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讲,提醒是劝说的一种形式。但这里单独将此列为一节,是因为两者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劝说是针对双方的某些观点、观念、做法与语言、行为等方面的不正确、不适当之处进行开导、规劝,使之修正错误,改正不足。从一定角度看,劝说者或是对方的亲属、长辈,或是对方的领导,或是对方的好朋友、邻居等。总之一句话,一般这种劝说是势在必行,非劝不可的,而提醒则比劝说要轻松一些。它的针对性不是很强,对方的行为与观点也并非有什么大的毛病,提醒者可能是亲戚、熟人,也可能是陌生人,而且一般是在无意中碰到、并不是十分有针对性地、刻意地想要去达到什么目的,而只是临时、随机地对某种不合适的现象做出善意的提醒,使对方对此加以注意,加以改正,增强对某个问题的重视。比如,当我们看到别人的失礼、无知和过失时,自然会想到应该给他提个醒儿,以警示他当心,告诫他注意。不过,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要想使别人接受你的提醒和告诫,要注意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设巧妙的话题,说出让人听着顺耳顺心的话语,达到给别人提个醒的目的。下面介绍几种基本的提醒辞令。
(一)面对别人的莽撞,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创设轻松的话题去提醒
有的人天性鲁莽,常做出威胁他人安全的危险动作。如果我们只知道板起面孔呵斥、责骂,往往会引起对方情绪冲动,激化矛盾。这时候,我们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压下火气,巧妙创设一个轻松又幽默的话题,反而有助于达到提个醒儿的目的。
作家萧伯纳一次在街上行走时,不料被一个匆匆而来的骑自行车的冒失鬼撞倒。萧伯纳被搀扶起来后,没有呵斥也没恼怒,而是微笑着说:“小伙子,你的运气可不好。如果把我真撞死了,那你也可以名扬四海了!”萧伯纳假设一个严肃话题,却又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说出来,让人在不寒而栗中又情绪放松,怎不令那年轻人满面羞愧,感激这位大人物的好心提醒呢?
一个老太太去风景区游玩,搭上一个鲁莽司机的小车。在崎岖的盘山路上,那出租车司机却一手握方向盘一手伸出车窗,一副浪漫洒脱之状。老太太害怕顷刻发生车祸,因此开口了:“小伙子,这地方是不是经常下雨啊?”司机答道:“可不是嘛,孩儿脸,说变就变啊!”老太太顺口说道:“那行,请你把手拿进来,不然可就危险了。如果天下雨,我会告诉你的。”这个老太太由司机的手势联想到山区的环境,于是巧妙地创设了一个“下雨”的话题,借以给司机提了个醒。由于为司机不良习惯找了个“借口”,就使警告变得温和委婉,从而使司机意识到对方的用心。以“扬名”去说“撞车”,以“下雨”去说危险,显然都是一反当时的情况而设置的轻松话题,从而顺利地达到了提醒的目的。
(二)面对别人的失礼,不妨创设赞许的话题去提醒
生活中常有不拘“小节”的人,在别人的帮助和支持面前,有意无意地忘记了表示感谢,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颇令对方尴尬或失望。在这种时候,为了给那种失礼者提个醒,我们不妨以指东说西的方式,创设一种突如其来的“赞许”的话题,将对方一军,达到引起重视的目的。一个妇女抱着婴儿上车,售票员不厌其烦地穿梭才帮她找到个座位。那中年男子起身让座后,抱孩子的妇女一屁股坐下,既不道歉也不致谢。售票员灵机一动,故意指着小孩的脸蛋弦外有音地逗趣道:“啊,多可爱的孩子,你直点头干吗?莫非是在问谁给你让的座吗?对,就是那个伯伯。”从售票员的话中,那妇女蓦然意识到自己的失礼,忙欠身红着脸道歉不迭。这里,售票员仅仅借用孩子的“话语”,就巧妙地达到了影射提个醒的目的。可见,对于那些缺乏礼仪的人来说,如果我们故意创设一个赞许式的话题,以出其不意的方式给予设问,就有可能达到提醒别人注重礼貌的目的,同时又能起到避免冲突的作用。
(三)面对别人的倨傲,不妨以讽喻的话去提醒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仗恃身份地位的特殊口出狂言、夸夸其谈,直令听者作呕。对这类倨傲者与其直言劝告,不如依据当时情境创设一个荒谬的讽喻性话题,更能引起对方警觉,从而达到提醒的目的。
音乐家李斯特在俄国巡回演出时,被沙皇邀请去克里姆林宫演奏。李斯特演奏不久后发现,沙皇一边听一边却同臣僚们高谈阔论。李斯特的自尊心大受伤害,干脆“砰”的一声关上琴盖。沙皇一惊,忙问原由。李斯特答道:“沙皇陛下在训话,大家都该静听,我当然也不能例外了。”显然,音乐家是借沙皇的倨傲为他创设了一个反常的讽喻性话题,巧妙地给对方提了个醒,同时也包含了警告与抗议。
作家萧伯纳有一次提醒别人更精彩:一个熟人在萧翁面前胡乱吹嘘,萧翁不耐烦了,道:“朋友,只要有我们俩,世界上的事情就大概全知道了。”那朋友一脸惊异,萧伯纳便解释:“你想,世间万事万物你都如此通晓,就差一点——不知道自己令人厌烦,而我刚好知道这一点,咱俩合起来不就是‘全知道’了吗?”萧翁提醒吹嘘者十分巧妙:顺着对方的吹嘘而吹嘘出一个“全知道”话题,以反话的方式发挥一气,从而达到了嘲讽式提醒的目的。
(四)面对别人的疏漏,不妨借题发挥以暗喻的方式去提醒
俗话说,人有失嘴,马有失蹄,人们因为疏忽大意而触犯别人的事也不鲜见。为了给这类人提个醒,我们可借助现场景物创设一种暗喻式的话题,让别人明白他的大意在哪。
邻居老张刚买了台彩电,夜里11点还开得山响,吵得老李无法入睡。于是老李披衣起床,敲着老张的门道:“哎,老张,你是不是买了台失控的破机子,我帮你修理修理怎样?”老张一听即知话里有话,自然明白是吵着了别人,便忙着一边关电视机一边道歉。老李为传递“注意噪音”之信息,偷梁换柱地称电视机为失控的破机子,借此隐喻性话题而起到给人提个醒儿的作用,无疑是非常艺术的。
当然,有的高明的提醒甚至带有哲理性。一个美国人欲去非洲探险,听说那里正闹旱灾,于是忙不迭地往背包里塞了各种东西:衣物、药品、挖掘器、观星仪等等。随他远征的土著向导在检查完那鼓鼓囊囊的背包后,突然发问:“这些个东西能让你感到旅途快活吗?”这个紧扣用具却又十分突兀的关于“快活”的话题,显然是一种哲理式的隐喻,目的在于提醒那美国人简单比复杂更好,切莫作茧自缚。尽管语义是隐含着的,却十分耐人寻味,正是对人们顾此失彼的疏漏的极好警示。
(五)面对别人的偏颇,不妨一语双关地以假设、影射的话题去提醒
看问题做事情缺乏预见性和全面考虑,都容易造成偏颇的毛病。给这类人提醒,可以因情境不同假设影射性的话题,一语双关地给予告诫。日本前首相吉田茂一次赴美谈判裁军问题,他担心易冲动的驻美大使斋滕博插嘴误事,决定给他提个醒儿。吉田茂一下飞机,见斋滕博嘴唇因拔牙而留有血迹,便借机暗示:“你呀,我看不光拔掉牙齿,连舌头也一块拔掉才好呢!”吉田茂在公众场合下,以舌头喻言语,影射斋滕博不要乱说话,无疑贴切而又有力度了。
一个新闻记者头一次为剧评专栏写稿,为显示自己的眼力、学识,在评论中他专挑演员的漏子,虽然得到报社夸奖,却令剧院反感。有一次剧院经理碰见那个记者,指着那张报纸说:“看看吧,你的那些话上面都长牙了,生角了,它会伤害人的,你懂吗?”正陶醉于同行赞许中的记者心里一沉,方才醒悟到自己有些偏颇。剧院经理的提醒所以深刻警人,正在于它一语双关,影射巧妙。
(六)面对别人的缺失,不妨一针见血地创设谐趣的话题去提醒
生活中因文化、智力、性格、情绪等因素影响,人们难免有各种缺陷与失误。为了给这类人提个醒儿,我们不妨求助于委婉而又风趣的语言。
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在指挥排练歌剧时,眼看女演员们跑调,自己又不能粗鲁斥责,于是便突然大喝:“该死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演员们一愣,一会儿便领悟到指挥家是以此意大利人名来提醒跑调的意大利演员。
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在一次排练中听见一演员唱“假如我是一只小鸟”这段唱词走了调,于是他故意应和着唱道:“假如我有一只秃鹰,我就把它送给你。”这种诙谐的语言让这个演员得到了一个提醒:自己唱得走了调,非常不好听!上述两例中,无论是前者的近乎斥责似的暗示之语,还是后者的戏谑似的暗示之语,它们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一针见血又不乏诙谐调侃。惟其如此,方才在随机应变和话题“仿制”中透露出鲜活与坦率,令人在得到提醒之时又不禁开颜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