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之恋或曰师生之恋,从有据可查的温庭筠与鱼玄机、鲁迅与许广平、沈从文与张兆和到现下最为出名的余秋雨马兰、杨振宁翁帆和许许多多平凡生活中被掩埋或故意掩埋的诸多事例,我们不难看出,这是普遍的历史,现实的存在。师生之恋之所以经典,之所以成为人们茶钱饭后的谈资,即在于它违反了千百年来来人们约定俗成的介于模糊与清晰之间的现世生活中存在的道德法则。因此,《神效侠侣》中杨过在天下英豪面前拒绝郭靖娶郭芙的提议,并说明自己爱的是自己的“姑姑”(师傅)小龙女时,生性憨厚的郭靖理解不了,他宁愿把他一掌劈死。因此,当许广平在报刊上公开自己最鲁迅的感情的的时候,接受不了现状的人们开始口诛法沫的抨击,因此,当杨振宁和翁帆的婚约,反对者宁愿炸平庐山、地球停转。试着想想,这是什么逻辑呢?鲁迅与许广平、沈从文与张兆和、杨振宁与翁帆(尽管他们相差五十四岁,但反对者不针对他们的年龄差距,而是针对他对他曾经做过功课辅导),他们之间的恋爱,纯属于两人之间的选择,他们没有杀人、放火,没有危害社会。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其温床我们之前已经探讨过),人们心中存在着的“鬼”(作家李恪曾经听过这么一则笑话,很能说明问题,笑话是关于《白蛇传》的不同的看法的:为什么法海要将白素贞压在雷锋塔下呢?八零后认为是法海的封建思想作怪,九零后认为法海爱上了白素贞,零零后则说的更干脆,法海爱上了许仙,所以把白素贞压在了雷峰塔下)……是的,人们都活在现实的生活中,换句话说,人们的生活基本都一样(尽管在财产上会有多寡的区分,但也仅止于生活质量的不同),忽然有一天,这些人中忽然有一天违反了大家约定俗称的规则,则这个人注定要遭到大家的讨伐,尽管某些时候,这些讨伐者中也不免有与被讨伐者类似的想法者。在现实生活中,师生与学生之间的过界形成常常就容易成为被讨伐者的典型。股市的动荡、贪腐的横行、明星的绯闻等等这些合乎逻辑与日常生活没有太多关系的热心或是新闻往往容易成为人们的谈资,但和生活在自己周围的发生在师生之间的恋情来比,其爆破力却是遥不可及的。教师和学生,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普通大众没有任何的区别,七情六欲很正常的存在,可他们的事情暴露于阳光下的时候,好事的人们总会将各种千年之前固定定下的早已腐朽的三从四德绑定在两个原本单纯的人的身上,让原本单纯的属于两人之间的感受变成天快要塌下来的生活问题。爱情,基于师生之间的爱情,是他们之间的个人问题,还是真如几千年前祖先说的那样,是伦理问题、社会问题?
如同本书中的李想、李世颖,论他们每个人来说,他或是她有错吗?他或她没错,无论在行为还是道德上,他们没有任何的斑点。无奈,基于志趣相投,她恋上了他。而他,作为教师,却没有很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或是情感,于是他们牵手了,走在了一起,所以他们错了。当他们的事情被沈贵曝光的时候,已经不再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你情我愿的个人问题,它成了社会问题,常水沟的禁忌。为了维持传统,最为村支书的沈贵必须把勾引女学生的老师送上火刑柱,可这样对吗?看着然道殆尽的烈火和各种欣赏、质疑、愤怒、谩骂的眼神,听着对方家人撕心裂肺的哀嚎,为什么会有迷茫和罪恶的感觉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