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闭上了双眼,享受着浸泡在雨中的凤凰。一把伞递了上来,雨被遮挡在了伞内,她睁开眼睛的时候,一个腼腆的中年男人站身边,略带羞涩,甚是腼腆。
“孩子,回家吧,年纪轻轻淋湿了可不好。”中年男人说道。
她一头栽进了中年男人的怀抱,男人迟疑了一下,将他搂在了怀里。那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冲动,眼下,时隔四年过去了,在这沉静的后半夜,听着身旁另一个陌生男人的鼾声和地下老鼠的尖叫声的时候,依然会觉得那是一种温暖的拥抱。那个中年男人身上散发着成熟的中年男人的味道,那让她一下子想到了年少时代里,伴她成长的父亲。在她年少的记忆里,父亲每次出门的时候总会特别讲究自己的衣着:长长的偏锋头、结白的衬衫和笔挺笔挺的外套。然而,某一天,父亲走了,因“投机倒把”,这项她自己也不能很好理解的罪名将父亲送入了陌生的地狱,是生是死、杳无音信……她的生活剩下了含辛茹苦的母亲和陈旧的在雨中不断发霉的那种古城,好在还有表妹、小翠、小凤和在心底每每被别人提起就会砰然心动的安陆。可是一场考试,将小翠带到了长沙,小凤和安陆带入了吉首,面对着荒凉到无以复加的古城,心碎之后,累人之后,她能做的也必须做的是,从原地爬起来,继续前行。
那场冷雨夜之后,她悄然回到家,将自己关在了屋子里,拿出了丢弃了许久的书。将自己关在家里,足不出户之后。时间又飞快的过了起来,一天、两天……无数天过了之后的另一个深秋,她走入了安陆所在的校园。可是,纯净的生活再难恢复,安陆宛若变了一个人一般陷入了疯狂的学习状态中,包括她周边的每一个人。
一天, 在食堂,她对安陆说:“安陆,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变了?”
安陆笑了笑,“傻瓜,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时异世易。”
“但有些东西不会变吧。”
“嗯。”
那是一次深刻的对话,那次,她清晰的意识到安陆不再是那个冲动之下拉着她乱跑、带他去东
门城楼看《少林寺》的安陆了,他日渐蜕变成了一个人,一个越来越像他的记忆中的父亲一样的人。不久之后的一个星期六,她去安陆教室的时候(安陆和小凤同班,她可以借着找小凤的名义看安陆),在对方的书桌上偶然发现了一本笔记,好奇之下,她打开了笔记本,第一页,安陆用钢笔字工工整整的写着:我所想去的地方我总会去,我所想要做的事情总会去做,至于现今的缺憾,总会有一天补齐。她痴痴的看着最后一句:现今的遗憾,总会有一天补齐。那么现今来说,安陆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呢!
她吗?
还是其它?
生活就如同夜行的火车、滚滚的沱江水或是那滚滚前行的时代,某一天,当她再次回首的时候,突然发现,不管是日渐成熟并逐渐远离安陆,还是那繁忙到无以复加的高中生活,就在哪弹指一挥之间,永远的不再重现了。当然了,与之不再重现的还有镜子中那张曾经年少的、稚嫩的、不想长大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