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吕元膺在做东都留守时,一次与一位掌管钱粮的下级弈棋。当吕元膺抽身去处理紧急公务时,这位钱粮官趁机偷换了一颗棋子,最后赢得了这盘棋。吕元膺当时对此虽有察觉,但并未吭声。 过了一段时间,吕元膺借故把此人调离身边,并据此预言此人终将因贪污而获罪。后来果然被他言中!人们在赞叹吕元膺慧眼识人并抱怨其未直言相劝的同时,不禁由那位钱粮官的蜕变而想起一句古话:不矜细行,必累大德。意思是说,平时不注重小节,必将有损于道德修养,甚至丧失大节。
有人认为,“行大事不拘小节”就是说作为一名为官者,“应当干大业、成大事,而不应拘泥于细微琐碎的小节,小节无伤大雅,何必小题大做”其实不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小节问题同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平时不拘小节,就有可能微恙成大疾,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都是说的这个道理。
然而,有些为官者对此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他们一般能够把握住大节,有的也干出了一番事业,但在小节上却不太在意,疏于“防守”有的警惕性不高,认为吃一顿饭、喝一瓶酒、拿一条烟是“区区小事,不足挂齿”有的心存侥幸,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出点小问题,不必大惊小怪;还有的心理不平衡,认为别人恣意腐败能“逍遥自在”自己捞点小惠小利,是“小巫见大巫”诸如此类,其结果常常是小节不保,导致大节丧失,最终为世人所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