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交谈中,交际双方都应遵循同一律的要求,不得暗中转换话题。但有时候在某些场合,为了达到交际目的,又不得不有意识地转换话题。
这是为什么呢?有三个原因:一、对方的问题太敏感,不便回答;二、原话题达不到交谈目的,需要转移话题;三、原话题已充分展开,兴趣消退。由于这些原因,不转换话题就不能顺利地交谈下去,只有巧妙地转换话题,才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使交谈顺利地进行。
那么,转换话题都有哪些方法呢?
(一)自然转换法
即使一个最好的话题,也有兴趣低落的时候,这时候,可以停止对原话题表示意见,自然而然地引出另一个话题。
某中学唐老师,悉心钻研中国古典文学,出版了20万字的《中国诗歌发展史》一书,该校的文学社小记者到唐老师家采访。
小记者:唐老师,您的大作《中国诗歌发展史》与读者见面了,我们想请您谈谈撰写这本书的经验,好吗?
唐老师:(很为难地,沉默了片刻)只是一个专题学习,谈不上什么经验。
小记者:(抬头,望着墙上的隶书)唐老师,这隶书是您写的吧!(转换话题)
唐老师:是的。
小记者:那么请您谈谈隶书的特点,好吗?
这正是唐老师感兴趣的和愿意谈的话题,于是唐老师便由“蚕头雁尾”讲起,讲得非常细致、非常认真,也很起劲。在讲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双方彼此增进了感情。这时小记者才不失时机地说:“唐老师,您对隶书很有研究,我们以后还要请您多加指导,不过,我们现在十分想听听您是怎样写成《中国诗歌发展史》这本书的。”此刻,唐老师深感盛情难却,也就只好加以介绍了。这样既缓和了气氛,又达到了谈话的目的。
(二)打断引开法
在交谈中,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立即打断,巧妙引开。例如:张三患胃癌住院,为了稳定病人情绪,需要瞒住病人。一天,张三的妻子正在给他吃药的时候,儿子闯进来冒失地问:“爸爸,听说你这病是胃……”妻子立即打断儿子的话,说:“胃溃疡,不要紧的。”这一打断后的转移话题,巧妙地利用儿子话中“胃”字,引开了关于“胃癌”的敏感话题,将病情轻松地引到了“胃溃疡”上面。这就既防止了丈夫病情的泄露,也让儿子知道了自己的冒失,可谓一箭双雕。
(三)引申转移法
把正在谈论的话题向前引申一步,导致新话题的出现。例如:山东五音戏《王小赶脚》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二姑娘:你家都有什么人?
王小:我家就有一个病恹恹的老娘。
二姑娘:有做饭的没有?
王小:早先俺娘好好的,都是她老人家给我做饭;现如今她病了,我得自己生火做饭了。
二姑娘:唉!我是问你有了媳妇没有?
王小:光个老娘还养不了哩,人家谁跟咱?
二姑娘:我给你保个媒吧?
上面的话题转移过程是,由“家里有什么人”引申到“谁做饭”,进而引申到“有媳妇没有”,再引申到“给你保个媒”。话题的转换像一环连一环,自然连贯。
(四)答非所问法
顾名思义,就是在交谈时故意不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而是转移到谈别的无关的问题。这是因为在交谈中,有些问题我们不便直接表态,想回避这类问题可又不想因为中断交谈而使对方尴尬。这时使用答非所问这个方法来转移话题就非常合适。例如:张科长和李科长喝酒,张科长喝醉了,说:“老李,你说,昨天陈部长批评我对不对?我为什么就不能长工资?他这是不是故意整我?”李科长说:“咱部里又出了一件事你知道不?小黄写农村党员思想现状的调查报告,在《内部思想通讯》上发表了,还加了编者按……”在这里,李科长使用的就是“答非所问法”。
(五)节外生枝法
在交谈中,想改变自己的被动局面,切不可一味地纠缠在原话题上,而应根据原话题的某一点,转移到对自己有利的另一个话题上。例如:某剧场服务员怀疑一个男青年没买票,说:“同志,请把票拿出来看一下。”男青年因服务员怀疑他而不满,一边拿出票,一边吵闹,训斥服务员。服务员赔礼道歉仍然止不住男青年吵闹。服务员严肃地说:“政府有明文规定,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你违犯了规定,请跟我出来一下。”话题一转,青年软了下来,乖乖地坐下看戏了。服务员也就坡下驴,教育他几句,就离开了。
(六)一词多义法
日常用语中的词绝大多数是多义的,例如“老”字,仅《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就有17种含义,以“老”字打头的词条148个,这就给岔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经婚姻介绍所介绍,一对大龄青年男女初次相见,介绍所的同志当场悄声地问男青年:“你看怎么样?”男青年冒失地大声说:“老点!”一下子使在场的人都陷入了难堪之中。但那个女青年谙熟谈话艺术,笑着说:“这位同志很坦率,第一次见面就说我老成,真难得!”难堪的局面打破了。这个女青年就是把年龄大的“老”改换为成熟有经验的“老”,利用一词多义,巧妙地岔开话题。
在农贸市场上,一个小伙子高声叫卖:“又长又嫩的蚕豆,快来买啊!”一个大娘看了一眼说:“你的蚕豆老了。”小伙子机灵地说:“大娘,你说对了,我的蚕豆老多了,种了一亩多地,长得很好,能收好几千斤,自家产的,你老要买,咱少算点钱,秤头高一点。”于是,大娘留住脚步,其他人也凑了过来。这个聪明的小伙子就是把与“嫩”相对的“老”,改换成表示“极”、“很”等意思的“老”,并与“多”连在一起,变成了表示数量“老多老多”的意思,岔开了原来的对自己不利的话题,做活了生意。
(七)相近概念法
日常用语里很多词所表达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限,常常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利用这种模糊性,就可以把话题中某些概念转换为与它相近的另一个概念,岔开原来的话题。1950年代,我国政府发表人在北京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介绍了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和对外方针之后,请记者们提问题。一位西方记者站起来说:“请问发言人先生,中国可有妓女?”对于这一不怀好意的问话,发言人坦然自若,双目盯住这个记者,思索一下,正色回答:“有。在中国的台湾省。”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一阵掌声。发言人的回答,是用“中国的台湾省”这一表示局部的下位概念置换了“中国”这一表示整体的上位概念,巧妙地岔开了西方记者不怀好意的提问,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八)同音异义法
在现代汉语里,同音异义字很多,音同义不同或音相近而义不同,这在书面语言里是界限分明的,不容混淆。由于谈话用口语,以声传义,不见字的形体,这就有了相当的含混性。利用这种含混性,抓住同音异义的词语,就可以巧妙地把话题岔开。请看下例:
鲁侍萍:(走到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曹禺:《雷雨》)
鲁侍萍利用“萍”与“凭”音同义不同,把话题从认周萍为自己的儿子岔到责问周萍为什么打人上来。由于音相同义相异,仅一字之差,话题全改。
(九)求新好奇法
求新好奇是人们普遍的心理要求,在新与旧、平与奇这根杠杆上,人们的注意力总是愿意往新与奇的一端倾斜。谈话中的话题至少有一方是感兴趣的,如果能再提出一个更新鲜更有趣的话题,利用好奇心理,就可以把对方的谈兴吸引过来,自然地岔开原来的话题。例如孩子看到爸爸妈妈的结婚照片时,常常这样问:“妈妈,这张照片上怎么没有我呀?”如果不想正面回答,就可以把话题岔开,说:“薇薇还没长大呢,等长大了,也穿这样漂亮的衣服,照彩色的照片,好吗?”孩子听了,一定会很高兴。孩子看见火车,也常常问:“妈妈,火车为什么跑得那么快?”这个问题一句半句说不清楚,孩子也不一定对你的解释感兴趣,最好早杷话题岔开,说:“是呀,火车跑得可快了!过几天带薇薇去姥姥家时,咱们就坐这么快的火车。”孩子一定会高兴地拍着小手,述说起去姥姥家的事。这是因为孩子对穿漂亮衣服照彩色照片比照片上为什么没有她更感兴趣,对去姥姥家比火车为什么跑得快更感兴趣。所以,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了,话题也就随之改变了。
(十)眼前景物法
谈话都是在特定的时境中进行的,眼前的景物、周围的人物、室外的天气、室内的陈设、身上的服饰、手中的物品、传来的声音……总之,凡能进入视觉、听觉范围内的一切,都能吸引谈话人的注意力,随时可以成为交谈的话题,特别是当这些事物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在强烈的心理震动下,常常会下意识地中断谈话去关注正在发生的激变,这就为岔开原来的话题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可供转换的话题。《三国演义》第21回讲了一个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筋,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筋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曰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筋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刘备在惊慌落筋之后,机敏地利用眼前出现的天气变化,从容地说了一句“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把谁是英雄的话题轻松地岔开,自然地引出畏不畏雷的一番谈论,转移了曹操的注意力,从而化险为夷。正如后人赞诗所言:“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