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高教研究,2001(3)
2.管庆智.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教育科学研究,2000(1)
3.秦旭,陈士俊.美英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验及其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1(3)
4.吴时明,石正兰.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当然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0(2)
5.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口.教育科学研究,2000(3)
6.蔡立彬等.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J].教学研究,2000(1)
7.郁秋亚等.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0(9)
8.诸葛镇.对新形势下产学研合作教育任务及条件的再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1998(2)
9.叶晓雁.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口.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
10.蔡克勇.积极推进高等学校与企业的合作[J].高等教育研究,1998(1)
11.石火学.产学研结合组成要素的地位和作用[J].江苏高教,2001(2)
12.王润孝,王一鸣.高校与企业互动“合作”提高学生全面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1(8)
13.刘智运.浅谈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新发展[J].江苏高教,2001(2)
14.朱国仁.近代初期欧洲古典大学的衰落及其原因初探.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4(2)
15.陶爱珠.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上海交大出版社,1995,
16.章开沅,唐文权.平凡的神圣——陶行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17.于斌.全球产学研结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8.厉以贤.马克思列宁教育论著选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9.厉以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及其发展.江苏高教,1995(1)
20.迪尔克斯等.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1.胡婉丽等.合作创新与企业价值分析[C].运筹与管理,2004(8)
22.刘复兴.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三维模式[C].教育管理,2002(4)
23.濮德璋,刘占祥.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与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24.曹克广.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企业与学校的共同事业[J].石油教育,2001(4)
25.张协奎,胡亮才.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1999(13、14)
26.冯晋祥.营造工程环境创建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1999(13、14)
27.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0(1)
28.廖世平,陈海春.产学研协调发展促进高新技术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1998(4)
29.孙芳城,张晓洪.产学研结合教育改革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尝试.中国高教研究,2000(4)
30.任良玉,王志刚.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中国高教研究,2001(4)
3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加强统筹规划推动产学研结合[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1)
32.卡布尔.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C].中国税务出版社,1999
3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因的研究[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34.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0
35.杨公朴.产业经济学[M].上海财大出版社,1999
36.施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M].三联书店,1996
37.泰勒尔.产业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8.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三联书店,1996
39.广东自主创新能力调研专家研究小组.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研究[M].广东地图出版社,2005
40.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出版社,2005
41.张俊,李忠云.论我国高校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的分类与评价[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
42.刘志迎,赵晓丹.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的复杂系统理论透视[J].科技与经济,2006(1)
43.张俊,李忠云.我国产学研结合的管理体制研究[J].经济师,2006(2)
44.张伟.我国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现状与主要趋势[J].集团经济研究,2006(2)
45.李志强,李凌己.国内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新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8)
46.刘友金.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7.任志安,李梅.企业集群的信用优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7)
48.胡昱,刘文俭.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探析——以青岛家电电子业为例[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3(4)
49.盛世豪,郑燕伟.“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0.杨忠泰.陕西科技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原因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3)
51.陶用之,苏世伟.优化南京创业环境:探索建立新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2004(9)
52.刘英岩.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成人教育,2006(7)
53.柳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探讨[J].现代制造工程,2006(5)
54.刘力.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成功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2006(7)
55.杨世平,贾培军,宋永东.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3)
56.张伟.我国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集团经济研究,2006(2)
57.李晋三.加强产学研合作迎接知识经济挑战[J].交通高教研究,1999(3)
58.徐金燕.影响我国实施合作教育的三大障碍及解决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1998(6)
59.刘晓伟,刘文昌,陈英梅.产学研相结合办学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2)
60.黄庆.高等教育产学研虚拟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J].学术动态,2001(2)
61.张学先,王国欣.略谈跨世纪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J].现代教育论丛,2000(6)
62.张米尔,武春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交易费用[J].科学学研究,2001(1)
63.杨坚争.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4.徐莹等.中国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对策.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4)
65.王槐林等.中国第三方物流现状与发展模式.物流技术,2003(8)
66.谷再秋.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的思考.经济纵横,2004(5)
67.朱斌.当代美国科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8.钱颖一,肖梦主.走出误区——经济学家论硅谷模式[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69.G·卡斯帕尔.斯坦福大学的成功之道[J].高等教育研究,1999(3)
7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概要[J].教育发展研究,1999(3)
71.张风,何传名.国家创新系统——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2.石定寰.国家创新系统:现状与未来[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73.亨利·埃兹科维茨,[荷]劳埃特·雷德斯多夫.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74.[美]阿兰·斯密德著,刘璨、吴水荣译.制度与行为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5.程恩富、胡乐明主编.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76.[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
77.安德鲁·肖特著,陆铭、陈钊译.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78.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引论.三联书店,2001
79.[荷]杰克·J-弗罗门著,李振明等译.经济演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0.张米尔、武春友.科技工业园功能定位与发展模式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81.李廉水.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组织方式[J].科研管理,1998(1)
82.赵兰香.产学研合作与制度创新[J].科研管理,1996(6)
83.钱省三等.科技知识的市场价值及其知识资本的形成模型[J].科学学研究,1998(3)
84.杨健安,陈革.产学研联合谱新章——记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实施十周年国际高层论坛[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3(1)
85.姜照华,李桂霞.产学研联合:科技向生产力的直接转化[J].科学学研究,1994(1)
86.杨东占.产学研合作是一项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J].中国科技论坛,1995(1)
87.冯学华.产学研合作的问题及对策[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8(1)
88.赵兰香.产学研合作与制度创新[J].科研管理,1996(6)
89.罗德明,张钢.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激励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1996(4)
90.毕克新,周欣荣,姜照华.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联合的机制[J].科学学研究,1997(4)
91.李廉水.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途径[J].科学学研究,1997(3)
92.谢薇,罗利.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7,9(3)
93·李子和.产学研合作用股份制构建工程研究中心——“广州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的实践与启示[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8,10(2)
94·张丽立.产学研合作中企业与高校的全面合作模式探讨[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8,10(3)
95.穆荣平,赵兰香.产学研中的若干问题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1998(2)
96.苏敬勤.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交易成本及内外部化条件[J].科研管理,1999(5)
97.嵇忆虹,吴伟,朱庆华.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方式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2)
98.陈章波,万文均,王增民.引导产学研合作向深度发展的新探索[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3)
99.马天云.论产学研合作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4)
100.丁垄.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0(6)
101.吴树山,孔繁河,潘苏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及其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7)
102.王毅,吴贵生.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1(6)
103.连燕华,马晓光.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态势评价[J].中国软科学,2001(1)
104.袁志生,周欣荣.质量型的产学研联合模式[J].中国科技论坛,2001(2)
105.张米尔,武春友.技术人股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道德风险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13(4)
106.王娟茹,潘杰义.产学研合作模式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2(1)
107.杨友文,叶敏.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4)
108.程艳旗,王绳兮,胡建雄.产学研发展的新阶段[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5)
109.佟晶石.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与自主知识产权[J].中国软科学,2003(1)
110.王娟茹,潘杰义.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扩散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3(4)
111.石友蓉,兰飞.汽车工业研发的合作博弈[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2)
112.周竺,黄瑞华.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冲突及协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1)
113.吕海萍,龚建立,王飞绒等.产学研结合的动力障碍机制实证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2)
114.崔英德等.产学研联合的探索与实践[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11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N].中国教育报,2000
116.马铭驰,左健民.现代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的贯彻与实施[J].江苏高教,1996(2)
117.刘绍平,刘‘纯朝,张光明.高校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2(1)
118.吴时明,石正兰.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当然选择.教育发展研究,2002(2)
119.王勤.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探索.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120.顾祥红.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和实践探索.大连大学学报,2005(6)
121.王章豹.产学研合作:模式、走势、问题与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3)
122.吴树山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及其创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2)
123.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高职教育[Z].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124.国家教育发展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Z].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25.徐鹏,朱强.产学研结合的实现形式[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2)
126.彭冬阳.高校成立董事会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好办法[J].高等农业教育,2000(12)
127.王润孝,王一鸣.高校与企业互动“合作”提高学生全面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1(8)
128.李元元.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2)
129.顾志芳.浅谈产学研合作及其创新方式[J].江南论坛,2001(4)
130.谭崇台.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1)
131.郭熙保,张进铭.经济发展中的计划与市场EJ].经济评论,1999(6)
132.詹姆斯·A·道.发展经济学的革命[M].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3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34.项飞.发展经济学视野中政府视角的演变与启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135.郭熙保,黄敬斌.制度分析与发展经济学的重构[J].财经科学,1999(2).
136.文贯中.市场机制、政府定位和法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1).
137.一柳良雄.市场与政府的互补关系——市场机能扩张性政策的必要性[A].载青木昌彦,奥野正宽,冈崎哲二.市场的作用国家的作用[C].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138.世界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M],中国财政出版社,1991.
139.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M].中国财政出版社,1997.
140.Hay,D.&G.S.Liu.What difference does competitionmake.Economic Journal 107,1997
141.Hsiao,Cheng&Jeffrey Nugent &Isabelle Perrigne&Ji chengQiu.Shares versus residual claimant contracts:the case of Chinese TVE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6,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