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握住红花的手,他想说,我等的人,终于可以牵你的手了。他看到红花的眼睛,含情脉脉,晕红的脸庞,他知道,她的心中是绿叶的执著与真诚,才有了今天的相聚。她的手是那样温柔、洁白,他甚至想,他的手会不会玷辱她的手,因为他的手是粗糙的糊涂的,刚刚握住,他又放下了。兰花的香一直占据着这个空间,这时,他感觉到特别的清香。她说,你的手,太男人了。难道潜台词,她喜欢?她伸出手来,握住了他的手。他明显感觉到了她的心跳,从手上的温度到心中的纯洁,无言的爱在彼此之间传递。绿叶抖动了一下,一滴露珠正好落在两只手之间,那滴水珠很快又无影无踪。他知道,时光在流淌,过了今日,明天还能相聚吗?这似乎是他们的共同的想法。她说,让我们拥抱吧。她的双手,无比优雅。他像一只小鹿,滑进了她的怀中。
天上的星星亮了,地上的星星明了。微弱的灯火里,梦醒了。它在用一生的力量,来珍藏这份爱。它不相信轮回,只有今生,没有来世。
闭目之间,我是一个神仙,看到了神奇的爱恋。晃动一下脑袋,这是现实,是目光所及的窗外。只是这雨洗去了它的尘埃,这风让它傲慢,不再留有任何遗憾,你就是你,把这份别致的爱恋告诉了我,开心至极。
我怎舍得张开眼睛,它突然青春亮丽,蜂舞蝶翩,它在天地间独自享受。
桃之夭夭
追逐、追求、追索,我爱的人在哪里?爱我的人在哪里?从不经意的一句话里,我听到了幸福与不幸其实只是那样的简单。
正月初六,是个好日子。在峨城山下,在新宁河边,在这个小县城,有好多结婚的年轻男女,这也包括外侄女,她的丈夫是一个兵哥哥,这是我的小外侄女说,她从来没有说他的姓,只是叫“兵哥哥”。当他们逃过幸福的塞车回到婚宴的现场,女儿问她,姐姐你今天好幸福哟,没有想到,后来,女儿给我说,姐姐说她今天“心冷”。这句话让我意外,也让我并不意外。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子之于归,宜其家人。美人归矣,美人泪矣。既然,决定了选择,又何必后悔。有了现在,不必倒看当初。源于斯,断于斯,则一切都归于自己。很多人是这样,也包括那年的我。可是,我已不是当年那条河流里的我,洗礼过后,凤凰涅磐,幸福已在我手中,而很多的人,还在幸与不幸之间挣扎。
昨天晚上,一个兄弟说,他与老婆打架,原因是她在孝敬长辈上做得不好,他说,如果她在外面不轨,早就把她休了,其实,从孝文化讲,从3000年前甚至5000年前中华文明传承而来的孝,凡是媳妇不孝敬公婆的,都可以休。此乃德之首也。其实,当年,我与她,是是非非,有我的错有她的错,但她在孝还是做的好的,如若不好,我已是我,她已是她,相见只是擦肩。
记得有一次,她和我争吵过后,硬说要离婚,我说,既然你要离,我有什么办法,我们去办就是了,我们走到政务大厅楼底下,她突然哭起来了,她说“我不离了,我不离了”,我说,不离那好办,不离又回家就是了,用不着再到政务大厅去了。用宽容的心态对家人对朋友,真的是天地宽呀!
想起当年我结婚,的确是不够成熟,不明白生活与家庭的重任在哪儿,糊里糊涂地挑了这一重担,期间的坎坷那是自然会一一而至的,当然,经历过看见过,也就成熟起来。在这样一个社会,特别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两个人不能朝朝暮暮,怎么会存续久长的感情呢,特别是现在这些饮食男女,在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撑下,会出现多少的社会问题,都得自己去承担承受。
围城就是这样,进去了的想出来,还没有进去的争着要进去看一看热闹,其实,进不进去,都是热热闹闹,不必要去看东看西,不必要去说东说西,只是人人都在享受着个中滋味,妻子也好丈夫也好,情人也好情夫也吧,这就是这个现状,从此及彼的现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美丽的春天,美丽的时刻,激情的夜晚,爱与不爱都在心中,留下与不留都在此刻,让岁月见证。
《诗经》中的情人节
《诗经》风之周南之《关睢》之爱情经典,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传颂三千年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为年轻人向自己心中的美女示爱的充分理由。
鄘风之《桑中》这样写道: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动人心田,此男子在沫有三个思念的女人,他与她们到桑树丛中相约,谈情说爱。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她们三人都有他所爱的地方,舍其之一都不安心,于是走到哪儿都有思念,让情人一日不见,有如三秋之长。这才是真正地过情人节嘛。
我以为象这样,才算是有情有爱的情人。虽然有点柏拉图式的,但她是心中日思夜想的女人。能见到她,决不允许日后再说,一定要见到她。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西方的思想与文化也进入了古老而年轻的中国,2月14日Valentine"s day便是其中之一。现在的年轻人把这天当成了他们与情侣最美的引进产品。而思想的开放,男女相识后,便同居,成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产物。如果不同居,还以为这个男人或者这个女人,是不是有问题或者性病。
时代进步了,不再有女子贞节牌坊。现在中国的牌坊,只是站立着诉说历史烟云。这与现在一些人提倡的在初中女生书包中放避孕套,相去十万八千里。前者禁锢女权,后者太放开女权了。前者有如“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即使他死了,也要为他守住贞节。后者则是如流行歌曲《谢谢你的爱》,相聚了,分开了,谢谢你的爱。
人的全面发展,当然也有爱情。让相爱的人,有一天专门来过情人节,何尝不可呢?
现在的年轻人过外国的情人节,其传说有三,都是发生在古罗马。其一是为了纪念Valentine这位被处死的德高望重的修士,其二是为表示对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其三是传教士圣瓦伦丁受刑的那天。无论是纪念还是约定的节日,无非是说明了一个主旨,那就是爱情是亘古不变的,没有爱的世界是无法想像的。
写到这儿,电脑正在播放钢琴曲《梁祝》,千古催人泪。过外国人的情人节,并不见得就融入了整个世界。相反,中国自己的七七却是那么冷清。诉说七七相会,秦观的《鹊桥仙》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相爱的人未必要朝暮相守,只要有真爱,一年见一次又何妨呢!
我在想,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要过外国的情人节,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少了吗?未必。中国儒家思想两千多年,根深蒂固;是年轻人看不起还是不知道中国的七七情人节?未必。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能很多未入学的蒙童都知道;是年轻人崇洋媚外吗?未必。中国人近代受外国的欺凌太深,他们不爱国吗?何必要过外国人的情人节呢?那么,为什么2月14日在中国短二三十年间形成这样深刻的局面?要讲爱情,《诗经》之风中关于爱情的诗歌,是中国是世界的绝唱,无有过之者。放着大好的中国爱情美文不品,从中吸取中国情人节之高雅,却要庸俗地过外国的情人节,可能最为流行的说法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我以为是气候的原因。在北半球的中国,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春光怡人,在这么神清气爽的日子过情人节,大地怀春,少女怀春,少男多情,美哉!
传统要留,一如我国把清明、端午、中秋重新定为法定节日。其实这些节日至少唐时都有。七七也是传统嘛,只不过是民间的节日。有些人要过外国的,也有人过中国的。传统固然重要,更新也是必要的。反传统还是保留传统,在这儿,在年轻人中,一派生机,因为爱情。
中国有《诗经》,有神话之七七,再用“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来过七七,同样很惬意。当舒婷过神女神时,写下了“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相约还是痛哭,爱情无比伟大。
我明天就用《诗经》的语言,为柏拉图式的情人颂读,让时间停留在明天,用爱情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