过渡。(吴冷西:《忆毛主席》,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页。)
孙宝义在其文中写道:毛泽东在专列上读书学习,就是一大特点。这次,他读的这本书是《三国志》。毛泽东抓起书倒翻两页,这是因为他在家刚看过《张鲁传》,现在要重看一遍。三国时期的张鲁,曾在陕西汉中地区建立一个农民政权,在社会制度上实行某种程度的公有公享,各基层组织设置“义舍”,“义舍”置有“义米义肉”,“行路者量腹取足”,颇有些世界大同的味道。毛泽东对张鲁的这个农民政权,是非常赞赏的。毛泽东眨眼间,重新看清了《张鲁传》。他曾号召人们读《张鲁传》,现在他心潮澎湃,读不下去了。他奋然起身,将书带声带响地掼于办公桌上,大步走到车窗前,凝望近处的飞掠而过的树木、村镇,远处的向后缓缓旋转一般移动的绿野沃田和辛勤劳作的农民……张鲁只搞了三十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孙宝义:《毛泽东的读书生涯》,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对其所作部分诗词加了批注。对《水调歌头·游泳》里的“武昌鱼”,他的批注是:“三国孙皓一度从京口(镇江)迁都武昌,官僚、绅士、地主及其他富裕阶层不悦,反对迁都,造出口号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那时的扬州人心情如此,现在改变了。武昌鱼是颇有味道的。”(许若石:《毛泽东对其诗词的注释与修改》,《党史文汇》杂志1993年第12期。)
孙皓,字元宗,三国吴最后一位君主,孙权之孙,孙和之子。其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1959年6月,毛泽东和吴冷西谈话,就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说:“新闻工作,要看是政治家办,还是书生办。有些人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刘备、孙权、袁绍都有这个缺点,曹操就多谋善断。”“要反对多端寡要,没有要点,言不及义。要一下子看到问题所在。曹操批评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没有头脑。还批评袁绍有其他缺点,兵多而分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地虽广,粮虽多,完全可为我所用。”(《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215—216页。)
“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见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全句是:“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1959年7月11日晚,毛泽东在其庐山住处,与周小舟、周惠、李锐谈话。毛泽东说:“58年有些事,我有责任。提倡敢想敢干,‘八大’二次会议达到高峰。其中也有些是胡思乱想,唯心主义。因此,不能全怪下面和各个部门。”毛泽东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是诚恳的。“否则的话,人们就会像蒋干一样抱怨:曹营之事,难办得很哪!”在座几位,哄堂大笑:主席,你说得太对了;下面有苦难言,而由您一语道破,太有意思了。
在谈话中,秀才们呼吁陈云出来主管经济。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对薄一波说:“在延安的时候,还没有发现陈云同志有‘理财治国’的才能。”在上海会议上,毛泽东又说:“有时真理在一个人手里。”意思是指,大跃进以来,在人们头脑普遍发热的情况下,陈云是比较冷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