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职教人的活力之道
2008年的3月30日,滦平县职教中心春季新生入学,一下子涌进900多人,教室、宿舍和食堂爆满,盛况空前;5月28日,最后一批中专毕业生进京就业,还有用人单位在学校等着要人……
是何等神奇的力量,使得滦平县职教中心如此生机勃勃?
细细品读,得出的答案是——
五举十得,活力无限
一、就业促招生:出得去,进得来
学校始终把转移就业作为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就业渠道。特别是把“订单培训“作为学校发展壮大的“源头之水”。校领导和就业办工作人员经常在外面联系就业单位,以京津为依托,每年都与几十家用人单位签定“订单”上百份。建校以来,已培养技术人才近万名,全部推荐就业。继续巩固和完善京津就业市场,今年又和十几家单位签订了1000人的用人协议。5月28日,随着最后一批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毕业生赴北京就业,学校2008届毕业生已全部推荐就业。
出路畅,带来入口旺。由于滦平县职教中心的学生在学校能学到真本事,毕业后能找到好工作,使得学校的影响越来越大,形象越来越好,招生人数也越来越多。仅今年春季招生就突破900人,学校出现了教室、宿舍、食堂爆满的空前局面。
二、教师当技师:管得严、教得活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以学生学到一技之长,毕业后直接就业为目标。为此,滦平县职教中心积极探索,锐意改革,创新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方法。
他们首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一是党、政、工、团,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使全校师生举止文明、行为规范。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全体老师一方面对学员严格管理,当好“严师”;另一方面,关心学生冷暖,体察学生疾苦,掌握学生心态,当好学生的“慈母”和“朋友”;三是丰富校园生活,发展校园文化,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彩色周末”、“技能比武”、“就业知识讲座”等第二课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了“成才先成人”的理念。
在教学工作中,先从教师入手,培养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达到“一专多能”。既能在课堂上教知识,也能在实习实训中当技师。目前,在全体任课教师中,能当“技师”的已近半数。根据学校新增专业的需要,又从社会上聘请5名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与此同时,学校还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教改攻关小组,改革教材教法,创编符合专业特点的“校本教材”,调整课程设置,加大专业技术课时比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取得了成人成才的教育教学效果。2005年招收的电钳工专业学生45名,大部分都有外出打工的经历,但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干的都是粗活、力气活,工资待遇低,渴望学到一些技术。这批学生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在教室里坐不住,组织纪律性较差,厌学情绪明显。根据这一情况,学校打破常规,采取先学技术,再学文化课的方式。教学中,老师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手把手地教他们车、钳、铆、电、焊等技术,和他们倾心交谈,嘘寒问暖。这些学生对学的技术逐步产生了兴趣,课余时间也泡在车间练习基本功,技术水平提高很快。掌握技术后,他们感到光有技术,文化知识缺乏也不能在社会上立足,认识到学习文化课的重要性,开始用功补习文化知识。经过一年的技能培训后,这批学生全部被推荐到京津等地的企业就业。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能文能武,表现都很出色,就业单位评价说:“滦平县职教中心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文化,有技术,个个都是好样的。”
三、专业连市场:选得准,用得上
作为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设置至关重要,因为它一头牵着生源,一头连着市场。
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坚持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他们先后开设了空调安装与维修、计算机操作与应用、电钳焊、机械加工技术、幼儿教育等10多个专业。根据用工单位的要求和各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2000年,根据考察,京津劳动力市场上空调维修人员紧缺,空调维修工市场走俏。学校双管齐下:一方面到京津市场上找空调维修公司和电器销售企业联系,签订用人协议;另一方面,学校及时开设空调维修专业,选调师资,宣传招生,当年空调维修专业招生60人,2002年全部安排到北京就业。2005年,学校与北方地区最大的专业化汽车生产基地建立了长期的联系,创建了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学校成为该厂的人才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的需求,开设了机械加工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机械加工专业已成为学校的主打专业。他们在人才市场上了解到北京地区对幼儿教师的需求旺盛,而且学校在幼师培养上师资充实,经验丰富,果断的将停办几年的幼师专业又恢复了起来,计划经济时代下幼教专业报名火爆的场景又在学校重现。“读完初中上职中,打工致富一路通”。40多名园林花卉毕业生,被推荐到北京,几家园林绿化公司争相抢用;旅游服务专业毕业学生逾千人,全部推荐到北京、天津等星级酒店,有一部分同学已成为业务骨干或业务主管。园艺专业毕业生陈永刚已成为公司项目部经理,餐饮服务专业的郭翠平、皮东菊、罗红等已当上业务主管。来自贫困村的钱守义和姜海洋,成为北京一家韩资企业的业务骨干,被公司选送到韩国本部深造,被韩方经理誉为“公司形象的代表,全体员工的典范”。
四、政策做保障:靠得住,富得快
滦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制定政策措施,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一是率先实行职教免费。近几年来,滦平县经济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财政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县委、县政府在全国职教学生享受每年1500元助学金的基础上,今年,又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中职学校免费教育,免除了本县籍职教在校生的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和取暖费,保证了上不了普通高中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全部可以到职教中心学习专业技术,提供了就业和创业机会。
二是转移培训保障有力。学校作为省级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和阳光工程基地,工作政策性强,与农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学校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切实发挥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的作用。县扶贫办、学校和各乡镇贫困村村委会主任组成联合工作组,研究解决转移培训中的政策落实问题。把贫困户中有一定文化基础、符合培训条件的青年农民建档立卡,确定为培养对象,制定规划、目标和培养方向。再根据与用人单位签定的订单,定向转移就业。学校还为特困生解决生活费12.6万元。
三是发挥致富典型作用。由于政策吸引,多方努力,滦平县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成效显著,涌现出很多致富典型,他们靠国家的好政策,学到了技术,找到了工作,走上了富路,在全县农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受他们的带动和影响,许多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有些在外地打了多年工的农民工也重新回到了课堂上。
学校始终把“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户”作为培训的最终目标,培训转移出去的学生收入稳定,待遇较高,家庭生活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机械加工专业毕业生刘小伟,是个典型的贫困户,家中人口多,劳力少,收入只靠父亲耕种的几亩薄田,住的房子破旧不堪。经学校培训后被推荐到北京东南压铸有限公司工作,由于单位负责食宿,每月1800多元的工资除零花外,剩下的都寄回了家里,两年来,他已经寄回了两万多元,如今小伟家已经开始张罗着盖新房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王福杰,父母体弱多病,常年吃药,没有收入来源。毕业后,在北京一快递公司工作,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每月将工资寄回家里,他的父母非常高兴,病也好了不少,如今他已经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成了村里外出打工人员的骄傲;机电专业毕业的张文虎,就业于北京三兴汽车厂。他进入焊接车间仅半年,就成了技术骨干,月工资达2000多元。
五、规模再扩大:进得城,留得乡
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精神,结合本县实际,滦平县委、县政府又做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投资上亿元,按照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标准择址新建职教中心一所,2008年初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址占地200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特别是在新校园中增加了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建有高标准的生产实习基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学校提出的“上岗就是熟练工”的目标,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滦平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区一中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大批有一定技能的高素质的新农村建设者。因此,学校加大了为本地培养人才的步伐,及时调整设置专业,培养急需人才。去年以来,在国家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华都集团肉鸡饲养产业项目已在滦平县安家落户。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占地1488亩,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利税4600万元,三年内可安排就业4500人。滦平县职教中心抢抓机遇,积极争取承担这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目前学校已开设食品加工专业并招生100多人进行培训。这必将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做出新的贡献。
由于办学理念不断更新,开设专业贴近市场,课程设置定位准确,因而办学之路越走越宽,办学效果也越来越好。学生对就业单位满意,用人单位对学校满意,真正实现了双赢。
【62】有志者的知遇之道
即日,到现单位、任现职,整整三年。特作五律一首,以志纪念:
五律
即日抒怀
(2008年12月20日)
弹指一挥间,
幺零九五天。
壮志何曾已,
酸甜苦辣咸。
根深树自大,
花好月下圆。
猛虎威风在,
君仪占南山。
至此,想到了一个话题,就是“遇”与“不遇”。
“遇”,是古人在官场中所谓的得志。相反地,“不遇”,也就是不能得志。
对现代人来说,能够获得想要的,也就是“得志”。如何才能得志,那就要看个人如何选择了。
有人说:“心随境转”。这是感官上的刺激,人们很容易在看到良辰美景时,心情愉悦。但也有人因为被俗事羁绊而心情郁闷,即使看到美景,也会长吁短叹。可见,心情的转变,会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想法和看法,心与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我认为,“遇”不一定专指事业上的得志。有人知遇爱情,如杜丽娘与柳梦梅;有人知遇家庭,如沈复与芸娘;有人知遇自然,如诗人陶渊明,他不慕荣利,在田园中自得其乐,悠然度日;还有些人知遇千秋,如画家梵谷,生前潦倒,死后却获得世人的赏识;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在被宫刑之后,也曾一度颓废丧志,整日抱怨自己的命运怎会如此,当他想到在人的生命旅程中,必然会碰到挫折的,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开拓心胸,将悲愤的心情诉诸笔墨,写下了中国文学、史学的鸿篇巨作——《史记》,这是升华心念去改变境遇的一个典范。
有些人在官场的舞台上,扮演着得志的角色;而有些人,却永远扮演着不得志的角色。有时想想,是“导演”不公平呢,还是不得志的演员没有得到好的剧本?
换个说法,是伯乐不常有,还是千里马不常有呢?
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朝廷公布了政绩考核结果,河南郡郡守吴公名列第一。汉文帝赞许他的功绩,提拔吴公到中央担任廷尉(相当于司法部长)。吴公调任中央以后,向皇帝举荐了一位青年才俊。谁啊?洛阳人贾谊。于是汉文帝召见贾谊,任命他为博士官,并亲切询问他对国家大事的看法。看来贾谊的回答让皇帝有惊艳之感,因为年方二十的贾谊,居然在一年之中做到了高级干部太中大夫,俸禄千石。但贾谊的火箭式上升也就到此为止。
三年后,当汉文帝打算提拔贾谊做部长级干部时,遭到了几乎所有官员的一致强烈反对。理由是:1、太年轻,学问功底不扎实(年少初学)2、权力欲望太强,难以合作共事(专欲擅权)3、毛手毛脚,改革激进(纷乱诸事)汉文帝也吃了一惊,想不到大家对小贾如此排斥,看来在中央是无法干下去了!外调湖南,当长沙王的太傅。这几乎就是一个闲差,对于官场来说,小贾简直成为废人了。
那么,贾谊为什么失意?究竟是谁排挤了贾谊?换个问法,其实应该问小贾得罪了哪些人?
之一:急于表现,得罪了老先生们。每次皇帝下诏询问大家对某件国家大事的看法,老先生们还没能打好发言稿,才思敏捷的贾谊已经全部周到地解答完毕。如此表现,老先生们口头上只好服软,后生可畏,心里却难免不高兴。
之二:急吼吼地要搞改制,引起主流派的不满。贾自以为得到皇帝赏识,很激进地提出了修改包括历法、服色、制度、官名、礼乐的一揽子计划,几乎要将汉朝体制推倒重来。这样的大胆意见,连看好他的皇帝都吃不消了,况且国民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就要急吼吼地搞大跃进,皇帝真的无语了。贾的激进,引起了信奉“黄老思想”、主张与民休息?的朝廷主流派的不满。
之三:升迁太快,导致同僚嫉妒。从博士到太中大夫,不足一年的火箭式跃升,显然让在官场上很辛苦耕耘的同僚们义愤填膺了,而以军功上位的老将军们更是不满,我们流血战斗换来的官位,你个小青年张张嘴就混上了?
那么,贾谊为什么失意?究竟是谁排挤了贾谊?李商隐诗云:“宣室求贤访逐客,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何以“不问苍生问鬼神”?难道他不关心“苍生”吗?显然不是。那么,关心“苍生”的汉文帝却只问贾谊“鬼神”事,是不是暗示着皇帝对贾谊关于“苍生”的种种看法并不完全同意呢?或许正是这一点,决定了贾谊的失意。
在历史上,有些怀才不遇的文人,会用写文章的方式来彼此进行安慰。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当然,也有人会写文章来自我慰藉。如韩愈被贬到潮州时所作的《祭鳄鱼文》,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下的《永州八记》,白居易被贬到江州作出了《琵琶行》。他们胸怀大志、才华横溢,但都不被当世所用。在政治和官场的舞台上,他们是“不遇”,也许正如李白所说的:“自古圣贤皆寂寞,天生我才必有用”。在冷寂的环境中,他们化解官场上的失意,将那腔热血化成篇篇传世佳作,让生命在文学作品上绽放光芒,因而获得了永垂不朽的赞誉。
屈原,不就是这样吗?楚国一时少了一位政治家,中国却多了一位流芳千古的大文学家!
然而,在境遇不顺、心情郁闷之时,还能敞开胸怀、放开手笔,写出这等绝妙好辞的,试问有几人能够做得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