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和管理方式的问题,很难留住出色的科研人员,致使中小企业的科研实力始终无法提升。而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他们有的就是人才,而且实力也是相对稳定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掌握了最新的科技信息和大量的相关信息,有一流的科研人才,有较强的科研基础。如果中小企业与他们合作,就可以节省很多搜集相关信息的人力、物力,不用一切从零开始,降低和分散了企业开发的风险,缩短了创新的周期,减少无效的投资、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同时,相对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资源是相对紧缺的。把科研的部分留给了高校和科研单位,企业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经营、管理、发掘市场等方面,从而改善了企业资源结构。另外,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这是国家对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利政策支持,表明国家今后将会加大力度支持产学研合作。
(四)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实施与操作
在产学研的合作中,校企双方价值取向不一致是目前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学校通常会比较注重追求学术成果,很少考虑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起到主导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使技术能成功推出市场。例如我国中小企业板第一支股票浙江新和成公司在进行维生素A的生产技术方案论证时,某研究院的专家对产品市场价格信息了解比较少,提出用胡萝卜素作为原料生产维生素A。实际上,如果用胡萝卜素生产维生素A,按市场价格,原料价格都要高于产品价格,即使这样的技术创新在技术上有可行性,能开发出新产品,但根本不具有市场可行性,不可能产生利润,完全是无效的技术创新。
目前,有些中小企业的领导由于对技术的不了解,对研究开发的长期性投入认识不足,很容易会用短期的经济效益来评价一项技术的可行性。这时科研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该跟企业的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双方应详细地论证这个研究的可行性,使双方达成共识。
中小企业与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的“产学研”联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与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深入的联系,企业才能在第一时间内获得科研单位的科研开发信息,从而以“最经济”的手段获得新项目或新产品的转化权利。企业可以定期派专人走访大学的科研部门,定期邀请大学的教授、专家来企业进行技术咨询等。
著名学者曼斯菲尔德在对美国三家大公司创新的调查分析后提出,60%的项目通过研究开发能够获得成功,成为技术发明;只有30%的项目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而最终只有12%的项目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达到创新成功的目的,企业应认识到任何模式的技术创新都带有风险,只有风险大小不同而已。因此,企业应有允许创新失败的认识与准备。
在双方的合作中,应订立责任义务明确的合同和订立详细的进度表,保障双方的利益。当科研单位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企业也应该给予一些余地。但过了一段时间观察后,仍不能完成,企业就应该立即解除合约,减少损失。企业通向技术创新的道路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也有不少中小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模式进行技术创新的成功例子。每个中小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但经验数据表明,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率相对高一些。
(五)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中的技术创新
1.科学发现产学研合作的准确接口
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企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因素小,创新速度慢,其原因之一是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没能找到与中小企业的结合点。如我国的技术市场发展虽快,但按目前的趋势看已出现三多三少:各地各种名目为“科”“企”搭桥唱戏的科技交流会、科研成果发布会多,而最终成交的项目少;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提供的科研成果、专利项目多,能满足企业需要的项目少;在科技交流会上签订意向合同的多,会后达成协议实施成功的少。.又如一些有资金、有实力的企业,走遍大江南北,也很难找到一项满意的项目。而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成果虽多,但有相当一部分是实验室的成果,仅通过鉴定或小试,尚未工业化,有些尚待完善和配套。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大量学科及综合性高级人才,适合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和结合产业升级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其中,基础研究是高校的优势所在,对技术创新有重要的支持和先导作用。当前有些人以为高校科技的产业化就是“全面出击”,从上游的基础研究到下游的市场开发、销售服务一竿子插到底,全过程包揽在高校身上。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大学的内部结构及内在机制并不适合于经商,高校在产业升级中发挥作用应当集中在培养人才和关键技术攻关上。不少事实说明,从基础研究成果到关键技术开发需经过大量技术转化工作,才能变为生产力。产业升级要靠产业界、政府、学术界及研究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高校一竿子插到底的想法,使大学负重过大,违反现代社会分工的客观规律,不利于实践。美国的硅谷,正是由于斯坦福大学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向高科技企业输送科技人才和研究成果才发展起来的,但绝不是由这两所大学直接经营,否则,这两所大学就不会成为一流大学,硅谷也未必能成为著名的高技术产业区。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即投入主体、研究开发主体、利益分配主体和风险责任承担的主体。但应当看到,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企业普遍技术支撑不足,对科技成果的吸收能力低,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承受力弱。目前,许多大中型企业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寻求合作,仅着眼在找一些短平快的项目,缺乏从长远的观点考虑如何提高企业新技术的吸收及开发能力。因此,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开发一些技术难度大的科技成果,成功率极低。例如许多高校面对现实,把科技成果在校内进行前期转化,力求自我开发,发挥“孵化器”和“辐射源”作用,然而,高校的技术成果一般对市场缺乏准确定位,成果多数属于上游实验性研究而工艺技术集成度小,加上注资能力极为有限,常常难以打开产业化局面。所以,面对目前这种状况,较好的做法是应鼓励有眼光的企业家搜寻~些科研幼苗或实验室的胚胎,利用自己的资金、基础设施、工程技术、人力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共同孵化,使其逐步完善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
2.有效化解技术创新中的资本“瓶颈”
针对产学研结合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资金问题,应该创建产学研联结的资本纽带,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提供新的驱动机制。借鉴国内外实践,主要应开拓两种途径。
组建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由政府、金融部门、企业、公众机构和高校发起认购,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和投资操作制度,并给予优惠政策,尽快扶持上市融资。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一种叫“新技术开发事业团”的投资模式。“事业团”是由政府出资作为基本金、吸收民间资本参加、集技术中介和投资于一身的财团法人,每年定期向大学及科研机构征集愿意产业化的成果,介绍给愿意开发的企业,由“事业团”提供大部分开发资金(一般为70%),让企业与成果发明者协作开发,成功后获得的利益,三方按一定比例分享;若开发失败,事业团的投资不收回。因为对成果作严格筛选,成功率高,不仅促成大批科技成果产业化,本身收益也迅速壮大。
3.创建产学研联结的人才互补模式
当前无论企业还是高校和科研单位都存在人才既多又缺的局面。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中,懂政策、善经营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奇缺;对企业来说,关键是缺乏知识面广、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开发型人才。“科”“企”双方如能在科技人才交流上打破界限,将有利于双方的发展,如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双向定期租用、借调、互换技术人员,也可联合组成攻关组,就某一项目或课题合作研制。这种有计划、有目的的人才交流,要比科研人员自己下海或被企业挖走更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人才的长期培养使用。这种人才交流方式也应在科研单位之间、科研与设计部门之间、科研单位与高校之间进行。如能推出技术计时工,或将项目分解外包,将不失为最大限度发挥技术人员能力的举措。为鼓励科技人才双向交流,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如流动期间,有关人员在原单位的福利待遇不变的情况下设立奖励基金等。
4.强化“官、产、学、研”结合机制
目前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管理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由于行政职能的划分和管理方式的不同,造成了科技经济联系协调和合作的渠道不畅。科研机构往往是“自己什么强就要求政府重视什么,推广什么”,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往往期望“政府给什么项目就做什么项目”。两者并不以市场为纽带,相互协调、合作,寻找商机开发产品。由于各自为政,往往是每家颁布自己的一套政策,只对本单位有用,并不互相通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逐步形成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积极参与和引导的“官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这种合作机制中,政府的职能应该是制定合作发展的战略规划、重大政策,协调重大合作项目等;科研机构的职能应该是着眼高技术的基础研发工作,提供最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企业的职能应该是着重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工艺创新,并将科研成果商品化。实践证明,对成熟、有效的科技成果,发挥行政干预作用,必要时给予倾斜政策和行政支持,对成果转化工作将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5.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共同推进产学研结合
目前,信息缺乏已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之一。产学研合作可以实现双方之间的信息与知识结构的优势互补,以外延方式扩大、丰富企业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从而有效提高企业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经济学家认为“信息的价值就在于形成关于未来的知识,并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于未来的控制”。为此,应大力建设与企业双向沟通的信息系统,不仅要及时地了解国内外市场动态,全面了解企业的情况,而且要让企业及时地了解高校及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如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建设与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所以,国家、地方政府、中小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重视科技信息网络的建设,建立科技信息资料库,建立起面向市场、面向全国和面向全球的科技信息网络,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