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学研合作与经济理论
(一)生产劳动理论
产学研合作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广义上的教劳结合本身就包括产学研合作的内容。实际上,产学研合作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代表是马克思,他依据对资本主义生产特点的分析,论证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大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他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也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把“教学工作与社会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写入《俄共(布)纲领草案》,他强调说:“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物质生产中的智力因素不断增长,生产劳动逐渐变成科学劳动,社会劳动不断智力化,这就需要通过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把科学技术同时引进生产领域。”毛泽东运用马克思的教劳结合思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主张学生“一面读书,一面生产”,把学习和运用结合起来。“文革”中的“开门办学,厂校挂钩,校办工厂,厂带专业”以及“结合典型工程进行教学”等产学研合作的做法,在理念上是对的,只不过在当时特殊条件下从内容到实践都扭曲了。邓小平在新的条件下,把生产劳动的含义从体力劳动扩展到一切经济产业领域,并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来看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赋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新的内容。他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为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方针。在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导下,产学研合作作为教劳结合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得到了稳步发展。最初的产学研合作仅仅局限于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和内容也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发展到组建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创立科技园区等的全面合作。
(二)人力资本理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素质劳动力的短缺越来越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资源瓶颈。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在经济、知识、科技和信息全球化的形势下,人力资本正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不再是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而是其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多少。与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相比,欠发达区域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是一项更为艰苦的过程和长期任务,实现人力资源由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化,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基本规定和内在要求。
虽然亚当·斯密于1776年就已经提出人力资本概念,但是,长期以来,其重要性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忽略。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之源的重要性,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重新得到关注。一方面,贝克尔、舒尔茨和米塞等人的一系列著作,形成了完整的人力资本教育经济学理论;另一方面,罗默和卢卡斯等纳入人力资本要素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及随后的各种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都将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根据舒尔茨的观点,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经济增长和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收益率很高的资本。作为资本就应有投资,舒尔茨将人力资本投资分为五部分: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力的全部开支;在职培训,包括商社组织的旧式学徒制;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非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学习计划;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舒尔茨非常强调教育对人力资本形成的重大作用,把教育作为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人力资本投资。
一般说来,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人力资本不能与其拥有者相分;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是不可见的,能够观察到的只是人力资本的效果,这种效果包括内部的与外部的两类;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人力资本具有能动性。人力资本积累是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节省和替代投人到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数量并使两者更有效地进行结合,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人力资本积累会导致劳动力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能力提高,即在技术指数、资本投入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有效的劳动投入也将增加产出,使劳动边际产品曲线向外扩展。这就从宏观上降低了资本一产出比,从而起到用劳动替代稀缺资本来提高总产出的作用。对于欠发达区域来讲,人力资本积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产学研合作中物质资本积累的不足,缓解经济增长对物质资本投入的依赖程度。同时,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对产出的作用份额;人力资本积累为欠发达区域在全球范围内吸收和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以弥补地区资源不足,从而为更有效、更大规模地推动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拥有大量的各个层次的劳动者,就可以通过技术引进来有效地消化和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来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能力。 。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资源,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对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舒尔茨指出,知识和技能大半是投资的产物,而这种产物加上其他人力投资便是技术先进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占优势的主要原因。至于资本本身的增长特点,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增长比物质资本的增长要快,国民收入的增长比物质资源的增长要快,这正表明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而且,随着经济增长与现代化的推进,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在欠发达区域,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以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问题,通常会被忽视。这些区域总是将非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放在重要位置,没有认识到能够有效地利用优越的生产技术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是区域最有价值的资源,没有认识到在劳动者既缺乏知识又缺乏技能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物质资本的投入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显然,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区域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不仅仅在于区域所拥有的物质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更取决于该区域的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区域人力资本积累的数量和速度,反过来,区域人力资本积累的数量和速度又受制于经济增长所能提供的对人力资本投入的回报,即人力资本投入的回报率越高——人力资本积累越快一一区域经济增长越快——人力资本投入的回报率更高。相反则形成不良循环,导致在现代经济竞争中地位和实力的不断下降。因此,产学研合作中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本,重视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从而促进资本结构的优化。
(三)技术进步理论
在经济学中,技术进步是指一定量的投入能生产更多的产出或者一定量的产出只需更少的投入。经济学中所分析的技术进步是特指由知识和技术因素引起的生产函数的变动,其动因有二:自发的技术进步,是指人类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自发探索而得到的技术成果;引致的技术进步,是指为追逐经济上的利益而进行的技术发明。经济学家往往更关注引致的技术进步,引致的技术进步的发展与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有关。技术进步能否有效推动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技术进步动因,更决定于是否存在广泛的企业家精神。
从技术进步的类型分析,按对资本和劳动等投入要素影响程度,技术进步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劳动节约型或资本使用型、资本节约型或劳动使用型和中性型。因为标准不同,各类型定义亦有差异。影响较大的有希克斯分类、哈罗德分类和索洛分类。这里主要介绍希克斯分类,它有两种表达方式,即要素比例标准和边际产品比例标准。
要素比例标准——设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投人要素,且其价格比率不变,若技术进步导致资本一劳动比例上升、下降或不变,则该技术进步分别称为劳动节约型、资本节约型和中性型。
边际产品比例标准——设资本一劳动比不变,技术进步导致资本边际产品的增加相对地大于、小于或等于劳动边际产品的变动,则该技术进步分别称为劳动节约型、资本节约型或中性型。
上述两种表述方式在内容上是完全一致的,在两种表述方式下,技术进步后生产要素最优结合点变化的路径是不同的。
哈罗德对技术进步的分类是建立在资本一产出比变化的基础之上的。索洛对技术的分类是建立在劳动一产出比变化的基础之上的。关于哈罗德的分类标准应注意与希克斯分类不同的是,哈罗德的分类标准结果是将技术进步后生产过程的变化抽象掉了,他进一步明确了技术进步与收人分配的关系,该分类中的中性技术进步意味着技术进步能够抵消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技术进步的一般过程可以理解为:研究与开发、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三个环节。研究与开发是技术进步的活水之源,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在技术创新阶段,把新知识转化为物质产品,实现技术到经济质的飞跃,它可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也可分为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技术扩散阶段表现为技术与经济结合量的扩张,这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方面,一般认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通过生产率来衡量,即产出与投入要素之贡献比或投入要素的单位产出。由于单要素生产率衡量技术进步的明显缺陷,20世纪提出了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技术进步的贡献。它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即总产出与全部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的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产率指标的计算是以生产函数理论为基础的。总量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f(K,L),式中Y、K、L分别为产出量、资本量和劳动投入量,这一生产函数是不含技术进步的,为衡量K、L增长对Y增长的贡献,则对上式可以求导数推理。若不计技术进步因素,产出增长率为资本增长率和劳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之和。
1957年,索洛在生产函数中加入技术进步因子,并在做了中性技术变化的假定后,给出了总量生产函数,提出了被肯德里克定义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进步因子,改进了产出增长方程。由此导出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并且指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实际是一种余值增长。分析不难发现,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不只是技术和知识因素,还包括制度、社会文化如企业家精神、民族敬业精神等,即除K、L以外的其他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全要素生产率是指除K、L以外的全部要素生产率。通常,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技术或工艺上的变动、劳动力或资本素质的提高、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等,概括地说,教育和经济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至关重要。
推动产学研合作科技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需要一整套的科技创新体制。欠发达区域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三者形成整体的合力,实现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创新战略。具体讲,就是要用一套好的机制整合科技资源及科研力量,完善科研院所内部管理机制,创新科技投入机制,激发企业创新和科研院所发展的活力;要营造良好的政务、政策、法治和社会环境,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鼓励科技创新,西部地区的四川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据统计,2004年全省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9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地方研发投入1l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同样,西部地区的陕西省为进一步鼓励科技创新,设立了省科学技术奖,奖励在本省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其中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最高成就奖金额达100万元。贵州省也专门出台法规,保护专利,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创新,法规对维护科技创新的专利权人利益、鼓励发明创造等有详细规定,如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采用财政支持、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用于资助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将其科技创新成果申请专利。
实践正在证明,在政府创造的良好环境里,一批拥有雄厚科技实力的企业走上前台,成为自主创新的主角。如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是西部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对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面对全球化竞争环境,企业重视自主研发,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将自主研发作为自己的长期战略。攀钢准备通过自主研发,成为一些产业领域的“规则制定者”,从而提高国际竞争者的进入成本;同时,自主研发还帮助企业长期巩固领导地位,保证市场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间的竞争趋同,自主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克敌制胜的“撒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